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千人万人如一人-《无敌六王爷》

  神机营五百二十一人。

  是秦风建立没多久的队伍。

  也是一直低调,藏在大山中的影子部队。

  “神机营的一切,在辽地都是高度保密的。”

  秦风冲这五百多名神机营将士点头,同时向庆皇解释道。

  “神机营的消息,决不能北胡人那里。”

  庆皇听此,不由向后方看了眼。

  “今日所见,谁都不许将此营说出去。”

  “直到老六自己公布。”

  许达与宁王纷纷表态。

  “臣(儿臣)绝不会泄露半字。”

  至于后方的御林军,庆皇很放心。

  皇帝身边的秘密多了。

  胆敢泄露半个字的,整个家族怕是都没了。

  庆皇的军法,还是比较严苛的。

  秦风则望向了神机营的千户姜平。

  这是个低调且严肃的老实人,在广宁城的众多将官中,存在感向来比较低。

  这也是跟着秦风一同征战东胡的老人。

  原本那无比严肃的目光,此时望着秦风却无比炙热。

  辽人对秦风的信仰,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带路吧。”

  秦风拍了拍三十多岁的姜平。

  “是。”

  姜平身体站的笔直向秦风行礼,随后转身望向神机营的将士们。

  “所有人归位,接受王爷检阅。”

  那一双双炙热的目光终于移开,一队队散开归于这片营地内。

  庆皇则望向营寨后的高山,以及后方的山洞。

  “他们平日就住在山洞里?”

  秦风随之点头。

  “儿臣让他们隐秘,当做给北胡人的底牌惊喜。”

  “藏在山洞中,就算北胡人来了也难以发现。”

  “天然溶洞?”

  “以前是佛窟,经过简单的处理。”

  秦风如此道。

  广宁城自千年前盛世皇朝起,便是交通要地。

  此地可谓是遏制住了东北、以及北胡交通的咽喉。

  宁辽两地,只有五条通道能进入关内。

  其中三条通道的终点,都是这座广宁城。

  故而千年前那座横跨草原,甚至将都护府立在遥远西方由波斯王子统帅效力的皇朝,这里便是商路的终点之一。

  甚至让那强盛王朝衰亡的叛乱力量,便是来自于这里。

  无论是广宁,还是范阳,也恰巧都是秦风的封地。

  庆皇则颇为感慨。

  “千年之前的大宝王朝,强盛至极,佛教昌盛。”

  “寺庙石窟,更是有着西有敦煌,东有广宁的说法。”

  “这里曾是前人开凿的佛家石窟?”

  秦风点头。

  很难想象,千年前的封建王朝,凭借着落后的工具,便已有了开山之力。

  千年前的古人,便已经能将一座万仞高山,化作庞大无比的佛像。

  更是能开凿山洞,里面画着刻着万千佛像。

  “朕当年曾当过和尚。”

  “里面还有佛像吗?”

  “有。”

  秦风摸了摸鼻子。

  “但凡文物,辽地都会习惯性保护起来。”

  大庆是注重实际。

  一切以生活为准。

  庆人也基本没有什么历史文物保护的概念。

  毕竟有许多千年前,几百年前建造的东西,庆人如今还在正常使用着。

  历代皇朝谋求的是万世基业。

  故而许多建筑的质量好的令人瞠目结舌。

  广宁城内就有一座千余年前的四角佛塔,青砖建成,至今依旧耸立在广宁城内。

  北胡人信长生天,也信佛。

  六年前辽地被屠被烧,那座青砖佛塔却保留了下来。

  一同保留的,还有五百年前在城南建的一座砖塔。

  建的远不如千年前的那座北塔。

  至于这石窟内的一切,能保留的自然也被保留了。

  “辽兵干净,平日对石佛多维护。”

  秦风率先进入石洞内。

  宽敞广阔的石洞内,率先入眼的便是洞内几十米高的石佛。

  石佛捏着佛印,目光正落在入洞的众人身上。

  庆皇上前几步,冲着石佛一拜。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香都没上半炷。

  当然……

  这里也没上香的地方。

  “朕当年吃不上饭,曾出家当过和尚,后又被方丈赶出了寺庙。”

  说到这,庆皇不由望着秦风一眼。

  “知道为什么吗?”

  宁王秦棣见秦风并无反应,不由上前一步。

  “儿臣曾听说过,是因为庙内没了食物,便遣散了众僧。”

  秦棣的身边,就有庆皇给他的和尚当做幕僚。

  佛门如今更是多赞颂庆皇,称庆皇为新生的佛。

  庆皇却哈哈一笑。

  “这是因为朕成了皇帝,那些人为了给朕美化,才搞出了遣散众僧的说法。”

  “朕当年年轻,正是最能吃的时候。”

  “主持觉得朕饭量大,养不起,便将我驱逐了出来,被迫乞讨。”

  庆皇说完,便拍了拍秦风的肩膀。

  “若老六去那座寺庙,能将当年那个主持给吃哭了。”

  众人不由大笑。

  庆皇见这藏兵洞内干净整洁,也并无湿气,不由满意的点头。

  “辽兵的内务,是朕见过最干净,最整齐的部队。”

  庆皇望着豆腐块般的被子,无比惊愕。

  就连许达见了,都无比动容。

  “辽王治军甚严。”

  “可严到这地步,士兵还没有任何意见的,当真罕见。”

  从内务上,基本上就能看出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能将被子都叠的有棱有角的,打仗自然也差不了。

  宁王秦棣更是在迟疑,要不要让部下也学学。

  但最终摇了摇头。

  “宁地将士豪爽,若我让他们这么叠被子,怕是宁可挨三十军棍也不肯叠。”

  “也就老六的兵,才能有这般效果。”

  若说秦棣之前还想学学秦风。

  可见到这被子后。

  秦棣就彻底放弃了。

  他有些懂辽兵为何能这般整齐划一了。

  辽兵从里到外,都只有一个标准。

  每个人简直就跟广宁城生产出来的甲片相同,每一人都极度相似,最终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一个辽兵在装备与北胡人相同的情况下,或许和北胡人打个不相上下。

  若是武装上,至少能打三个。

  十名全副武装的辽兵,至少能打五十名北胡人。

  而若百名辽兵,能敌上千。

  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御林军也该学学。”

  庆皇如此说着。

  即便御林军往日无比严苛,也远远没严苛到这个地步。

  可能正是因为没叠被子,所以庆皇无论怎么训练,都达不到辽兵的这般效果。

  简直从内到外,让一个人,彻底化身为战争兵器中的零件!

  也真的能做到千人万人如一人!

  震撼于辽兵的内务后,出来的众人便见远方校场列队的辽兵。

  而在他们的身前。

  则有硕大的铁铸炮管,黑黝黝的洞口摄人心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