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黑云压城-《复山河》

  升龙城外,越军大营。

  望着飘扬的旗帜,第一次带兵的胡新波豪情万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

  “诸位爱卿,广西就在眼前,大家可有破敌妙策?”

  胡新波意气风发的问道。

  先帝喜欢对外征讨,但那都是小规模战争,动用上万兵马都算大场面。

  集结全国军队一起出动,这是大越皇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

  在出兵之前,群臣是反对他领兵的。

  毕竟,让从未有带兵经验的皇帝,率领数十万大军出征,怎么看都不靠谱。

  不过在统帅人选上,朝臣发生了分歧,被胡新波抓住机会借力打力,顺势拿到了主导权。

  倒不是他有多爱带兵,纯粹是这次军事行动太过重要。

  把全国的军队交在谁手中,他都不能放心,只能亲自上场。

  “陛下,广西三面环山,一面靠海。

  虞朝人的海军不弱,渡海作战风险太大,没有可取性。

  陆地接壤地区,被六昭山、大青山、公母山、十万大山阻隔,道路十分崎岖。

  想要进攻广西,最佳选择是从谅州出兵,杀入思明府夺取镇南关。

  ……”

  越是分析,陈初阳越觉得进攻广西是一个错误决定。

  大虞朝之前放弃交趾,除了文武内斗外,也是占领交趾确实在赔钱。

  军事问题是其次,主要因素是后勤。

  当时红河平原的开发度,没有现在这么高,无力为大军提供足够的粮饷,后勤物资要从国内进行运输。

  本来可以靠海运解决,但文官为了推动禁海政策,主动烧毁了大量宝船。

  纯粹依赖陆地运输,本来广西的道路就不怎么好,进入交趾之后道路更加曲折。

  作为河内门户的谅山,山高谷深,丛林遍地,山川河谷纵横交错,犹如迷宫。

  叠加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潮湿,虫蚊密布,妥妥的地狱运输线。

  从广西打过来这么棘手,反之从这边打过去,一样需要面对这些困难。

  前任大越皇帝就对两广垂涎欲滴,最终没有付出行动,就是核算成本之后被迫选择放弃。

  相较于克服重重困难,跑去和大虞朝开战,明显是欺负中南半岛上的土著更有性价比。

  不过这些理由,明显无法说服胡新波。

  为了淡化国人对大虞的恐惧,他们花费了上百年时间,依旧没能完全抹去虞军当年留下的阴影。

  刚刚继位不久,正是需要巩固皇权的时候。

  大虞此时挑起矛盾,若是不强力反击,对皇权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倘若大家都知道北边还有一个宗主国,有一个大虞天子压上面,他这个皇帝就成了笑话。

  一旦人心发生变化,大虞朝采取政治手段,就能把他这个皇帝拉下马。

  宗室之中,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继承人。

  万一某个兄弟和大虞勾结在了一起,获得了对方的册封,就拿到了篡位的法理基础。

  “嗯!”

  “陈爱卿的计划不错,不过还是太过保守。

  既然决定起兵伐虞,就不应该局限于广西一地。

  思明府要进攻,其他地区也不能忽视。

  分出一偏师,向云南地区发起进攻,让大虞皇帝尝一尝什么是疲于奔命。

  肖爱卿,朕给你五万大军,负责攻伐云南。

  趁着那边的官军没有意识到危险,尽快拿下广南府。”

  胡新波想了想说道。

  相较于重兵把守的广西,隔壁的云南,明显反应更加迟钝。

  这和长期以来的边界冲突有关,广西和安南是隔三差五的摩擦,云南边界则要安生的多。

  “臣遵旨!”

  肖云帆欣喜的回答道。

  东征西讨多年,他在大越皇朝也是战功赫赫,但依旧缺乏一场大胜奠定自己的地位。

  以往都是欺负土著小国,纵使获得胜利,大家也觉得正常。

  这次对上大虞,若是能够顺势夺取云南,那么他的名字将成为大越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

  沐浴在春风下,李牧再次带着部队出征。

  终归没有等到孩子出生。

  边界局势紧张,安南军队随时可能杀过来,他必须提前过去稳定人心。

  这是宣扬安南威胁论,留下的后遗症。

  李牧对下面的卫所部队有信心,但是其他人没有。

  大战尚未爆发,广西的士绅商贾,就在准备跑路。

  一众官员的求援信,更是雪花般飞来。

  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不等敌人打过来,自己这边就先乱了。

  “侯爷,升龙城传来消息。

  五天前安南王胡新波,在升龙誓师出征。

  从旗帜上判断,敌军的总兵力,大约在二十五万上下,对外号称两百万。”

  听到最后的数字,李牧忍不住笑出声来。

  见过虚张声势的,没有见过这么能吹的。

  封建王朝能够聚集两百万大军的,只有农民起义军,把男女老少都算上估摸着能凑齐两百万。

  真正有战斗力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哈哈……”

  “既然安南人这么给面子,那么我们也要配合。

  传令下去,告诉外界本侯亲率五万大军,同安南人决战。”

  李牧豪气的说道。

  原本他也想吹个牛逼,吓唬一下安南人,现在发现根本没有意义。

  人家号称两百万大军,若是想要压对方一头,那就只能号称三百万大军。

  真要这么干,未来史书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笑话。

  他可不想成为后人眼中的牛逼大王,索性就改变策略。

  不能多了吹,那就干脆往少了说。

  反正也不是撒谎,不计算广西的本土部队,他带过去的确实只有五万大军。

  安南人若是信了,战场上有他们的苦头吃。

  ……

  桂林府。

  “汉水侯的大军,到了什么位置?”

