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还不谢谢你三哥
“咚——”
鼓声震耳欲聋。
第一声响起后,侍卫惊恐看过来。
林风却像被打开某种开关,利落地敲击起来。
鼓声越发密集,直到里面的人也被惊动。
“谁人击鼓!”
一身官服的大理寺卿负手站在大门口,神色恼怒。
林风停下,回头,快走几步,在他面前站定:“草民林风,欲脱离林家,请大理寺卿做主。”
大理寺卿,年轻才俊,出类拔萃。
他定定地看着林风,略有不满:“区区家事,还要惊动大理寺?”
林风不卑不亢地回复:“草民也认为是区区家事,只是林尚书不肯放人,我实在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大理寺审的都是冤假错案,这等小事,大理寺卿实在看不上眼,反而被耽误了时间,觉得十分烦躁:“既然林尚书不肯,便说明你们还有父子缘分,不必执着。”
见他甚至不让自己进去,林风有点着急:“大人,若是养父虐待压迫,也不可解除关系吗?”
寺卿怔住。
林家的事,他略有耳闻。
当初所谓的真少爷认祖归宗时,他曾上门送过贺礼。
那时以为他们会兄友弟恭,谁知没过多久就传出林风灾厄的消息来,之后便是令人唏嘘的几年。
说实话,林风有此要求,他十分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大理寺若为这等小事而开堂,岂不是惹人笑话?
“你若实在无法摆脱,可以请皇上做主,此事不在我的权责范围内。”
他也有心无力。
毕竟事关尚书大人的家事,他胡乱判案,日后落人话柄。
他没有一口否定,对林风来说就是好消息。
“这是我的诉状书,请大人过目。”
林风二话不说直接掏出准备好的文书,递过去。
寺卿本不打算接,但看到后满满三张纸,字迹遒劲有力,还是接了过来。
两人便这么站在门口,大理寺卿起先只是打算随便看一眼,但看完第一页,神色便凝重许多,再往后看十分认真。
林风注视着他的表情变化,心里稍微松口气。
来前他特意向萧清然打听过大理寺卿的为人,萧清然说他面冷心热,所以林风才会来赌一把。
现在看来,可能没有赌错。
一刻钟后,大理寺卿看完,打量着林风:“这是你亲笔书写的?”
“是。”
“不错,大周国律法引用清晰,很有条理,和判决书差不多了。”
大理寺卿不吝称赞。
林风心里腾起希望,紧盯着他。
“这份诉状书,我会呈给皇上。”
大理寺卿盖棺定论。
言外之意便是他仍然管不了。
林风略有失望,可一想他会呈给皇上,便又有了信心,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点头:“多谢司大人。”
不出两日,林风便知道皇上读过。
因为林尚书下朝后怒气冲冲直奔他而来。
“林风!你长本事了!告状都告到皇上那儿去了?!”
林尚书狠狠把那份诉状书摔在林风面前。
林风低头看了眼,止不住笑意:“这是你逼我的。”
能把林尚书气出病来,也是不错的效果。
一看到他的反应,林尚书更是气得捶胸顿足,连呼:“逆子!逆子!”
“给我把他关起来!”
林风弯腰捡起来,悠然掸了掸纸面上的灰尘,弯唇:“林大人,现在把我关起来,你可想好了?”
“只要你前脚把我关住,后脚自然会有人在京中散播你无理由擅自关我禁闭的事。”
“这次皇上只当是家事处理,若次数多了,京中之人诟病,其他大人再借机攻击,你觉得那时皇上还会只是当家事吗?”
既然林尚书能回来发脾气,而不是圣旨先到,就说明皇上只是过目,也许在朝堂上敲打了林尚书一番,让他多加注意。
这次虽然失败,但至少让皇上和其他大臣有了印象,日后再行事也不会太过艰难。
果不其然,林风说完后,林尚书一下沉默下来。
上朝时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他的家事,林尚书的脸都丢完了。
更别说后面皇上还拿林帆和林风对比,让他珍惜林风这么明事理的儿子。
一想到平日里和他作对的同僚们那般嬉笑揶揄的目光,他心里就一阵难受。
如果旁人知道他回家就把林风关起来,岂不是更加说明他十分在乎?
