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念到名字的请到李会计那里领钱,领完钱后,摁手印。”
“李向中,14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14868元。”
“李义,11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11682元。”
“李修农,7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7434元。”
......
“李珊珊,6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6372元。”
“李锦夏,3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3186元。”
......
“朱大壮,3口人,每人1062元元,一共3186元。”
“魏冉,1口人,一共1062元。”
“李盼娣,1口人,一共1062元。”
“还有,当初和大家说过,要对那些寻找黑松露的几个人进行奖励。
最大功臣是栋叔和他的猎犬,共奖励400元,李仁(大伯),李向党,李锦春,朱小天,李大年,每人奖励200元。”
大家都高兴地上前来领钱,有的人激动死了,上万了,成为了万元户!
“老头子,你走啊,腿咋软了!”
“老婆子,我这是激动的,我们家从此以后就是万元户了!”
“这么一说,还真是,真好,做梦都不敢想!”
......
“我的乖乖,居然分红上万了,不可置信!”
“南姐,这是真的吗?”
“真不真?”赵迦南在助理身上掐了一下。
“嘶!南姐,你还真掐啊!”
“真不真?”
“真!”
“南姐,这绝对是大新闻,万元户啊,这多少个了?”
“三十多了吧?”
“差不多,大队一共46户,有32户达到了万元户了。”
“太夸张了!”
“南姐,这新闻绝对爆炸,还真能上【人民日报】呢。”
“很可能!”
林书记听的也是“脸红脖子粗”的,他也没想到李锦秋他们居然会分这么多,万元户啊,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现在别说万元户,就是到年终能有几个百元户就烧高香,放鞭炮了,万元户,简直不敢想!
“我知道大家突然领到这么多钱,一定会激动,紧张,不安。”
“但,我相信这只是我们李家村大队的开始,未来,5万,10万,甚至百万都有可能!”
“大家有没有信心,创造新的辉煌?”
“有!”大家热血沸腾,肾上腺素激增,,每一根神经都被点燃,只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
领完钱,大家都陆续回家了。
赵迦南等人也关掉摄像机,准备回去了,回去要好好整理资料,剪辑视频,有很多工作要做。
“迦南,这么快就要走?不多住几天?”
“秀荷,快过年了,必须得回去了,再说这么多资料和视频也得处理啊。”
“好吧,路上注意安全!”
“嗯!”
“小天,你开车送一下赵记者他们。”
“好的,秋哥。”
“李锦秋同志,这次你们李家村要上新闻喽。”
“林书记,是咱们李家村。”
“对,是咱们,呵呵。”
爷爷家里,奶奶正对小女儿说:“德容,幸好你没迁走户口,你们娘仨这次可分不少呢。”
“是啊,娘,还好我在城里没找到工作,不然户口迁走了,这两次分红就只能看着了。”
“三妹,这500给你。”
“啥?大姐,这是发给你的,你自己拿着。”
“可是,当初这块宅基地和建房子,没少花家里钱。”
“我的大姐,我们已经亏欠你够多的了,你自己拿着,攒着,我们家也发了很多呢,不缺你那点钱。”
“好,好吧,我先攒着,等到你们以后结婚再用。”
李珊珊无奈,先这样吧,以后再说。
当天李家村万元户的消息像旋风一样传遍公社,甚至鸾川县。
“我的妈呀,万元户?不敢想!”
“我们大队,去年每家只分到23块,人家居然是万元,这怎么比?”
“不行,我心脏受不了,太多了!”
“谁知道,李家村谁家还有没结婚的,我要让我闺女嫁过去。”
“对,赶快去找媒婆!”
一天后,李家村来了很多媒婆,都是说媒的,很多适婚男子家里门槛都被踏烂了。
“我说大年,你家里这两天是不是来了好多媒婆?”
“是的,咋的,铁蛋,你家也来了?”
“是啊,我才14岁,才不结婚那么早呢,大年哥,你16了,可以了。”
“切!锦秋哥说18才宜结婚,我才不那么早呢。”
“那些人都是为了钱来的,没一个真心实意的。”
“说的也是哦,咱大队日子好过了,烦恼怎么就多起来了呢。”
“咋了,铁蛋?”
