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沈家绝望了!沈万三懊悔不已!-《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老爷。”

  “不好了!”

  沈家的管家,神色慌张,脚步踉跄的向内堂奔去,整个人显得急切又无措。

  “又发生何事了?”

  看着眼前慌不择路闯入内堂的管家,沈万三眉头一皱,老脸上满是不悦之色。

  这段时间以来,对沈家而言,坏消息就像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几乎每隔几日,便能收到来自各处,尤其是北方的坏消息,这让本就不再年轻的沈万三,不堪重负。

  每日劳累不断,亲自处理各种事情。

  “刚刚有圣旨到了朱府,冠军伯朱应北伐建功,皇上特加封朱应之妻沈玉儿为三品诰命。”

  管家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而且…而且从朝堂上传出的消息,还未正式公布,朱应似乎要晋侯爵位,封为冠军侯啊。”

  冠军侯!

  这三个字,如同一声惊雷,在沈万三的耳边炸响。

  坐在主位椅子上的沈万三,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原本稳稳握在手中的茶水,此刻也是下意识的一松开。

  啪呲

  一声脆响,茶杯在地上碎裂,茶水四溅,洒了一地。

  “怎么会啊?”

  沈万三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冠军侯!他才十七岁啊。”

  “他怎么可能被封为冠军侯啊?十七岁的侯爵位!”

  沈万三的眼中充满了恐惧。

  那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此刻完全被恐惧所占据,仿佛预见到了未来一场无法躲避的灭顶之灾。

  或者说!

  哪怕时至今日,沈万三依旧觉得如梦似幻,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初那个名不见经传的黄毛小子,究竟是如何成长到现在这令人敬畏的地步,以仅仅十七岁的年龄便封侯拜爵。

  当然。

  在外界看来,朱应已是十九岁了,毕竟为了坑害朱应,沈万三不惜重金买通募兵官,篡改了朱应的年龄与户籍。

  可沈万三心里比谁都清楚,朱应实打实的,才十七岁多一点啊。

  此刻!

  在沈万三心中,除了如冲涌不断的恐惧之外,还有一种强烈的情绪在心底翻涌,那便是懊悔,一种蚀骨的懊悔。

  他的眼中流出深深的自责,原本他有机会与朱应结为亲家,朱应也极有可能成为他沈家的女婿。

  可就是因为自己的短视,因为自己的轻视,亲手将这大好的机会毁于一旦。

  如今的朱应,已然站在了沈家的对立面,双方之间,不死不休。

  这,已然无法改变了。

  “这个消息,确定吗?”

  沈万三强作镇定,回过神来,目光紧紧凝视着管家,追问道。

  “老爷。”

  管家苦笑着,非常的无奈与苦涩:“消息确定了。”

  “就在刚才,皇上的贴身太监总管亲自前往朱府宣旨,封沈玉儿为三品诰命夫人。”

  “老爷吩咐我们要密切留意朱府,所以咱家的下人也去瞧了热闹。”

  但话还没有说完。

  “我不是问这个诰命。”

  沈万三眉头再次紧皱,语气加重了几分,沉声问道:“我是问朱应封侯爵位,是真是假?”

  三品诰命虽然尊贵,但相比于侯爵,那自然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

  “虽然尚未正式公布,但消息已然确凿无疑。”

  管家神色凝重,声音低沉的说道:“此次北伐大捷,全因朱应率大明的骑兵正面击溃了北元的蒙古铁骑。”

  “所以太子殿下亲自上奏,恳请晋朱应为侯爵位,爵号仍旧是冠军。”

  “如今,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冠军侯了。”

  而一听这话。

  “正面击溃北元蒙古铁骑!”

  沈万三脸色陡然一沉。

  作为从元庭时期便活跃的商贾,他对北元铁骑的强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知。

  昔日,他甚至曾亲眼目睹那些起义军在北元铁骑的铁蹄下,如同蝼蚁般被肆意屠戮的血腥场景。

  北元铁骑那强横的战力,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他深知,那根本不是普通汉人骑兵所能轻易抗衡的。如今听闻朱应竟能率领明军骑兵正面击溃蒙古铁骑,他的第一反应便是不相信!

