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朝堂之上
听到季公公的话,萧清然唇角不由勾起了一抹轻蔑的笑。
第一次见到董志元之时,的确难掩其惊艳之色。
董志元名声在外,就连丞相府的小姐端木清蕾早就看上董志元。
如若不是因为他身为朝廷命官,只怕端木清蕾早就把人给掳走了。
萧清然情不自禁想起林风,此刻也不知和太子殿下相处得如何。
之前途中遭遇的杀手,若不是夕颜及时出手,林风恐怕早已性命不保。
想到这儿,萧清然秀眉紧蹙,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
丝毫没有在意身侧季公公看向她的眼中闪过的一抹狐疑之色。
董志元在御书房门外等了半个时辰左右,却未得传旨入殿。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之时,便见到季公公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董志元的身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董大人,陛下今日乏了,有事明日再奏,您还是先回去吧。”
“有劳季公公!”董志元道了一声谢,转身便原路返回。
站在身后的季公公看着离去的背影,轻叹了一声,突然想到了长公主殿下赏赐的药,微微拧了一下眉头,转身又回了御书房。
董志元回大理寺内,独自坐在案前。
昏黄的烛光在他俊美的脸庞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目光落在最新呈上的周府灭门案卷宗上,剑眉紧锁,陷入了沉思。
“大人,夜深了,您也早些歇息吧。”书童何福端着热茶走进来,见董志元仍在翻阅卷宗,忍不住劝道。
董志元摇了摇头,修长的手指划过卷宗上的文字,声音低沉,“这起案子疑点重重,若不尽快查明真相,听怕会连累无辜之人,死者也难沉冤昭雪。”
据卷宗记载,马奴张云自称原本是逃兵,为了躲避追捕,乔装打扮后潜入李府当马奴。
没想到,被周府少爷周子童识破了身份。
起初,张云并未起杀人灭口的念头,恰好得知周子童与刑部侍郎李渊之子李长泽素有矛盾,便趁夜潜入周府,掳走了周家三小姐,企图索要赎金后逃离京城。
可没想到,周子童竟离奇死亡。
张云本以为可以就此高枕无忧,可周家小姐突然生病,他担心周家小姐死了自己拿不到赎金,于是想回周府拿药,却没有想到被周府的护卫抓住,差点被乱棍打死。
怀恨在心的张兰,于是在井中下毒,导致周府上下惨遭毒手。
“阿福,你不觉得这案子太过蹊跷吗?”董志元微蹙起眉头,不解地开口道:“一个小小的马奴,即便心怀怨恨,又怎能仅凭一己之力,杀光周府上下数十口人?那些人分明早已中毒,为何毒发时间如此巧合?都死在了刑部大牢之中?”
何福愣了愣,挠了挠头:“大人所言极是,这案子似乎背后另有隐情,可是如今能够结案对大人而言难道不是一件喜事吗?”
董志元听了这话,苦笑了一声。
张云大可逃之夭夭却为何突然前来自首?难道只是因为皇上下旨封了李府,所以他才心生惶恐?
“福祸相依,明日我会如实将案情告之陛下。”董志元语气中带着笃定,随即吩咐了何福几句。
天色刚破晓,浓稠的雾气还未散尽,董志元身着一袭绯色官服,神色凝重地踏入朝堂。
早朝开始,大臣们分列两排,四周气氛严肃而安静。
“陛下,关于周府灭门一案,臣经过多日彻查,有了诸多发现。表面看来,马奴张云为掩盖逃兵身份,在一系列变故后杀害周府众人。然而,深—入调查后,案件疑点重重,诸多线索表明,此案与刑部侍郎李渊之子并无直接关联……”董志元语气不急不缓。
皇上萧屿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深邃的眸子直勾勾地盯着董志元。
朝堂上的大臣们有的面露惊讶,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丞相端木熙向前一步恭敬拱手,神情肃然:“陛下,董大人平日里与刑部侍郎李渊交往甚密,如今在这案件调查中,明显偏袒李家。所谓的调查结果,恐怕是为包庇李家公子而编造的。”
董志元心中一紧,忙转身面向端木熙,眼中掠过一丝愤怒与焦急:“丞相大人,说话要有证据!臣一直秉持公正,依法—办案,绝无偏袒之心。周府一案的调查,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实证据支撑,怎能被您随意污蔑!”
