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诗会-《北派阴阳先生,但身捆出马仙》

  来到这华梦坊古城后,街面上的一场冲突使得事情有变。

  从鬼差那里得知,周芊芊的地魂此时可能就被那位范五爷藏在这座古城之中。

  原本进城之前,根据癞子头对地理的熟悉,我们制定的的营救计划是。

  等我们离开华梦坊后,再通过这城外码头乘船渡过弱水河,之后再前往酆都鬼城救人。

  但现在看来,计划可能需要调整。

  人可能就在这座古城之中。

  当务之急,我必须亲自去确认传说中那位,范五爷近日要迎娶的第四十三房小妾是否就是周芊芊。

  不过目前我所掌握的信息尚不充分,我需要收集更多信息以便于制定更详尽的救人计划。

  狐美人提议,行动之前,切忌打草惊蛇。

  如今看来那范五爷在这座古城里的势力很大,似乎是这城里掌权的一位大人物。

  我们三人最好先在这城中找个落脚点,而后再仔细商议。

  最好是找一家人 流量大,生意好的客栈住进去,才更安全。

  我点了点头,癞子头也狐美人的意见。

  不过此时,我们三人手中的最后一点冥币也已经在刚刚买了焦圈吃了。

  哪还有钱留在这繁华的城里吃饭住店,就更消费不起那种宾客云集的大酒楼了。

  想到此处,我们三人漫步在街道上许久。

  也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了。

  我从衣袖中取出那颗河蚌里开出的蓝色珍珠。

  望向街道尽头的那块大大的木质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字。

  典当行。

  他们两人此时也明白了我的意思,狐美人点了点头。

  虽然此时她的表情十分心疼且无奈。

  “害。”

  看着手里这颗绚丽的深蓝色珍珠。

  我叹了口气。

  能当就当了吧,这珠子又不能当饭吃,能换点冥币作为接下来行动的资金,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

  前往当铺的路上,经过一处巷子口,一处摊位前。

  此时已经挤满了围观的鬼。

  远远地就看见。

  一位面容俊秀、书生打扮的青年鬼正站在一排挂满各式花灯的架子前,向看热闹的众鬼讲解他的灯谜游戏规则:

  “各位公子小姐,父老乡亲!

  晚生这厢有礼了!”

  书生摊主拱手抱拳,向众人行礼,继续说道。

  “晚生我并非家财万贯,但近日于此地摆摊儿也绝非为了些蝇头小利。

  晚生我平生最爱的便是诗词。

  但无奈于才疏学浅。

  虽作诗无数,却难得佳句。

  若是今日有人能提笔于晚生案前或是花灯之现场作出佳句!

  那晚生愿当场以家传宝物相赠!

  作诗不收任何费用,在场诸位有才学者皆可免费尝试。”

  狐美人一见到架子上那些五彩缤纷的灯笼就走不动了,像个爱逛街的小女人一样,硬拉着我们去凑热闹。

  我们也挤 进人群,听这书生讲了一会儿。

  大致意思是,谁能在他身后挂着的灯笼上写出令他满意的诗句,这书生愿意将家传宝物作为奖励。

  这听起来倒是挺有趣的。

  虽然作诗我并不感兴趣,但那宝物我倒是挺想要,况且此时我们正缺银子,便对那书生口中的家传宝物颇感兴趣。

  不过这挑战也的确不小,现场即兴创作诗句,还得是原创的...

  没有两把刷子看来是拿不到那书生的奖励的。

  只见此时书生面前的长条桌案上放着一个紫檀木制成的长方形木盒。

  雕琢华丽的盒盖紧闭,里面藏着什么宝物不得而知。

  那盒子里,应该就是书生口中的家传宝物了。

  往往越是神秘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等书生讲解完游戏规则。

  周围看客们纷纷自告奋勇。

  “我来!...

  让我来!...

  我有才华!...

  我先来,我要先来!

  ......”

  在鬼群的喧闹声中,一个身高近两米、体格魁梧、满脸胡须的壮汉脱颖而出。他推开左右挡路看热闹的鬼,几大步迈出人群。

  “我先来!”

  壮汉厚实的手掌拍在桌案上,震得桌子上的盒子都跟着颤了颤。

  从哪看,眼前这壮汉也不像是个会作诗的文人样子。

  “且慢。”

  书生拦住了正要拿笔的壮汉。

  他提起长衫,弯腰从桌案下拿出一个方口的大木箱。

  “各位,空口作诗未免乏味。

  容晚生来加点彩头!

  我这箱子里装有各类日常之物,请每位作诗的朋友作诗前先摸上一摸。

  从箱子里摸出什么物品,就请以此物品为题,作诗一首!

  如何?”

  “好!...

  好!...”

  此时围观看热闹的鬼们大都觉得这玩法有趣,纷纷鼓掌叫好!

  那壮汉挠了挠头,但也不怯场。

  随后,壮汉挽起袖子,将手伸进箱子里,摸了半天。

  而后,等那壮汉抽出手,张开蒲扇大的手掌一看。

  是一只三条腿的铜铸金蟾。

  壮汉看着手中的金蟾,哈哈大笑。

  “金蟾好,金蟾好,三条腿的金蟾最难找!”

  大汉盯着手中的金蟾,沉思片刻,随即一拍大腿。

  便来了灵感。

  提笔在一盏纸灯上写下诗句。

  “世人都说娘们好!

  可那三腿的蛤蟆更难找!

  熬成汤来补身体。

  保证精神活到老!”

  大汉的诗一出口,顿时引得围观的众鬼们哄堂大笑。

  但也不乏煽风点火看热闹着拍手叫好。

  “好!

  好呀!

  这诗好,这诗实在!

  这诗老子能听懂!

  好!...”

  我也哈哈一笑,一旁癞子头笑得更甚,这壮汉显然是对他的胃口。

  不过听完这壮汉的诗,还是差点让我尴尬到把鞋底抠出洞来。

  壮汉的诗。

  让那书生摊主一时间面红耳赤。

  那书生似乎有些生气了,在他眼睛,估计明显会认为这壮汉就是来捣乱的。

  这样的诗,属实是对诗的一种亵渎,把他摊位的逼格都拉低了不少...

  不过,书生还是强压不悦。

  竭力地保持风度,向壮汉一拱手,表示送客。

  壮汉这一闹就全当是暖场。

  一时间使得这里的热闹更大了。

  全城不少路过此地的人,听见这里的热闹也纷纷停下脚步。

  引得书生摊位前围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