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了不要让囡囡跑这一趟吧?也不知道有什么好露面的,什么好处落不着还累得慌。”柳夫人送柳拂春离开的时候还不断在数落着父子俩,父子俩虚心接受批评,但是柳拂春分明看出了这两人就是“下次还敢”。
柳拂春默默扶额叹了口气:还真是一家子卧龙凤雏啊。
回去的路上却遇到了傅青松家的那个小童,看那小童着急忙慌的样子,柳拂春掀开车帘,问道:“小华,怎么了?是夫子出事了吗?”小华一看是柳拂春,眼睛顿时一亮,道:“县主大人!夫子让我出来找人,夫子没说找谁,我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说着,小华期待又紧张地看着柳拂春:“县主大人能去看看夫子吗?”
“夫人……”翠珠有些担忧地看着柳拂春,私心不想再让柳拂春劳累了,但柳拂春有自己的考量。
虽然她答应了家人不掺和这些事情,但是只是她不主动去掺和,碰上了她还是会管一管的。
柳拂春太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了,说着要明哲保身,实则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好奇的话,会想着知道所有的前因后果才满足。
傅青松不会无缘无故地让小华出来找人,还不说要找什么人。就不说小华才几岁,豆丁大小的人,万一遇上拐子怎么办?再说了,小华年纪这么小,也不认识京城里那些高门大户啊。
柳拂春略一思索:“行,去长宁街吧。”
傅青松也没想到柳拂春会来,看到小华两眼放光地把柳拂春带进来只觉得两眼一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县主,麻烦你大着肚子还跑这一趟了。”
柳拂春拍了拍小华的头顶,道:“没事,我看小华一个小孩在外面也不太安全。”
顿了一下,柳拂春问道:“夫子忽然让小华出去找人,还不告诉要找谁,是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说起这个,傅青松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让小华回去念书,等到这里只剩下他和柳拂春,才道:“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我总觉得最近有人在盯着我。”
“有人?会不会是陛下的人?”柳拂春一愣,随即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我觉得不是。”傅青松摇了摇头,“之前我进宫见过一次陛下,也得知了陛下当时网开一面的原因,若真是陛下的人,没必要这样藏着掖着。”
柳拂春一听之前傅青松进宫了,还得知了当年的内情,顿时想问问到底是个什么事,但是她忍住了,告诫自己少打听为好:“那夫子认为会是什么人要盯着夫子呢?”
说到这里,傅青松脸上的神色骤然变得萎靡起来:“就是不知道才想请人帮忙,实不相瞒,我原先是想去找县主的兄长的,但是一时间忘了县主的兄长名讳,又不知道县主的兄长住在哪里。”
“我怀疑……是不是二十年前的幕后黑手知道了我住在这里,要斩草除根?”傅青松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年过半百的人说起这个时候仍然免不了有一点恐惧。柳拂春见状,道:“那我的建议是,夫子趁早向陛下禀明这件事。”
“当然,夫子也有可能会被当作钓出幕后黑手的诱饵,只不过夫子这里相对的确实会安全不少。各有利弊,看夫子怎么选择了。”柳拂春不紧不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闻言,傅青松的脸不自觉皱成一团,在脸上原本就有的褶子的衬托下,就显得更加萎靡不振了:“县主说得有道理,但我没有证据,贸然告知陛下也只会打草惊蛇。”“看来夫子已经做好选择了,我可以帮夫子把这个事情告诉我兄长。”柳拂春微微一笑。
“看来,又要欠县主一个人情了。”傅青松苦笑一声。
柳拂春的神色却变得有些凝重,只不过很快就放松下来,像是强压住了内心的担忧一样:“夫子不必言谢,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不等傅青松思考柳拂春这话是什么意思,柳拂春便起身离去了。
她没有直接去找柳霄渊,而是回府之后,把和傅青松说的话,以及自己的猜测完完整整地写在了纸上,然后让挽春把这封信送到拂花巷子里去。
她想,不管柳霄渊是先自己调查,还是直接上报明通帝,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今年的春闱,不管春闱本身会不会出事,但春闱的这段时间内肯定是不太平的。
与此同时。
沈南意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女子,不太确定地开口:“百里姑娘……?”女子点了点头,沈南意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难不成百里姑娘是有了什么消息了?”
百里姑娘坐在沈南意对面,道:“你想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先坏消息吧。”但百里姑娘越是这么说,沈南意就越不安,心里的戒备也就越重。
“你要找的人,死了。”百里姑娘面不改色地编着瞎话,果不其然看见了沈南意的面色变了:“死了?怎么会?那岂不是没有什么能把柳拂春拉下来了?”
“那好消息是什么?”
百里姑娘继续编着瞎话:“好消息就是,我们找到了你说的那个柳拂春的帕子。”说着,百里姑娘从袖中掏出来一条月白色的帕子,帕子的一角绣着一个“春”字和一小簇迎春花,彰显着身份。
看到这个,沈南意的脸色顿时好转,她克制住想把这条帕子夺过来的冲动,道:“多谢百里姑娘,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她就说,当时的那个人怎么可能是萧封戟,果然被她找到了破绽。
她倒要看看,被戳破谎言的柳拂春还能如何在护国公府和陛下太后面前狡辩挣扎。
百里姑娘把这条其实是仿制的帕子递给沈南意,看着沈南意脸上溢于言表的喜色,眼里闪过一丝轻蔑和嘲讽。
蠢人才好啊,尤其是自认为聪明的蠢人,既能帮他们达成目的,又会因为心知肚明而不会把他们说出去。
柳拂春默默扶额叹了口气:还真是一家子卧龙凤雏啊。
回去的路上却遇到了傅青松家的那个小童,看那小童着急忙慌的样子,柳拂春掀开车帘,问道:“小华,怎么了?是夫子出事了吗?”小华一看是柳拂春,眼睛顿时一亮,道:“县主大人!夫子让我出来找人,夫子没说找谁,我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说着,小华期待又紧张地看着柳拂春:“县主大人能去看看夫子吗?”
