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皇帝的寿宴就在半个月后。
他们第二日便启程前往大凉都城未京。
沿途的景色,当真与大齐江南水乡之地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接天相连的宽阔感。
恍若一脚踏入了无垠的天地之间。
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荒野,所有的不好的情绪全数被留在了此地。
还没有感慨景色的无边无际,他们逐渐靠近了都城。
是与大齐不同的繁华,陌生的语调,听不懂的语言,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热闹与熟稔。
“我不能去吗?”
戚遥遥蹲在马车上,透着小窗户看得眼睛发亮,街上烟火气息极重,往来的恨不得立刻下车钻入城中,做看看右看看。
蕈和看了她一眼,对于一心好奇的戚遥遥这么说虽是残忍,但她还是被戚遥遥摇着脑袋说:“不成。”
戚遥遥翘起嘴唇,“哼。”
蕈和笑着捏着她的脸,戚遥遥的小心思,隔着百米开外都能听到,“还不是你自找的,谁让你偷偷跟了来,身份不便宣扬,宫中你去不了,一会儿让岁雪跟着你,在未京转转可好。”
这句话正中戚遥遥的心窝,一扫不能去宫中觐见的阴霾。
“好啊好啊,听说大凉的羊肉最不错,比起江南,这里的一点膻味都没有,我一路上过来,早就想尝一尝了。”
“堂姐,你们先入宫拜见,等你们夜里回来,我给你们带炙羊肉!”戚遥遥说得眼睛弯起。
本就料到戚褚渊不打算带着她入大凉宫中,戚遥遥还未来过大凉,可这还不是她的最终目的,比起沉闷的宫廷,戚遥遥更愿意跑上街游玩一番。
正事要紧,蕈和与戚褚渊将戚遥遥安顿在太子谢伶准备的行宫之中,留下岁雪同往。
他们奉着迎来的贺礼入宫。
两国之间正式的拜访,蕈和在行宫稍作休整,换上了正式拜见的衣裙。
大凉礼数周全,宗正官亲自迎接,皇帝、皇后皆在正殿,所有的皇子公主共同出席,给予了大齐最高的接见礼数。
蕈和与戚褚渊跟随宫人一路往明阳殿,途径几座宫殿之时,她下意识地靠近戚褚渊。
这里不比大齐,此刻在宫中,他们只能依靠彼此。
她的心中负担更甚,和亲一事压在她的心头,蕈和望着前方的路,深深吸气。
大凉的宫人们一路奉着他们准备的贺礼,因知道他们是贵客自然尊敬,尤其是这位明华长公主,宫中朝堂一早流传这位长公主即将与皇子和亲,那以后便是自家王妃,更不敢有半点小觑怠慢。
一路走着,索性领路的宫人经验老道,与蕈和他们简单讲解些宫殿的名称。
“路过了花园的玫瑰花廊,往东去是后妃的寝殿,往南去便是陛下会客的正殿。”
蕈和下意识地看了看,见北面也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北面的那座宫殿是何处?”
宫人抬眼,愣住道:“啊,那是前朝一座荒废的宫殿,年久失修早已经无人问津,只不过外头看起来还像个样子而已,长公主、梁王殿下这里请。”
他们途径的花园,层层叠叠,虽是冬日里,可依旧绿荫萌动,玫瑰花盛放,香气扑鼻而来,沁人肺腑,蕈和看得好奇,这个月份竟然还有玫瑰。
“那边。”戚褚渊看了眼远处,蕈和跟他的目光而去,却见一旁的小溪云雾缭绕。
蕈和感叹好情致,“竟然是温泉水,难怪草木未衰,玫瑰盛放。”
他们围着花廊走了许久,长廊环绕,如同迷宫,蕈和看了眼,若无人带着,恐怕还真无法穿过花廊。
“冬末初春,便用温泉水养着玫瑰,恐怕是宫中的贵人喜欢玫瑰了?”
这里一看便是细心呵护,如此盛放的玫瑰,不在这个季节开放,若不是真心喜欢,这功夫也浪费。
宫人顿了顿,才道:“是啊,先前的轻云大长公主喜欢玫瑰,从陛下登基之时,就命人为大长公主修建了玫瑰花廊,一直养护到了如今。”
讶异从蕈和的脸上轻轻划过,她原本还以为是后宫的哪位嫔妃喜欢,没想到竟然是一位公主,只是好像从未听过。
她不免好奇地问:“轻云大长公主是?”
