程大姐很难过,但是,党性告诉她,这不是能徇私的事情,哪怕再亲的人,亲爹亲娘,她也不能放任不管,既然敢背叛革命,那么,就是她程素英的敌人。
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待同志残忍,就是对待革命不负责,对待组织不负责,就是犯罪。
其实,程大姐还是有一丝丝的侥幸,只希望小叔子雷再义不是那个叛徒,而是别人。因为,明面上知晓木匠身份的只有五个人,可是,谁能保证交通站的其他人不知道木匠的真实身份呢,毕竟,木匠到来时的保护措施都能说明他不是个普通人,但凡心细一点也能猜测个大概。
但是,随即,程大姐又否定了那个想法,因为,木匠住在那栋别墅里,知道的人确实就是他们五个,而且就在木匠刚住进去就被敌人知道了,别人,没有机会知晓木匠的具体住址,那么,内奸还是在他们五个人当中,如今,已经基本上排除了四个。
“剩下的就是雷再义了,他要是没有行动怎么办?”
程大姐问道,心里却暗自祈祷,最好那个内奸不是小叔子雷再义,假如真的是他,她不介意亲手除掉他。
一念至此,程大姐的心如刀绞,同时也很纳闷,这雷再义啥时候跟敌人挂上钩的呢,同处一个屋檐下,她怎么就没能发觉呢,自己 的警惕性哪去了呢,不能觉得这港岛属于港英政府管辖,就降低了对敌情的敏锐性。
“肯定会,只要是他,就不会放过这唯一的机会。”
小安摇摇头,只要他叛变了,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叛变的人拿什么当投名状,只能是地下党,而木匠的身份,足以让叛徒和敌人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他。更何况,叛徒未必能察觉这是个圈套。
人总是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容易失去冷静,立功心切的叛徒也不例外。
再说,就凭自己做得这么隐秘,料定敌人也不会发现这是个圈套,毕竟木匠是个大活人,不可能如惊弓之鸟窝在窝里不出来,作为革命者,哪有因为怕死不出来做事的。
“唉!”
“程大姐,别叹气,革命总会有牺牲,任何朝代,都会有意志不坚定者,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坚定信念,这点事不叫事,你也别自责,哪怕是亲爹亲娘,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未必都能管得了,这还是靠个人,别说说都没用。”
程大姐点点头,对待雷再义她确实如亲弟弟一般对待,可是,假如他真的变节,哪怕九泉之下的男人雷再礼也不会说她什么,毕竟,你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他,而且也没必要。有些事,不是你的错。
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程大姐一上午都在大新公司的办公室里做账,从未离开过半步。虽然小安完全相信她,并且一点都没有怀疑她,可程大姐还是自觉地没参与小安的行动,因为,她和雷再义的关系让她必须这样,既是避嫌,也是对组织有个交代。
按照小安的计划,她昨晚上只需把今日木匠的行程告知小叔子雷再义,让他按照约定时间暗中护送木匠上船即可。这样的计谋已经重复了三次,童掌柜,老齐,吕培新,都没发现问题。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全都识破了小安的计谋,并没有采取行动。
可是,小安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微乎其微,这也是他没有立马肯定雷再义就是叛徒的原因。
最后,假如雷再义也没问题,那么,就得采取另外的法子了。
小安一直相信,哪怕敌人再狡猾,只要用心,用计,敌人也会露出马脚,既然叛变了组织,叛变了革命,敌人当然不会任其闲置,肯定动这棵暗桩,既然动,就必然会有痕迹,有痕迹就会露陷。
虽然一上午没出大新公司,程大姐还是惴惴不安,一方面想让小安赶紧揪出叛徒,一方面又心存侥幸,希望揪出的叛徒不是小叔子雷再义,而是另有其人。
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下,程大姐终于熬到午饭时间。
按照正常情况,此刻,雷再义应该回家了,若是没回,那十有八九说明那个叛徒就是他。
程大姐一路上暗暗祈祷,希望叛徒不是小叔子,直到到了家门口,她才猛然警醒,小叔子是不是叛徒,并不因为她的祈祷能改变结果,而她作为一个党员,更不应该有这种不符合党性的想法。
一念至此,程大姐坦然了,哪怕是最坏的结果,她也得坦然接受,因为雷再义的叛变并不是她的责任。她作为嫂子的,只能尽到嫂子的责任。成年人,尤其是革命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程大姐没看到小叔子,这让她的心一沉,瞬间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随之一股锥心的疼痛让她瞬间迈不动步子。
扶住门框愣了一下,程大姐这才喘口气,这感觉,比得知男人牺牲时还难过。
家里没人,小叔子雷再义也不在,这结果虽然在脑海中出现过多次,程大姐还是不由地难过。
程大姐交给小叔子雷再义的任务很简单,这个时候不回来,应该是坐实了他叛徒这个身份。
听说木匠出现,而且要明日十点乘船离开港岛,雷再义第一个念头就是,苏区长失手了。
雷再义搞不明白,抓个人就这么难么,情报这么准确,木匠身边有没有护卫,抓捕木匠,简直易如囊中取物一般,多派几个人就是了,怎么会让木匠逃脱呢,难道他们都是吃干饭的?