端木熙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掏出一份书信,在众人面前晃了晃:“陛下,这是从民间获取的书信,足以证明董大人与李渊私下往来频繁,关系非同一般。在如此重大案件中,难保董大人不会因私废公。”
朝堂上瞬间一片哗然,众人的目光在董志元与端木熙之间来回穿梭。
董志元顿时脸色煞白,端木熙此举早有预谋,这份所谓的书信,很可能是对方为陷害他伪造的。
萧屿脸色愈发阴沉,犀利的目光落在董志元的身上,语气冰冷:“董爱卿,对此你作何解释?”
“陛下,这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只想查明真相,还死者公道,从未有过偏袒之意。恳请陛下明察!至于书信更是子虚乌有之事。”
朝堂上陷入僵局,大臣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
一派支持端木熙,要求严惩董志元;另一派则认为案件尚有蹊跷,不应仓促定案。
董志元跪在地上,自己的声誉和前程危在旦夕,周府灭门案的真相能否大白,李渊能否洗脱罪名,就看皇上究竟相信谁的话。
坐在龙椅上的萧屿若有所思了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竟然丞相对此案有所怀疑,那就由你去好好审一审这自首之人。”
话音落下,端木熙连忙躬身上前,“臣遵旨!”
董志元心蓦地一跳,可是面上却未露出任何不悦之色。
想来待到端木熙审完张云,死的不仅仅是李渊一家,只怕自己也会难逃一死。
不过,今日他上呈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连国师都无法与端木熙抗衡,自己又有何能耐?
董志元在离开皇宫的一路,心里把长公主萧清然好好骂了一顿……
听到季公公的话,萧清然唇角不由勾起了一抹轻蔑的笑。
第一次见到董志元之时,的确难掩其惊艳之色。
董志元名声在外,就连丞相府的小姐端木清蕾早就看上董志元。
如若不是因为他身为朝廷命官,只怕端木清蕾早就把人给掳走了。
萧清然情不自禁想起林风,此刻也不知和太子殿下相处得如何。
之前途中遭遇的杀手,若不是夕颜及时出手,林风恐怕早已性命不保。
想到这儿,萧清然秀眉紧蹙,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
丝毫没有在意身侧季公公看向她的眼中闪过的一抹狐疑之色。
董志元在御书房门外等了半个时辰左右,却未得传旨入殿。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之时,便见到季公公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董志元的身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董大人,陛下今日乏了,有事明日再奏,您还是先回去吧。”
“有劳季公公!”董志元道了一声谢,转身便原路返回。
站在身后的季公公看着离去的背影,轻叹了一声,突然想到了长公主殿下赏赐的药,微微拧了一下眉头,转身又回了御书房。
董志元回大理寺内,独自坐在案前。
昏黄的烛光在他俊美的脸庞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目光落在最新呈上的周府灭门案卷宗上,剑眉紧锁,陷入了沉思。
“大人,夜深了,您也早些歇息吧。”书童何福端着热茶走进来,见董志元仍在翻阅卷宗,忍不住劝道。
董志元摇了摇头,修长的手指划过卷宗上的文字,声音低沉,“这起案子疑点重重,若不尽快查明真相,听怕会连累无辜之人,死者也难沉冤昭雪。”
据卷宗记载,马奴张云自称原本是逃兵,为了躲避追捕,乔装打扮后潜入李府当马奴。
没想到,被周府少爷周子童识破了身份。
起初,张云并未起杀人灭口的念头,恰好得知周子童与刑部侍郎李渊之子李长泽素有矛盾,便趁夜潜入周府,掳走了周家三小姐,企图索要赎金后逃离京城。
可没想到,周子童竟离奇死亡。
张云本以为可以就此高枕无忧,可周家小姐突然生病,他担心周家小姐死了自己拿不到赎金,于是想回周府拿药,却没有想到被周府的护卫抓住,差点被乱棍打死。
怀恨在心的张兰,于是在井中下毒,导致周府上下惨遭毒手。
“阿福,你不觉得这案子太过蹊跷吗?”董志元微蹙起眉头,不解地开口道:“一个小小的马奴,即便心怀怨恨,又怎能仅凭一己之力,杀光周府上下数十口人?那些人分明早已中毒,为何毒发时间如此巧合?都死在了刑部大牢之中?”
