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队长,抽个烟!”
“黄金叶,好烟!”
“感谢您主持公道!”
“不用,我也是看不惯他们家,只是顺手而为。”
...
“我去收拾一下东西!”二姐像是解脱了似的,突然有点轻松了。
“都不要了,就当便宜他们了,我们回去!”
“走,大丫二丫,跟二舅回家!以后再也不来这里了。”
(这里插一句,关于二舅和三舅的问题,有些地方按照家里排序算,叫三舅,有些地方是男女分开算,叫二舅,大家不必纠结这个,每个地方叫法不一样,很正常,感谢大家的阅读,谢谢!)
“听你三弟的,那些东西都不要了!”
“好!”
随后李锦秋提起粮食和肉,几个人返回李家村。
“咦,老张,那小子留下了两包烟。”会计打开抽屉,没想到有两包烟在里面。
“这小子会做人,以后不简单!”
“嗯。”
...
“这不是小夏吗?回来了。”
“是的,婶子,我离婚了!”
那个婶子立马不说了,,,
村头大榕树下,几个妇女小媳妇在那里闲聊。
“听说小夏离婚了。”
“真的假的?”
“她亲口说的。”
“怎么就离婚呢,不怕人戳脊梁骨啊。”
“不知道什么原因,好端端的怎么就离婚了呢?”
"别说了,小秋一家子人都挺好,说不定有什么原因呢?”
“嗯,肯定在婆家受气了,忍不了才离的。”
...
李锦秋和老妈,二姐,外甥女们一起回到家里。
“三哥,咦,二姐你回来啦!”小弟突然见到二姐有点错愕。
“大丫,二丫,这是你们三舅,叫人。”李锦秋对着两个外甥女说。
“三舅。”
“额,好。”小弟第一次听到有人叫舅舅,有点懵逼和不知所措。
当四妹和小妹出来,李锦秋又让两个小丫头叫人。
“小姨。”
“哇,三哥,这是大丫,二丫?!”小妹疑惑。
“把桂花糕拿出来,给大丫,二丫吃。”
四妹听到主动去拿。
很快几个小丫头在美食的加持下很快打成一片。
“夏,放心在家里住,离了就是脱离苦海了。”
“妈,我知道,为了两个孩子我也得坚强。”
“二姐,有我呢,这一段时间咱家顿顿吃肉,不信你问老妈。”
二姐不可置信的望向老妈。
“说来话长,我和你详细说说。”
李锦秋来到堂屋,看到两个外甥女和小妹他们嬉笑玩闹,心情大好。
中午吃肉,为了欢迎二姐回家,还得搞个硬菜才行。
那就吃酸菜鱼吧,反正家里地窖还有点腌的酸菜。
酸菜鱼这年头大家极少吃到,肯定能征服大家的味蕾。
考虑到家里人很多小孩,李锦秋决定从系统兑换黑鱼。
得出去一样,若是老妈问与哪里来的,也得有个借口不是,去沟渠转转吧。
李锦秋来到沟渠,看着日渐下降的水位,抬眼看到稀稀拉拉的稻子,今年秋天估计收不了多少粮食,还要交公粮,留种粮,到最后估计就没什么了。
偏偏这个时候很多公社喜欢夸大其词,虚假上报,说收成,产量如何,如何,甚至出现了亩产3万斤的报道,更有甚者还有上报亩产12万斤和13万斤的报道。
真是好笑,把人当傻子,偏偏上面还真有人信,这样一来农民可就苦了,以至于后来饿死那么多人,人祸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后世的袁爷爷的杂交水稻亩产最高也就1316.5公斤。
你3万斤以上的亩产,红薯土豆也做不到啊。
在沟渠边转了一圈,路过爷爷奶奶家,李锦秋就去看了下。
“老三,来,我听说小夏离婚了!”李锦秋刚进院子,就被奶奶拉进屋。
“是的,我力主的。”
“什么情况?非要离婚吗?”爷爷也是疑惑。
李锦秋把情况说了一下,顿时那奶奶激愤:“离婚便宜他们了,要我说把你大伯,三叔叫上一起打他们一顿。”
“奶奶,不至于闹那么大,不然人张队长和会计不好做,这事还要感谢他们呢。”
“老三说得对,能离就好了,闹太大不好收场。”
“小夏以后决定怎么办?”
“怎么办,待在家里呗,大不了我养二姐一辈子。”
“胡闹!你问过小夏吗?”爷爷大怒。
“那,爷爷回头我问下二姐,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
“随你吧,你大了,有主意了,我知道你对兄弟姐妹好,就是别太纵容就行。”
“我知道了,爷爷。”
...