苏区长是国民党驻港岛的特务头子,对外的身份是港发公司的老板。
到手的鸭子竟然飞了,这还不算,他还损失了三名手下,这让苏区长怒不可遏,大骂了一顿外边守着的两个属下后,他陷入了沉思。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怀疑这是雷再义设下的套,可是理智告诉他,不可能,不光是没必要,而是雷再义没那个胆,敢给他下套,除非他不想活了,一旦被他知道,他不介意海上多具浮尸,他相信,雷再义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出了这么大的事,苏区长决定先压一压,要是贸然上报,估计他这个区长不挪挪位置,也得背个处分,他知道,盯着自己这位子的人可多了去了,谁不知道在港岛的福利待遇好,挣的可都是港币。
苏区长当然不能告诉雷再义,抓捕木匠的行动失败,那样的话会让雷再义看不起,很有可能终止跟他的合作。好不容易策反了一个地下党,苏区长可不想前功尽弃。
可是,苏区长一听说木匠再次出现时,而且明日要雷再义暗中护送,苏区长顿时觉得,这是地下党的阴谋,因为己方的行动让地下党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人通风报信。
苏区长不相信地下党看不出来,有人泄露了木匠的身份和行踪,既然能看出来,还让雷再义护送,定是借着这个机会找出他们所谓的叛徒。
苏区长思忖良久,决定将计就计,布置人抓捕木匠。
第一次失手,第二次一定不能再失手了。
为了慎重起见,苏区长出动了全区一半的人手,足足三十个之多,而且荷枪实弹,他给属下的命令就是能抓活的就抓活的,抓不住活的就当场击毙,抓住地下党一个大官,他不愁没奖赏,反正活人和死人相差不大,他们要的就是消灭对方,死活无所谓。
安全起见,苏区长给雷再义指明了另一条路,地下党那里呆不下去了,他干脆过来吧,保证给他一个副队长干干,薪水待遇比在那边强多了,吃得也好,至于他的未婚妻,也一并可以带过来,那么大的区,不差一个两人吃饭。
雷再义确实不想在交通站干了,他要不是急着结婚,他也不会那么渴望发财。和嫂子住一起,他觉得不方便,也不随便,嫂子管他像管孩子一样,而二十三岁的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
雷再义知道,未婚妻哪怕不图他的财,可是,就凭那点薪水还真的给不了她好日子,一门心思想发财的雷再义起了歪心,决定去赌场碰碰运气,谁知这一碰不咋地,不光一分钱没赚到,还欠了二百块的外债。
二百块,一个月三块钱的他猴年马月也还不上啊,好在是,他遇到了贵人。
贵人就是苏区长。
苏区长能荣升为驻港岛区的区长,必定有过人之处,他把被抓的地下党中的不坚定者带到了港岛,一方面是笼络人心之举,跟着你混了,总得给人家一个奔头不是,卸磨杀驴的事并不是不能干,而是要少干,名声要是坏了,谁还愿意背叛原来的组织,反正一个死,还不如落个好名声。
苏区长带来的叛徒有一个徐阿三,这人去年作为工人纠察队的一员很活跃,不长的时间就入了党,起义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小队长了,起义失败后,他转入地下工作,在一次外出吃饭的时候被苏区长的手下抓住。
苏区长给徐阿三的任务就是满大街乱窜,说是乱窜,其实不是乱窜,就是让徐阿三指认地下党。
苏区长知道,自打去年起义失败后,一些地下党转入了地下,更有一些在广州城挂了号的,迫不得已下躲到了港岛,徐阿三在广州待过,能认出来几个是几个。
徐阿三不敢不听苏区长的命令,他知道,上了贼船,想下来就难了。
在港岛的街头乱窜了多日,徐阿三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跟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纠察队的队员雷再义。
余下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徐阿三把雷再义骗去了苏区长的地盘,一番威逼利诱之下,雷再义答应替他们做事。
