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她来解围
林尚书也无从确认萧清然话中真假,只有道谢的份儿,接过后看着萧清然的脸色:“长公主殿下,还有何吩咐?”
萧清然幽幽开口:“林大人,春日宴上你的四公子十分冲撞,若非林三少爷从中斡旋,可不只是十大板这么简单,可我方才近来听到你还要惩罚三少爷?这是为何?”
虽然她语气平平,听不出情绪波动,但林尚书久居官场,也察觉到氛围的不对劲。
而且这个长公主看上去十分维护林风,他不由得擦擦额头并不存在的虚汗,尴尬笑着:“长公主误会了,并非惩罚,只是训戒。”
听听,只是训戒。
要不是萧清然来得及时,此时林风都要躺在板凳上了。
林风向来不会给林尚书面子,冷哼:“只是训戒吗?二十大板,可不是训戒。”
萧清然眯起眼,向林尚书求证:“哦?可有此事?”
林尚书和李氏都没有接话。
反而大姐忍不住开口:“长公主见笑,家弟实在幼稚,竟然这么会告状,让长公主看我们家事笑话了。”
企图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明里暗里讽刺林风告状。
林风掀起眼皮子,淡淡地看向大姐:“林大小姐,你的意思是我在向长公主告状?你觉得长公主是在多管闲事吗?”
她们即便心里这么想,但也不敢承认,瞬间噤声。
萧清然反而多看了眼林风。
她原以为林风会和她拉开距离,没想到还挺会借势。
不过她不讨厌。
她喜欢聪明人。
萧清然看向林尚书,正色道:“你们若真的为你们的四公子着想,就多叫教育,让他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还有,做人最重要的是信义,连这两个字都做不到,日后在朝为官,只怕会拖累你们林家的声誉。”
听着是忠告,更像是威胁。
林尚书心里暗自捏了把汗,他最近的确打算等林帆身体好些了,就推举他入朝为官,若是此时和萧清然产生嫌隙,那就麻烦了。
“长公主教训得是。”
他心思微转,看到林风不卑不亢地站在萧清然身边,而萧清然神色自然,没有任何被冲撞的不悦,又想到最近萧清然对林风的频频维护,心里冒出一个想法。
“长公主,实不相瞒,风儿最近刚回来,许多事情还没有开窍,还请长公主抬爱,多多提携照顾。”
林尚书有意试探。
林风蹙眉,这是要把他又推给其他人吗?
萧清然眉头收紧一瞬,看到林风同步蹙眉的动作后又松开。
她就知道林风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攀附心思。
“林大人,此话不必和我说,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萧清然开口,毫不犹豫地掐断林尚书的小九九。
林风亦是嫌恶地看着林尚书,实在不理解,好歹也是一介尚书大人,怎么会变得如此愚蠢。
“该说的我都说了,林大人日后好自为之。”
萧清然没有多留的打算,朝林风点点头,负手离去。
她的确对林风惜才,但至于招揽,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萧清然离开,林尚书的目光才回到林风身上,只是这次多了几分探究。
大姐恭敬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嘲讽着:“我说怎么趾高气扬的,原来是找到靠山了,这么得意。”
“长公主对你也不过是一时的兴趣,等她知道你这么恶毒,百般算计自己的弟弟,你觉得她还会对你这么好吗?”