李锦秋离开爷爷家,留下一瓶茅台,爷爷高兴的合不拢嘴。
手里提着两条黑鱼晃晃悠悠的来到家里。
“呀,三哥好大的乌鱼(这边方言黑鱼叫乌鱼)啊!”小弟看到说。
“三哥,哪里逮的?”
“沟渠啊,还能是哪里。”
“三哥,你好厉害,这玩意可不好抓!”
“老三,这两条乌鱼好大啊!”二姐看到也说。
“嘿嘿,二姐,你今天有福了,中午吃酸菜鱼!”
“三哥,酸菜鱼是什么?”小妹舔着嘴唇问。
“等会就知道了,保证香掉你的牙。”
“鱼鱼,吃鱼鱼。”大侄子依旧是看到鱼叫嚷着。
“大丫,二丫,中午吃鱼,想吃吗?”李锦秋看着张望的两个小丫头。
“想。”
“哈哈,二舅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小弟,去地窖把酸菜拿来。”
“好嘞,三哥。”
“老三,你做的卤味真香,真好吃!”
“二姐,中午让你吃个够,对了,两个小丫头吃了吗?”
“吃了,吃的满嘴都是油,妈切了不少呢。”
“那就好,许久不吃荤腥,肯定馋得慌。”
“她们啊,是从来没吃过,都快三岁了,别说肉味了,就是鸡蛋什么味都不知道。”
“二姐,放心,咱家以后天天吃肉。”
“那我们不成地主老财了。”
“呵呵,不至于,我要把俩外甥女养的白白胖胖的。
“老三,我决定了,要向村里申请一块地,自立门户。”
“二姐,别介啊,你还年轻,万一以后碰到合适的呢。”
“算了,我不想再嫁人了,只要能把大丫和二丫养大就成。”
看到二姐坚决的模样,李锦秋心里阵阵心痛。
算了,以后多帮帮二姐就是,反正现在也没分家。
临近中午,老爸,大哥大嫂从地里回来,当看到二姐他们都是长叹一口气,之前在地里听说了,回来一看还真是。
“爸,大哥大嫂,打扰了!”
“二妹,说什么呢,这本来就是你家,回来就好,不要多想。”大嫂安抚二姐。
李锦秋也是欣慰,大嫂真的很开明,换别人指不定掐架或者阴阳怪气呢。
“小夏,回来好好生活,一切有我们。”
“二妹,放心住,大哥养你们!”
二姐听到他们的话,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
“黄金叶,好烟!”
“感谢您主持公道!”
“不用,我也是看不惯他们家,只是顺手而为。”
...
“我去收拾一下东西!”二姐像是解脱了似的,突然有点轻松了。
“都不要了,就当便宜他们了,我们回去!”
“走,大丫二丫,跟二舅回家!以后再也不来这里了。”
(这里插一句,关于二舅和三舅的问题,有些地方按照家里排序算,叫三舅,有些地方是男女分开算,叫二舅,大家不必纠结这个,每个地方叫法不一样,很正常,感谢大家的阅读,谢谢!)
“听你三弟的,那些东西都不要了!”
“好!”
随后李锦秋提起粮食和肉,几个人返回李家村。
“咦,老张,那小子留下了两包烟。”会计打开抽屉,没想到有两包烟在里面。
“这小子会做人,以后不简单!”
“嗯。”
...
“这不是小夏吗?回来了。”
“是的,婶子,我离婚了!”
那个婶子立马不说了,,,
村头大榕树下,几个妇女小媳妇在那里闲聊。
“听说小夏离婚了。”
“真的假的?”
“她亲口说的。”
“怎么就离婚呢,不怕人戳脊梁骨啊。”
“不知道什么原因,好端端的怎么就离婚了呢?”
"别说了,小秋一家子人都挺好,说不定有什么原因呢?”
“嗯,肯定在婆家受气了,忍不了才离的。”
...