何福愣了愣,挠了挠头:“大人所言极是,这案子似乎背后另有隐情,可是如今能够结案对大人而言难道不是一件喜事吗?”
董志元听了这话,苦笑了一声。
张云大可逃之夭夭却为何突然前来自首?难道只是因为皇上下旨封了李府,所以他才心生惶恐?
“福祸相依,明日我会如实将案情告之陛下。”董志元语气中带着笃定,随即吩咐了何福几句。
天色刚破晓,浓稠的雾气还未散尽,董志元身着一袭绯色官服,神色凝重地踏入朝堂。
早朝开始,大臣们分列两排,四周气氛严肃而安静。
“陛下,关于周府灭门一案,臣经过多日彻查,有了诸多发现。表面看来,马奴张云为掩盖逃兵身份,在一系列变故后杀害周府众人。然而,深—入调查后,案件疑点重重,诸多线索表明,此案与刑部侍郎李渊之子并无直接关联……”董志元语气不急不缓。
皇上萧屿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深邃的眸子直勾勾地盯着董志元。
朝堂上的大臣们有的面露惊讶,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丞相端木熙向前一步恭敬拱手,神情肃然:“陛下,董大人平日里与刑部侍郎李渊交往甚密,如今在这案件调查中,明显偏袒李家。所谓的调查结果,恐怕是为包庇李家公子而编造的。”
董志元心中一紧,忙转身面向端木熙,眼中掠过一丝愤怒与焦急:“丞相大人,说话要有证据!臣一直秉持公正,依法—办案,绝无偏袒之心。周府一案的调查,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实证据支撑,怎能被您随意污蔑!”
端木熙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掏出一份书信,在众人面前晃了晃:“陛下,这是从民间获取的书信,足以证明董大人与李渊私下往来频繁,关系非同一般。在如此重大案件中,难保董大人不会因私废公。”
朝堂上瞬间一片哗然,众人的目光在董志元与端木熙之间来回穿梭。
董志元顿时脸色煞白,端木熙此举早有预谋,这份所谓的书信,很可能是对方为陷害他伪造的。
萧屿脸色愈发阴沉,犀利的目光落在董志元的身上,语气冰冷:“董爱卿,对此你作何解释?”
“陛下,这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只想查明真相,还死者公道,从未有过偏袒之意。恳请陛下明察!至于书信更是子虚乌有之事。”
朝堂上陷入僵局,大臣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
一派支持端木熙,要求严惩董志元;另一派则认为案件尚有蹊跷,不应仓促定案。
董志元跪在地上,自己的声誉和前程危在旦夕,周府灭门案的真相能否大白,李渊能否洗脱罪名,就看皇上究竟相信谁的话。
坐在龙椅上的萧屿若有所思了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竟然丞相对此案有所怀疑,那就由你去好好审一审这自首之人。”
话音落下,端木熙连忙躬身上前,“臣遵旨!”
董志元心蓦地一跳,可是面上却未露出任何不悦之色。
想来待到端木熙审完张云,死的不仅仅是李渊一家,只怕自己也会难逃一死。
不过,今日他上呈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连国师都无法与端木熙抗衡,自己又有何能耐?
董志元在离开皇宫的一路,心里把长公主萧清然好好骂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