得到雷再义的情报后,苏区长派人暗地里抓捕木匠,可结果却是鸡飞蛋打,不光人没抓住不说,还损失了三个手下,这让苏区长产生怀疑,怀疑雷再义不是真心的投靠,他甚至认为这是雷再义给他设的套。
但是,苏区长也不傻,转念一想,雷再义没有必要,也没那个胆,因为那样的话一点好处都没有。一点好处都没有,要是在这么干,肯定是傻子,问题是雷再义不是傻子。
到最后,苏区长不得不承认,地下党那边有高手,不然不会干掉他三个属下,而没惊动守在外边的人。
苏区长那边想着怎么交差,这边雷再义又来信息了,那个在他们手底逃脱的木匠并没有离开港岛,而是明日中午十二时乘船离开。
苏区长不是不相信雷再义的情报的准确性,但是他有些怕了,能把他的三个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这身手得恐怖到什么程度。还有一个,苏区长名为区长,但是他知道,在港岛的地盘上,他也得夹着尾巴做事,惹恼了英国人,别说他,就是国民政府也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他只能来暗的,连身份都不敢暴露。
苏区长当然想抓住木匠,干情报工作的,他太知道木匠的价值,只要抓住木匠,那就是奇功一件,党国的情报史上也会留下他的名字,问题是,抓他没那么容易,必须筹划妥当,同样的错误他不想犯第二次。
不管这是不是地下党的圈套,苏区长决定都要跳进去,哪怕真的是计谋,目的甄别内奸,但是,这代价苏区长承受得起,大不了把雷再义交出去就是了,一个叛徒,他还真的没当回事,可是,一旦错过了,那就丢人了。
时间,地点,要抓的人,都清楚了,苏区长当然要万无一失。
苏区长把手下的人派出去一半,而且都是精兵强将,经历第一次的教训后,他不再寻求活的木匠,只要是木匠,死活无所谓。
看着属下三十余名队员,苏区长进行了简短的讲话,那就是,一旦目标反抗,格杀勿论,木匠,甚至他的同伙,一个不留。
至于会不会惊动港岛警方,苏区长有了预案,。
苏区长亲自带队,区里的汽车全都出动,把通往码头的路口给堵了个严严实实,他要确保拿下木匠。
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待同志残忍,就是对待革命不负责,对待组织不负责,就是犯罪。
其实,程大姐还是有一丝丝的侥幸,只希望小叔子雷再义不是那个叛徒,而是别人。因为,明面上知晓木匠身份的只有五个人,可是,谁能保证交通站的其他人不知道木匠的真实身份呢,毕竟,木匠到来时的保护措施都能说明他不是个普通人,但凡心细一点也能猜测个大概。
但是,随即,程大姐又否定了那个想法,因为,木匠住在那栋别墅里,知道的人确实就是他们五个,而且就在木匠刚住进去就被敌人知道了,别人,没有机会知晓木匠的具体住址,那么,内奸还是在他们五个人当中,如今,已经基本上排除了四个。
“剩下的就是雷再义了,他要是没有行动怎么办?”
程大姐问道,心里却暗自祈祷,最好那个内奸不是小叔子雷再义,假如真的是他,她不介意亲手除掉他。
一念至此,程大姐的心如刀绞,同时也很纳闷,这雷再义啥时候跟敌人挂上钩的呢,同处一个屋檐下,她怎么就没能发觉呢,自己 的警惕性哪去了呢,不能觉得这港岛属于港英政府管辖,就降低了对敌情的敏锐性。
“肯定会,只要是他,就不会放过这唯一的机会。”
小安摇摇头,只要他叛变了,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叛变的人拿什么当投名状,只能是地下党,而木匠的身份,足以让叛徒和敌人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他。更何况,叛徒未必能察觉这是个圈套。
人总是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容易失去冷静,立功心切的叛徒也不例外。
再说,就凭自己做得这么隐秘,料定敌人也不会发现这是个圈套,毕竟木匠是个大活人,不可能如惊弓之鸟窝在窝里不出来,作为革命者,哪有因为怕死不出来做事的。
“唉!”