  “假的。”

  沈万三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这军功一定是假的。”

  “蒙古铁骑何等强大?”

  “当年你也亲眼看见过,他们是何等厉害?这朱应为了晋升,简直不择手段,竟然敢谎报军情。”

  “这可是死罪。”

  然而。

  一旁的管家却苦笑摇头,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无奈。

  “老爷。”

  管家轻声说道:“这捷报千真万确。”

  “据老奴派人多方探查,这消息是北伐大将军郭英亲自上奏的,绝无半点虚假。”

  “据说,这一次北伐大捷,皇上还会用圣旨昭告天下,让天下百姓尽知我大明的武德之风,知晓我军正面击溃了北元铁骑。”

  “而朱应的名字,也将出现在这昭告之中。”

  “这是皇上与太子赐予朱应的无上殊荣。”

  “而且,朝堂之下如今也是议论纷纷,经此一役,朱应的名望以及冠军侯的威名,必将响彻天下。”

  “如今,朝中已有不少人动了心思,想要结交朱应,其中不乏六部的重臣。”

  “这朱应,已经彻底飞黄腾达了。”

  “我沈家,真的树立了一个不可对付的敌人啊。”

  “甚至…甚至这一次昭告天下之后,或许连淮西那帮人,都奈何不了他了。”

  管家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与绝望。

  起初!

  他们还妄图借助淮西的势力,凭借沈玉儿的身份,来威胁朱应,迫使朱应放弃对沈家的报复。

  可如今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痴心妄想,简直愚蠢至极。

  听着管家的这番话,沈万三的脸色愈发阴沉,

  面对此刻的情形。

  面对愈发强大的朱应。

  纵然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可在权势滔天的侯爵面前,这些财富似乎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仅仅是想到未来,想到朱应可能对沈家展开的报复,沈万三便感到一阵深深的懊悔与后怕,脊背发凉。

  他耗费了无数心血,历经多年拼搏,才开创了沈家这庞大的家业,让沈家成为了大明首屈一指的商贾家族。

  他已然年迈,可就如同所有有权有势之人一样,满心期望能将这一切稳稳传给自己的儿子。

  可现在一想到沈家树立了朱应这样可怕的敌人,沈万三甚至觉得自己死都不能安心,他害怕自己一旦闭眼,沈家便会在朱应的怒火中被彻底灭族。

  “唉。”

  沈万三长叹一口气,这声叹息仿佛包含了他一生的沧桑与无奈。

  他将目光缓缓投向管家,问道:“你说现在,我沈家还能做些什么?”

  “朱应,短短三年时间啊!他竟然成长到了如此地步。”

  “老夫终究是错了啊,不该如此对付他。”

  “如若当初没有那般针对他,而是促成他与燕儿的婚事,再让沈玉儿作为妾室嫁过去,我沈家又该是何等的荣耀啊?”

  说到此处。

  沈万三的眼中满是懊悔之色,恨不得时光倒流,回到三年前,重新做出那个改变沈家命运的选择。

  从元庭时期到现在,沈万三为了家族昌盛做出了无数次选择,但唯独这一次选择错了啊!

  错的离谱!

  “老爷。”

  管家一脸凝重,神色间透着深深的忧虑:“木已成舟,如今我们必须得好好想想,该如何面对朱应的报复。”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如今看来,我沈家在北平府的商队接连出事,多半就是朱应所为。”

  “而且,以朱应如今的行事风格和发展态势,未来他针对我们沈家的报复,绝不会轻易停止,恐怕不仅仅是北平府,其他地方也难以幸免。”

  “此子,当真是睚眦必报。”

  闻声。

  “唉!”

  沈万三再次长叹,无奈的说道:“如今就只能等沈聪回来,看看朱应到底是什么态度了。”

  “只要他不针对我沈家,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此刻的沈万三,已然没了当初的强硬与底气,再也不敢提及“威胁”二字。

  之前他们还满心指望,凭借沈玉儿的身份能拿捏朱应,可如今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随着朱应晋位侯爵,还是武将之中极为尊崇的冠军侯,朝堂上的淮西悍将虽多,可真要论起来,谁又有十足的把握能将朱应压制下去呢?