既然是大长公主,那必然是长辈。
宫人张了张嘴,端正姿势,清了清嗓子道:“回明华公主,轻云大长公主是陛下最小的姑姑,因为年纪还比陛下小上两岁,自小便与陛下感情深厚,所以才会有这方玫瑰园。”
“原来如此,这位大长公主现在何处,可曾出嫁离宫?”
宫人的表情有一瞬间凝固了,他轻咳一声。
戚褚渊提醒她:“轻云大长公主已经离世十八年之久,是大凉陛下亲自发丧扶灵,葬于飞云山。”
飞云山是大凉皇室陵墓。
原来传奇之人早已经香消玉殒了。
只是亲自扶灵,姑侄关系当真亲密。
“这样啊,抱歉。”蕈和略表歉意。
宫人笑着一张脸,他指着一旁的台阶忙说:“明华公主严重,两位仔细脚下,这边请。”
看来,陛下与姑姑和睦,想必这玫瑰园也是在纪念这位长公主。
可能是轻云大长公主的话题有些沉重,不适合在大凉陛下寿宴将至的欢喜日子提出,又或者是她身旁的戚褚渊的性子冷,更是自带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宫人们也不大敢多说,这么走动着,氛围便逐渐地淡下来。
倏忽间。
“这便是大齐的明华公主与梁王吗?”
“初次见面,不盛欣喜。”
一道清朗的声音跃入耳畔。
未见其人,先听其声!
他们一怔,停下了步伐。
戚褚渊下意识地将蕈和护在身后,看了蕈和一眼,他们皆是一脸的疑惑,不知这路上谁会与他们打招呼。
此刻谢伶与谢允应当在正殿与大凉陛下一起。
会是谁?
宫人们不明所以地四下看着,大约是听出了是谁,露出了笑意。
那道声音清朗,带着浓重的少年气息。
从重重宫人身后,走出来一名身影高挑的少年,一身柳青的衣裳,恍若春日的湖水,碧波荡漾,微微泛起涟漪。
少年与谢伶看起来有些相似,五官清俊,骨相极佳,与戚褚渊清冷的样貌不同,他的清秀中带着很重的,高挺的鼻梁,杏仁般的眼睛眼尾下唇,自带一种无辜清明之感。
很平易近人。
不容易警惕。
少年一笑,露出一颗虎牙。
明媚的眼睛,像是酝酿了漫天的星辰,他走到他们面前,四下看了看,似乎很感兴趣,他毫不掩饰眼中的性情,行了礼。
戚褚渊的视线落在少年身上,瞳孔缩起,然后很快散去了疑虑,淡淡道:“想必这便是三皇子吧?”
这就是近来与谢伶争夺焦灼的三皇子谢琰?
也是戚褚渊所说,大凉陛下极力促成要蕈和与之和亲的人。
原来是这样的少年。
蕈和很快跟上戚褚渊的步调,跟着行礼:“明华见过三殿下。”
少年笑得弯起了眼睛,他目光澄澈,“梁王殿下和明华公主不必多礼,二位远道而来,是我大凉贵客,怎可如此见外。我排行第三,单名一个琰字,平日里大家都称为三郎。”
谢琰身形高挑,在戚褚渊面前也毫不逊色,他性子更活跃些,与戚褚渊冷冰冰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他的目光忍不住在蕈和脸上打转,明晃晃的视线,却并不让人心生反感。
谢琰也知道这就是他父皇给他钦定的王妃,不免多看了两眼。
只可惜,戚褚渊轻描淡写地扫了他一眼,谢琰一愣,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神情。
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被其他东西吸引。
他来到蕈和身后的一名宫女身旁。
宫女手捧着一个硕大的礼盒,托于托盘之上,以上好的楠木为匣,雕刻了龙凤图样,分量不轻。
“这是?”他在礼盒旁转了一圈,好奇地问。
蕈和道:“三殿下,这是大齐陛下送与大凉陛下的寿礼,恭贺陛下生辰。”
谢琰抬起了眼眸,笑道:“那三郎先替父皇,谢过大齐陛下,我父皇定然会高兴的,不过,我可否问一句,这里面是什么?”