“程大姐,别叹气,革命总会有牺牲,任何朝代,都会有意志不坚定者,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坚定信念,这点事不叫事,你也别自责,哪怕是亲爹亲娘,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未必都能管得了,这还是靠个人,别说说都没用。”
程大姐点点头,对待雷再义她确实如亲弟弟一般对待,可是,假如他真的变节,哪怕九泉之下的男人雷再礼也不会说她什么,毕竟,你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他,而且也没必要。有些事,不是你的错。
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程大姐一上午都在大新公司的办公室里做账,从未离开过半步。虽然小安完全相信她,并且一点都没有怀疑她,可程大姐还是自觉地没参与小安的行动,因为,她和雷再义的关系让她必须这样,既是避嫌,也是对组织有个交代。
按照小安的计划,她昨晚上只需把今日木匠的行程告知小叔子雷再义,让他按照约定时间暗中护送木匠上船即可。这样的计谋已经重复了三次,童掌柜,老齐,吕培新,都没发现问题。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全都识破了小安的计谋,并没有采取行动。
可是,小安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微乎其微,这也是他没有立马肯定雷再义就是叛徒的原因。
最后,假如雷再义也没问题,那么,就得采取另外的法子了。
小安一直相信,哪怕敌人再狡猾,只要用心,用计,敌人也会露出马脚,既然叛变了组织,叛变了革命,敌人当然不会任其闲置,肯定动这棵暗桩,既然动,就必然会有痕迹,有痕迹就会露陷。
虽然一上午没出大新公司,程大姐还是惴惴不安,一方面想让小安赶紧揪出叛徒,一方面又心存侥幸,希望揪出的叛徒不是小叔子雷再义,而是另有其人。
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下,程大姐终于熬到午饭时间。
按照正常情况,此刻,雷再义应该回家了,若是没回,那十有八九说明那个叛徒就是他。
程大姐一路上暗暗祈祷,希望叛徒不是小叔子,直到到了家门口,她才猛然警醒,小叔子是不是叛徒,并不因为她的祈祷能改变结果,而她作为一个党员,更不应该有这种不符合党性的想法。
一念至此,程大姐坦然了,哪怕是最坏的结果,她也得坦然接受,因为雷再义的叛变并不是她的责任。她作为嫂子的,只能尽到嫂子的责任。成年人,尤其是革命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程大姐没看到小叔子,这让她的心一沉,瞬间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随之一股锥心的疼痛让她瞬间迈不动步子。
扶住门框愣了一下,程大姐这才喘口气,这感觉,比得知男人牺牲时还难过。
家里没人,小叔子雷再义也不在,这结果虽然在脑海中出现过多次,程大姐还是不由地难过。
程大姐交给小叔子雷再义的任务很简单,这个时候不回来,应该是坐实了他叛徒这个身份。
听说木匠出现,而且要明日十点乘船离开港岛,雷再义第一个念头就是,苏区长失手了。
雷再义搞不明白,抓个人就这么难么,情报这么准确,木匠身边有没有护卫,抓捕木匠,简直易如囊中取物一般,多派几个人就是了,怎么会让木匠逃脱呢,难道他们都是吃干饭的?
苏区长是国民党驻港岛的特务头子,对外的身份是港发公司的老板。
到手的鸭子竟然飞了,这还不算,他还损失了三名手下,这让苏区长怒不可遏,大骂了一顿外边守着的两个属下后,他陷入了沉思。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怀疑这是雷再义设下的套,可是理智告诉他,不可能,不光是没必要,而是雷再义没那个胆,敢给他下套,除非他不想活了,一旦被他知道,他不介意海上多具浮尸,他相信,雷再义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出了这么大的事,苏区长决定先压一压,要是贸然上报,估计他这个区长不挪挪位置,也得背个处分,他知道,盯着自己这位子的人可多了去了,谁不知道在港岛的福利待遇好,挣的可都是港币。
苏区长当然不能告诉雷再义,抓捕木匠的行动失败,那样的话会让雷再义看不起,很有可能终止跟他的合作。好不容易策反了一个地下党,苏区长可不想前功尽弃。
可是,苏区长一听说木匠再次出现时,而且明日要雷再义暗中护送,苏区长顿时觉得,这是地下党的阴谋,因为己方的行动让地下党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人通风报信。
