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潘潘去菜场买菜,路过水果摊位的时候,她特意询价问了高庭给她的水果价格,回家来算了算,那盒蓝莓估计就要90块,算上山竹和白草莓车厘子,七七八八竟然要三四百。
她在心里记下了这笔账,给他发了消息:“今天来店里吃饭吗?”
高庭过了半小时才回她:“今天加班。”
“辛苦了。”她还回了一个胖宝宝的表情包。
高庭看到后觉得可爱,问她:“今天要送货吗?”
“暂时不用,今天拍视频上新。”
他也回了一个:“辛苦了。”
她看到后觉得心里好温暖,俩人虽然不见你,却互相鼓励着。
她一整天都带着笑容。
新到的这批鱼一共有50条,都是中高价位的。
经过上一个月的试运行,潘潘在抖音,小红书,淘宝都开了店,她发现来询价的大部分客户,还是被鱼的颜值吸引的小姑娘。
她们没有经验,但是愿意为高颜值和情绪价值买单。
所以她就在视频的美感,以及文案介绍上下功夫。当然了鱼本身选的也漂亮。
越漂亮,故事说的越好,卖的自然也越贵。
她想明白了,自己这家小店,没办法做全品类,也没办法做高尖端,不如就主做小精品。
像她送给高庭的那条蓝麒麟,按售价就在350元左右。
用入门级的组合套餐吸引新人,然后不断升级,做长期生意。而对于普通家庭的老玩家来说,千元以内,也都能承受。
所以她给每条鱼单独拍视频,为了给鱼拍视频,又分别做了古法,超白空气,木海,三种不同风格场景的拍摄缸。
那时候是电商的黄金时代,讲究所见即所得,客户只要看中了某一款造景,她就能打包一次一还原复制出售。
这些没人系统地教过她,她只能老老实实花时间学习别人怎么做的,然后琢磨哪些合适自己的。
这些流程虽然费时又辛苦,可对潘潘来说,她请不起人,是最笨也是最省钱的办法。
好在经过努力,她的视频积累了一些粉丝,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
出了正月以后的半个月内,两周卖了1万3千块钱。刨去成本,她赚了6000元。
这钱不多,但对潘潘来说,是个很好的开始。她觉得24岁虽说是本命年,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她遇见了高庭,谈了人生第一场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赚够了房租钱和生活费,第一次有了盈利。第一次看到了独自活下去的希望。
高庭虽然连着五六天都特别忙,没再来过店里,但微信一直和潘潘断断续续发着消息。
“水果吃完了?”这天他终于空了一些,给她发消息。
她正在清理卖空的缸,半小时后才回复:“太多了,还没吃完就烂了一点,好可惜。”
“没事,还想吃什么?”
“没有特别想吃的。你呢?有想吃的水果或者其他东西吗?”
她一直记着那三四百的水果,想着自己赚钱了,要还礼。
高庭却说:“想吃你。”
潘潘隔着手机脸蛋绯红,犹豫了好半天才回消息:“最近是不是很辛苦?工地上很忙吗?”
“嗯,有点纠纷。不过快解决了。”
“我之前路过那,好像看见有村民把路堵了。你没事吧?”
“你来过?找我?”
“我去送鱼,路过。”她又补充说,“也想去找你,但我不知道你在哪,工地不让进。”
她想,他们既然确定了关系,她是有资格去见他的吧。
过了一会,他语音发来,那头传来大器械的操作声,很吵。
“几户人家把路堵了,这几天在闹事,你没事别过来。路过也绕远点。”
“那你还好吗?”
会不会有冲突?
他没再回复,可能真的很忙。
又过了五天,高庭的消息越来越少,她隔三差五去菜场问海鲜和牛肉的菜价,她想还他的礼,可每次问了却又不买,老板对她也没了好脸色,干脆报高价。
潘潘没再去问,有些丧气和失落,她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正常的恋爱状态——确定关系后,十天没见,甚至失联。
还是高庭觉得当时只是一时冲动,后悔了,以这种静默的方式来结束这段关系,他不正面说出口,是想给她一些体面?
