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数尺,遇河。水色黄,众谓黄泉,接地狱。水载铁索,援之顺流下。得入幽墟。其中所求,皆可获之。
——摘自《张瑞山日记》
……
从山东回到杭州后,那些“梦”与从前所见凝为一体,渐渐变得有逻辑。已经不是单纯的梦魇,更偏向记忆。
在这些“记忆”里,加上张瑞山的日记。两种信息结合,经过张海桐整理后,变成了有逻辑的勉强可以称之为事实的往事。
张瑞山的日记不仅记录个人生活,也会记录一些他百思不得其解或者无法说出口的事情。
其中一件,就是19世纪张家进入秦岭的一次活动。当时他们带了许多许多族里的罪人和血奴,张海桐就是其中之一。
张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利用秦岭特殊的条件猎杀烛九阴,也就是烛龙。
在古代,能够长期存在的光源非常珍贵且稀缺。远古时代的人类就在研究如何让光源和火源保持的更加长久,从点燃草木获取光源,到后面利用油脂,最后发明蜡烛。
但无一例外,这些东西都很珍贵。
而且总有会用完的一天,消耗非常快。
但烛九阴的油脂不同。
它的油脂不仅易于燃烧,而且这种油脂提供的照明时长远大于普通的材料。不仅如此,在张家的记载里还提到烛九阴油脂制成的蜡烛点燃后,其亮度也远超同时期其他照明工具。
这在没有电或者不具备用电条件的环境下,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由于当年这里是厍国的地盘,烛九阴是当时的人类对于这种生物的称呼。后来中原王朝来到这里攻打厍国,试图抢夺这项资源。
这个称呼在汉化之后,被称之为“烛龙”。
攻打厍国的中原王朝曾经短暂的掌控过这个地方,也曾猎杀过烛九阴。制成的蜡烛也成为皇室特供。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里渐渐被人遗忘。
秦岭的传说,也就慢慢埋没在历史之中。
张家很早就掌握了秦岭的信息,但并不经常过来猎杀烛九阴。首先烛九阴杀起来比较难,其次引出烛九阴需要大量血液。
一个家族再怎么繁荣昌盛,也很难弄出那么庞大的血祭人数。
这需要举国之力。
当年的张家大多依赖于当时的国家机构进行狩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家机构能够调动的祭品数量远大于家族。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让张家自己人进入世俗权力体系,拥有调动大量祭品的权力。这些用作祭品的人或者动物,在宏观角度下不多,但足够张家用了。
这就是张家会入世而且积极干预世俗走向的根本原因——家族需要通过国家机器来获得一些家族力量无法提供的物质条件。
也就是说,张家人狩猎烛九阴是自古以来的习俗。他们会利用烛九阴制作蜡烛,用于盗墓和部分家族活动。
张家许多族人的任务是不互通的。
当这一部分人去做自己的任务时,除了长老和负责任务的外出人员和后勤人员以外,别人并不清楚。
这个规定在张家实行的并不严苛,因为烛九阴制成的蜡烛属于长期固定任务。所以知道的人很多。
但19世纪后,张家就放弃了在秦岭的狩猎活动。最后一次狩猎,张家人带回数量极其庞大的烛龙油脂。
这就是张家有记录的活动里,最后一次在秦岭活动。
在张海桐的记忆里,他也参与了这次任务。
以血奴的身份。
因此张瑞山的日记里,就写到这样一段话:
入地数尺,遇河。水色黄,众谓黄泉,接地狱。水载铁索,援之顺流下。得入幽墟。其中所求,皆可获之。
翻译一下,大概意思就是:
进入地下数尺,有一条河。这条河的水是黄色,大家都叫它黄泉,认为它连接地狱。水里面有铁链,抓着铁链顺流而下,就能进入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想要的都可以得到。
这句话和李琵琶所说一模一样。张海桐在加入泰叔的队伍后,从中知道了一些信息。
张瑞山还在日记里提到一件事。
原文比较晦涩,这里还是用简单的大白话来描述。
在这次任务里,张家折损的人很多。带回来的血奴仅有张海桐一个。
当时出任务的族人说,他们本来以为他也死了。剩下的族人也没有去寻找一个可能已经死掉的人,而是专心做好运送烛龙油脂的准备工作。
他们收集来的祭品无论是否有剩余,都会在这里死掉,然后丢进地下空间。因为那里很深,完全不需要担心占地方。
所以来的时候队伍里的人很多,回去的时候人必然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不会去找一个本来就是牺牲品的人。
我们之前讲过,张家内部其实一直存在着一个反直觉的现象。人人都疑惑张家人很少,但为什么还舍得用带有麒麟血的人作为消耗品。
得出的结论是,这是派系争斗的结果。如果一个家族常年缺人,它很难延续几千年。也很难执行如此庞大的计划和繁杂的任务。
而这些沦为牺牲品和苦力的族人,无一例外是派系斗争的失败者或者受到了牵连。在这个地下王国里,一切的罪都与权力和欲望有关。
张海桐本身就是罪人的后代。
如果按照原本的轨迹,他就算侥幸长大,就会为族里繁育后代,然后继续作为苦力了此一生。
这也不代表他们这样的身份不能逆袭,张海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同为外家,张海客张海平的生活与张海桐天差地别。
张瑞山在察觉到张海桐的异常后,单独询问了这些人。
这些人表示,他们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他们当场熬制油脂的时候,张海桐突然出现了。
他活生生站在众人面前,
“我们想要核对他的身份,但发现海字二十三……也就是张海桐,他当时话都说不完整,思维有点混乱。”
“那之后他就失去了意识。”
“我们以为他是吓到了。”
“因为回程仍旧需要麒麟血,他在会减轻我们出去的难度。”
“所以,我们把他带了回来。”
