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太子的异域感-《无敌六王爷》

  对于北方,当年的庆皇也是觉得难以掌控的。

  在大胡皇朝时,分了四等人制度。

  第一等胡人。

  第二等色目人。

  第三等北人。

  第四等南人。

  别看南人富裕,可北人面对南人,却有优越感的。

  被南面来的庆皇统治了,北方也并不见得变得有多好,北人自然不服庆皇。

  这也逐渐导致,大庆在北方的基础不牢靠。

  范阳世族才敢造反。

  可自从辽王席卷北方之后,灭了北胡三十万精兵,北方人彻底服了秦风。

  也因此彻底服了庆皇。

  兴许是因为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也为了满足民间这种对立情绪。

  辽王与太子夺嫡之事,在北方民间更是被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最为关键的。

  是许多百姓都信了!

  甚至都暗自习练武艺弓箭,等到时机成熟,追随辽王南下……

  可今日辽王殿下与太子同车而行,当着那么多百姓的面和谐无比。

  也让许多百姓暗自惋惜。

  究竟是谁瞎谣传的!

  皇家内部,明明无比和谐。

  这也就是说,今后太子该继位继位,辽王该镇边镇边。

  似乎不好,似乎也挺好。

  “有辽王在,朝廷就该更在乎北方吧。”

  “当然朝廷不在乎没关系,辽王在乎也就行了。”

  许多范阳周边的官员百姓,都如此想着。

  辽王的势力,早就化作无形,影响着整个北方。

  北方百姓最想去的地方,不是京都。

  而是广宁城。

  去了京都,也是给权贵老爷们干活。

  可去了广宁城,那里更加公平。

  而且只要技术就厉害,就能获得足够的地位。

  如果没技术,能踏实肯干,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北方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辽地梦。

  奈何朝廷限制,不得无故迁往辽地。

  可即便如此,每个月依旧有大量黑户跑到辽地,逼得辽地不得不跟大庆朝廷对户籍,以此落实人后。

  好消息是。

  那些逃亡辽地的,不曾被辽地遣返。

  可却也被户籍地上了黑名单,若再回去,肯定要被整治。

  只是对于这些百姓而言,辽地的一切都是好的,就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傻子才会回去。

  海津城无行宫,当地官府准备了一处小红楼,依山傍水,透过玻璃窗户,还能眺望到大海。

  若是推开窗户,还能看到海浪,看到海鸟在天空中飞翔。

  傍晚的海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太子秦标一时间有些恍惚。

  许久后,秦标不免笑了。

  “就在刚刚,孤恍惚了下,以为这里不是大庆。”

  “父皇曾说过,当初去辽地时,会有行走在异国他乡之感,没想到在海津城,孤竟然感觉到了。”

  “不像大庆,也不像北胡。”

  “不像任何已知的任何地方,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虚幻。”

  “这里的一切,都太好了,好的让孤有些不真实。”

  “可这,终究是好事儿。”

  秦标望着远方,感受着海风突然变大,不可阻挡。

  是啊。

  辽风已在悄无声息间,席卷了整个大庆北方。

  北方新兴的城池,怕是都会向辽地看齐。

  而且不单单城市面貌,还有许多生活习惯。

  甚至包括辽地的纸券。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另外一套无比完善的逻辑体系,在支撑着这一切快速运转。

  就连熟读典籍的秦标,一时间也难以分辨究竟是好是坏。

  这一切脱离了秦标的认知。

  “眼下看,一切都是好的。”

  “若真出了问题时,再阻止也不迟。”

  秦标治国,有这个胆量与气魄。

  他能接受北方倾向于老六。

  只要与百姓有利。

  秦风是能者,既是能者,秦标觉得多背负一些担子,也是没关系的。

  也能减轻他相对繁多的政务文书。

  只可惜。

  老六所做的一切,秦标有时都云里雾里看不真切。

  不清楚的事务,秦标素来很少会去插手。

  秦风则在桌子上吃着东西。

  “等大哥明日到了范阳城,兴许能瞧见大庆未来的样子。”

  海津城是一座新兴的城市。

  按照广宁城风格修建起最快。

  而范阳城。

  则是地地道道的大庆城池,兴盛了过千年。

  这座古典的城池,又吸收了辽地的风格,城池从去年起就在全面翻新。

  自然而然也有种既传统,又新式之感。

  全城上下,都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活力。

  “好,明天孤就看看你所治理的辽地。”

  范阳城。

  这座山海关内的大城池,终究是被庆皇划分给了秦风。

  甚至为此庆皇压制了所有反对的官员。

  当初的庆皇想法很简单。

  若秦风真的在关外待不下去了,就回来,回到范阳照样能当个藩王。

  实在不行,辽地丢了都没关系。

  打不了庆皇举兵,给北胡灭了后再抢回来。

  只是庆皇也没想到,秦风不单单守住了,还以一己之力,覆灭了北胡三分之一的力量。

  朝廷还没动手。

  北胡就开始怂了,开始要称臣。

  以后打北胡,也会多个正当理由。

  伐不臣!

  秦标听着秦风的话,望着海浪,重重点头。

  “孤很期待。”

  简单用过晚饭,众人便已歇息,缓解车马劳顿。

  若是行宫,三兄弟一人分一个宫殿。

  但在这座三层小红楼里,显然不成。

  故而三人在第三层,一人分了一套套房。

  三层小楼,也是大庆人能接受的高度。

  三层楼一是好爬楼,不会太累,五层楼爬起来对老年人很不友好。

  而且大庆的人口不多,盖三层修缮也要更加方便。

  只是秦风与秦棣能够睡觉休息,秦标屋子里的灯依旧开着。

  屋子里更是埋头书写。

  “海津发展良好,人口众多,规模庞大,又有船运之便通,未来必成大庆的北方雄城之一。”

  “海津镇正式更名为海津城,城内所有官员品级连升三级。”

  “令遣朝廷工部官员至此,督造修建城墙。”

  秦标低着头,思索了许久。

  “罢了,老六就是大庆的城墙,海津城是否修城墙,由海津官员自己说得算。”

  “不修城墙,也能省掉很多的劳役。”

  秦标望着远方的大海。

  “最坚固的永远是人心,而非城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