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父子相争-《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李景孝得了麒麟服,满朝文武也没人站出来反对。

  本身这种赏赐,只是代表着荣恩,而不是真的实权。

  二来嘛,大周立国已经三代皇帝了,其中太上皇在位几十年。

  别说麒麟服了,受宠的太监,锦衣卫、禁军将领中,多的是穿飞鱼服和麒麟服的。

  这种越级赏赐的袍服,确实有点烂大街了。

  只要不过分,御史根本不管。

  不过15岁就一身大红麒麟服,穿在李景孝身上还是很难得的。

  等李景孝跟着太监,换上麒麟袍再次来到太和门外,不少人不由开始羡慕起秦业。

  而秦业此时已经笑的嘴都歪了。

  贾政更是再次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早点下手,以至于错失这等贤婿。

  随后夏守忠又宣读李景孝官升两级,已经算是厚赏了。

  并且头上还有了个正七品承事郎的散官。

  大周延续了明朝四十二级的散官制度,这玩意就是变着法的给你加薪,没升实际的职权。

  不过,要是下放到地方上去,按照升半级或者一级的规矩办。

  身上有正七品承事郎的官职,完全做从六品或者正六品的官。

  李景孝谢恩之后,还没起身,就有个穿着斗牛服的老太监,笑吟吟的捧着个圣旨,上了太和门的台阶。

  给皇帝行礼后,大明宫内相戴权笑着说道,“陛下,圣人有旨。”

  皇帝和大臣们知道太上皇肯定也会有所表示的。

  一来,宣示太上皇虽然退位,但他可不是什么都不管。

  要不然,太上皇也不会抓着兵权不放。

  第二嘛,涉及到自己的皇陵,有功不赏,会寒了手下的心。

  第三嘛,皇帝已经赏了,太上皇再赏点。

  突显个,爹还是爹,总能压儿子一头。

  否则,那就真和李渊一样,成天只能待在后宫玩乐了。

  太上皇是病危主动退位,退位诏书都颁布了,没想到没多久又病愈。

  就只能去当太上皇了。

  李渊则是被逼着退位,区别还是很大的。

  戴权笑呵呵再次向皇帝行礼,这才摊开圣旨。

  李景孝和周围大臣听完之后,下意识的就看向了皇帝。

  旨意上的话一大堆,简单解释就是,升李景孝锦衣千户,负责缉盗、绞匪,捉拿不法。

  稍微想想就能猜到,太上皇对山诡忽然出现在皇陵附近的事,并打算轻易放过。

  国人对自己的身后事,向来都极其重视。

  谁动太上皇的陵寝,等于在挖他的坟。

  还是没死的时候,就挖他的坟。

  想想就知道,太上皇心里有多愤怒。

  李景孝既然能杀了这么多的山诡,和各方面又没任何牵连,也没利益上的纠葛。

  让他去查山诡背后是否有势力藏在暗处,也就不会顾忌这,顾忌那。

  谁要是在李景孝查案时,给他穿小鞋或者阻挠他查案,事后百分百会得承受太上皇的怒火。

  谁让太上皇死后不安生,他就让你全家先下去。

  皇帝心里叹息一声,这事他也不好反驳,让夏守忠的厂卫,务必配合好李景孝缉拿盗匪。

  还赐予了李景孝一块令牌,今后但凡有重要的事,可以直接进宫汇报。

  李景孝在心里偷笑一声。

  皇帝父子俩争权夺利,到头来便宜了自己。

  锦衣卫千户,实打实的五品官。

  至于查案子,想想其实不难。

  谢恩离开太和门,李景孝一身大红麒麟服。

  腰间三台辅弼金腰带上,挂着锦衣亲军千户的银牌,又挂着一枚宫内行走的铜牌。

  头戴三山帽,脚踏乌皮六合靴,走起来时,要多帅气就有多帅气。

  等李景孝带着赵军明一队小旗,去锦衣卫衙门报道时,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权贵家里。

  秦可卿自然不用说,都已经订婚了,就等着过完年成亲。

  未来夫君越有本事,她这个当媳妇的自然越开心。

  其他权贵之家,不少后宅妇人第一次听说李景孝后,有人不免暗骂他走了狗屎运。

  而之前就听说过他的,则有些遗憾,没能早点下手。

  最热闹的当然还是贾家,贾母也是第一次生出后悔的想法。

  至于贾家其他人,虽然李景孝此时在贾家眼里,也不过是个千户,但被皇帝赐予麒麟袍,就有些不一样了。

  能得皇帝和太上皇的赏识,未来的前途肯定不凡。

  最让人意外的,居然是王夫人。

  大概是因为贾珠不仅没死,病愈之后身子骨比起以前,还好了不少。

  对李景孝这个救命恩人,王夫人的好感还是不少的。

  让她把贾元春嫁给李景孝,自然是舍不得。

  但王夫人向来都惦记着娘家,贾珠既然没死,李纨自然不用担负克夫的罪过。

  所以王夫人也没像原著里,那么厌恶这个儿媳妇。

  有李纨帮王夫人照顾贾母,顺带着帮着管家。

  王夫人对内侄女王熙凤,就不再是想尽办法,也要再嫁一个侄女进贾家。

  甚至王夫人自己都知道,别说贾母了。

  贾赦、邢夫人和贾政,甚至是亲儿子贾珠,都不见得愿意看到,王家有第二个女儿嫁到贾家。

  而且还是嫁给大房的贾琏。

  这一切的改变,其实都因为贾珠没死。

  晚上见到贾政时,见他心情不怎么好,王夫人左思右想,是否这个时候和贾政说起,把王熙凤嫁给李景孝的可能。

  最后王夫人到底还是没忍住说了出来。

  不过她也没明说,但贾政听完勃然大怒。

  自己既然也看上了李景孝,大女儿没法嫁过去,本来就后悔。

  而且贾政一直都极力反对,让元春进宫。

  在这一点上,这老夫子反倒是贾家最明白的人。

  现在作为元春的亲妈,居然不想着女儿,却惦记上了给侄女找个好夫婿。

  这叫什么。

  说轻点,是自以为是、没脑子。

  李景孝都已经订亲了,想靠贾王两家的权势,逼别人退亲。

  那不是拉拢李景孝,而是和人家结仇。

  还说什么,李景孝还配不上贾家女儿,将来人家让你高攀不起。

  说严重点,就是吃里爬外。

  没把自己当成贾家媳妇,满心思都是想着为王家扒拉好处。

  气的贾政袖子一挥,骂了句‘不知所谓’,就去找赵姨娘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