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百官的质疑-《无敌六王爷》

  王得水带着缴获的北胡重甲,以及囚禁的纳哈奇,星夜兼程,只为了早些抵达京都。

  疲惫之下,不免在马车内睡了一觉。

  浑浑噩噩间,就听到外面一阵杂吵,不免惊醒。

  北方已被彻底清扫一遍。

  说是海清河晏完全没问题。

  故而也不用担心中途遇到劫匪之类的。

  也没有人敢截。

  故而一路换人又换马,就希望能快点回去。

  可谁曾想,中途竟被拦下了。

  出了马车,望着熟悉的盔甲,王得水不免愣住。

  “御林军?”

  诸多御林军也认出了王得水。

  毕竟当初被射坏腰子不死的大太监。

  也算是名动整个京都的。

  当然。

  这只是背后的感慨,实际上没有人不畏惧王得水。

  所有人都清楚,他是庆皇与辽王的家奴。

  宰相门前三品官。

  更何况是宫里出来的大太监。

  有百骑将出列,冲着王得水拱手。

  “王公公,我等察觉到这车上有异常,便拦了下来。”

  “还请公公解释这铠甲缘由。”

  王得水看着被掀开的油布,怒不可遏。

  “解释?”

  “杂家犯得着给你们解释?赶紧给盖上,这是要送到京都陛下面前的。”

  御林骑兵听此,也不由一惊。

  但也没有人怀疑王得水,大家都在陛下身边做事,也算比较熟悉。

  沐胜得知后,更是亲自来到王得水的马车前。

  “王公公。”

  “沐指挥使。”

  对于沐胜,王得水还是要给脸面的。

  他是宫里人,而这沐胜可是拥有实权。

  大庆的太监,天上比实权官员弱上那么一丝。

  只是往往官员都会给他们面子。

  “我奉陛下命,率兵支援辽王,途遇这察觉到意外。”

  沐胜不由侧面询问:“这些铁甲马甲,北胡人的?”

  王得水不免昂起脑袋。

  “没错,辽王大胜东路军,这些战利品杂家送去京都陛下面前,替王爷邀功。”

  沐胜听此大惊。

  “这怕得有五千重甲骑的样子,全被辽王灭了?”

  “全灭了。”

  饶是心里早有猜测,听到这话依旧让沐胜觉得脑袋嗡嗡的。

  北胡重甲骑,那可是北胡人真正的核心战力。

  也素来是最难下来的骨头。

  大庆扫平中原时,曾与胡人铁甲重骑对抗过,而正面相抗的代价十分巨大。

  最终凭借着人多,生生将将那近万铁甲重骑给体力耗尽,方才全部处死。

  而己方的损失……

  更是个无比可怕的数字。

  沐胜的兄长曾参与过那一战,当年他兄长是追随庆皇身边的精锐,立下功勋无数,未来成就注定不可限量。

  但却死在了胡人重甲骑兵的手里。

  也让沐胜继承了兄长的恩萌,来到了御林军,直到最后有了如今的地位。

  “辽王威武。”

  喉咙干涸的他,最终说出这句话。

  “恨不得为此开怀痛饮。”

  说到最后,沐胜冲王得水拱手。

  “既是误会,就不再耽搁,陛下使命最重,告辞。”

  “告辞。”

  御林军拦的快,去的快,效率极高。

  不多时王得水就只能看见御林骑的尾巴。

  最终他将目光看着被掀开的油布,不免充满不喜。

  “离开前也不知帮杂家给重新盖上。”

  虽有不喜,但王得水清楚御林铁骑支援辽地更加重要。

  自己运送慢上一些,倒也没什么。

  况且现在到京都的路都已修完,好走了许多。

  “加把劲,再跑个两天两夜,就能到京都了。”

  王得水当真玩命。

  为了早点送回去,他已用全权利用驿递系统换了诸多的马匹与护送到驿丁。

  当真得感谢太子殿下。

  原本通往辽地的驿递是处于荒废状态的,幸亏太子为了方便给辽王写信,重新给打通了。

  而且这些驿递系统大多都是太子的人。

  用起来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王得水快马加鞭往京都赶。

  而此时的京都朝堂,已经被吵翻天了。

  “辽王的战绩,必然有假!”

  “纳哈部三万北胡骑,没有那么好灭。”

  “仅仅一个晚上,一场突袭,就能获得如此战果,即便纵观诸多战例,也未曾见过这么离谱的。”

  大臣们争议不断。

  所有人都得怀疑。

  甚至觉得辽王为了报功,简直有些过了。

  “辽王如此谎报,必是辽地战事艰难,想要引起朝廷重视,再多送去一些支援。”

  “没错,辽王如此做,必是想加重辽地在朝廷中的筹码。”

  “可惜太子在征讨西南,大部分财力物力都在西南,否则真能给辽王殿下不少支援。”

  朝廷们的百官在为此争吵着,遗憾着。

  毕竟如此大胜,若不商讨出个赏赐结果,未免会寒了边地将士们的心。

  虽说塞王高度自治,兵马都成了私兵了。

  可陛下都没说话,他们这群官也不好多说。

  毕竟辽地依旧在大庆的朝堂体系之下。

  该赏赐,就得赏赐。

  只不过按照什么标准赏赐,这些官员们一直都拿不定。

  庆皇为此也很头疼。

  甚至召集汪大洋多次,导致政务都被搁置了许多。

  但相比辽王大胜,那些政务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汪大洋也很享受在这种重要大事儿上的参与感。

  “陛下,赏赐辽王是必须的。”

  “可满朝臣子都在质疑这战绩,就连民间也多觉得这数据不实。”

  “若辽王真的灭杀五千北胡重甲,那等于大大消弱了北胡的实力。”

  汪大洋将百官们的顾虑,说给了庆皇听。

  在这上面,倒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只是连他都没有关注到。

  他的宰相权力,已在不知不觉间被削弱了许多。

  远远不如当初的李相。

  庆皇目光严肃。

  “老六绝不会骗朕,你们只需要商讨出赏赐结果即可。”

  庆皇懒得跟这些官员多说。

  他用这些官,就是想用起来顺手的。

  而不是需要什么问题,反映到他这,再给他继续添堵的。

  战绩真实不真实不重要。

  庆皇说这战绩是真的。

  那就必须是真的。

  就必须按照这个战绩拟定赏赐。

  可这些官员,都在做什么?

  “这都几天了,连半点赏赐章程都没拟出来吗?”

  庆皇明显不喜。

  汪大洋心中暗暗叫苦。

  此时他终于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的含义。

  “臣必定竭尽所能。”

  只是回到衙所后,百官们却都围了上来。

  “汪相,陛下怎么说,那战绩是真的吗?”

  汪大洋望着一群好奇心极重的官员们。

  突然长叹一声。

  这大庆的宰相。

  不好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