苏区长不相信地下党看不出来,有人泄露了木匠的身份和行踪,既然能看出来,还让雷再义护送,定是借着这个机会找出他们所谓的叛徒。
苏区长思忖良久,决定将计就计,布置人抓捕木匠。
第一次失手,第二次一定不能再失手了。
为了慎重起见,苏区长出动了全区一半的人手,足足三十个之多,而且荷枪实弹,他给属下的命令就是能抓活的就抓活的,抓不住活的就当场击毙,抓住地下党一个大官,他不愁没奖赏,反正活人和死人相差不大,他们要的就是消灭对方,死活无所谓。
安全起见,苏区长给雷再义指明了另一条路,地下党那里呆不下去了,他干脆过来吧,保证给他一个副队长干干,薪水待遇比在那边强多了,吃得也好,至于他的未婚妻,也一并可以带过来,那么大的区,不差一个两人吃饭。
雷再义确实不想在交通站干了,他要不是急着结婚,他也不会那么渴望发财。和嫂子住一起,他觉得不方便,也不随便,嫂子管他像管孩子一样,而二十三岁的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
雷再义知道,未婚妻哪怕不图他的财,可是,就凭那点薪水还真的给不了她好日子,一门心思想发财的雷再义起了歪心,决定去赌场碰碰运气,谁知这一碰不咋地,不光一分钱没赚到,还欠了二百块的外债。
二百块,一个月三块钱的他猴年马月也还不上啊,好在是,他遇到了贵人。
贵人就是苏区长。
苏区长能荣升为驻港岛区的区长,必定有过人之处,他把被抓的地下党中的不坚定者带到了港岛,一方面是笼络人心之举,跟着你混了,总得给人家一个奔头不是,卸磨杀驴的事并不是不能干,而是要少干,名声要是坏了,谁还愿意背叛原来的组织,反正一个死,还不如落个好名声。
苏区长带来的叛徒有一个徐阿三,这人去年作为工人纠察队的一员很活跃,不长的时间就入了党,起义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小队长了,起义失败后,他转入地下工作,在一次外出吃饭的时候被苏区长的手下抓住。
苏区长给徐阿三的任务就是满大街乱窜,说是乱窜,其实不是乱窜,就是让徐阿三指认地下党。
苏区长知道,自打去年起义失败后,一些地下党转入了地下,更有一些在广州城挂了号的,迫不得已下躲到了港岛,徐阿三在广州待过,能认出来几个是几个。
徐阿三不敢不听苏区长的命令,他知道,上了贼船,想下来就难了。
在港岛的街头乱窜了多日,徐阿三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跟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纠察队的队员雷再义。
余下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徐阿三把雷再义骗去了苏区长的地盘,一番威逼利诱之下,雷再义答应替他们做事。
得到雷再义的情报后,苏区长派人暗地里抓捕木匠,可结果却是鸡飞蛋打,不光人没抓住不说,还损失了三个手下,这让苏区长产生怀疑,怀疑雷再义不是真心的投靠,他甚至认为这是雷再义给他设的套。
但是,苏区长也不傻,转念一想,雷再义没有必要,也没那个胆,因为那样的话一点好处都没有。一点好处都没有,要是在这么干,肯定是傻子,问题是雷再义不是傻子。
到最后,苏区长不得不承认,地下党那边有高手,不然不会干掉他三个属下,而没惊动守在外边的人。
苏区长那边想着怎么交差,这边雷再义又来信息了,那个在他们手底逃脱的木匠并没有离开港岛,而是明日中午十二时乘船离开。
苏区长不是不相信雷再义的情报的准确性,但是他有些怕了,能把他的三个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这身手得恐怖到什么程度。还有一个,苏区长名为区长,但是他知道,在港岛的地盘上,他也得夹着尾巴做事,惹恼了英国人,别说他,就是国民政府也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他只能来暗的,连身份都不敢暴露。
苏区长当然想抓住木匠,干情报工作的,他太知道木匠的价值,只要抓住木匠,那就是奇功一件,党国的情报史上也会留下他的名字,问题是,抓他没那么容易,必须筹划妥当,同样的错误他不想犯第二次。
不管这是不是地下党的圈套,苏区长决定都要跳进去,哪怕真的是计谋,目的甄别内奸,但是,这代价苏区长承受得起,大不了把雷再义交出去就是了,一个叛徒,他还真的没当回事,可是,一旦错过了,那就丢人了。
时间,地点,要抓的人,都清楚了,苏区长当然要万无一失。
苏区长把手下的人派出去一半,而且都是精兵强将,经历第一次的教训后,他不再寻求活的木匠,只要是木匠,死活无所谓。
看着属下三十余名队员,苏区长进行了简短的讲话,那就是,一旦目标反抗,格杀勿论,木匠,甚至他的同伙,一个不留。
至于会不会惊动港岛警方,苏区长有了预案,。
苏区长亲自带队,区里的汽车全都出动,把通往码头的路口给堵了个严严实实,他要确保拿下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