潘潘蹲在最大的鱼缸前,看着成群的鱼儿漫无目的地游动。
小的时候,爷爷在老房子地堂上养了一缸鱼,是很小很小的金色小鱼,她甚至不知道叫什么。
里面有假山,还有潘潘捡来的石头。
她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就是去看鱼。
后来爷爷去世了,鱼缸留了下来。
她只会喂鱼,却不知道如何清洁保持水质稳定,没多久鱼死了,妈妈带她买了新的放进去。
不是去路边地摊买的玩具鱼,而是去正经水族店挑了一模一样的。
潘潘至今都记得,那家店里的玻璃缸一格一格,密密麻麻满墙,都是非常小的鱼,她第一次见到了亲吻鱼,两条鱼寻找到对方后不断亲吻,只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并不是相爱,而是一种竞争和决斗。
原来,亲吻不是对所有生物来说,都代表求爱,也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有意义。
这是后话了,那个时候她有健全的家庭,妈妈很爱她。
可后来父母分开了,后妈进门后,她搬去和奶奶一起住,那缸鱼还在。
她养了两年,也住了两年。
奶奶去世了,当地习俗,要把人生前的用品和心爱的东西,在头七或五七烧给她。
奶奶生前信佛,会念往生咒和地藏经出售,挣点生活费,大伯母并不喜欢她将房间弄得像佛堂一样。
因此借这个机会清空了奶奶的房间,只留下了属于潘潘的生活用品,也清走了那缸鱼——鱼缸里还是爷爷活着的时候留下的造景,她以为是遗物也就扔了。
腾空后大伯母给她置办了一张新床,和书桌,改善了她的生活条件。
潘潘从那时候开始明白,有些人就像金鱼一样,一旦饲养者死亡或者离开,就变成了累赘,人们乐见她漂漂亮亮地活着给家里增添光彩,可鱼要喂食,要换水,没有人愿意真正负担起养鱼的责任。
鱼死去的时候,人们都会选择视而不见。
可她是人,她没办法像鱼一样悄无声息地停止游泳,所以她必须要靠自己。
也不知怎么了,潘潘回想起了往事,心中是一种平静的麻木,浇灭了她对初恋的热烈憧憬——如果不合适的话,那就不要勉强了,如果是可以长久不联系也没关系的人,那就算了吧。
趁一切还早。
她想到深夜,心里有些难受,但还是找出他的微信,编辑消息。
“高庭你好,我想了想,如果你觉得我们进展太快了,后悔了,没关系,就这样算了吧。谢谢你的水果。”
她甚至还发了一个可可爱爱的表情。
第一次分手,大家都体体面面,挺好。
她在心里记下了这笔账,给他发了消息:“今天来店里吃饭吗?”
高庭过了半小时才回她:“今天加班。”
“辛苦了。”她还回了一个胖宝宝的表情包。
高庭看到后觉得可爱,问她:“今天要送货吗?”
“暂时不用,今天拍视频上新。”
他也回了一个:“辛苦了。”
她看到后觉得心里好温暖,俩人虽然不见你,却互相鼓励着。
她一整天都带着笑容。
新到的这批鱼一共有50条,都是中高价位的。
经过上一个月的试运行,潘潘在抖音,小红书,淘宝都开了店,她发现来询价的大部分客户,还是被鱼的颜值吸引的小姑娘。
她们没有经验,但是愿意为高颜值和情绪价值买单。
所以她就在视频的美感,以及文案介绍上下功夫。当然了鱼本身选的也漂亮。
越漂亮,故事说的越好,卖的自然也越贵。
她想明白了,自己这家小店,没办法做全品类,也没办法做高尖端,不如就主做小精品。
像她送给高庭的那条蓝麒麟,按售价就在350元左右。
用入门级的组合套餐吸引新人,然后不断升级,做长期生意。而对于普通家庭的老玩家来说,千元以内,也都能承受。
所以她给每条鱼单独拍视频,为了给鱼拍视频,又分别做了古法,超白空气,木海,三种不同风格场景的拍摄缸。
那时候是电商的黄金时代,讲究所见即所得,客户只要看中了某一款造景,她就能打包一次一还原复制出售。
这些没人系统地教过她,她只能老老实实花时间学习别人怎么做的,然后琢磨哪些合适自己的。
这些流程虽然费时又辛苦,可对潘潘来说,她请不起人,是最笨也是最省钱的办法。
好在经过努力,她的视频积累了一些粉丝,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
出了正月以后的半个月内,两周卖了1万3千块钱。刨去成本,她赚了6000元。
这钱不多,但对潘潘来说,是个很好的开始。她觉得24岁虽说是本命年,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她遇见了高庭,谈了人生第一场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赚够了房租钱和生活费,第一次有了盈利。第一次看到了独自活下去的希望。
高庭虽然连着五六天都特别忙,没再来过店里,但微信一直和潘潘断断续续发着消息。
“水果吃完了?”这天他终于空了一些,给她发消息。
她正在清理卖空的缸,半小时后才回复:“太多了,还没吃完就烂了一点,好可惜。”
“没事,还想吃什么?”