“早上,我表姨来借钱了,张口200,真敢开口,他以为我们家钱是大风刮来的。”
“你还别说,早上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爷俩借钱了,张口也是100,真敢要!”
“所以,好烦呐!”
......
“爸爸,好多钱呐,放哪里呢?”楠楠看到这么多钱,急的在屋里找地方,但好像没什么地方合适。
“好了,瞧把你给急的。”朱大壮看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道。
“爸爸,这可是3000多块啊,太多了,楠楠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呢。”
“你知道3000是多少吗?”
“知道呀,是100的30倍呢。”
“忘了,楠楠你现在可是二年级了。”
“嘻嘻~~”
旁边的房间,魏冉看着1000多元,也是唏嘘不已,这一年来,她工资加奖金有400多,再加上这1062元,都1400多了,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她一个人一年居然能挣这么多钱,若是让家里人知道,估计这些钱都会进他们的口袋,但现在她已经和他们没联系了,想必他们都忘记她了吧。
县城的供销社这两天格外火爆,李家村来采购的都非常豪气,一出手都是几十块,甚至上百元的采买。
自行车和缝纫机卖的是最快的,这两天都已经卖出去20多辆自行车了。
“珊珊啊,你们买了2个自行车啊?”
“是啊,婶子,明天我们还准备买一个缝纫机呢。”
“你这一说,我明天也得去买一个,都忘了这茬了。”
“还好,咱厂里发的票多,不然还真买不了。”
“是啊,锦秋哥考虑的真周到,这次每人一个自行车票,一个缝纫机票,太舍得了!”
这也就导致县城供销社自行车和缝纫机脱销,好几次向市里供销社求援,供销社主任,真是痛并快乐着,都是业绩啊!
“修农大爷,您老买了三轮车?”
“是啊,这玩意我早就想买了,骑着舒坦不说,还能拉货呢。”
“还别说,这可比自行车好使,我明天也买一辆。”
李锦秋看着心里很是高兴,这人啊,钱多了,就要消费,物资水平不就上来了?不就拉动经济发展了?
1964年2月12日,今天是除夕,过年了!
“李向中,14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14868元。”
“李义,11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11682元。”
“李修农,7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7434元。”
......
“李珊珊,6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6372元。”
“李锦夏,3口人,每人1062元,一共3186元。”
......
“朱大壮,3口人,每人1062元元,一共3186元。”
“魏冉,1口人,一共1062元。”
“李盼娣,1口人,一共1062元。”
“还有,当初和大家说过,要对那些寻找黑松露的几个人进行奖励。
最大功臣是栋叔和他的猎犬,共奖励400元,李仁(大伯),李向党,李锦春,朱小天,李大年,每人奖励200元。”
大家都高兴地上前来领钱,有的人激动死了,上万了,成为了万元户!
“老头子,你走啊,腿咋软了!”
“老婆子,我这是激动的,我们家从此以后就是万元户了!”
“这么一说,还真是,真好,做梦都不敢想!”
......
“我的乖乖,居然分红上万了,不可置信!”
“南姐,这是真的吗?”
“真不真?”赵迦南在助理身上掐了一下。
“嘶!南姐,你还真掐啊!”
“真不真?”
“真!”
“南姐,这绝对是大新闻,万元户啊,这多少个了?”
“三十多了吧?”
“差不多,大队一共46户,有32户达到了万元户了。”
“太夸张了!”
“南姐,这新闻绝对爆炸,还真能上【人民日报】呢。”
“很可能!”
林书记听的也是“脸红脖子粗”的,他也没想到李锦秋他们居然会分这么多,万元户啊,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现在别说万元户,就是到年终能有几个百元户就烧高香,放鞭炮了,万元户,简直不敢想!
“我知道大家突然领到这么多钱,一定会激动,紧张,不安。”
“但,我相信这只是我们李家村大队的开始,未来,5万,10万,甚至百万都有可能!”
“大家有没有信心,创造新的辉煌?”
“有!”大家热血沸腾,肾上腺素激增,,每一根神经都被点燃,只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
领完钱,大家都陆续回家了。
赵迦南等人也关掉摄像机,准备回去了,回去要好好整理资料,剪辑视频,有很多工作要做。
“迦南,这么快就要走?不多住几天?”
