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近京都-《无敌六王爷》

  秦风的车队还在路上。

  就已经吸引到了整个大庆的目光。

  四万万百姓,甚至乡间地头,都在讨论着秦风。

  “陛下是好陛下,太子是好太子,辽王也是好辽王。”

  “未来几十年,想来日子都会太平安稳。”

  “皇家和谐了,我们这些百姓,也就跟着兴盛。”

  江南的诸多小地主,在劳作时依旧在讨论。

  辽东那一场胜利。

  赢出了全天下庆人的自信。

  压在大庆头顶上的那个恐怖的阴影,被这一战打得烟消云散。

  哪怕是许多从不关注辽东的江南大世家。

  也不免向辽地投去诸多视线。

  呆在家中的李山长,虽然已经辞相,但依旧有络绎不绝的客人拜访。

  “辽王是一只大鹏,如今势已成,自此之后定当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山长望着最新的消息,感慨不已。

  “李相,朝廷百官皆在讨论,是否要给辽王一个下马威,压压辽王的气焰。”

  李山长突然冷笑一声。

  “都不怕死吗?”

  “李相何出此言?”

  李山长冷漠瞅了那官员一眼,那官员自知失言。

  什么胆子?

  就算归家的宰相,也终究是宰相!

  而且是庆皇拜过的宰相!

  竟有胆子问李山长为何那么多。

  想到此处,那官员脑袋上不免额头冒汗。

  李山长也懒得刁难。

  “淮右的勋贵们,都是跟随陛下的老臣,自当要忠于秦家。”

  “没了秦家这棵大树遮风避雨,安有我们今日之荣光?”

  以淮右之民全力,统帅了整个大庆。

  其余地方的大族豪强们,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朝廷上的位置。

  至于范阳世族。

  相对于江南世族,范阳世族只不过是得不到朝廷上太多的席位罢了。

  所以才会愚蠢到铤而走险。

  可南方的世族们,基本家家有在皇城内为官的。

  他们有最好的资源去晋升。

  自然不太需要去学北方的世族,去剑走偏锋。

  整个天下是庆皇的。

  而庆皇这棵大树,也最适合他们乘凉。

  况且密集如网的联姻关系。

  南方的任何大世族,都能跟老秦家攀上点亲戚。

  虽说……

  有的可能只是在硬攀。

  “属下这就回京告知。”

  那官员匆匆而别。

  李山长则望着天空。

  “呵,辞相归隐后,你们也都不愿意给半点面子了。”

  “好啊,好,好得很。”

  “来人,研墨。”

  李山长挥着衣袖,将藏在袖子里的手掌露了出来。

  “老爷,可需要小人代笔?”

  “这是给陛下的信。”

  李山长固然已经归隐。

  可依旧拥有跟庆皇通信的能力。

  就算没有了实际权利。

  他依旧是庆皇最强的幕僚。

  这个关系。

  “是该建议陛下,好好的开科选士,为国选出真正有用之才了。”

  至于李山长为何之前不好好选。

  那是因为官员升迁之权皆在他手。

  若正儿八经的开科选士,还有几名官员,会真正听李山长的?

  可如今。

  李山长退下来了。

  朝堂上的那些人也不在意他了。

  那就选士吧。

  选出更有用的人才,帮助大庆朝堂变得更加繁荣。

  对于李山长而言。

  他与庆皇之间,基本是一体的。

  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除非……

  他有把握取代庆皇。

  但李山长也不傻。

  兵权都在庆皇那里,光靠这一张嘴巴,以及那些官员的拥簇,又有何用?

  庆皇安安稳稳的想当个圣明皇帝不好吗?

  若是真的逼庆皇举起了屠刀。

  那谁都受不了。

  况且,不久前,庆皇已经在北方举过一次屠刀。

  甚至他在家里,都已经发现了许多锦衣密探。

  这就说明官员们已经快试探到庆皇的底线了。

  若再继续试探下去。

  那就是死。

  而辽王,这位庆皇最小的嫡子,就是庆皇的底线之一。

  谁去试探。

  谁就会死。

  “跟了陛下那么多年,有谁还能比我更懂陛下。”

  “今日权贵得来不易,都好好活着吧。”

  李山长写完信后,叹息摇头。

  他已经很老了,只希望能够晚年安详。

  虽说……

  对权利上还有那么些许的不甘心,可李山长却很清楚,若他再碰半点权利,后果难料。

  而如今他所要的。

  不过是个体面。

  可似乎有人……

  不想给他这个体面。

  “呵……”

  京都的朝堂,基本只有三大团体。

  一是淮右勋贵,文臣武将皆有,跟庆皇打天下坐天下的那一匹。

  另外,便是浙东文臣们。

  浙东臣子,基本起源于前朝的浙东学派,盛行天下数百年。

  外加上浙东士子又很有钱。

  有钱,有天下名望,又有治理天下的能力。

  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仅次于淮右集团的团体。

  最后。

  则是太子一派,基本囊括天下各地英才大族子弟,被庆皇配置的相对比较均衡。

  也这就是太子一打西南。

  整个大庆都抽调走了关键力量。

  有些时候,太子在天下各地的话语权,已经超越了庆皇之上。

  就是因为太子下面,那些各地皆有的英才。

  不像庆皇的团队已经成型。

  就算有绝世英才,也很难融入到庆皇老的统治阶层中。

  可太子不同。

  太子一旦登基,那么天下各地势力基本再度均衡。

  盛行了几年的淮右、浙东两系,占据朝廷职位的比例将逐步下降。

  这也是庆皇,给太子做出的完美布局。

  随着西南这一战结束,太子旗下的英才也基本得到了考验,未来将逐步登上京都这最高的舞台。

  京都。

  就是整个大庆,整个天下,最大的舞台。

  这里利益纠葛,掌控着大庆的一切。

  一切!

  皆逃脱不出京都人的掌控。

  至于范阳世族们,只不过是来的晚了,分不到京都这最大盘子的一杯羹,最终选择了铤而走险。

  权利就那么多。

  谁会愿意分走自己手里的利益,去给对自己没有半点好处的人呢?

  也正是这种排挤。

  让范阳世族,最终会去与北胡勾结。

  而如今,在京都这般错综复杂的势力之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北方那不断接近的车队上。

  直到……

  风尘仆仆的辽王车队,终于抵达了长江边。

  过了长江,便是这天下的中心,这个世界上最繁荣的地方。

  那是庆皇的老巢。

  也是秦风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