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开门红-《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张碧:“我对你们的礼教也是很赞同的,这样才能自律。人的思想不能任由放纵。俗话说:心似平原奔马,易发难收!”

  朱望对张碧说了声“晚安!”睡觉去了。

  次日一早,李明开车往云远市,朱望开车到方家村,分道扬镳。

  李明到云远城外,邵市长早在等候着了。

  邵市长还是刚进口的低档车,李明的车是进口的高档小车,比起来邵市长的车就寒酸多了。

  到了市中心的一个十字路口,人流攘来熙往,很是热闹,百货大楼就在十字路口的北方,坐北朝南,果然是好地段。

  停好车后,李明、张玫、李仁、白素娥一行跟着邵市长一行人,走进百货大楼。

  李明、张玫,李仁、白素娥仔细审视整个建筑,面积宽广,光线明亮,四人在心里暗暗点赞。

  黄金地段,黄金铺面,的确是个理想的经商场地。

  对照云远市的承包合同,明显是云远市亏了,颇有让利的味道。

  看完场地之后,双方到市府谈判。

  邵市长首先说:“李副部长,你看协议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请提出来商榷。”

  李明笑道:“你们明摆着是以让利的思想拟出这份协议的,我除了以公正心来对待这协议外,当然不会再有其他非份之想。

  我看这样吧,把免税三年这条取消了,另外把场地租金加上去,或者场地变卖也行。变卖的话,现金多少,收取租金的话一年多少,都议一下。”

  李明的话让在坐的大小官员十分震惊,做为吉昌公司的负责人,理应站在吉昌公司的利益上,趁机为自己捞取更多好处才是。可是李明却反而是是站在云远市的利益上着想,为云远市谋取利益。

  实事求是地说,这份协议虽然是让吉昌公司占了不了便宜,但对云远市来,何尝又不是大有好处。

  几年来,百楼大楼人满为患,员工超编,上班消极,病假远超正常,进货、销售不计成本……各种管理制度漏洞百出。致使年年亏损,成了吃财政的大户。

  吉昌公司自负盈亏,又把所有职工安置下来,就是市府把百货大楼这个大负担甩给了吉昌公司,每年能为财政节省了一大笔经费支出。

  邵市长在会上一提出把百货大楼承包给吉昌公司,立即得到全体拥护,马上就拟出了协议。他们还担心吉昌公司不愿意接收这个烫手货,决定只要吉昌公司愿接收,还可以做些让步,比如说免五年税收……等等。

  谁知李明不但同意接下这个烂摊子,不但没有再提利己的要求,反而一开口就是要删除利于吉昌公司三年税务这一条,当年就要纳税。

  更有甚者,还提出了要吉昌公司交纳场地租金,或变卖场地。这就要让吉昌公司损失一大笔的资金了。

  邵市长感动地说:“李副部长,我说老实话,百货大楼年年严重亏损,吉昌公司能够接盘,就是对我们的莫大支持了。吉昌公司能够年年纳税,就是我们的摇钱树,我们还怎么好意思再提场地租金呢。”

  李明笑道:“老百姓的个体户不是谁都要纳税吗,而百货大楼占据了这么好的资源,有什么理由不纳税呢。税是必须要交纳的,这是没有任何可商量的。是按利润的比例收税,还是按营业额的比例收税,那就是你们税务部门的事。

  场地租金也一样,按临街门面租金的比例讲算吧。一间小铺的面积是多少,租金是多少,平均每平米的租金是多少;再把百货大楼的面积量一下,有多少面积,该收取多少租金,就清清楚楚了,谁也不占便宜,谁也不吃亏。”

