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京都名厨们的疯狂-《无敌六王爷》

  大庆风华,尽在京都。

  这里集结了大庆一切的好东西。

  这里有全天下最才俊的士子,有全天下最勇猛的猛士。

  更有全天下最好的女子。

  自有全天下最好的厨子。

  这天下间一切好的东西,都在向京都汇聚。

  只因这里,是四万万大庆百姓,唯一能彻底展现才华的舞台。

  京都。

  是大庆唯一超过百万人口的城池。

  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超过百万人口的城池。

  当然……

  若纵观史书,也唯有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朝代都能集全天下之力,供养出百万人口的首都。

  至于史书……

  除了大庆之外,其余国度皆无史书。

  周边国度的历史,也皆是从大庆记载的史书中寻得的先祖踪迹,否则光靠口口相传,周边小国又能知晓多少?

  千里江山入紫禁,

  一众英雄聚风华。

  能在京都站稳脚跟的厨子,也都是这天下间最好的厨子。

  在京都。

  能吃到大庆十三行省,任何地方的菜肴!

  甚至不单如此。

  周边藩属国的特色,也皆有人做。

  更有遥远的西洋菜,在京都竟也有厨师。

  只不过京都人做的西洋菜,不正宗。

  至少不如辽地正宗。

  甚至秦风觉得,这个世界上最正宗的西洋菜,一定是在辽地。

  相信没有一个西洋人能质疑。

  当然。

  京都最好吃的,还真就是父皇母后给秦风喂的那两样。

  鸭子。

  各种各样的鸭子。

  盐水鸭、酱鸭、板鸭、烤鸭、卤鸭。

  桂花鸭腿、鸭头、鸭舌、鸭下巴。

  鸭油酥烧饼、鸭血粉丝汤、烤鸭汤包、爆炒美人肝(鸭肝)。

  ……

  太多太多。

  没有一只鸭子。

  能活着离开京都。

  鸭绒会被京都人做成衣服,鸭羽可做弓箭上尾羽。

  鸭油更是保养刀剑最好的材料。

  京都能有今日繁荣,少不了鸭子对京都发展做出的诺大贡献。

  秦风含泪得吃下几十只鸭子。

  一日间,将京都鸭子的主流做法,全都吃了个遍。

  至于不主流的做法。

  那太多了。

  好在,秦风终于吃了个五分饱,加上庆皇准备了上百只鸭子,等了许久的三兄弟,也终于能吃上了。

  秦棣夹起一块盐水鸭,无比感触。

  “为了这一口,似乎等了无数年。”

  秦樉喝了口鸭汤。

  “行了,大闸蟹还没我的份呢。”

  阳澄湖大闸蟹,秦风本以为是不好吃的。

  不如辽地的稻田蟹好吃。

  可秦风最终发现自己是偏见了。

  前世吃过的阳澄湖大螃蟹,可能就只是过了下阳澄湖的水。

  不同于北方的武吃。

  江南人吃法更倾向于文吃,刻意打造八样小工具,又称蟹八样,专门用来吃螃蟹。

  马后用的很熟练,剥出的肉与黄更是无比完整。

  配上一点陈醋与姜丝,可解螃蟹肉带来的湿热之气。

  只不过秦风偏爱另外一项蘸料。

  研磨好的山葵根拌酱油,沾上那么一点,微冲的口感配上大闸蟹带来香味,直击灵魂。

  绝对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享受。

  见秦风爱吃,马后更是向后方吩咐。

  已经有三十多名宫女,一同用蟹八样剥螃蟹。

  可怜的三兄弟终于多了样吃的。

  虽说落到他们面前的,大多都是剥的不太完整的,但也让兄弟三人无比感动。

  毕竟阳澄湖最好的大闸蟹,每年产出都是有数的。

  “如果照老六这吃法,每年阳澄湖最好的五分之一螃蟹,都得落在老六肚子里。”

  “嘶,老六真的太能吃了。”

  “一人吃蟹,三十人剥,养殖运输又不知晓用了多少人手,就被老六这么快消灭光了。”

  兄弟仨感慨连连。

  虽说他们在封地上,过的也相对比较奢靡。

  可在吃的上,远远没有老六这般奢靡。

  甚至庆皇马后吃饭时,都没有这么多人伺候过。

  这点三兄弟还是知晓的。

  以往父皇与母后的饭菜很简单,比正常人家是好挺多。

  可也没有半点可以浪费的。

  他们吃饭时要是敢抱怨,更是会被饿着教训。

  哪里会像今日这般,这怕是集结了天下间名厨之力,来供养老六一人吧。

  “父皇母后向来爱惜百姓,今日却为了老六破例,为了顿饭弄了这么大的场面。”

  秦樉与秦棣更是感慨万千。

  哪怕只是边边角角。

  这也是他们兄弟这么多年来,吃的最丰盛的饭菜了。

  当真借了老六的光。

  殊不知,庆皇与马后根本没用私权。

  当庆皇提出调用京都名厨,给老六做饭时。

  京都绝大部分的有名气的厨子,全跑到皇城内报名!

  原因无他。

  大胜归京的辽王,要是能吃他们做的一口东西,就够他们吹嘘一辈子了!

  甚至后代,后代的后代,都能为此吹嘘。

  声称几百年前,辽王曾吃过先祖做的鸭子。

  若是过分点。

  恐怕还会假借辽王之口,夸赞一番。

  只不过……

  几百年后,如此说的名厨后人恐怕会有点多。

  辽王认证,怕是会成为美食界的最高评价。

  故而这个时候,别说庆皇征调。

  就算抢着闹着,也要给辽王殿下做一顿饭。

  为此。

  锦衣卫还查获好几起为了选上,酒楼伙同名厨给选拔官员送钱的案子。

  据说那名九品小官,送钱的都排出去老长的队。

  最后动静闹大了,惊动了锦衣卫。

  否则这等小官,不在锦衣卫的监视范围内。

  但不得不说。

  为了全京都,甚至京都周围诸地选拔出这些名厨。

  就连皇城内的官员们,都整体吃胖了两斤。

  甚至有官员都在调侃。

  这都够办一次天下名厨赛了。

  就让辽王当评委。

  而这只是官员们随便调侃,不曾想京都的名厨们当真了。

  据掌管城门的官吏所说。

  近期往京都运输食材的车队,至少凭空增加了五成。

  甚至因为有些食材不认识被扣押,那群名厨竟敢私藏带进京都城……

  为了辽王这顿家宴。

  就连京都纨绔们,都在抱怨常去的酒楼,味道怎么变得这么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