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广宁城加速发展-《无敌六王爷》

  星散在北胡草原上的辽兵,就仿若沙子落入了大海。

  别说北胡人找不到。

  就连广宁城都联络不上。

  秦风听红鸾如此说,不由微微皱眉。

  “北胡不比他处,凶险至极,派往北胡的人,必要万分小心。”

  对于红鸾的情报网络,秦风插手很少。

  可对于北胡。

  由不得秦风不慎重。

  那毕竟是辽地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是唯一能对辽地产生威胁,且有能力付诸于行动的势力。

  秦风在等那些百姓的到来。

  然后简单训练后,只要能守住广宁城便已足够。

  “广宁城到范阳城的路修的如何了?”

  “差树木移栽,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树木。”

  “让那些人停一停,去修范阳到京都的路。”

  秦风直接下令。

  “不能只等他们秋天一起来,十万人为一批次的进入广宁城,便于移民融入。”

  大庆人融入广宁城这件事儿。

  其实没有多困难。

  虽说广宁城许多地方与大庆不同。

  可终究是由庆人所构成的,许多地方依旧拥有庆人的体系与风格。

  “属下明白,今年夏天最先修建的应是筒子楼,其次是扩建供暖厂。”

  “只是这些人前来,不能像辽人一般不付出便享受了广宁城的福利。”

  “这会让老辽人失望。”

  对于这些民心平衡上,红鸾跟着秦风学了很多。

  “是本王借给他们的,只允许新来的移民免费住一年。”

  “房子的价格,就定他们一个人三年的收入吧。”

  秦风随意拟定了个标准。

  一人三年收入,换一套够全家四五口住的房子。

  虽说也就一间房子的面积。

  但这也基本上是庆人能用得起的面积。

  太大的房子,庆人盖不起,也住不起。

  大房子房屋每年需要修缮的费用,往往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筒子楼则经济又实惠。

  即便住上百万的人口,也用不上多大的面积。

  至于居住舒适度,已经比绝大多数庆人要好太多了。

  庆人普遍还在穷困线上挣扎。

  南方或许可能已经踏入到了温饱的行列。

  但那并不包含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当然。

  房屋收费只是对普通灾民来的。

  那些有能力的匠人,若能被工厂录用后,则会有工厂给他们分房子住。

  广宁城对工匠的优待程度,可以说是历代封建皇朝之最了。

  但想要让这些匠人们效死卖力,就得让他们过好了。

  朝不保夕的生活,会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更会令人在精神内耗中崩溃。

  广宁城要给他们一个在生活上相对松懈的环境。

  至少能做到一人工作,全家不饿的地步。

  而以庆人的上进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定然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来回报秦风对他们的器重。

  当然。

  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在公平的前提下。

  好在辽地之内,所有人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最不缺少的,也就是公平。

  “人口早些到,广宁城的建设速度就能快更多。”

  红鸾觉得领会到了王爷的意思。

  让从迁移过来的灾民青壮,早点来这广宁城!

  十万人。

  第一波可以全部选年轻青壮先来盖房子。

  等房子盖好了,后面的妇女老人跟孩子,就可以过来了。

  不过听说这次迁移来的百姓质量很高。

  就算工匠中,也有从北方流亡到南方的工匠,又被一纸诏书,重新被送到了辽地的路途中。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北方的灾民出身,流亡到南方。

  任何身体不好的,年迈体弱的,基本都被无情的自然所淘汰掉了。

  能活下来,并且坚持走到广宁城的。

  身体素质那都是一顶一的好。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年富力强,只要足够多的食物,这些灾民往往会把自己当牲口般的去干活。

  “夏日之前,应该能迁移来两拨二十万壮年男性。”

  红鸾如此想道。

  这次迁移中,光青壮年的男性,应该就有三十多万人左右。

  剩下的则是女性老人小孩子。

  而三十万壮年男性中,选出近十万的屯田兵还是不难的。

  甚至秦风若是愿意。

  三十万人全能用来屯田。

  不过这三十万人,工匠的数量最多,故此真正能选拔为兵的数量,并没有那么多。

  况且……

  庆皇还给秦风留了三万亲兵。

  那是从全国两百万庆军中,选拔出的精锐。

  而这三万人将领,也不是外人,是庆皇亲外甥的儿子。

  “王爷,三万庆军已驻扎城内,是否整编重新训练。”

  红鸾对于那三万庆军的观感很不好。

  她觉得这是庆皇用来监视王爷的。

  今后广宁城中有什么秘密。

  恐怕都会被庆皇给知道了。

  当然。

  若是整编后就不一样,在辽地待得久了,迟早变成辽人样子。

  “按制度。”

  秦风未见这三万庆军。

  主要是忙着陪三哥。

  也不能留三哥一个人观赏歌舞不是?

  故而那三万庆军,则由麾下引进广宁城。

  至于这三万庆军是否会对广宁城人有危胁之类的。

  那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玩笑。

  换做任何地方,三万庆军入城都会让城内百姓紧闭门户,生怕这些士兵发疯。

  可广宁城中。

  这些百姓巴不得有士兵敢在城里发疯。

  阻止犯罪,那可是有功的。

  至于三万士兵,辽人还真没将这个数字放在眼里。

  来十万入了城,真打起来也绝对走不出去。

  这是属于辽人强大自信。

  红鸾固然不爽,却也没过多表示。

  “王爷,这三万人的将领李九江已经在营地内等了好几日,该宣来觐见了。”

  “你安排。”

  “那就今日吧。”

  李九江在广宁城内已经待了五日。

  这里陌生的环境,远离长城的地方,令他有些紧张。

  生怕那一天北胡人就打过来了。

  这里所能依靠的,毕竟只有城墙。

  如他这般紧张的庆军,也不在少数。

  毕竟北胡人是唯一能够正面战胜庆军的敌人。

  而广宁城,则是对抗北胡最前线的要塞。

  只是……

  这明明是一座关外要塞重镇,扼守住北胡人南下的咽喉之地。

  不应该是枕戈待旦,严阵以待防备北胡人来才是。

  怎么这满城的辽人。

  看起来那么轻松。

  竟还有心情满城的盖住的房子,而不是去加固城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