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千里路途,千里跪拜-《无敌六王爷》

  大庆境内,派系众多。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毕竟地域实在太大了,而且乡党之间的关系,经过安稳发展,更是无比牢固。

  而其中最有名的乡党。

  便是淮右乡党了。

  那里出了个帝王,故而淮右人往往见到其他地方的人后,也都觉得高人一等。

  毕竟谁都不晓得,那淮右人家里有没有亲戚在朝廷做高官。

  除了淮右,也就剩京都人了。

  毕竟那是大庆天下的中心。

  可在北方……

  如今北人已经不羡慕京都人了,反而更加羡慕辽人。

  辽人智慧、强大、富裕、文明。

  要钱有钱,要武力有武力。

  而最为关键的。

  是辽人有辽王!

  北方人现在已经坚信一点。

  有辽王在的地方,就一定能过上最好的生活。

  就比如那范阳城。

  当初大灾之后都啥样了?

  城里百姓哭着喊着想要逃到乡下,不被世家大族们允许。

  而如今呢?

  短短半年时间,范阳城人就成了整个北方最幸福的地方。

  吃的饱,穿的暖,有活干。

  而且最近不知道范阳人怎么了。

  张口闭口头一句话,就是我们王爷说了……

  就你们有辽王呗!

  但不得不承认。

  是真的让人羡慕啊。

  诸多北方人去范阳城周边修路做工,也都能得到不错的待遇,甚至养家糊口饿不死。

  他们也曾无数次羡慕,他们不是辽人。

  若非有所阻拦。

  他们早就拖家带口的投奔辽地,死活都再也不回故乡了。

  人都奔着好的方向去。

  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正在修路,从京都来的灾民们了。

  当秦风的马车从道路中间过去,两侧已经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

  前后竟然是望着不尽的百姓。

  “我等小民,叩见王爷。”

  “叩见王爷。”

  马车一路,那辽字旗之下,尽是跪伏在地的百姓。

  或者说。

  如同流亡般的灾民。

  “老六,这明显都是拜你的,不下去看看?”

  秦樉无比羡慕道。

  能够这阵仗的,恐怕除了父皇外,也就剩下大哥了。

  没想到如今老六竟然也如此得民心。

  秦风收回了视线。

  “不要影响修路,继续赶路。”

  秦风清楚,这些就是迁往辽地的灾民。

  最开始,这些灾民从京都往北走,总免不了拖拖拉拉的,不太情愿。

  北方。

  甚至在关外的辽地。

  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寒冷不说,更容易被胡人弄死。

  就算能分到再多的土地,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

  而随着三十万北胡大军抵达辽地时,他们又都迷茫了。

  他们已经出发了很久,基本已经接受了现实。

  去辽地就去辽地吧。

  听说辽王还是挺不错的。

  可这消息一来,他们全都懵了,害怕他们过去后,连个接应的人都没有,最后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那可是三十万北胡大军。

  好在这担忧没有持续多久。

  三十万北胡人便被全歼辽地。

  再加上他们距离范阳越近,就越清楚辽地在北人心目中的地位。

  当北人得知他们是要去辽地的灾民后……

  竟有人愿意拿土地跟屋子置换!

  那个时候,这群灾民们觉得北方人都疯了。

  为了啥啊!

  就因为仰慕辽王,就抛家舍业,情愿当做灾民,加入这修路的队伍,去等辽王分配。

  可随着干这事儿的北人越来越多。

  这修路的灾民们,也逐渐清楚不对了。

  他们逐渐知道。

  哪怕辽地那么危险,也依旧是北方人眼中的乐园。

  甚至地位远超京都。

  如今哪怕北人给这群修路灾民钱,也没人愿意跟北人换了。

  甚至修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只为了早点抵达辽地。

  望着秦风的马车一路远去,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后,修路的灾民们才站起身来。

  “王爷辽东大胜,是去京都庆祝去了。”

  “爷们儿全加把劲儿,快点将路修到京都,早点成为辽人!”

  实际上。

  这支修路的队伍里,已经远远不止百万人了。

  逐渐有北人混在其中。

  而负责此事的官员,也不太多说什么。

  毕竟有人帮着免费修路,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吗?

  至于到了辽地,究竟是一百万人,还是两百万人……

  那谁管呢?

  反正人没少就行。

  而且大庆人口多,也不差这点人。

  “都加把劲儿,等到了辽地,好日子也就来了。”

  一时间修路的灾民们干的热火朝天。

  他们沿着秦风来时留下的印记,仿若那是通往希望的车辙。

  到了尽头。

  便是他们将要繁衍生息之地。

  “到了辽地,我们这些老匠人,也就不会再被瞧不起了。”

  这群人虽没到辽地。

  却已然知晓了许多关于辽地的事儿。

  已经即将成为半个辽人。

  甚至……

  他们对秦风的称呼,都是王爷,而不是辽王殿下。

  这其中。

  自然少不了红鸾的功劳。

  对这些未来辽人的同化工作,从他们出发不久后,已经就在做了。

  否则不可能百万灾民出来,连逃亡的都没有,反而队伍变得越来越大。

  百万人,走一条路。

  那得排出去多长?

  这支迁徙队伍,基本五百人一组,共计两千组。

  每组之间相隔半里。

  也就是说,这样修路的队伍,足足长达千里。

  哪怕他们不修路,这上千里的人流,都从这条路上走过。

  这条路自然而然的也就被踩踏平整。

  而若是这百万人一层层的将路修过去。

  那么这条路,至少几十年的时间都不用动。

  毕竟当年始皇帝修建的万里长城,也用了百万人口。

  试问天下。

  在这个时代,能调用百万人同时做一件事儿的国度。

  也唯有大庆了。

  “修好这条直道,只是这百万人的开始。”

  “到了辽地之后,他们必将追随王爷,开辟更多的奇迹。”

  红鸾的声音沉稳从容,望向秦风的目光更是满是坚定。

  她一切的自信。

  都来源于她面前的秦风。

  无论秦风说出什么样的话,她都坚信那一定会实现。

  而且。

  红鸾说的,也的确没有错。

  广宁城的本身,如今相对大庆而言便已是奇迹。

  而广宁城的未来。

  会有数之不尽的奇迹。

  只是。

  这千里路途,便有千里跪拜。

  还未入京,这动静便早已惊动了整座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