戚褚渊道:“等到了席上自见分晓。”
他的一句话,谢琰立刻道:“明白了,明华公主与梁王是想与父皇一个惊喜,是三郎过于好奇,不该问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蕈和回答。
“是吗?”谢琰一听她放了话,笑着伸出了手,就差啊碰到了贺礼打开看看。
捧着贺礼的女官见谢琰突然靠近,手猝不及防地一抖,谢琰不免多看了她一眼。
“你怎么了?”
“殿下,奴婢无事,只是有些沉。”
宫女长相普通,甚至没什么特别的记忆点,她神情紧张,双手握紧了托盘,摇了摇头。
一句话,引起了戚褚渊的注意,他的目光悄无声息对落在她脸上。
蕈和走了过来,宫女兴许也是头一回见这么多皇子公主关注自我,当即吓得就想如往常一般跪下,可手上捧着的是大齐的贺礼,她犹豫了许久还是没动,手逐渐拿不稳妥。
谢琰双眸收敛,唇角一凌,将她的手扶起,“小心些,这可是贵礼,可别摔了。”
蕈和似乎从谢琰温和的表情里看出了一闪而过的寒意,又好像是看错了,他弯起唇,淡淡地噙着笑意。
“谢三殿下。”宫女顺着他的力道郑重地端起,“奴婢自当小心。”
托着礼盒的谢琰惊讶了一瞬,向着蕈和:“这么沉,看来此番大齐的礼当真是贵重,我还是好奇,这是何物?”
“长公主可否偷偷告之于我,我不告诉别人,定当保密。”
“这里面是…”刚想说这其中的贺礼是什么,为何会有这般的分量。
突然一句话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三殿下!”
宫女七上八下的心猛地坠下,松了一口气,退后两步,攥着托盘大气不敢出。
戚褚渊双眸收紧,手指缓缓地转动起指尖的戒指,一下又一下。
他们第二日便启程前往大凉都城未京。
沿途的景色,当真与大齐江南水乡之地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接天相连的宽阔感。
恍若一脚踏入了无垠的天地之间。
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荒野,所有的不好的情绪全数被留在了此地。
还没有感慨景色的无边无际,他们逐渐靠近了都城。
是与大齐不同的繁华,陌生的语调,听不懂的语言,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热闹与熟稔。
“我不能去吗?”
戚遥遥蹲在马车上,透着小窗户看得眼睛发亮,街上烟火气息极重,往来的恨不得立刻下车钻入城中,做看看右看看。
蕈和看了她一眼,对于一心好奇的戚遥遥这么说虽是残忍,但她还是被戚遥遥摇着脑袋说:“不成。”
戚遥遥翘起嘴唇,“哼。”
蕈和笑着捏着她的脸,戚遥遥的小心思,隔着百米开外都能听到,“还不是你自找的,谁让你偷偷跟了来,身份不便宣扬,宫中你去不了,一会儿让岁雪跟着你,在未京转转可好。”
这句话正中戚遥遥的心窝,一扫不能去宫中觐见的阴霾。
“好啊好啊,听说大凉的羊肉最不错,比起江南,这里的一点膻味都没有,我一路上过来,早就想尝一尝了。”
“堂姐,你们先入宫拜见,等你们夜里回来,我给你们带炙羊肉!”戚遥遥说得眼睛弯起。
本就料到戚褚渊不打算带着她入大凉宫中,戚遥遥还未来过大凉,可这还不是她的最终目的,比起沉闷的宫廷,戚遥遥更愿意跑上街游玩一番。
正事要紧,蕈和与戚褚渊将戚遥遥安顿在太子谢伶准备的行宫之中,留下岁雪同往。
他们奉着迎来的贺礼入宫。
两国之间正式的拜访,蕈和在行宫稍作休整,换上了正式拜见的衣裙。
大凉礼数周全,宗正官亲自迎接,皇帝、皇后皆在正殿,所有的皇子公主共同出席,给予了大齐最高的接见礼数。
蕈和与戚褚渊跟随宫人一路往明阳殿,途径几座宫殿之时,她下意识地靠近戚褚渊。
这里不比大齐,此刻在宫中,他们只能依靠彼此。
她的心中负担更甚,和亲一事压在她的心头,蕈和望着前方的路,深深吸气。
大凉的宫人们一路奉着他们准备的贺礼,因知道他们是贵客自然尊敬,尤其是这位明华长公主,宫中朝堂一早流传这位长公主即将与皇子和亲,那以后便是自家王妃,更不敢有半点小觑怠慢。
一路走着,索性领路的宫人经验老道,与蕈和他们简单讲解些宫殿的名称。
“路过了花园的玫瑰花廊,往东去是后妃的寝殿,往南去便是陛下会客的正殿。”
蕈和下意识地看了看,见北面也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北面的那座宫殿是何处?”