  如今朝堂上稍有见识的大臣都能看出来,当今皇上与太子如此看重朱应,一方面是因为朱应实打实的赫赫战功,另一方面,未尝不是想借助朱应的力量,打压日益膨胀的淮西势力。

  只要朱应能一直为国立下大功,如今是侯爵,未来说不定真有封国公的可能。

  沈管家微微低下头,没有开口回话。

  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个下人,有些话,实在不便多说。

  就算是沈万三错了,他也不能多说。

  正在这时!

  “父亲。”

  “不好了。”

  沈荣那急切的声音,从堂外传了进来,伴随着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听到这声音,沈万三的神色反而沉稳了些许。

  在他想来,沈荣想必是听闻了沈玉儿封三品诰命,以及朱应即将封侯的消息。

  “有关于朱应与沈玉儿的事情,为父已经知晓了。”

  沈万三看着匆匆跑进来的沈荣,神色平静地说道:“无需如此慌张。”

  “父亲,你在说什么啊?”沈荣一脸茫然,眼中满是困惑,对于父亲这突如其来的话,感到十分不解。

  “你不知道沈玉儿封三品诰命的事?”沈万三眉头一皱,心底隐隐涌起一股不安的预感。

  “父亲。”沈荣犹豫了一下,脸上闪过挣扎之色,还有难以抑制的怒意:“沈聪从北边回来了,只不过……”

  沈荣说着,停顿了一下,似乎难以启齿:“算了,父亲,你自己看吧。”

  沈荣说着,转身对着堂外大声喊道:“带沈聪进来。”

  应声。

  只见两个下人小心翼翼的搀扶着沈聪走入内堂。

  沈聪的脸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脚步虚浮,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非常之虚弱。

  当沈万三一眼望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老眼猛地一凝。

  在他目光之下,沈聪的双手被层层白布紧紧缠绕着,殷红的鲜血透过白布渗了出来,在地上甚至都滴出斑斑血迹,触目惊心。

  “你…你这……”沈万三抬起颤抖的手,指着沈聪,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脸色难看至极。

  “老爷。”沈聪悲愤交加,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带着哭腔:“那朱应就是个畜生啊。”

  “他…他斩断了我的双手。”

  “而且…而且他还放话,说会与我沈家不死不休。”

  沈聪一边说着,一边悲痛地嚎哭起来,那哭声中充满了委屈与愤怒。

  对于朱应,他似乎恨不得生吞了似的。

  而一旁的沈管家,看到自己儿子的惨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

  他急忙快步走上前,双手颤抖着想要触摸儿子的伤口,却又怕弄疼了他,只能老泪纵横的喊道:“聪儿。”

  “父亲。”

  沈荣满脸怒容,眼睛仿佛要喷出火来:“这朱应简直是给脸不要脸。”

  “我沈家已经做出了如此大的让步,甚至准备拿出数万金给他作为补偿,可他不但不接受,竟然还敢如此残忍地对待沈聪,他这分明就是在找死。”

  “既然如此,那就将沈玉儿的身份公之于众。”

  “相信淮西的那帮人知道后,一定会对付朱应的。”

  沈荣因为愤怒,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脯剧烈地起伏着。

  这沈聪是他的心腹,是他派去的,如今遭受如此惨祸,他如何能不气。

  再加上之前去朱府,被沈玉儿让人乱棍打走的屈辱经历,更是让他对朱应恨之入骨。

  从他的表现来看,显然还不知道外面发生的朱应即将封侯的大事。

  “够了。”沈万三脸色阴沉得可怕,冷冷呵斥道。

  “父亲。”沈荣满心不甘,急切的说道:“都到了这等地步了,难道还要一味地退让不成?”