  按李明的说法计算下来,这两样一年为云远市财政增加将近一亿的收入。而以前要亏损六千万,两下加起来,一年就是一点六个亿。

  云远市一下子就等于每年多了一点五个亿,财政就宽裕了,邵市长的这个家就好当了。

  李明本来是想将百货大楼买下来的,考虑到条件还不成熟,时机不到,人们的思想难以接受,不如不提,暂时就以租用的模式,等时机成熟了再购买就是水到渠成,省了许多麻烦。

  云远市府一班人喜出望外,邵市长说了一箩多的好话。当下把协议打印出来,双方签字,即时生效。

  百货大楼停止营业三天,李明用这三天时间布置货架摆设,商品上架。缺少的货架,没有的商品一律在三天之内补齐。吉昌公司的物流渠道非常畅通,快捷灵活,随叫随到。

  张玫在这三天里负责培训员工,把海外吉昌公司的管理制度打印多张,每个员工人手一张。其他各科室的岗位责任制度也都是现成的,搬过来就是。

  邵市长对这件事看的非常重要,亲自到百货大楼来坐镇,亲自宣读吉昌公司的制度,如有违纪者,不管是谁,一律按吉昌公司的制度处理,任何人说情都没用。

  张碧负责财务接收。黎仁负责清理整顿仓库,黎明负责调配商品。白素娥负责指挥商品上架。朱望负责安全。

  方直、李苹度蜜月期间,不安排做事,两人自愿帮忙的话,就帮白素娥。

  三天时间,偌大的百货大楼全部布置妥当,超市进出口安置了五十多台收银机,货架摆放的合理通畅,各类商品归档清楚明白,拿放方便。

  第二天上午,常磊司长带着一班人进驻,带来了新科技产品公司的产品:配套收银机组件,配套摄像头监控组件,无线对讲机等。

  电视台这段时期忙的不亦乐乎。刚报道完英雄军人喜结良缘,乌鸦反哺,捐出巨资为家乡修路,为贫困户建立扶贫基金。青年少将、大校、两个女中校当伴郎伴娘,市长、市武长到场祝贺……逸闻轶事。

  马上又报道百货大楼被吉昌公司承包,建全国首个无人售货超市。

  记者凭着特殊的职业身份,天天进出停止营业的百货大楼,把超市里面的商品,布设无一遗漏地提前告诉了观众,成为超市的第一波导购员。

  超市还没开业,已经炒的象六月骄阳一样热了。

  过去的云远市百货大楼现更名为云远市吉昌超市,定为第四天的上午八点开业。

  七点钟的时候,超市门口就挤满了人。七点五十分,李明讲了几句热情洋溢的话,就正式开业了。

  顾客第一次进入这样的大超市,被应有尽有的商品亮花了眼睛。他们仔细地看着商品明码标出的价格,对照平时所买的同等商品价格,发现超市的商品便宜不少,而且都有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合格证。

  顾客们边购物边连声叫好,他们被质量、被价格征服了,大大地激发了购物欲,本来在进店前不想买的东西也想买了。

  李明早就猜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估计五十台收银机还不够,就每台收银机增加一个员工帮忙理货。并实行六小时工作制,四班倒,二十四小时营业,使工作人员始终精神饱满,收银机一直运转。

  第一天下来,营业额比原百货大楼一个月还多。超市的商品价格低,但销量大,进货成本低,利润反而比以前百货大楼的利润多得多。

  百货大楼以前总是抱怨拿工资的人多,营业员太少,现在一个营业员都不要了,应该说是节省很多很多的人。但是以前的营业员没有一个下岗,都做理货员,导购员,收银员去了。

  常磊司长这一天乐坏了,也累坏了。没想到无人售货超市的效果这么好,出乎他的想象。

  常司长不断地命令手下总结归纳,收集好第一手资料,回去后写成汇报材料,向上级汇报。

  常司长也不断地地在李明面前叫,说腰酸腿痛,就要累死了,逼着李明给他再按摩了一次。

  按摩后,常磊如愿以偿,通身舒泰,就向李明辞行。

  李明拿出了二十瓶瘴气谷里得到的灵液,五斤虎肉、五斤熊肉和十斤灵藕送给常磊。常磊已经从黄领导嘴里得到了这几样东西的消息。原以为李明没有了,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没想到李明还给他留着,这一份心意可不是一般的重。

  常磊感动的不知说什才好,颇有点要老泪纵横的味道了。

  李明看到他这副感动的样子,立即换个话题说:“我委托你雕刻那块碧玉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常磊立即来了精神:“我找到了一个老玉匠,是祖传的手艺,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宫庭御用的玉匠,手艺没得说。

  他看到这块玉之后极为震惊,说他活了七十多岁,还从没有看到过这么好、这么大的玉。一看到这块玉就想将这块玉雕刻成他的巅峰之作,成为他一生最完美的总结,哪怕不给工钱他也做。

  这个老玉匠祖籍是江南省人,对江南省的感情浓厚,把这块稀有的碧玉雕刻成江南省地图,正合他意。再过两天就完工了,酒店什么时候开业,我就能在什么时候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