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1963年的年终分红-《60年代,系统暴击抽奖爽翻天》

  采访完,林书记赶忙和赵迦南他们打招呼。

  “林书记,不必客气,我们也是为了寻求最真实的李家村,让全国百姓都看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明白!”

  林书记此时也是心潮澎湃,他会不会因为李家村而升迁呢?

  下午,赵迦南他们关闭了摄像头,到大队部休息去了。

  舟车劳顿,又加之采访报道那么久,精神有点支撑不住了。

  “秀荷,你们不用这么精心准备的,我们常年在外都习惯了,什么苦都吃过。”

  “赵记者,这不一样,我们大队现在条件好了,你来到这里还能让你们吃苦吗?该享福就得享福,国家建设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大家吃得好,穿的好嘛。”李锦秋说。

  “行,就你会说,谢谢了!”

  “客气了。”

  “对了,明天上午10点,我们大队举行分红大会。”

  “我知道了。”

  “锦秋,发那么多,到时真要上了新闻,恐怕会引起很大的轰动吧。”

  “该来的迟早会来,别想太多。”

  “嗯。”

  “南姐,这大队部竟然还有电视机呢?”助理这时忙过来对赵迦南说。

  “哪呢?”

  “在大厅,用布盖着呢。”

  “我去看看。”

  赵迦南掀开布,就看到了一个燕京牌的黑白电视机。

  “没想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居然有电视。”

  “不过,以他们村的富裕程度,买个电视机一点都不意外,但电视机票可不好搞,难道是秀荷弄的?”

  “你们想看的话,就看吧,我睡了,有点累。”

  “我们也休息,晚上再看吧。”

  晚上,苏秀荷邀请赵迦南他们到家里做客。

  “走吧,迦南,现在是我尽地主之谊,你可不能推辞。”

  “行,那我们就打扰了。”

  “打扰什么啊,你可是我的好姐妹。”

  众人来到家里,发现菜已经端上来了。

  赵迦南顺眼看去,红烧肉,酸菜鱼,玉米排骨汤,烤鸭,酸辣白菜,鱼香茄子,韭菜炒鸡蛋,拍黄瓜。

  特别丰盛,大家看的惊讶不已,这也吃的太好了吧?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吃啊。

  “秀荷,是不是做的太多了?”

  “没有,锦秋说做几个家常菜,你们别客气,赶快坐。”

  “对,赵记者,你们别客气,就当是在自己家,随便吃点。”

  “李队长,感谢盛情款待!”

  “别介,这都是秀荷和老三的招待,我们也就帮个忙。”

  “咦,小家伙,你也在这里啊。”赵迦南随即看到了大侄子。

  “是的呀,这是我家啊!”

  “也对哈,你旁边几位呢?给姐姐介绍一下。”

  “好的呀。”

  “这是表姑萱萱,表妹小诗和小歌,这是我的妹妹小鱼儿。”

  “小华,我们回来啦!”

  这时放学回来的小妹和睿睿还没进门就喊。

  “小姨他们放学回来了!”

  “呀,家里好多人!”小妹刚走进屋,就发现不对劲,有很多人她不认识,一定是来客人了。

  “妈妈,他们都是谁呀?”小妹跑进厨房,忙问。

  “首都来的记者。”

  “首都?记者?”

  “是的。”

  “哇哦!”小妹惊呆了,上次来采访的记者是省里的,这次不得了,居然是首都来的。

  睿睿了解后,像个好奇宝宝似的,看着赵迦南他们。

  “小朋友,为什么这么看着我们?”

  “我以后也要当一个有学问的人!”

  “有志气!好好学习!”

  “嗯!”

  一顿饭吃的赵迦南他们大呼过瘾,好久没吃到这么丰盛的饭菜了。

  特别是烤鸭,还是李锦秋独家秘制的,吃的赵迦南对此赞不绝口。

  1964年,2月5日,李家村大队部,外面几张方桌摆放着,桌子上放着一沓沓大黑十。

  上面坐着老爸,李会计,李锦秋三人。

  此时林书记也来到了此处,在旁边坐着,眼带笑意的看着周围的百姓。

  李家村就是他的功绩,显著而卓越!

  此时,赵迦南他们已经把摄像机打开,全程录制。

  “大家都静一下哈,下面说一下年终分红的事。”

  “今年我们大队账上有45万,经过我们商量,决定今年给大家分红15万。”

  “哇!”

  “比去年多好多。”

  “那我们家岂不是有3000元了?”

  “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今年每个人都很平均,无论是最近嫁过来的小媳妇,还是年初嫁过来的小媳妇,大家都一样,大家每个人都平均分配。”

  听到老爸这样说,大家都很兴奋,特别是家里嫁过来的媳妇,还以为和去年一样,少分一些呢,没想到都一样。

  “还有,去年采摘黑松露我们一共营收19万多,这次也一并分了。”

  “加起来,今年要给大家分红34万。”

  “他爹,快掐我一下,我没听错吧?”

  “妈呀,30多万,这一个人能分多少?”

  “我要晕了,太激动了!”

  ......

  “截止目前,我们大队有320人,每人分得1062元,零头就不分了。”

  “下面请李锦秋同志说几句。”

  “咳咳,大家好啊!”

  “想必大家此时非常兴奋,想快点领到钱。”

  “但不急哈,都在这呢,又不会跑。”

  众人哈哈大笑,但都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些大黑十。

  “今年我们大队发展的非常快,不仅又开了一条生产线,养鸡场还扩大了规模,然后还种了5000棵果树,俨然成了一个经济大队了。”

  “我有信心,接下来我们大队会继续创造新的辉煌,不仅会登上省报,还会登上【人民日报】。”

  “这不,央台的记者现在就在这里,说不定我们还会上【新闻联播】呢。”

  “南姐,这李家村要疯啊,不仅想上【人民日报】,还想上【新闻联播】呢。”

  “不是疯,人家有那个实力,或许还真可以呢。”

  “对了,你听到他们说的那个黑松露没?他们居然不声不响的用黑松露赚取了这么多?”

  “应该是卖给西方的商人了,和辣条一起,不然不可能营收这么多。”

  “嗯,应该是的,这李家村真不得了,连黑松露都知道。”

  ......

  大家听后都是激动不已,心潮澎湃,尽情的鼓掌。

  “下面就是最令大家期待的时刻了,年终分红!”

  大家心里一紧,来了,最重要的时刻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