宫人抬眼,愣住道:“啊,那是前朝一座荒废的宫殿,年久失修早已经无人问津,只不过外头看起来还像个样子而已,长公主、梁王殿下这里请。”
他们途径的花园,层层叠叠,虽是冬日里,可依旧绿荫萌动,玫瑰花盛放,香气扑鼻而来,沁人肺腑,蕈和看得好奇,这个月份竟然还有玫瑰。
“那边。”戚褚渊看了眼远处,蕈和跟他的目光而去,却见一旁的小溪云雾缭绕。
蕈和感叹好情致,“竟然是温泉水,难怪草木未衰,玫瑰盛放。”
他们围着花廊走了许久,长廊环绕,如同迷宫,蕈和看了眼,若无人带着,恐怕还真无法穿过花廊。
“冬末初春,便用温泉水养着玫瑰,恐怕是宫中的贵人喜欢玫瑰了?”
这里一看便是细心呵护,如此盛放的玫瑰,不在这个季节开放,若不是真心喜欢,这功夫也浪费。
宫人顿了顿,才道:“是啊,先前的轻云大长公主喜欢玫瑰,从陛下登基之时,就命人为大长公主修建了玫瑰花廊,一直养护到了如今。”
讶异从蕈和的脸上轻轻划过,她原本还以为是后宫的哪位嫔妃喜欢,没想到竟然是一位公主,只是好像从未听过。
她不免好奇地问:“轻云大长公主是?”
既然是大长公主,那必然是长辈。
宫人张了张嘴,端正姿势,清了清嗓子道:“回明华公主,轻云大长公主是陛下最小的姑姑,因为年纪还比陛下小上两岁,自小便与陛下感情深厚,所以才会有这方玫瑰园。”
“原来如此,这位大长公主现在何处,可曾出嫁离宫?”
宫人的表情有一瞬间凝固了,他轻咳一声。
戚褚渊提醒她:“轻云大长公主已经离世十八年之久,是大凉陛下亲自发丧扶灵,葬于飞云山。”
飞云山是大凉皇室陵墓。
原来传奇之人早已经香消玉殒了。
只是亲自扶灵,姑侄关系当真亲密。
“这样啊,抱歉。”蕈和略表歉意。
宫人笑着一张脸,他指着一旁的台阶忙说:“明华公主严重,两位仔细脚下,这边请。”
看来,陛下与姑姑和睦,想必这玫瑰园也是在纪念这位长公主。
可能是轻云大长公主的话题有些沉重,不适合在大凉陛下寿宴将至的欢喜日子提出,又或者是她身旁的戚褚渊的性子冷,更是自带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宫人们也不大敢多说,这么走动着,氛围便逐渐地淡下来。
倏忽间。
“这便是大齐的明华公主与梁王吗?”
“初次见面,不盛欣喜。”
一道清朗的声音跃入耳畔。
未见其人,先听其声!
他们一怔,停下了步伐。
戚褚渊下意识地将蕈和护在身后,看了蕈和一眼,他们皆是一脸的疑惑,不知这路上谁会与他们打招呼。
此刻谢伶与谢允应当在正殿与大凉陛下一起。
会是谁?