林尚书稍微一想,生生咽下这口气:“好好当你的林少爷,不要动歪脑筋。”
林风不置可否。
他当然还是要离开的,不过看林尚书这反应,也许可以再给他添堵。
虽然这次诉状书没能让他成功脱离林家,却让林尚书对他多了几分忌惮,随时都要考虑下可能的舆论发展。
不仅如此,林尚书像是为了证明疼爱自己的儿子,给林风添置了不少奇珍异宝。
往日灰暗寡淡的院落也变得有几分富丽堂皇的意思。
来往丫鬟下人也多起来。
只是林风不爱用他们,毕竟他们表面恭敬,暗地里不知道要怎么编排他。
林帆也听说了这些,气得咬牙切齿,面对林尚书却又要装出无辜模样:“都是我不好,连累爹爹也在朝堂被人取笑。”
“我实在没有想到三哥原来这么介意我回府,早知道我就不该回来,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林帆满脸委屈。
林风知道林帆又在诉苦卖惨,只当作笑话,全心研究自己的茶庄酒馆。
过了三天,夕颜兴奋来报:“少爷!你那三张纸的文书,在京中都流传开了!大家都夸你是大才子呢!”
林风绘制着京城商业布局图,头都没抬:“恩。”
没过几日,夕颜怒气冲冲地跑进来:“听说老爷给四少爷找来国师的老师当老师!”
林风正埋头检视最新送来的账本,听闻此言抬头,片刻后无语嗤笑。
当初他便师从国师,林帆刚回来时和林尚书闹过,也要跟着国师学习。
但国师要求严苛,林帆又宣称他体弱多病,林尚书把他当宝贝捧着,自然舍不得他去受苦,此时便搁置了。
看来是受了最近的刺激,又去找林尚书闹过了。
林风淡淡一笑:“随便他找谁学习,把孔子挖出来都行,只要不来我跟前晃。”
“咚——”
鼓声震耳欲聋。
第一声响起后,侍卫惊恐看过来。
林风却像被打开某种开关,利落地敲击起来。
鼓声越发密集,直到里面的人也被惊动。
“谁人击鼓!”
一身官服的大理寺卿负手站在大门口,神色恼怒。
林风停下,回头,快走几步,在他面前站定:“草民林风,欲脱离林家,请大理寺卿做主。”
大理寺卿,年轻才俊,出类拔萃。
他定定地看着林风,略有不满:“区区家事,还要惊动大理寺?”
林风不卑不亢地回复:“草民也认为是区区家事,只是林尚书不肯放人,我实在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大理寺审的都是冤假错案,这等小事,大理寺卿实在看不上眼,反而被耽误了时间,觉得十分烦躁:“既然林尚书不肯,便说明你们还有父子缘分,不必执着。”
见他甚至不让自己进去,林风有点着急:“大人,若是养父虐待压迫,也不可解除关系吗?”
寺卿怔住。
林家的事,他略有耳闻。
当初所谓的真少爷认祖归宗时,他曾上门送过贺礼。
那时以为他们会兄友弟恭,谁知没过多久就传出林风灾厄的消息来,之后便是令人唏嘘的几年。
说实话,林风有此要求,他十分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大理寺若为这等小事而开堂,岂不是惹人笑话?
“你若实在无法摆脱,可以请皇上做主,此事不在我的权责范围内。”
他也有心无力。
毕竟事关尚书大人的家事,他胡乱判案,日后落人话柄。
他没有一口否定,对林风来说就是好消息。
“这是我的诉状书,请大人过目。”
林风二话不说直接掏出准备好的文书,递过去。
寺卿本不打算接,但看到后满满三张纸,字迹遒劲有力,还是接了过来。
两人便这么站在门口,大理寺卿起先只是打算随便看一眼,但看完第一页,神色便凝重许多,再往后看十分认真。
林风注视着他的表情变化,心里稍微松口气。
来前他特意向萧清然打听过大理寺卿的为人,萧清然说他面冷心热,所以林风才会来赌一把。
现在看来,可能没有赌错。
一刻钟后,大理寺卿看完,打量着林风:“这是你亲笔书写的?”