“秀荷,快过年了,必须得回去了,再说这么多资料和视频也得处理啊。”
“好吧,路上注意安全!”
“嗯!”
“小天,你开车送一下赵记者他们。”
“好的,秋哥。”
“李锦秋同志,这次你们李家村要上新闻喽。”
“林书记,是咱们李家村。”
“对,是咱们,呵呵。”
爷爷家里,奶奶正对小女儿说:“德容,幸好你没迁走户口,你们娘仨这次可分不少呢。”
“是啊,娘,还好我在城里没找到工作,不然户口迁走了,这两次分红就只能看着了。”
“三妹,这500给你。”
“啥?大姐,这是发给你的,你自己拿着。”
“可是,当初这块宅基地和建房子,没少花家里钱。”
“我的大姐,我们已经亏欠你够多的了,你自己拿着,攒着,我们家也发了很多呢,不缺你那点钱。”
“好,好吧,我先攒着,等到你们以后结婚再用。”
李珊珊无奈,先这样吧,以后再说。
当天李家村万元户的消息像旋风一样传遍公社,甚至鸾川县。
“我的妈呀,万元户?不敢想!”
“我们大队,去年每家只分到23块,人家居然是万元,这怎么比?”
“不行,我心脏受不了,太多了!”
“谁知道,李家村谁家还有没结婚的,我要让我闺女嫁过去。”
“对,赶快去找媒婆!”
一天后,李家村来了很多媒婆,都是说媒的,很多适婚男子家里门槛都被踏烂了。
“我说大年,你家里这两天是不是来了好多媒婆?”
“是的,咋的,铁蛋,你家也来了?”
“是啊,我才14岁,才不结婚那么早呢,大年哥,你16了,可以了。”
“切!锦秋哥说18才宜结婚,我才不那么早呢。”
“那些人都是为了钱来的,没一个真心实意的。”
“说的也是哦,咱大队日子好过了,烦恼怎么就多起来了呢。”
“咋了,铁蛋?”
“早上,我表姨来借钱了,张口200,真敢开口,他以为我们家钱是大风刮来的。”
“你还别说,早上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爷俩借钱了,张口也是100,真敢要!”
“所以,好烦呐!”
......
“爸爸,好多钱呐,放哪里呢?”楠楠看到这么多钱,急的在屋里找地方,但好像没什么地方合适。
“好了,瞧把你给急的。”朱大壮看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道。
“爸爸,这可是3000多块啊,太多了,楠楠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呢。”
“你知道3000是多少吗?”
“知道呀,是100的30倍呢。”
“忘了,楠楠你现在可是二年级了。”
“嘻嘻~~”
旁边的房间,魏冉看着1000多元,也是唏嘘不已,这一年来,她工资加奖金有400多,再加上这1062元,都1400多了,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她一个人一年居然能挣这么多钱,若是让家里人知道,估计这些钱都会进他们的口袋,但现在她已经和他们没联系了,想必他们都忘记她了吧。
县城的供销社这两天格外火爆,李家村来采购的都非常豪气,一出手都是几十块,甚至上百元的采买。
自行车和缝纫机卖的是最快的,这两天都已经卖出去20多辆自行车了。
“珊珊啊,你们买了2个自行车啊?”
“是啊,婶子,明天我们还准备买一个缝纫机呢。”
“你这一说,我明天也得去买一个,都忘了这茬了。”
“还好,咱厂里发的票多,不然还真买不了。”
“是啊,锦秋哥考虑的真周到,这次每人一个自行车票,一个缝纫机票,太舍得了!”
这也就导致县城供销社自行车和缝纫机脱销,好几次向市里供销社求援,供销社主任,真是痛并快乐着,都是业绩啊!
“修农大爷,您老买了三轮车?”
“是啊,这玩意我早就想买了,骑着舒坦不说,还能拉货呢。”
“还别说,这可比自行车好使,我明天也买一辆。”
李锦秋看着心里很是高兴,这人啊,钱多了,就要消费,物资水平不就上来了?不就拉动经济发展了?
1964年2月12日,今天是除夕,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