宫人们不明所以地四下看着,大约是听出了是谁,露出了笑意。
那道声音清朗,带着浓重的少年气息。
从重重宫人身后,走出来一名身影高挑的少年,一身柳青的衣裳,恍若春日的湖水,碧波荡漾,微微泛起涟漪。
少年与谢伶看起来有些相似,五官清俊,骨相极佳,与戚褚渊清冷的样貌不同,他的清秀中带着很重的,高挺的鼻梁,杏仁般的眼睛眼尾下唇,自带一种无辜清明之感。
很平易近人。
不容易警惕。
少年一笑,露出一颗虎牙。
明媚的眼睛,像是酝酿了漫天的星辰,他走到他们面前,四下看了看,似乎很感兴趣,他毫不掩饰眼中的性情,行了礼。
戚褚渊的视线落在少年身上,瞳孔缩起,然后很快散去了疑虑,淡淡道:“想必这便是三皇子吧?”
这就是近来与谢伶争夺焦灼的三皇子谢琰?
也是戚褚渊所说,大凉陛下极力促成要蕈和与之和亲的人。
原来是这样的少年。
蕈和很快跟上戚褚渊的步调,跟着行礼:“明华见过三殿下。”
少年笑得弯起了眼睛,他目光澄澈,“梁王殿下和明华公主不必多礼,二位远道而来,是我大凉贵客,怎可如此见外。我排行第三,单名一个琰字,平日里大家都称为三郎。”
谢琰身形高挑,在戚褚渊面前也毫不逊色,他性子更活跃些,与戚褚渊冷冰冰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他的目光忍不住在蕈和脸上打转,明晃晃的视线,却并不让人心生反感。
谢琰也知道这就是他父皇给他钦定的王妃,不免多看了两眼。
只可惜,戚褚渊轻描淡写地扫了他一眼,谢琰一愣,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神情。
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被其他东西吸引。
他来到蕈和身后的一名宫女身旁。
宫女手捧着一个硕大的礼盒,托于托盘之上,以上好的楠木为匣,雕刻了龙凤图样,分量不轻。
“这是?”他在礼盒旁转了一圈,好奇地问。
蕈和道:“三殿下,这是大齐陛下送与大凉陛下的寿礼,恭贺陛下生辰。”
谢琰抬起了眼眸,笑道:“那三郎先替父皇,谢过大齐陛下,我父皇定然会高兴的,不过,我可否问一句,这里面是什么?”
戚褚渊道:“等到了席上自见分晓。”
他的一句话,谢琰立刻道:“明白了,明华公主与梁王是想与父皇一个惊喜,是三郎过于好奇,不该问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蕈和回答。
“是吗?”谢琰一听她放了话,笑着伸出了手,就差啊碰到了贺礼打开看看。
捧着贺礼的女官见谢琰突然靠近,手猝不及防地一抖,谢琰不免多看了她一眼。
“你怎么了?”
“殿下,奴婢无事,只是有些沉。”
宫女长相普通,甚至没什么特别的记忆点,她神情紧张,双手握紧了托盘,摇了摇头。
一句话,引起了戚褚渊的注意,他的目光悄无声息对落在她脸上。
蕈和走了过来,宫女兴许也是头一回见这么多皇子公主关注自我,当即吓得就想如往常一般跪下,可手上捧着的是大齐的贺礼,她犹豫了许久还是没动,手逐渐拿不稳妥。
谢琰双眸收敛,唇角一凌,将她的手扶起,“小心些,这可是贵礼,可别摔了。”
蕈和似乎从谢琰温和的表情里看出了一闪而过的寒意,又好像是看错了,他弯起唇,淡淡地噙着笑意。
“谢三殿下。”宫女顺着他的力道郑重地端起,“奴婢自当小心。”
托着礼盒的谢琰惊讶了一瞬,向着蕈和:“这么沉,看来此番大齐的礼当真是贵重,我还是好奇,这是何物?”
“长公主可否偷偷告之于我,我不告诉别人,定当保密。”
“这里面是…”刚想说这其中的贺礼是什么,为何会有这般的分量。
突然一句话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三殿下!”
宫女七上八下的心猛地坠下,松了一口气,退后两步,攥着托盘大气不敢出。
戚褚渊双眸收紧,手指缓缓地转动起指尖的戒指,一下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