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如此庆皇-《无敌六王爷》

  胡庸爱死了煤矿。

  他发现这东西除了救灾之外,还能成为一个巨大的政绩,只要运用的好,绝对的高升有望。

  “如今天下间一到冬季,诸多城市中的木炭柴火价格便被疯涨。”

  “这与几千年的开采砍伐有关。”

  “以至于许多家庭宁可扛着冻,也不会花费高昂的价格进行取暖。”

  “这煤炭的价格,确是极其的低廉。”

  “等范阳周边普及完,我便着手向西北普及煤炭,只要做好了,便是一大大的功绩。”

  “甚至……也许能就此名垂千古,到时候叫我煤炭宰相吗?貌似也不错。”

  胡庸穿着漏着洞的靴子,也不顾冻得脚掌发麻,兴高采烈的规划着未来。

  “该怎么感谢辽王好呢?”

  “陛下让先拟出对辽王的封赏,可辽王到底缺什么呢?”

  一时间胡庸犯了难,想了足足半日,方才趁着天黑觐见庆皇,将折子递了上去。

  “陛下,如今朝廷能拿出的东西着实不多,这是臣拟的辽王赏赐,是否需要有所增减?”

  庆皇接过折子,低头看着上面的赏赐。

  鉴于辽王救灾有功,特赐辽王黄金五百两,麻千匹,布三百,丝绸一百,云锦二十,茶叶六百斤……

  “太少了。”

  庆皇对这赏赐相当不满。

  “朕这十多年来,第一次封赏老六,就给这点东西?”

  “加起来都没老六运来的煤值钱。”

  “陛下,现在国库里真的没钱了,这些赏赐已经是能拿出来的极限了。”

  庆皇长叹一声。

  “再赐老六蟒袍一件。”

  “还有原本辽王允许拥兵多少?”

  “回陛下,一万两千人,但自打广宁城被屠一次后,想来辽王连这个数量都凑不齐。”

  庆皇听到胡庸这话,脸皮抽了抽。

  他想起了广宁城供暖厂里的那些工人。

  只要穿上带上武器,穿上盔甲,立刻就是精兵强将!

  甚至连带兵打仗多年的许达都感到忌惮。

  长城守军曾经被北胡打穿过一次,出现不少逃兵溃兵。

  但辽王的兵要是遇见了北胡……

  绝对会战死至最后一个人。

  纪律性与服从性太强了!

  那些兵好的都让庆皇感觉到嫉妒。

  若是当年他能有这么好的将士,他没必要躲在江南苟那么多年,最后憋了一波大才勉强平定了天下。

  “拟旨,允许辽王拥兵三万。”

  胡庸立刻狐疑道:“陛下,辽王可能连一万将士都没有。”

  “朕去过广宁城,朕比你更了解辽王。”

  “是臣多嘴了。”

  “另特许辽王甲士进山海关,用于护卫运煤车队安全。”

  胡庸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了。

  “陛下不可!”

  “藩王甲兵从未有过离开封地、随意走动的先例!”

  庆皇毫不在意。

  “朕都不怕,你怕什么?”

  “就算陛下不在乎,等回了朝堂上,那些大臣恐怕也会因此对辽王无比忌惮,会想尽各种办法去限制。”

  “而且……”

  “太子恐怕也会因此多想。”

  庆皇听到太子这个词后,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太子吗。”

  他曾经将所有的父爱都给了太子,太子也是他最为满意的储君。

  甚至翻遍历史,庆国太子的地位都是最为稳固的。

  哪怕有天太子说一句父皇你退位吧,我来当皇帝,庆皇都会毫不犹豫的让位!

  并且处死所有敢阻碍太子登基者。

  太子实在太优秀了,未来注定是会成为比庆皇更加优秀的皇帝。

  庆皇也总是会为太子感到骄傲。

  也正是因为有太子监国,他才敢带兵坐镇范阳。

  哪怕他死在了这,他也要为太子开创一个安全稳固的天下,让太子在未来能一展拳脚。

  “太子不会的。”

  “老六是他的兄弟,亲兄弟。”

  “顺便这事儿也派人告诉太子声,听听他还有什么意见。”

  胡庸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水。

  翻遍史书,他也没见过这样的皇帝。

  历来为帝者,都会猜忌太子甚至猜忌任何人,甚至被处死的太子也不在少数。

  但庆朝的皇家氛围,却是极度融洽。

  这可能与庆皇自幼就没了亲人有关,因此更加在乎父子亲情。

  当然,胡庸也清楚太子平日里也是真的孝顺,而且完全不是刻意作假的那种。

  这和睦的父子关系,甚至让胡庸都觉得羡慕。

  “臣会派人禀告太子。”

  “暂时就先这定了,去准备吧。”

  “臣这就去办。”

  等胡庸出去后,在外面守了半天儿的许达便禀告一声进了屋子。

  “陛下唤臣来何事?”

  “私事,来坐。”

  许达顿时摸不清头脑,便听话的坐在炉子旁边,听庆皇继续道。

  “你家那丫头现在在做什么?”

  许达摸了摸脑袋:“在范阳城救灾。”

  “她在听到范阳大灾后,就倡议富者捐款,然后又带着捐款召集了许多医者,采购了大批药材来了这范阳城救治百姓。”

  许达越说越气。

  “臣原本极力反对她来这的,可那死丫头非是不听,最后还是偷偷跑来了。”

  最后满脸怒容也只能化作无可奈何:“真的是大了,臣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庆皇不免露出笑容。

  “朕觉得这丫头做的极好。”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看上老六。”

  许达立刻哆嗦了下。

  “陛下你这是打算赐婚?”

  “先让你家丫头随使者前往一趟广宁城,先跟老六见一面再说。”

  “真的?”

  “看小儿女们的。”庆皇笑眯眯的说着。

  许达万分感动。

  历朝历代的皇帝,想要皇子娶妃哪个不是指谁就是谁?

  有哪个会在乎儿女态度的?

  但也正是因为庆皇在乎后辈们的心思,才能教导出那么优秀的太子,那么优秀的辽王吧。

  自己得跟着庆皇多学学。

  “太好了,臣这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小女。”

  许达说完便急匆匆的跑了出去,他简直太想让辽王成为自己女婿。

  没有比辽王再优秀的选择。

  他快马加鞭的赶到同春堂,从那一群群病恹恹的百姓中挤了进去,终于看到正在亲自给病人抓药的女儿。

  他兴奋的将庆皇安排与亲闺女说了,无比期待的等待着女儿的回答,却见许宁儿头都没抬一下。

  “我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