“没有特别想吃的。你呢?有想吃的水果或者其他东西吗?”
她一直记着那三四百的水果,想着自己赚钱了,要还礼。
高庭却说:“想吃你。”
潘潘隔着手机脸蛋绯红,犹豫了好半天才回消息:“最近是不是很辛苦?工地上很忙吗?”
“嗯,有点纠纷。不过快解决了。”
“我之前路过那,好像看见有村民把路堵了。你没事吧?”
“你来过?找我?”
“我去送鱼,路过。”她又补充说,“也想去找你,但我不知道你在哪,工地不让进。”
她想,他们既然确定了关系,她是有资格去见他的吧。
过了一会,他语音发来,那头传来大器械的操作声,很吵。
“几户人家把路堵了,这几天在闹事,你没事别过来。路过也绕远点。”
“那你还好吗?”
会不会有冲突?
他没再回复,可能真的很忙。
又过了五天,高庭的消息越来越少,她隔三差五去菜场问海鲜和牛肉的菜价,她想还他的礼,可每次问了却又不买,老板对她也没了好脸色,干脆报高价。
潘潘没再去问,有些丧气和失落,她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正常的恋爱状态——确定关系后,十天没见,甚至失联。
还是高庭觉得当时只是一时冲动,后悔了,以这种静默的方式来结束这段关系,他不正面说出口,是想给她一些体面?
潘潘蹲在最大的鱼缸前,看着成群的鱼儿漫无目的地游动。
小的时候,爷爷在老房子地堂上养了一缸鱼,是很小很小的金色小鱼,她甚至不知道叫什么。
里面有假山,还有潘潘捡来的石头。
她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就是去看鱼。
后来爷爷去世了,鱼缸留了下来。
她只会喂鱼,却不知道如何清洁保持水质稳定,没多久鱼死了,妈妈带她买了新的放进去。
不是去路边地摊买的玩具鱼,而是去正经水族店挑了一模一样的。
潘潘至今都记得,那家店里的玻璃缸一格一格,密密麻麻满墙,都是非常小的鱼,她第一次见到了亲吻鱼,两条鱼寻找到对方后不断亲吻,只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并不是相爱,而是一种竞争和决斗。
原来,亲吻不是对所有生物来说,都代表求爱,也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有意义。
这是后话了,那个时候她有健全的家庭,妈妈很爱她。
可后来父母分开了,后妈进门后,她搬去和奶奶一起住,那缸鱼还在。
她养了两年,也住了两年。
奶奶去世了,当地习俗,要把人生前的用品和心爱的东西,在头七或五七烧给她。
奶奶生前信佛,会念往生咒和地藏经出售,挣点生活费,大伯母并不喜欢她将房间弄得像佛堂一样。
因此借这个机会清空了奶奶的房间,只留下了属于潘潘的生活用品,也清走了那缸鱼——鱼缸里还是爷爷活着的时候留下的造景,她以为是遗物也就扔了。
腾空后大伯母给她置办了一张新床,和书桌,改善了她的生活条件。
潘潘从那时候开始明白,有些人就像金鱼一样,一旦饲养者死亡或者离开,就变成了累赘,人们乐见她漂漂亮亮地活着给家里增添光彩,可鱼要喂食,要换水,没有人愿意真正负担起养鱼的责任。
鱼死去的时候,人们都会选择视而不见。
可她是人,她没办法像鱼一样悄无声息地停止游泳,所以她必须要靠自己。
也不知怎么了,潘潘回想起了往事,心中是一种平静的麻木,浇灭了她对初恋的热烈憧憬——如果不合适的话,那就不要勉强了,如果是可以长久不联系也没关系的人,那就算了吧。
趁一切还早。
她想到深夜,心里有些难受,但还是找出他的微信,编辑消息。
“高庭你好,我想了想,如果你觉得我们进展太快了,后悔了,没关系,就这样算了吧。谢谢你的水果。”
她甚至还发了一个可可爱爱的表情。
第一次分手,大家都体体面面,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