李锦秋和老妈,二姐,外甥女们一起回到家里。
“三哥,咦,二姐你回来啦!”小弟突然见到二姐有点错愕。
“大丫,二丫,这是你们三舅,叫人。”李锦秋对着两个外甥女说。
“三舅。”
“额,好。”小弟第一次听到有人叫舅舅,有点懵逼和不知所措。
当四妹和小妹出来,李锦秋又让两个小丫头叫人。
“小姨。”
“哇,三哥,这是大丫,二丫?!”小妹疑惑。
“把桂花糕拿出来,给大丫,二丫吃。”
四妹听到主动去拿。
很快几个小丫头在美食的加持下很快打成一片。
“夏,放心在家里住,离了就是脱离苦海了。”
“妈,我知道,为了两个孩子我也得坚强。”
“二姐,有我呢,这一段时间咱家顿顿吃肉,不信你问老妈。”
二姐不可置信的望向老妈。
“说来话长,我和你详细说说。”
李锦秋来到堂屋,看到两个外甥女和小妹他们嬉笑玩闹,心情大好。
中午吃肉,为了欢迎二姐回家,还得搞个硬菜才行。
那就吃酸菜鱼吧,反正家里地窖还有点腌的酸菜。
酸菜鱼这年头大家极少吃到,肯定能征服大家的味蕾。
考虑到家里人很多小孩,李锦秋决定从系统兑换黑鱼。
得出去一样,若是老妈问与哪里来的,也得有个借口不是,去沟渠转转吧。
李锦秋来到沟渠,看着日渐下降的水位,抬眼看到稀稀拉拉的稻子,今年秋天估计收不了多少粮食,还要交公粮,留种粮,到最后估计就没什么了。
偏偏这个时候很多公社喜欢夸大其词,虚假上报,说收成,产量如何,如何,甚至出现了亩产3万斤的报道,更有甚者还有上报亩产12万斤和13万斤的报道。
真是好笑,把人当傻子,偏偏上面还真有人信,这样一来农民可就苦了,以至于后来饿死那么多人,人祸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后世的袁爷爷的杂交水稻亩产最高也就1316.5公斤。
你3万斤以上的亩产,红薯土豆也做不到啊。
在沟渠边转了一圈,路过爷爷奶奶家,李锦秋就去看了下。
“老三,来,我听说小夏离婚了!”李锦秋刚进院子,就被奶奶拉进屋。
“是的,我力主的。”
“什么情况?非要离婚吗?”爷爷也是疑惑。
李锦秋把情况说了一下,顿时那奶奶激愤:“离婚便宜他们了,要我说把你大伯,三叔叫上一起打他们一顿。”
“奶奶,不至于闹那么大,不然人张队长和会计不好做,这事还要感谢他们呢。”
“老三说得对,能离就好了,闹太大不好收场。”
“小夏以后决定怎么办?”
“怎么办,待在家里呗,大不了我养二姐一辈子。”
“胡闹!你问过小夏吗?”爷爷大怒。
“那,爷爷回头我问下二姐,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
“随你吧,你大了,有主意了,我知道你对兄弟姐妹好,就是别太纵容就行。”
“我知道了,爷爷。”
...
李锦秋离开爷爷家,留下一瓶茅台,爷爷高兴的合不拢嘴。
手里提着两条黑鱼晃晃悠悠的来到家里。
“呀,三哥好大的乌鱼(这边方言黑鱼叫乌鱼)啊!”小弟看到说。
“三哥,哪里逮的?”
“沟渠啊,还能是哪里。”
“三哥,你好厉害,这玩意可不好抓!”
“老三,这两条乌鱼好大啊!”二姐看到也说。
“嘿嘿,二姐,你今天有福了,中午吃酸菜鱼!”
“三哥,酸菜鱼是什么?”小妹舔着嘴唇问。
“等会就知道了,保证香掉你的牙。”
“鱼鱼,吃鱼鱼。”大侄子依旧是看到鱼叫嚷着。
“大丫,二丫,中午吃鱼,想吃吗?”李锦秋看着张望的两个小丫头。
“想。”
“哈哈,二舅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小弟,去地窖把酸菜拿来。”
“好嘞,三哥。”
“老三,你做的卤味真香,真好吃!”
“二姐,中午让你吃个够,对了,两个小丫头吃了吗?”
“吃了,吃的满嘴都是油,妈切了不少呢。”
“那就好,许久不吃荤腥,肯定馋得慌。”
“她们啊,是从来没吃过,都快三岁了,别说肉味了,就是鸡蛋什么味都不知道。”
“二姐,放心,咱家以后天天吃肉。”
“那我们不成地主老财了。”
“呵呵,不至于,我要把俩外甥女养的白白胖胖的。
“老三,我决定了,要向村里申请一块地,自立门户。”
“二姐,别介啊,你还年轻,万一以后碰到合适的呢。”
“算了,我不想再嫁人了,只要能把大丫和二丫养大就成。”
看到二姐坚决的模样,李锦秋心里阵阵心痛。
算了,以后多帮帮二姐就是,反正现在也没分家。
临近中午,老爸,大哥大嫂从地里回来,当看到二姐他们都是长叹一口气,之前在地里听说了,回来一看还真是。
“爸,大哥大嫂,打扰了!”
“二妹,说什么呢,这本来就是你家,回来就好,不要多想。”大嫂安抚二姐。
李锦秋也是欣慰,大嫂真的很开明,换别人指不定掐架或者阴阳怪气呢。
“小夏,回来好好生活,一切有我们。”
“二妹,放心住,大哥养你们!”
二姐听到他们的话,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