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煤油汽灯-《无敌六王爷》

  范阳外城,长达十余里。

  太子仪仗是顺着主路,一路进了范阳城内。

  这不免让太子感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范阳城就扩张的如此快速。

  其实范阳城城北基本没变。

  那里毕竟挨着长城,城墙拥有一定的防御属性。

  城南就没影响了,那里靠近大庆腹地。

  一旦北胡再度入侵,城北接敌,城南也方便疏散。

  当然也可以选择打巷战。

  范阳的官衙,作为曾经庆皇与秦风相见之地,辽人觉得拥有特殊意义。

  故而将这座官衙,彻底保护了起来。

  其中更加了许多翻新。

  范阳官员的办公,则在官衙后方新修建的红砖小楼内。

  相比拥有这座气派的老建筑,显然拥有暖气的红砖小楼更适合办公。

  秦风看着老官衙前的木牌,上面刻着明确的日期,以及庆皇与秦风会见场面的记载。

  “是不是等这彻底修好了,就可以卖票了?”

  秦风觉得许多地方立起的牌子很熟悉。

  那不就是旅游景点的标准吗……

  只是没想到,陈庆一竟然在老官衙搞这一套。

  更让秦风想象不到的。

  是这座老官衙最大的历史意义,就是秦风与庆皇在此相见。

  简直离谱。

  陈庆一笑得很尴尬。

  “范阳城人都想来瞻仰,属下也不过是在顺应民心。”

  “如今这里是培育范阳官员的地方,而且只开放了一小部分区域。”

  “若王爷不许,属下就让人将其彻底封起来。”

  秦风摆了摆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到时开放就开放吧。”

  秦风的不习惯,是自己还很年轻,去过的地方就已经附带了独特的属性。

  这也是身份地位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就如同海津城提过字的李老七卤煮,未来必然会成为最兴盛的酒楼,足称金字招牌,足以延续很多年。

  相比秦风关注的木牌,秦标则望着范阳官衙内的路灯。

  “老六,这里的灯竟然比宫里的都亮。”

  秦标指着两侧的路灯。

  如今京都宫里,用的还是牛角灯。

  准确的说,是犀牛角灯。

  用的是野生的犀牛角,不断的将其加热撑大,最终犀牛角彻底变成透明状。

  里面再加上蜂蜡秘制而成的特殊灯油,明亮耐燃。

  就是平日里庆皇舍不得用。

  觉得是浪费。

  宫灯珍贵,却远不如这里的灯光明亮,几盏灯而已,便能照亮大片区域。

  上面用的玻璃,秦标是认识的。

  “里面用的什么灯油?如此明亮?”

  “就连海中的鲸鱼油,与此也不能比。”

  秦标看了会儿,不由移开了眼睛。

  有些刺眼。

  “煤油汽灯。”

  秦风平静回答。

  “煤油?”

  秦标微微皱眉。

  煤他知道,油他也清楚。

  可这煤油,是什么玩意?

  秦风这才想起,辽地工厂内早就用上用于照明的物件,太子并不清楚。

  这种煤油汽灯,目前也仅仅辽地有。

  “就是猛火油中提炼出的。”

  秦标点头。

  猛火油这个清楚。

  军中用来放火最为好用。

  南朝时,还有猛火油喷火柜,使用后如若巨龙吐火,分外好用。

  如今南方许多城墙上,还能看见前朝留下的猛火油柜。

  许多城墙上,也都在用这东西。

  而且大庆百姓家里用的灯油,如今普遍都是猛火油制成的。

  价格更便宜。

  不过猛火油在辽地,还有另外一个称呼。

  石油。

  早在大胡皇朝时,便已有油井开采猛火油,辽地自也有几口油井,虽然相对原始。

  可对于石油的运用。

  绝对领先大庆很久。

  原本辽地的猛火油,只是用来守城。

  后来北胡人连城墙都没摸到,用于守城的猛火油自然也没用上。

  如今全转为民用了。

  煤油灯便是最好用的东西。

  当然除了煤油外,另外一点就是石油提炼后的副产品沥青了。

  只不过相比石油提炼的沥青,辽河边上片露出来超稠油田。

  超稠油也是石油。

  只是这种油能用铁锹铲,甚至能用手抓起来。

  用来生产沥青相当方便。

  只不过相比沥青,辽人更在意的,还是提炼后的煤油。

  如今已成为辽人最为主要的照明燃料。

  秦标眼睛缓解了后,再度望着那刺目的灯光。

  “火油燃烧后,不会这么亮。”

  秦风看了陈庆一一眼,陈庆一立即明白。

  “太子殿下,臣来给你展示。”

  很快,陈庆一便翻出一个灯纱网。

  “煤油汽灯能如此明亮,关键便在于这个特质的灯纱网。”

  “煤油倒入,再给里面加上空气压力,油气喷在这灯纱网上燃烧,便会变得无比明亮。”

  陈庆一一边说着,一边演示。

  秦标也亲眼见到,那灯纱网被燃烧后,逐渐明亮,最终刺眼。

  这一幕让秦标大为惊奇。

  “大千世界,当真无奇不有。”

  “用这灯纱网取缔了灯芯,竟就能变得如此明亮,当真奇特。”

  秦标打算回去后派人试试。

  只是很快便被秦风喊住了。

  “大哥,那个灯纱网是特制的,其余的灯纱不好用。”

  秦标愕然,也不再追问。

  显然这灯纱事关机密。

  大庆民间,也有很多机密,都掌握在特殊的家族手里。

  就比如宫里的犀牛角灯。

  犀牛角给其他匠人做,未必能做出如此轻薄透亮的宫灯,可唯有那个一脉相传的匠人家族,才能做出这种灯。

  那是人吃饭的本领,自不外传。

  秦标知此机密,自也不会多问。

  只需知晓有灯如此明亮,便已足够。

  “也罢,等新都建造时,这种灯孤要一批。”

  秦标毫不犹豫的下了订单。

  朝廷需要,自然是会给好处的。

  “大哥要多少有多少。”

  秦风自然答应。

  至于具体该怎么换,自然是由属下们去谈此事。

  “大哥,其实新都的道路修缮,也可以用沥青。”

  秦标却摇了摇头。

  “离辽地太远,运输不便,空耗财力。”

  秦风听此,也只能作罢。

  辽地目前的石油产量,终究有限。

  而且的确如秦标所言。

  大庆皇朝的运输能力,运的越远,所需要耗费的财力就要成倍的增加。

  而且看大哥目前的状态。

  范阳应该不在他的迁都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