说实话,林风知道萧清然几次为自己解围,但实在够不上她们嘴里的“对他好”。
不过这种误会如果能让她们少找他的麻烦,他也乐意不解释。
林风迎上大姐的视线:“你们都没有听到长公主刚才的话吗?恶毒算计的,另有其人,你们该好好教教自己的亲弟弟了。”
长公主都发话了,自然没有人敢再罚他。
林风看了眼创药,勾唇冷讽:“痊愈之后记得感谢我给你送的药。”
林帆咬紧牙关,心里恨得不行,偏偏无处发泄。
其他人也不敢拿林风怎么样,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开。
林风跨出院门,正好碰到上官疏影迎面走过来。
二人打了个照面,他只当没有看见,与她擦肩而过。
上官疏影的招呼卡在喉咙里,又不甘心他这么忽视自己,开口斥责:“没想到你是这么的自私自利之人,以前我真是看错你了。”
没听到回答。
她一回头,林风甚至已经走远,她气得跺了跺脚。
林风当然听到那句话,只是不想理会,也没有理会的必要。
一回到房间,他就开始翻着大周国的律法,一桩桩一条条全部翻出来,仔仔细细记录好,最后写了长长三页断亲书的申请。
夕颜不认得字,只是看到满满三页,相当震惊:“少爷,这真的有用吗?”
林风叠好,目光深邃:“有没有用,试试不就知道了。”
虽然林尚书没有同意林风脱离林家,但好歹没有再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林风第二天就拿着申请书去了大理寺,守门侍卫问情他的来意后直接把人拦在外面不让进。
看样子是林尚书提前打过招呼。
林风想到不会顺利,但没有想到林尚书打算直接掐死这条路。
他站在门口,没有离开,也没有硬闯。
反而夕颜是个急性子,请示着:“我直接把他们打昏!”
林风哑然失笑:“那你就要进大牢了。”
夕颜仰头:“进大牢也不怕!”
这话让林风不由得侧目。
说实话,他和夕颜相处实在不算久,最开始只以为夕颜是个大大咧咧的小丫头,现在听到她说为自己进大牢都不怕,心里一股暖流涌动。
很窝心。
没想到世上还有真心对自己的人。
林风伸手敲敲夕颜的头:“放心,我不会让你进大牢的。”
他环视一圈,看到门口屹立着的鸣冤鼓,上面肉眼可见的灰尘和蛛网,显然很久没人动过。
若是敲响这鼓,必是特别的冤案。
林风不确定自己敲后会面临什么后果。
他望着鼓思考良久,一步步坚定地走过去。
林尚书也无从确认萧清然话中真假,只有道谢的份儿,接过后看着萧清然的脸色:“长公主殿下,还有何吩咐?”
萧清然幽幽开口:“林大人,春日宴上你的四公子十分冲撞,若非林三少爷从中斡旋,可不只是十大板这么简单,可我方才近来听到你还要惩罚三少爷?这是为何?”
虽然她语气平平,听不出情绪波动,但林尚书久居官场,也察觉到氛围的不对劲。
而且这个长公主看上去十分维护林风,他不由得擦擦额头并不存在的虚汗,尴尬笑着:“长公主误会了,并非惩罚,只是训戒。”
听听,只是训戒。
要不是萧清然来得及时,此时林风都要躺在板凳上了。
林风向来不会给林尚书面子,冷哼:“只是训戒吗?二十大板,可不是训戒。”
萧清然眯起眼,向林尚书求证:“哦?可有此事?”
林尚书和李氏都没有接话。
反而大姐忍不住开口:“长公主见笑,家弟实在幼稚,竟然这么会告状,让长公主看我们家事笑话了。”
企图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明里暗里讽刺林风告状。
林风掀起眼皮子,淡淡地看向大姐:“林大小姐,你的意思是我在向长公主告状?你觉得长公主是在多管闲事吗?”
她们即便心里这么想,但也不敢承认,瞬间噤声。
萧清然反而多看了眼林风。
她原以为林风会和她拉开距离,没想到还挺会借势。
不过她不讨厌。
她喜欢聪明人。
萧清然看向林尚书,正色道:“你们若真的为你们的四公子着想,就多叫教育,让他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还有,做人最重要的是信义,连这两个字都做不到,日后在朝为官,只怕会拖累你们林家的声誉。”
听着是忠告,更像是威胁。
林尚书心里暗自捏了把汗,他最近的确打算等林帆身体好些了,就推举他入朝为官,若是此时和萧清然产生嫌隙,那就麻烦了。
“长公主教训得是。”
他心思微转,看到林风不卑不亢地站在萧清然身边,而萧清然神色自然,没有任何被冲撞的不悦,又想到最近萧清然对林风的频频维护,心里冒出一个想法。
“长公主,实不相瞒,风儿最近刚回来,许多事情还没有开窍,还请长公主抬爱,多多提携照顾。”
林尚书有意试探。
林风蹙眉,这是要把他又推给其他人吗?