“是。”
“不错,大周国律法引用清晰,很有条理,和判决书差不多了。”
大理寺卿不吝称赞。
林风心里腾起希望,紧盯着他。
“这份诉状书,我会呈给皇上。”
大理寺卿盖棺定论。
言外之意便是他仍然管不了。
林风略有失望,可一想他会呈给皇上,便又有了信心,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点头:“多谢司大人。”
不出两日,林风便知道皇上读过。
因为林尚书下朝后怒气冲冲直奔他而来。
“林风!你长本事了!告状都告到皇上那儿去了?!”
林尚书狠狠把那份诉状书摔在林风面前。
林风低头看了眼,止不住笑意:“这是你逼我的。”
能把林尚书气出病来,也是不错的效果。
一看到他的反应,林尚书更是气得捶胸顿足,连呼:“逆子!逆子!”
“给我把他关起来!”
林风弯腰捡起来,悠然掸了掸纸面上的灰尘,弯唇:“林大人,现在把我关起来,你可想好了?”
“只要你前脚把我关住,后脚自然会有人在京中散播你无理由擅自关我禁闭的事。”
“这次皇上只当是家事处理,若次数多了,京中之人诟病,其他大人再借机攻击,你觉得那时皇上还会只是当家事吗?”
既然林尚书能回来发脾气,而不是圣旨先到,就说明皇上只是过目,也许在朝堂上敲打了林尚书一番,让他多加注意。
这次虽然失败,但至少让皇上和其他大臣有了印象,日后再行事也不会太过艰难。
果不其然,林风说完后,林尚书一下沉默下来。
上朝时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他的家事,林尚书的脸都丢完了。
更别说后面皇上还拿林帆和林风对比,让他珍惜林风这么明事理的儿子。
一想到平日里和他作对的同僚们那般嬉笑揶揄的目光,他心里就一阵难受。
如果旁人知道他回家就把林风关起来,岂不是更加说明他十分在乎?
林尚书稍微一想,生生咽下这口气:“好好当你的林少爷,不要动歪脑筋。”
林风不置可否。
他当然还是要离开的,不过看林尚书这反应,也许可以再给他添堵。
虽然这次诉状书没能让他成功脱离林家,却让林尚书对他多了几分忌惮,随时都要考虑下可能的舆论发展。
不仅如此,林尚书像是为了证明疼爱自己的儿子,给林风添置了不少奇珍异宝。
往日灰暗寡淡的院落也变得有几分富丽堂皇的意思。
来往丫鬟下人也多起来。
只是林风不爱用他们,毕竟他们表面恭敬,暗地里不知道要怎么编排他。
林帆也听说了这些,气得咬牙切齿,面对林尚书却又要装出无辜模样:“都是我不好,连累爹爹也在朝堂被人取笑。”
“我实在没有想到三哥原来这么介意我回府,早知道我就不该回来,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林帆满脸委屈。
林风知道林帆又在诉苦卖惨,只当作笑话,全心研究自己的茶庄酒馆。
过了三天,夕颜兴奋来报:“少爷!你那三张纸的文书,在京中都流传开了!大家都夸你是大才子呢!”
林风绘制着京城商业布局图,头都没抬:“恩。”
没过几日,夕颜怒气冲冲地跑进来:“听说老爷给四少爷找来国师的老师当老师!”
林风正埋头检视最新送来的账本,听闻此言抬头,片刻后无语嗤笑。
当初他便师从国师,林帆刚回来时和林尚书闹过,也要跟着国师学习。
但国师要求严苛,林帆又宣称他体弱多病,林尚书把他当宝贝捧着,自然舍不得他去受苦,此时便搁置了。
看来是受了最近的刺激,又去找林尚书闹过了。
林风淡淡一笑:“随便他找谁学习,把孔子挖出来都行,只要不来我跟前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