喜欢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摘自《张瑞山日记》
……
从山东回到杭州后,那些“梦”与从前所见凝为一体,渐渐变得有逻辑。已经不是单纯的梦魇,更偏向记忆。
在这些“记忆”里,加上张瑞山的日记。两种信息结合,经过张海桐整理后,变成了有逻辑的勉强可以称之为事实的往事。
张瑞山的日记不仅记录个人生活,也会记录一些他百思不得其解或者无法说出口的事情。
其中一件,就是19世纪张家进入秦岭的一次活动。当时他们带了许多许多族里的罪人和血奴,张海桐就是其中之一。
张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利用秦岭特殊的条件猎杀烛九阴,也就是烛龙。
在古代,能够长期存在的光源非常珍贵且稀缺。远古时代的人类就在研究如何让光源和火源保持的更加长久,从点燃草木获取光源,到后面利用油脂,最后发明蜡烛。
但无一例外,这些东西都很珍贵。
而且总有会用完的一天,消耗非常快。
但烛九阴的油脂不同。
它的油脂不仅易于燃烧,而且这种油脂提供的照明时长远大于普通的材料。不仅如此,在张家的记载里还提到烛九阴油脂制成的蜡烛点燃后,其亮度也远超同时期其他照明工具。
这在没有电或者不具备用电条件的环境下,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由于当年这里是厍国的地盘,烛九阴是当时的人类对于这种生物的称呼。后来中原王朝来到这里攻打厍国,试图抢夺这项资源。
这个称呼在汉化之后,被称之为“烛龙”。
攻打厍国的中原王朝曾经短暂的掌控过这个地方,也曾猎杀过烛九阴。制成的蜡烛也成为皇室特供。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里渐渐被人遗忘。
秦岭的传说,也就慢慢埋没在历史之中。
张家很早就掌握了秦岭的信息,但并不经常过来猎杀烛九阴。首先烛九阴杀起来比较难,其次引出烛九阴需要大量血液。
一个家族再怎么繁荣昌盛,也很难弄出那么庞大的血祭人数。
这需要举国之力。
当年的张家大多依赖于当时的国家机构进行狩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家机构能够调动的祭品数量远大于家族。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让张家自己人进入世俗权力体系,拥有调动大量祭品的权力。这些用作祭品的人或者动物,在宏观角度下不多,但足够张家用了。
这就是张家会入世而且积极干预世俗走向的根本原因——家族需要通过国家机器来获得一些家族力量无法提供的物质条件。
也就是说,张家人狩猎烛九阴是自古以来的习俗。他们会利用烛九阴制作蜡烛,用于盗墓和部分家族活动。
张家许多族人的任务是不互通的。
当这一部分人去做自己的任务时,除了长老和负责任务的外出人员和后勤人员以外,别人并不清楚。
这个规定在张家实行的并不严苛,因为烛九阴制成的蜡烛属于长期固定任务。所以知道的人很多。
但19世纪后,张家就放弃了在秦岭的狩猎活动。最后一次狩猎,张家人带回数量极其庞大的烛龙油脂。
这就是张家有记录的活动里,最后一次在秦岭活动。
在张海桐的记忆里,他也参与了这次任务。
以血奴的身份。
因此张瑞山的日记里,就写到这样一段话:
入地数尺,遇河。水色黄,众谓黄泉,接地狱。水载铁索,援之顺流下。得入幽墟。其中所求,皆可获之。
翻译一下,大概意思就是:
进入地下数尺,有一条河。这条河的水是黄色,大家都叫它黄泉,认为它连接地狱。水里面有铁链,抓着铁链顺流而下,就能进入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想要的都可以得到。
这句话和李琵琶所说一模一样。张海桐在加入泰叔的队伍后,从中知道了一些信息。
张瑞山还在日记里提到一件事。
原文比较晦涩,这里还是用简单的大白话来描述。
在这次任务里,张家折损的人很多。带回来的血奴仅有张海桐一个。
当时出任务的族人说,他们本来以为他也死了。剩下的族人也没有去寻找一个可能已经死掉的人,而是专心做好运送烛龙油脂的准备工作。
他们收集来的祭品无论是否有剩余,都会在这里死掉,然后丢进地下空间。因为那里很深,完全不需要担心占地方。
所以来的时候队伍里的人很多,回去的时候人必然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不会去找一个本来就是牺牲品的人。
我们之前讲过,张家内部其实一直存在着一个反直觉的现象。人人都疑惑张家人很少,但为什么还舍得用带有麒麟血的人作为消耗品。
得出的结论是,这是派系争斗的结果。如果一个家族常年缺人,它很难延续几千年。也很难执行如此庞大的计划和繁杂的任务。
而这些沦为牺牲品和苦力的族人,无一例外是派系斗争的失败者或者受到了牵连。在这个地下王国里,一切的罪都与权力和欲望有关。
张海桐本身就是罪人的后代。
如果按照原本的轨迹,他就算侥幸长大,就会为族里繁育后代,然后继续作为苦力了此一生。
这也不代表他们这样的身份不能逆袭,张海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同为外家,张海客张海平的生活与张海桐天差地别。
张瑞山在察觉到张海桐的异常后,单独询问了这些人。
这些人表示,他们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他们当场熬制油脂的时候,张海桐突然出现了。
他活生生站在众人面前,
“我们想要核对他的身份,但发现海字二十三……也就是张海桐,他当时话都说不完整,思维有点混乱。”
“那之后他就失去了意识。”
“我们以为他是吓到了。”
“因为回程仍旧需要麒麟血,他在会减轻我们出去的难度。”
“所以,我们把他带了回来。”
喜欢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