  “这朱应摆明了是要与我沈家作对到底啊。”

  “刚刚我又收到了二弟的来信,他即便是重金请了镖局押送,我们的商队依旧损失惨重,那些山匪如同鬼魅一般,根本防不胜防。”

  “这样下去,我沈家在北平府的生意根本就没法做了……”

  不等沈荣说完话。

  “你现在去外面打听打听吧。”沈万三的声音冰冷而沉重:“朱应,他要被封侯了。”

  “沈玉儿那个丫头也被封为三品诰命夫人了。”

  “淮西?如今他们或许都已经拿朱应毫无办法了。”

  这一番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砸在了沈荣的心头。

  沈荣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愕的抬起头,声音颤抖的说道:“封…封侯?”

  “大少爷。”

  沈管家在一旁无奈的叹了口气,解释道:“外面都已经传遍了,封赏沈玉儿诰命的圣旨都已经到了朱府。”

  “这一次,朱应在北伐中立下了大功。”

  “如今他有权有势,还是朝堂上最年轻的勋贵。”

  “别说是我沈家了,就算是淮西,只怕也拿朱应毫无办法了。”

  听到这里,沈荣完全呆住了,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动弹不得。

  就连原本因为双手被斩断,满心愤怒委屈,叫嚷着让沈万三报仇的沈聪,此刻也如遭雷击,彻底懵了。

  侯爷?

  侯爵?

  他们沈家虽富甲一方,可在这洪武朝,当今皇帝对商贾极为厌恶。

  想要凭借钱财去对付一个侯爵,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对付侯爵?

  找死吧!

  ……

  东宫,大殿内!

  吕本站直了身体,恭敬站在大殿中央,手中捧着那封已经盖上了大印的昭告圣旨。

  “太子殿下。”吕本微微躬身,声音沉稳而恭敬:“这一封圣旨是以急报昭告,还是依制,各府逐步下发?”

  此刻。

  朱标一如既往,正端坐在案几前,批阅奏折。

  听到吕本的声音后,他的目光才落在吕本身上。

  “北伐尚未结束……”朱标思虑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依制逐步下发昭告足矣。”

  “待得北伐功成之后,再行急报昭告。”

  “老臣明白了。”吕本当即恭敬的回道。

  “此间无事,你便下去准备昭告之事吧。”朱标神色平静,继续说道:“明日就在应天城先行昭告,然后逐步扩展到应天府,乃至于周边府域,动作要快。”

  “老臣明白。”吕本再次躬身领命。

  不过,在拜别之前,吕本犹豫了一下,再次恭敬的说道:“殿下,老臣已经有许久未曾见女儿了,不知能否在东宫逗留片刻?”

  闻言!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且去吧!”

  在东宫内,虽然并非皇宫后宫那般规矩森严,但一切的礼仪规范也与皇宫无异。

  哪怕吕本是吕氏的父亲,想要在东宫稍作停留,也必须经过朱标同意。

  “谢太子殿下。”

  得到朱标应允,吕本脸上露出一丝高兴的笑容,道谢一声后,便快步退下了。

  “罗扬。”待得吕本退下后,朱标对着殿外高声喊道。

  身着战甲,身披鲜艳红披风的金吾卫统领罗扬,听到传唤,快步走入殿内。

  当入殿后。

  他当即走到朱标面前,躬身一拜。

  “请殿下吩咐。”罗扬恭敬道。

  “去朱府传旨。”朱标神色平静,语气平和的说道:“明日让朱应之妻沈玉儿携子入东宫觐见。”

  “她入应天已经十余日了,孤也是时候召见她了。”

  话音落。

  “臣领旨。”罗扬当即领命。

  起身,大步流星的退下了。

  倒是雷厉风行。

  待得旨意交代完毕,朱标又重新将目光投向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奏折。

  夜幕将近,他的身影也显得有些疲惫,但却透着勤勉。

  每日如山的奏折政务,几乎从未间断,明日,他也是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安排召见之事。

  而在东宫,吕氏居住的宫殿内!

  “女儿拜见父亲。”

  当吕本踏入宫殿,吕氏立刻起身,恭敬的行礼。

  吕本微微抬眼,目光在殿内候着的宫女们身上扫过。

  吕氏立刻心领神会,轻声说道:“你们都去殿外守着吧。”

  “奴婢领命。”

  众宫女纷纷欠身一拜,然后鱼贯而出,退到殿外,静静守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