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自己送上门的打手-《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贾政来到赵姨娘这边,很快就被赵姨娘三言两语给逗笑了。

  别看赵姨娘在原著里就是个泼妇,但她可是贾母从自己的丫鬟里,选出来的侍妾。

  可以没见识、没脑子,但容貌绝不会差。

  但说她真没脑子,应该也不可能。

  这女人自己争气和有福,生了贾探春,再生贾环,还都长大成年。

  撒泼无脑,或许是自保的手段。

  只是,装着装着,装习惯了后,也就真成了泼妇了。

  贾环现在虽然还只是几个月的婴儿,却没养在王夫人跟前。

  贾政又喜欢待在她这边,这女人没点手段,诡都不信。

  当然,丫鬟出身的赵姨娘,也不可能有什么大智慧。

  无非是懂得如何讨好、侍奉贾政。

  或许平时越是正经的人,有时候就越喜欢家中女人简单直接。

  最好人前正经,人后风流。

  贾政为人迂腐,自己性格上有缺陷,大概率对泼辣的女人,会生出好感。

  王夫人则气的要死。

  贾政已经好久没在她这边安歇了。

  可气愤之后,居然在心里想着,贾政越是如此表现,越说明自己的想法没错。

  王子腾此时可不是京营节度使,甚至连京官都不是。

  当初王老太爷还在世时,一直都是极力培养王熙凤她爹王伯腾。

  王伯腾年轻时,表现还不错,可惜到底也是个富贵人家的孩子。

  长大后,文不成,想转武职也已经晚了。

  不说吃不了练武的苦,王伯腾也没那个胆气从武。

  反倒是王子腾这个嫡次子,在地方上表现的还算不错。

  能力肯定是有的,可他到底是二子,而不是长子。

  等王老太爷年纪大了,深感大儿子不像是个有担当的。

  嫡长孙王仁,更是个浪荡子,比他爹年轻时还要不如。

  所以年龄大了,辞官归乡时,就把王伯腾父子俩,一起回金陵老家,守着老家一亩三分地的家产。

  做个富家翁绰绰有余。

  只是王老太爷,却没把王熙凤带回金陵。

  而且把她养在京城,交给王子腾媳妇。

  从那时候起,王家的大权和人脉,其实就已经转移到了王子腾手里。

  王熙凤也才有机会,时不时跑去贾家。

  和贾珍、贾琏这些人玩。

  接触的贾家人多了,嫁入贾家后,才能那么快适应了管家媳妇的身份。

  ——

  不提王夫人当天就写信给金陵的王伯腾,还有在南边做官的王子腾。

  李景孝去锦衣卫报道时,别说被人冷嘲热讽了,就连锦衣指挥使,都对他客气的很。

  虽然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但皇帝能治罪,太上皇同样能治罪,甚至杀人。

  李景孝身上又担负着皇陵的案子,但凡不蠢的人,此时都不会给他脸色看。

  万一这家伙记仇,借着查案的权利,公报私仇。

  就算最后没事,也肯定会被他闹的狼狈不堪。

  万一真被他查到什么,那就完了。

  所以李景孝不仅拿到了千户名下足额的军饷,还拿到了可以在城外练兵的权力。

  不过李景孝可不会傻乎乎先把千户所1120人给招满,再去调查皇陵的案子。

  所以他在锦衣卫并没待多久,就回到道录司。

  沈伯平、饶广贤、余福保等人,看着一身大红麒麟袍的李景孝时,心里那叫一个感慨。

  知道你前途远大,却猜不到,这才做官两个月,皇帝亲口御封连升两级。

  要是按照太上皇的封赏,以锦衣千户的官职来算,李景孝是连升七级。

  沈伯平本来打算让李景孝去皇陵避祸,哪里知道这样都能立大功。

  只能说运气来了,让人想嫉妒,都嫉妒不过来。

  而且今天他们三个也上了朝,亲眼看到那十几头尖牙利爪,不比正常人矮的山魈。

  李景孝靠着一根长棍,毫发无伤的干掉这么多异兽,升官其实不意外。

  说白了,人家吉星高照,又实力超强,其他人再怎么羡慕都没用。

  对李景孝提出的,调赵军明和他旗下十几人,调入锦衣卫的事。

  沈伯平是不带一丝犹豫的。

  甚至还问李景孝,要不要干脆接着调任的机会。

  在道录司这边,先升赵军明为总旗,然后带着5个小旗的力士,一起去锦衣卫。

  今后李景孝就等于有自己的班底了。

  李景孝倒是真意动了,不过仔细想想,十几个人还是五十几个人,区别其实不大。

  真有必要,直接找夏守忠或者戴权,调集东厂或者龙禁卫的兵丁都行。

  但先给赵军明升官,倒是很有必要。

  再三向沈伯平、饶广贤、余福保三人保证,即便自己现在主要负责查案,却也是道录司的人。

  有麻烦,直接派人来通知一声。

  甚至今后李景孝说不定,还会继续待在道录司坐堂。

  免得还要去找千户所。

  当然,最主要的是,道录司这边管着诡异之事,李景孝还是舍不得赚经验的机会。

  刚出了沈伯平的官厅,就见赵军明快步走上前低声说道,“大人,通州那位柳道长来了。

  还带着两个道士打扮的师兄弟。”

  李景孝脸色一喜,自己正缺人手,柳弘式这种混的不怎么样的茅山道士,不仅和朝廷没什么瓜葛,还最适合招来当打手。

  一见面,柳弘式和他师兄石德龙、师弟林译忙对着一身麒麟袍的李景孝行礼。

  李景孝笑着扶起三人,“柳道兄真是信人,某正惦记着道兄何时上门做客。

  不想还把石道兄、林道兄一起请来,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药酒就是道士发明的,李景孝和柳弘式等人自然是能喝酒的。

  至于戒律,那是不准酗酒。

  柳、石、林三人心里不由一喜,来之前还担心这位小大人,会瞧不起他们这些混得不如意的师兄弟。

  却不想见面后,人家即便升官了,态度还是如柳弘式说的一样。

  三人忙道谢。

  李景孝带着三个道士和赵军明的小旗直接去了醉仙楼,要了两个包间。

  让赵军明带着手下自己吃喝,自己则陪着三个道士。

  不想三个道长都是海量。

  喝了两个多小时,酒坛子就有两个,却只是刚刚好。

  李景孝也没继续劝酒,带着三人回了真武观。

  贾蘅和贾陈氏见李景孝一身麒麟服,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PS:求月票、追读,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