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老儿子不成才,欲收刘泷来替考-《让你去替考,你却在幕后力挺女帝?》

  李泽:“啥玩意?”

  “你让你爹我喝尿”

  “气煞我也,我李泽一心向善,怎么就生出你这个儿子啊。”

  李天霸:“不想生当初为何不把我射墙上?”

  “什么?”

  “逆子啊。”

  过了半晌,他才缓口气:

  “也罢,你将来就做个富家翁,继承家业罢了,我们李家不趟科考这滩水。”

  “老爷。”

  “谁啊,我不是说过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进来吗。”

  “是老爷,可上头说,已经为少爷安排好县试了,择日就要去渭北县考试。”

  “到那时候,不光咱们青州府的府尊大人会看,听说云州的岳将军还会看少爷的文章呢。。”

  岳将军,岳阳,提调云州全省军务,统领各路兵马五万余人,正三品。

  别看他只管云州这一个省份。

  可就在两年前,他还是杨总督的中军统领,正二品。

  但是嘉圣十五年,蛮厥南下,夺我大周十一座城市,抢走金银财宝无数,男人为奴,女人为妓。

  边疆二十多万兵马被冲散,就连先帝爷嘉圣皇帝也被夺了去。

  京城眼看就要不保,最后还是当今女帝率领十四万城中妇女抵御蛮厥,保住了大周基业。

  事后,总督杨鹤被斩。

  各军统领官降一级,发配各省,而身为中军统领的岳将军便来到了云州省。

  这么一位活阎王要来青州了?

  此人性格贪婪暴烈,并且窥视自己的家产。

  如果他看到犬子的文章,勃然大怒,以此为借口夺我家产,我李泽辛辛苦苦打拼的基业该如何是好。

  李泽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儿子又火上加油。

  李天霸:“没事爹,咱们找后门就行,不就是一个将军吗,还能有青州府尊大吗。”

  “到时候岳将军敢欺负你,我就打他,看他敢拿我们怎么样。”

  “噗…”

  李泽差点没晕倒嘴里喃喃自语:

  “我命休矣。”

  就在这时,他看到对面院门在更换对联,那对联苍松有劲,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

  “管家。”

  “老爷。”

  “那对联是哪位名门大家写的,这样的好字应该挂在中堂才对。”

  “回老爷,这不是名门大家写的。。”

  “而是一位桥头卖字的少年写的,是小人花了三十文钱买的。”

  三十文?

  李泽:“如此好字,怎么只值三十文,就算是三十两也值得。”

  “小人不敢隐瞒老爷。”

  “那少年每天都会在桥头卖字,老爷明天去看便知。”

  少年?

  李泽捋了捋胡须:“明天去见见他。”

  …

  第二天,下了小雨…

  天光微亮,刘泷从稻草床上下来,正欲收拾着装去摆摊。

  却看到他的所有东西都被小妹收拾好了。

  放眼看去,阿兰弯着杨柳细腰,圆臀微翘,她淋着雨,挽着裤腿,正在种菜,

  雨水湿透她的衣物,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白嫩的肌肤。

  昨人下了一晚上的雨,路上有些泥泞潮湿,他们的泥坯房还漏着雨,阿兰特意找来一个木盆接着雨。

  “泷哥,你醒啦。”

  “饭都给你做好了,在锅里温着,我还给你整理了一套备用衣服鞋子,防止沾水了。”

  “你先吃吧,我吃过了,趁着下雨,我把这点菜给种了。”

  刘泷:“不急,快过来吃饭。”

  阿兰哦了声,她小心翼翼的在水坑里洗洗手,然后走了进来。

  两人吃的是昨天的剩饭,米饭加肉汤,阿兰都是小口吃,一次只吃一丢丢,生怕多吃了一口肉,被泷哥责怪贪吃。

  刘泷把菜夹给她,她也不肯吃。

  无奈。

  刘泷放下碗筷:“吃饱了,我走了,对了,我不喜欢吃剩饭,等会把这碗饭倒了,听到没有。”

  “嗯嗯,知道了。”

  出了泥坯房,刘泷背着工具离开了,他走了两步,又偷偷折回来。

  通过泥坯墙的裂缝朝屋内看去。

  只见阿兰,偷偷捧起自己的碗,将那大半碗剩饭剩菜,拼命的往嘴里填。

  由于吃的太快,一块肉掉在了木桌上,她赶紧蹲下身,塞入嘴中,碗里的米被她吃个干干净净。

  最后她又拿热水将碗里的油汤冲泡,咕噜噜地喝了干净。

  那碗干净的,狗见了都哭。

  刘泷叹了口气,这女人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恐怕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过过好日子。

  原主也不是个东西。

  看不上这个童养媳,经常指使她干活劳动,稍有不慎,就打骂这个女子。

  这腌臜泼才,老天有眼,多亏他死了,才换来自己重生。

  不然,阿兰指不定受多少罪。

  刘泷沿着泥地两侧,绕过水坑,小心翼翼地朝着城中走去,尽管他很小心了。

  可路上还是因为泥滑,摔了两跤,又不小心踩到水坑,鞋子全湿透。

  该死的古代,连个水泥路都没得。

  幸亏阿兰提前给自己换了衣服

  刘泷已经想好了,今天下雨可能买的人不多,能挣个十几文便知足了。

  他刚入城,来到桥头。

  便看到一名穿着绫罗绸缎的中老年人迎面而来。

  “小兄弟,那字可是你写的?”

  刘泷:“正是小生所写。”

  李泽见他衣着破财,面相却一表人才,不免有了爱才之心:“好啊。”

  “你这字,老夫都比不过啊。”

  刘泷:“老先生此言差矣,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晚辈以为,只要肯努力,都能成功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今天你我有缘,买四赠一如何?”

  李泽呵呵两声:“好一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一个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他越看刘泷越喜欢,这要是我家孩子多好啊。

  “小兄弟,你年纪轻轻,为何不努力读书,却将心思用在这经商身上啊,如此学问,岂不是糟践了才华。”

  刘泷:“老先生不知,我父母早亡,留下一童养媳,家境贫困,现在她得了病,我需要挣钱给她看病。”

  “读书是用来改变自己,改变别人的,我连亲人都保护不了,读再多书又有何用。。”

  李泽大为感动:“说得好,你多大了?”

  “十三。”

  十三?

  我那傻儿子,也才13岁啊,如果让他顶替我儿子去参加科举。

  就算落榜了,也没关系。

  最起码字写得好看啊,而且对方说话很稳,不怕面对岳将军说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