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丹药分配,落叶归根-《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

  除开诸葛西牛的那枚正品筑基丹,陈景安手里目前仍有三枚劣品筑基丹和一枚正品筑基丹。

  按照事前答应好的,那枚正品筑基丹归陈青雉所有。

  真正可以分配的是剩下三枚。

  接下来要树立的原则是,这要优先供应给突破机会更大的族人。

  首先年纪就是一道考量。

  譬如陈二伯,他如今是练气八层,但在仙族资源的供应下,距离练气九层已经不远。

  只是,陈二伯的年纪又是一个限制。

  他今年到七十三了。

  暮年修士,已经错过了服用筑基丹的最佳时期,首先在机会上就比旁人更渺茫。

  同等的条件下。

  二堂哥陈景扬今年四十七岁,同样是练气八层。

  按照这个速度,他在五十岁之前可以到达练气九层,这还处于服用筑基丹的最佳时期。

  如果非要从“耀”和“景”字辈里选人。

  首选就是二堂哥陈景扬。

  相比之下,五房的陈景羽与他们家的关系更近,但陈景羽同样年过四十了,仍然只是练气六层。

  有句话说得好。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更何况,二堂哥与自己又没仇,他这些年为了族里的发展,算得上是兢兢业业。

  陈景安初步预计是给他一个名额。

  不管筑基成功与否,这枚筑基丹的费用,将来都是要偿还的。

  偿还的费用一半是落到自己的腰包。

  毕竟,他忙前忙后,承担了全部的炼丹劳务与牵线工作,肯定不能真的分毫不取。

  剩下的一半,交到仙族的账上,权当是自己在初期给仙族的补贴。

  假如陈景扬突破成功了,那么以他筑基修士的实力,想要赚回这颗筑基丹的费用,仙族里不缺相应的门路与劳务。

  但他如果突破失败。

  这笔账就有可能延续陈景扬这一脉子嗣的身上。

  毕竟,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

  陈景扬的子孙后代既然有可能因为他的突破受益,那么自然也要为他的失败买单。

  假如陈景扬放弃了服用筑基丹。

  这个名额会再往下顺延,仍然是优先在“景”字辈的人里挑选合适目标。

  至于其他两枚,则是在人数最多的“青”字辈里挑选。

  毫无疑问,最有竞争力的就是自己的子嗣。

  陈景安不会为了维持所谓的公正,就要忽视客观上的事实。

  自己的子嗣,在修炼进度上就是比旁人要快。

  这又不是错?

  无端把他们剔除掉,那才是本末倒置。

  首先一个是长女陈青琰。

  她今年不过二十四,享受着京师优渥的修炼条件,如今已经是练气八层。

  这速度甚至比陈景安当年还快。

  而且,她从大燕战场归来,不仅修成了“火凤刀魂”,更是觉醒了[向道之心]。

  一众子嗣之中,除两个保送生“陈青云”和“陈青易”之外。

  陈景安觉得陈青琰是突破机会最大的。

  虽是小家之内,但也要讲求一碗水端平。

  她如果愿意冒这个险,那么也要承担还债的后果。

  陈景安自身也要保持对其余子嗣的公平。

  所以,儿女偿还的这部分,一半落到自己腰包里,剩下一半用于补贴其他子嗣。

  对陈青琰而言。

  给予这个机会,本身就已经是当爹的对她最大的偏颇了。

  毕竟,大乾九成九的练气九层,他们就连想背这个负债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陈青琰,陈景安的另外一个人选是大儿子陈青旺。

  虽然这小子在攒灵石的路上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

  但是他作为陈青云的同胞兄长,在陈青云提供了“霓彩果”与“筑基丹方”的情况下。

  陈景安会优先偏向他。

  不说能替他免单,但是陈景安不介意给他一个优先选择的机会。

  陈景安将人选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他不打算现在就提前通知。

  而是等到对应的人选突破到练气九层,再当面告知。

  这样一来,好像就构成了只有陈二伯受伤的世界。

  陈景安对他另有补偿。

  如果陈二伯到时有意突破,那就把当初老爷子留下的筑基灵物“玄真重水”给他,算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倘若他不要,那么等到陈二伯百年之后。

  陈景安就以仙族的名义,将“玄真重水”收归族里,再拨出一笔灵石交给陈二伯的子孙。

  ……

  一念至此。

  陈景安忽然想到了老爷子。

  当初没法找到下落也也就罢了,如今既然掌握了“推背术”。

  这事情总是要有一个交代的。

  如果老爷子突破了,那就把人给请回来。

  他如果不在了,同样要把埋骨之地找到,然后将英灵迎回族里。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仙族存在的底线,就是不使英雄落泪,不叫功臣寒心。

  这样才能凝聚族人之心,为了仙族的利益共赴一生。

  ……

  陈景安立刻找到了当初老爷子留下的乾坤袋,将其取出,然后摆出了卦象。

  这次倒是出奇的顺利。

  不过,这也预示了最终结果。

  老爷子的下落,算不得是反噬天机,可以直接告诉旁人。

  他立刻召集了诸位叔伯,包括已经被请去养老的三伯,同样也回到了族里。

  这些长辈年事已高,但好在人暂时一个没少。

  趁着现在,将老爷子的灵位请回。

  不仅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同样也是给诸位在世长辈的一个慰藉。

  叔伯们其实早就接受了老爷子离开的事实。

  只不过,这事情大家一直心照不宣。

  人心都是肉做的,大家怎么可能真的忘记了他,仙族走到今天仍然烙印着老爷子留下的痕迹。

  上到仙族的六房支脉。

  下到仙族子孙的字辈,全是老爷子在位时定下的。

  如今仙族开枝散叶,一直传到了“明”字辈,甚至马上就会有更远的“义”字辈。

  他这个全族唯一的“启”字辈长者,无论仙族走到哪里,永远不可或缺。

  当陈景安将老爷子的下落说出之后,在场一众叔伯全部红了眼睛。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自是不必多说了。

  陈景安将事情分派下去。

  年纪最大的陈大伯经不住颠簸,而且他又是陪着老爷子最久的儿子,最清楚老爷子的喜好。

  他负责主持布置迎回老爷子之后的礼仪。

  一同留下的还有陈三伯。

  他今年也七十了,而且不是修士,虽然仍然健康,身子骨却不如陈二伯利索,所以他也留下。

  正好这次操办大礼,需要不少本家族人的壮丁。

  三房肯定是要出大头的,有陈三伯看着,也能起到威慑作用。

  所以,这件事由陈大伯与陈三伯合力操办。

  他们两个当年族里斗得最凶的长者。

  如今都已经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