萧清然眉头收紧一瞬,看到林风同步蹙眉的动作后又松开。
她就知道林风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攀附心思。
“林大人,此话不必和我说,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萧清然开口,毫不犹豫地掐断林尚书的小九九。
林风亦是嫌恶地看着林尚书,实在不理解,好歹也是一介尚书大人,怎么会变得如此愚蠢。
“该说的我都说了,林大人日后好自为之。”
萧清然没有多留的打算,朝林风点点头,负手离去。
她的确对林风惜才,但至于招揽,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萧清然离开,林尚书的目光才回到林风身上,只是这次多了几分探究。
大姐恭敬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嘲讽着:“我说怎么趾高气扬的,原来是找到靠山了,这么得意。”
“长公主对你也不过是一时的兴趣,等她知道你这么恶毒,百般算计自己的弟弟,你觉得她还会对你这么好吗?”
说实话,林风知道萧清然几次为自己解围,但实在够不上她们嘴里的“对他好”。
不过这种误会如果能让她们少找他的麻烦,他也乐意不解释。
林风迎上大姐的视线:“你们都没有听到长公主刚才的话吗?恶毒算计的,另有其人,你们该好好教教自己的亲弟弟了。”
长公主都发话了,自然没有人敢再罚他。
林风看了眼创药,勾唇冷讽:“痊愈之后记得感谢我给你送的药。”
林帆咬紧牙关,心里恨得不行,偏偏无处发泄。
其他人也不敢拿林风怎么样,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开。
林风跨出院门,正好碰到上官疏影迎面走过来。
二人打了个照面,他只当没有看见,与她擦肩而过。
上官疏影的招呼卡在喉咙里,又不甘心他这么忽视自己,开口斥责:“没想到你是这么的自私自利之人,以前我真是看错你了。”
没听到回答。
她一回头,林风甚至已经走远,她气得跺了跺脚。
林风当然听到那句话,只是不想理会,也没有理会的必要。
一回到房间,他就开始翻着大周国的律法,一桩桩一条条全部翻出来,仔仔细细记录好,最后写了长长三页断亲书的申请。
夕颜不认得字,只是看到满满三页,相当震惊:“少爷,这真的有用吗?”
林风叠好,目光深邃:“有没有用,试试不就知道了。”
虽然林尚书没有同意林风脱离林家,但好歹没有再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林风第二天就拿着申请书去了大理寺,守门侍卫问情他的来意后直接把人拦在外面不让进。
看样子是林尚书提前打过招呼。
林风想到不会顺利,但没有想到林尚书打算直接掐死这条路。
他站在门口,没有离开,也没有硬闯。
反而夕颜是个急性子,请示着:“我直接把他们打昏!”
林风哑然失笑:“那你就要进大牢了。”
夕颜仰头:“进大牢也不怕!”
这话让林风不由得侧目。
说实话,他和夕颜相处实在不算久,最开始只以为夕颜是个大大咧咧的小丫头,现在听到她说为自己进大牢都不怕,心里一股暖流涌动。
很窝心。
没想到世上还有真心对自己的人。
林风伸手敲敲夕颜的头:“放心,我不会让你进大牢的。”
他环视一圈,看到门口屹立着的鸣冤鼓,上面肉眼可见的灰尘和蛛网,显然很久没人动过。
若是敲响这鼓,必是特别的冤案。
林风不确定自己敲后会面临什么后果。
他望着鼓思考良久,一步步坚定地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