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流言蜚语-《流放三年后,真少爷杀疯了》

  第九十二章 流言蜚语

  “听闻陛下今日发火了。”萧清然看向萧屿,淡淡一笑道:“董大人已经将杀死周府一家的凶手抓到了。”

  萧屿眸中闪过一丝诧异,一双眼睛久久地凝视着萧清然,浅了一口案上的茶,沉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董大人今日来了公主府,说有人前去大理寺自首。”

  萧清然将董志元说的话如实告诉了皇上。

  当然该说的她都说了,至于不该说的她自然不会说。

  毕竟董志元出言顶撞她,万一萧屿想要追究到时候还把锅甩给了自己,得不偿失。

  “看来外界传言并不可信。”

  “传……言?”萧清然漫不经心地开口问道,言语之中带着一丝狐疑。

  心里却一阵忐忑,陛下对周府的案件不予理会,反倒关心起她与董志元的关系。

  如此看来,皇上对董志元前去公主府一事,已然心存不满。

  “皇妹不是喜欢他吗?”萧屿冷厉的双眸落在萧清然百皙的脸庞之上,又低垂下眼帘端起案上的茶盏轻抿了一口,掩盖住脸上的神情。

  萧清然心里蓦地一沉,脸上却露出一抹狡黠的笑。

  不禁想到回京之日,她骑着马恰巧遇到穿着一袭白衣的董志元。

  男子身姿挺拔,眉眼如画,宛若谪仙下凡。

  她不禁路过他身侧时,称赞了一句,却不曾想那董志元瞬间涨红了脸,丝毫不顾忌她长公主的面子,直接拂袖而去。

  后来便传言,她倚仗着皇上的恩宠,竟然当街调戏男子。

  直至朝堂之上,才惊觉那个傲慢无礼的男子,竟然是大理寺卿。

  萧屿见萧清然沉默不语,缓缓抬起头,眸中流露出一抹戏谑的笑,“皇妹如若真的喜欢他,要不皇兄下旨赐婚?”

  萧清然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波澜不惊,玉手轻拂鬓发,云淡风轻地回道:“皇兄莫要打趣我,我向来不喜强人所难。感情之事,讲究你情我愿,强求不得。”

  她又不傻,皇上看中董志元。倘若真的要赐婚两人,当初听到传闻之时就会询问于她,又何须等到现在。

  当日回京,她深受百姓爱戴。自知皇上对她回京心有余悸,所以她才会做出如此不堪之举。

  后来传言越来越离谱,说她行事霸道,行事乖戾。

  可是她对于外头的传言根本不予理会,甚至还觉得生动有趣的很。

  毕竟自那日后,便无人敢再送拜帖入府,生怕毁了自家的清白。

  “哦?难不成皇妹心有所属了?”萧屿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眸光里带着一丝笑意。

  “若真有嫁人之意,定不会瞒着皇兄,到时还望皇兄成全。”萧清然眉眼弯弯,声音温柔而甜美。

  此刻她全身哪里还有半点杀伐之气。

  萧屿心头莫名一暖,看着眼前眉眼和自己有着几分相似的萧清然,不禁回想起她幼年之时,常常喜欢哭鼻子。

  她小时候很怕疼,摔了一跤就会嚎啕大哭。

  萧屿总会偷摸着拿着糖哄她开心。

  他总喜欢捏着她胖乎乎的脸蛋,喜欢看着她破涕为笑时天真浪漫的模样。

  直到七岁那年,父皇为了大夏国的安定竟然将她送去高丽国和亲。

  她只有七岁,还是那个受了伤会和他撒娇的妹妹,却不得不嫁给一个可以当她爷爷的皇帝。

  他想偷偷送她出宫,只要离开皇宫,她就可以不用去和亲。

  可是小小的姑娘却摇头说不。

  “我是大夏国的公主,只要牺牲我一人就可以保护大夏国的子民,其实挺好的。”

  小姑娘一边说着,一边用衣袖擦拭着眼泪,带着哽咽的声音求他。

  “皇兄,以后……以后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厉害的皇上。”

  她伸出小手拉着他的手,奶声奶气,“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准变。”

  送亲之日,母后将他关在了东宫。

  他没能见她最后一面,就连准备好的糖都没有来得及给她。

  回到过去一幕幕,萧屿的心里涌出从未有过的悲伤,带着怜惜的目光看向萧清然,柔声开口道:“如若皇妹真的有喜欢的人,皇兄一定下旨赐婚。”

  萧清然见萧屿不容置疑的模样,恍惚了一瞬。

  她仿若在那一刻看到了记忆里那个会心疼她的哥哥,心隐隐被刺痛了一下。

  可惜,她早就不再是那个受了一点伤就会哇哇大哭的小公主了。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萧清然顺势起身,行礼告退:“皇兄,皇嫂前来,清然就不打扰了。”

  走至宫门之时,便看到不远处穿着一身官服而来的董志元。

  他身材高—挺,五官俊美之中透着一股不沾世间尘埃的冷然,仿若雪山上盛开的白莲般。

  只可惜这样的男人却仍旧入不了她的眼。

  自然,董志元的眼中也没有她。

  只是下一秒,耳边传来一道温和清冽的声音。

  “下官拜见长公主殿下。”董志元恭敬行礼,神情淡然。

  只不过当他看到萧清然出现在宫里之时,心里倒是有些意外。

  萧清然闻言愣了一下,以前遇到董志元的时候,此人恨不得躲着他。

  她抬头看了一眼四周,看来是没处可躲,瞧着他一副恭敬卑微的模样,哪里还有刚才入公主府时半点的倨傲与不屑。

  萧清然淡淡扫了他一眼,微微颔首,转身便径直朝着宫门外走去。

  看来这人也不是特别愚笨。

  皇上向来不喜结党徇私,这也是为何董志元年龄轻轻就可以坐上大理寺卿最重要的原因。

  她可不想如此忠臣得了皇上的嫌恶。

  偿若皇上真的要怪罪就怪罪自己吧。

  萧清然陡然停下脚步,而此时送她出宫的季公公也停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长公主殿下?”

  “季公公,您可知董大人为何一直未婚妻吗?”萧清然缓缓抬起头,看向季公公。

  季公公喉结滚动了一下,听到萧清然竟然用了一个您字,心口不由一颤,忙开口道:“殿下,奴才并不知道,不过像董大人这般容貌,这般才学,谁人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