  张思翰关心的询问道。

  自从得知安南出兵“两百万”后,他就没睡过好觉。

  哪怕明知道对方在吹牛逼,大家的心里依旧没底。

  纵使这个数字打两次对折,那也是五十万大军,广西在兵力上还是处于绝对劣势。

  万一让敌人突破防线,杀入广西腹地,他这个巡抚就悲剧了。

  不说问罪下狱,反正前面的功劳,肯定要搭进去。

  辛苦奋斗到现在,他早就不再年轻,没有那么多岁月可以挥霍。

  倘若这次不能升上去,他的入阁梦,那就真成了梦。

  虽然大虞历史上,也有官员从巡抚任上直接入阁的,但那是高配的南直隶巡抚。

  广西巡抚这种巡抚中排名倒数的存在,距离拿到公推资格,中间还相差好几个层次。

  “巡抚大人放心,侯爷的大军已经进入梧州,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前线。

  安南军队还在路上,从路程上推算,也就近那么百八十里。

  广东卫所部队是侯爷整顿过的,综合素质不比一般募兵差,脚程上应该比安南人快不少。

  估摸着两支军队,应该差不多同时抵达,不会影响作战的。”

  吕灵川笑着回答道。

  作为兵备道,他经常和军方打交道,对广西卫所部队还是比较了解的。

  因为钱粮相对充足的缘故,这支卫所部队在日常训练上,并不比募兵差。

  当年在围剿叛军的时候,这支队伍还跟着李牧一路征讨,从广西打到广东,再从广东打到贵州。

  后续因为部队改组,转为了卫所编制。

  只不过在朝廷眼中,当初那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大部分都在阵亡名单上。

  他们这些在广西任职的官员,隐隐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不过卫所是封闭的世界,地方官无权介入其中,并不知道李牧虚报战损那么夸张。

  军中将领是知情者,可同样也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出去四处嚷嚷。

  官场和职场一样,提前解决了所有问题,领导不会觉得下属能力强,反而会认为本该如此。

  唯有经历一波三折,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的胜利,才能获得大家认可。

  军功需要用士兵的生命铺垫,没有那么大的战损,那就捏造出战损来。

  这是独属于李牧所部的烦恼。

  其他武将在战场上吃了败仗,为了避免被追责,一个个都在拼命瞒报战损。

  “能够赶上就好!

  不过汉水侯带来的援兵,只有区区五万,怕是不够用。

  要不我们让各府征召一些青壮,跟着过去参与守城?”

  按察使周振邦开口提议道。

  这一次,他是真心出谋划策,没有故意捣蛋的心思。

  毕竟,安南人入侵,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赢得战争,大家人人有功。

  倘若输了战争,在场众人也要跟着一起完蛋。

  “没必要折腾。

  广西可不是没兵,甚至兵力不比安南人少,只看我们敢不敢用!”

  贾博一脸淡定的说道。

  作为罪犯流放地,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广西地区陆续接收了上百万战俘。

  这些人分布在各地卫所中,接受劳动改造。

  相较于普通人,这些上过战场的老兵,只要进行简单整训就可以送上战场。

  “贾大人,切勿开这种玩笑。

  那些叛军士卒,最是仇视朝廷,给他们发放武器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以下官之见,军事上的事就让侯爷安排好了,我们就别添乱了!”

  柴景程当即反对道。

  前线的战火距离桂林还远,一时半会儿影响不到这边。

  给流放充军的叛军士卒发放武器不一样,这些家伙分布在各地卫所,其中桂林一地就有超过十万战俘。

  万一搞出乱子来,他可没有能力收拾局面。

  “柴大人,你多虑了。

  本官,可没有胡乱伸手的习惯!

  这些战俘本就是流放过来充军戍边的,本官的提议只是让他们履行职责。

  具体要不要采纳,还是要看侯爷的决定。

  至于担心他们闹出乱子,那就大可不必。

  流放到广西的战俘这么多,你们可曾听说过发生乱子?

  因为牵扯人数太多的缘故,他们的九族尚未全部流放过来,但人终归是要送来的。

  完全没有顾虑的战俘,只是极少数。

  把这些少数份子,严加看管便是。”

  贾博淡定的回应道。

  没有哪个地方官,喜欢反贼家属。

  能够把这些不稳定份子送出去,没有人会犹豫。

  对地方士绅来说,这些人离开之后,正好给他们腾地方。

  有了家属在,战俘就有了软肋。

  没有被逼到绝境,大家是不敢闹腾的。

  毕竟,他们都属于前科份子,流放充军只有一次。

  倘若犯下大罪,那就直接触发全家团灭套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