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懵逼的太子朱瞻基-《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那现在,这又是什么情况?

  两广布政司的求援信里,也没有说明汉世子对他们出兵的具体原因,这就说明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汉世子为什么出兵!

  可是既然汉世子已经收到船队了,那他为什么要食言?还要占领两广?”杨浦盯着面前两个多年搭档的老朋友,一脸凝重的问道。

  “对船不满意!”对于杨浦提出的问题,杨士奇和杨荣二人对视一眼,不由得异口同声的说道。一瞬间,内阁三杨就想到了可能导致汉世子即使有承诺在先的情况下,依旧出兵准备占据两广的原因——那就是汉世子对朝廷送过去的船不满意!导致汉世子恼羞成怒之下,才决定发兵两广!

  “船有什么问题?

  船哪里出了问题?

  船怎么会出问题?

  现在就查!”杨士奇三人猜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后,个个都是一脸的暴怒情绪,三人即刻就要动身开始查明问题的具体原因。

  三人的想法很简单,要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他们必须将朝廷的损失降到最低,即使是私下里给与汉世子一定的补偿也无不可,但现在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保住两广,必须保住朝廷的颜面!

  “要快!皇上驾崩不足一月,太子还尚未登基。汉王爷和赵王爷还在造反。

  这要真是因朝廷的原因,导致汉世子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出兵两广,那朝廷岂不就是天大的笑话!朝廷的颜面何在?

  要是在太子登基之初,就发生了宗室领兵占领国土的问题,我们谁都承担不了这个责任的!”杨士奇一脸凝重的对着面前的两个老朋友说道。

  杨浦和杨荣二人对此一脸的认同,不由得点了点头。

  “现在就去查,今天就要弄清楚原因。

  等查明原因后,我们三人在此集合,协商对策!”杨士奇作为内阁首辅,他直接下达了今天工作完不成,谁都不能下班的指令。

  “走,现在就去!”此刻,内阁三杨展现出了他们雷厉风行的处事手段来,三人一个个的直接一甩袖出门而去。

  时间约莫过了正午时分,内阁三杨再次在内阁齐聚了,此刻,他们三人纷纷眉头紧皱,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过了片刻后,终于是有人开口了。

  “去找太子商议对策吧,此事说不得还有挽回的余地?”杨荣一脸小心地观察着杨士奇和杨浦的脸色,颇是无奈的对二人说道。

  “不用多想了,即使现在我们就着手安排,将那些东西送到云南去,可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等东西到云南时,汉世子说不得已经兵临两广城下,甚至已经拿下一城了!”杨士奇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即使现在朝廷就安排把缺失的东西给汉世子送去,也已经也来不及了。

  “那我们就更要让太子殿下知道此事了,否则,两广丢失,我等担待不起啊。”杨浦一脸苦涩的看着杨士奇和杨荣,脸上的愁容都直接溢出来了。

  “好,那我们就去找太子殿下,禀报此事吧!”实在没办法,杨士奇只能决定将此事告知太子朱瞻基,但他还是拉着两个老朋友一起承担后果,免得他一人可担不起这责任!

  此刻,朱瞻基用过午膳后正在灵前守孝呢,突然有一个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弯腰俯身偷摸的在朱瞻基耳边低声私语几句,随即朱瞻基眼神一愣,就默默的从灵前起身,退出了灵堂。

  出了灵堂后,朱瞻基大跨步的向着尚书房而去,他知道,能让内阁三杨同时找他,还是在灵前直接将他叫出来,事情绝对不会小的!

  而此刻,三杨正在尚书房里等着朱瞻基的到来呢。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金安!”眼看朱瞻基从屋外快步的走了进来,三杨赶紧上前跪地问安,毕竟朱瞻基这已经是准皇帝了,提前跪一下也合理。

  “三位大人快请起,不知此番有何要事?”朱瞻基也没有犹豫,直接让三杨起身后,就开门见山的就问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旋即,朱瞻基就很是自觉的一屁股坐到了明黄色的龙椅上。

  “太子殿下,有要事发生!”杨士奇作为三杨里面的老大,他直接开口了,但却没有直接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嗯?”眼看杨士奇说有要事汇报,但却不开口说事情,朱瞻基就知道事情怕是不简单,不由得眉头一皱。

  “你们下去吧。”朱瞻基也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杨士奇之说以不说具体的事情,肯定是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所以他很是直接的一摆手,顿时,上书房里侍奉的太监宫女就纷纷退了下去。

  “太子殿下,有要事发生,两广布政司送来求援信,言道汉世子朱瞻壑告知两广,要在皇上守孝期结束后,直接兵发两广!”杨士奇眼看周围的太监宫女纷纷离去,且关上门后,直接进前一步,告知了朱瞻基事情的严重性。

  “什么?瞻壑要谋反?”当朱瞻基听到朱瞻壑即将兵发两广的时候,他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朱瞻壑要谋反。只见朱瞻基火烧屁股似得,直接从龙椅子上窜了起来,快步来到三杨面前,满脸难以置信的询问道。

  “太子殿下,汉世子,不是谋反”看见朱瞻基紧张的样子,杨浦也知道此刻太子朱瞻基的紧张,毕竟先有汉王和赵王谋反在先,现在要是汉世子也真的在封地起兵,那天下可真的就要大乱了!但杨浦却又不知道该如何与太子解释,此事得起因乃是因为朝廷的失误导致的。

  “不是谋反,那是什么?”朱瞻基听杨浦说,准备兵发两广的朱瞻壑不是谋反,随即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心就提了起来,汉世子都准备占领两广了,还不是谋反?你们仨难道是怕我接受不了,在安慰我吗?此刻的朱瞻基满脸的疑惑,有些懵。

  “太子殿下,汉世子不是谋反,而是在报复朝廷!”反正杨荣是绝对不会承认,汉世子是准备谋反的。反正他们三人经过商量一致认定,汉世子就是在报复朝廷而已,绝不是谋反!现在着节骨眼上,这也绝对不能是谋反!

  “太子殿下,还是我来说吧”看着一脸懵逼的太子朱瞻基,杨士奇决定亲自把话说清楚。

  “杨阁老请讲!”眼看终于有人能把话说清楚了,朱瞻基也是迫不及待的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殿下,太宗皇帝在世时,曾赏赐过汉世子一整个的远洋船队,就是如同郑和下西洋一样的船队。”杨士奇先说了这件事情的起因。但杨士奇的这话,却让朱瞻基想起了一些事情,不由的脸色凝重起来。

  “你继续说!”朱瞻基一边思考着,爷爷永乐皇帝会将那几卷白布藏在哪里的,一边下意识的让杨士奇继续说下去。

  “后又有出征草原一事,接着就是太宗皇帝大行,此事毅然搁置,但因为太宗皇帝是下了诏书的。此事虽进展缓慢,但却没有人敢停下。”杨士奇告诉朱瞻基,此事不能停,那是太宗皇帝下了诏书的东西,停了就是忤逆太宗皇帝,就是否认洪熙皇帝的正统性!

  “而在汉世子就藩之前,曾面见皇上,皇上亲口承诺,此事必将无虞,随即,汉世子前去就藩了。”杨士奇告诉朱瞻基,不仅仅是你爷爷,就是连你爹,也都亲口答应了关于朝廷给汉世子造船的事。

  听了这话,朱瞻基还是有点懵,爷爷和老爹都答应给了,那给他不就行了,那现在他闹着要打仗,又是什么个情况呢?难道朝廷没给吗?

  “朝廷没给他船?”朱瞻基看着一脸严肃的三杨,不由的开口问了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