“夫人……”翠珠有些担忧地看着柳拂春,私心不想再让柳拂春劳累了,但柳拂春有自己的考量。
虽然她答应了家人不掺和这些事情,但是只是她不主动去掺和,碰上了她还是会管一管的。
柳拂春太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了,说着要明哲保身,实则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好奇的话,会想着知道所有的前因后果才满足。
傅青松不会无缘无故地让小华出来找人,还不说要找什么人。就不说小华才几岁,豆丁大小的人,万一遇上拐子怎么办?再说了,小华年纪这么小,也不认识京城里那些高门大户啊。
柳拂春略一思索:“行,去长宁街吧。”
傅青松也没想到柳拂春会来,看到小华两眼放光地把柳拂春带进来只觉得两眼一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县主,麻烦你大着肚子还跑这一趟了。”
柳拂春拍了拍小华的头顶,道:“没事,我看小华一个小孩在外面也不太安全。”
顿了一下,柳拂春问道:“夫子忽然让小华出去找人,还不告诉要找谁,是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说起这个,傅青松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让小华回去念书,等到这里只剩下他和柳拂春,才道:“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我总觉得最近有人在盯着我。”
“有人?会不会是陛下的人?”柳拂春一愣,随即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我觉得不是。”傅青松摇了摇头,“之前我进宫见过一次陛下,也得知了陛下当时网开一面的原因,若真是陛下的人,没必要这样藏着掖着。”
柳拂春一听之前傅青松进宫了,还得知了当年的内情,顿时想问问到底是个什么事,但是她忍住了,告诫自己少打听为好:“那夫子认为会是什么人要盯着夫子呢?”
说到这里,傅青松脸上的神色骤然变得萎靡起来:“就是不知道才想请人帮忙,实不相瞒,我原先是想去找县主的兄长的,但是一时间忘了县主的兄长名讳,又不知道县主的兄长住在哪里。”
“我怀疑……是不是二十年前的幕后黑手知道了我住在这里,要斩草除根?”傅青松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年过半百的人说起这个时候仍然免不了有一点恐惧。柳拂春见状,道:“那我的建议是,夫子趁早向陛下禀明这件事。”
“当然,夫子也有可能会被当作钓出幕后黑手的诱饵,只不过夫子这里相对的确实会安全不少。各有利弊,看夫子怎么选择了。”柳拂春不紧不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闻言,傅青松的脸不自觉皱成一团,在脸上原本就有的褶子的衬托下,就显得更加萎靡不振了:“县主说得有道理,但我没有证据,贸然告知陛下也只会打草惊蛇。”“看来夫子已经做好选择了,我可以帮夫子把这个事情告诉我兄长。”柳拂春微微一笑。
“看来,又要欠县主一个人情了。”傅青松苦笑一声。
柳拂春的神色却变得有些凝重,只不过很快就放松下来,像是强压住了内心的担忧一样:“夫子不必言谢,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不等傅青松思考柳拂春这话是什么意思,柳拂春便起身离去了。
她没有直接去找柳霄渊,而是回府之后,把和傅青松说的话,以及自己的猜测完完整整地写在了纸上,然后让挽春把这封信送到拂花巷子里去。
她想,不管柳霄渊是先自己调查,还是直接上报明通帝,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今年的春闱,不管春闱本身会不会出事,但春闱的这段时间内肯定是不太平的。
与此同时。
沈南意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女子,不太确定地开口:“百里姑娘……?”女子点了点头,沈南意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难不成百里姑娘是有了什么消息了?”
百里姑娘坐在沈南意对面,道:“你想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先坏消息吧。”但百里姑娘越是这么说,沈南意就越不安,心里的戒备也就越重。
“你要找的人,死了。”百里姑娘面不改色地编着瞎话,果不其然看见了沈南意的面色变了:“死了?怎么会?那岂不是没有什么能把柳拂春拉下来了?”
“那好消息是什么?”
百里姑娘继续编着瞎话:“好消息就是,我们找到了你说的那个柳拂春的帕子。”说着,百里姑娘从袖中掏出来一条月白色的帕子,帕子的一角绣着一个“春”字和一小簇迎春花,彰显着身份。
看到这个,沈南意的脸色顿时好转,她克制住想把这条帕子夺过来的冲动,道:“多谢百里姑娘,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她就说,当时的那个人怎么可能是萧封戟,果然被她找到了破绽。
她倒要看看,被戳破谎言的柳拂春还能如何在护国公府和陛下太后面前狡辩挣扎。
百里姑娘把这条其实是仿制的帕子递给沈南意,看着沈南意脸上溢于言表的喜色,眼里闪过一丝轻蔑和嘲讽。
蠢人才好啊,尤其是自认为聪明的蠢人,既能帮他们达成目的,又会因为心知肚明而不会把他们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