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嬴政喝冰啤玩手机,是我眼花了吗》

  “这......”长孙皇后顿了顿说道,“泰儿,阿娘不骗你,阿娘和丽质不是有气疾吗?你程叔叔找到一个可以治疗气疾的地方,我们就是去那治病的。”

  李泰低下头沉思半晌,随即激动说道:“可是兄长他没有病啊!为什么他也可以去?为什么不带上我?”

  “你兄长是太子!他是去那里学习的,泰儿你也要去吗?”李世民迈步入殿。

  “学习?”李泰表示有些犹豫,但他明明见兄长和妹妹回来时一脸笑意,那怎么会是学习后的表情。

  不过既然阿耶都这么说了,自己若是再不依不饶定会惹他生气。想到这,李泰便偃旗息鼓,玩起了小汽车。

  “这就是坦克吗?”狄仁杰看着霍去病指导刘据遥控坦克模型车,不由问道。

  一旁的白起点了点头,回道:“我第一次在视频里见到的时候,心中就一句话‘时代变了’。”

  “是啊,这坦克若是放在我们那时代的战场上,定是所向披靡啊!”狄仁杰深以为然。

  宋慈路过向几人打了招呼,狄仁杰连忙拦下他。

  “宋大人,关于探案一道我有诸多疑问请教,不知你是否有空?”

  “当然,狄公。那我们去茶室?”

  “请。”

  “宋大人啊,我从许娘子处听闻你断案如神,以法医之术屡破奇案。今日得空,想与你好好聊聊这探案之道。”狄仁杰替宋慈倒了杯茶。

  宋慈连忙接过茶,说道:“狄公过誉了,我不过是凭借对尸体的钻研,从细微处寻得真相。狄公断案才是手段高明,久闻狄公在朝堂内外,经手之案无一冤假错。”

  狄仁杰听罢面露微笑:“我断案多从人情世故、各方关系入手。先理清涉案之人的纠葛,再逐步排查线索。”

  “有时,人心比证据更能指引方向。宋大人,你凭借法医之术,又有何心得?”

  “我以为,尸体从不说谎。每一处伤痕、每一点尸斑,都是死者留下的无声证词。比如,曾有一案,死者看似溺水而亡,但通过对尸体肺部积水、口鼻特征的检验,发现乃是死后被抛入水中,这才锁定真凶。”

  “妙啊,以物为证,精准无误。可有时证据易被伪造,这又该如何应对?”

  “这便需要更细致的检验,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假的终是假的,总会露出破绽。而且,除了物证,人证也不可忽视。不过,人证或因恐惧、或因私利而说谎,狄公如何甄别?”

  “我常以攻心之术,观察其言行举止,从细微反应判断真伪。再者,多方求证,让谎言不攻自破。”

  宋慈点头道:“狄公此方法巧妙至极。我认为,探案需将物证与人证结合,再加上严密的推理,方能还原真相。”

  狄仁杰:“正是此理,宋大人与我虽方法略有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查明真相,还世间一个公道 。”

  两人志趣相投,聊得几乎忘了时间。

  同样在基地里忘乎所以的还有李白和苏轼二人。

  宝宝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此时的李白苏轼二人并没有像往日那般品美酒赏诗词,而是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的大家伙。

  “子瞻,这机器真能将酒壶打印出来?”李白仔细盯着3D打印机问道。

  “许娘子说的应该是真的。这模型图还是我设计,许娘子帮忙绘制上传的呢。现在我们就等着看它成形了。”苏轼搓搓手,一脸期待地等待着杰作。

  “如果成功了,我要亲手设计一款霸气侧漏的宝剑!”李白笑着喊道。

  两个小时后。

  “成功了?”李白急忙问道。

  苏轼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将新鲜出炉的酒壶拿到李白面前。

  “妙哉!妙哉!真乃神技也!子瞻,若是这东西能打印无数美酒,岂不美哉!”李白开始脑洞大开。

  “哈哈,那咱们岂不成为了神笔马良。”苏轼开怀大笑。

  “听许娘子说,这机器还可打印人体骨骼,宋大人听闻后激动不已。”

  “对于身有残疾之人,这的确是难以想象的福音啊!”李白感叹道。

  两人完全沉浸在科技的魅力中,俨然有将3D打印机研究透彻的架势。

  “咔嚓!”一声轻响,李白和苏轼二人围着机器琢磨的画面定格在了李清照的拍立得中。

  没等他们发话,李清照解释道:“我想记录一下基地客人们的生活趣事和喜怒哀乐,想来两位不会介意吧?”

  苏轼摆了摆手,李白更是笑说:“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李娘子能将我们拍的俊逸非凡些。”

  李清照大笑:“放心,诸位都上镜的很。”

  说罢,她取出随身小包中的相册,递给李白。

  “嚯,李娘子你不当记者真是屈才了。”看着相册中众人灵动的生活学习画面,李白不禁连连赞叹。

  “好眼光,我正有此意。”李清照打开笔记本向着两人晃了晃。

  “择日不如撞日,可否采访一下二位?”

  苏轼和李白对视一眼,相互谦让了一番,最后由苏轼先接受采访。

  李白贴心地充当了摄像师的角色,在一旁认真地拍着两人。

  “苏公,您一生起起落落起起落落起起落落......”

  “咳咳,倒也不必如此详细。”苏轼自嘲道,李白则在一旁偷笑。

  李清照忍住笑意继续说道:“苏公,您一生起起落落,历经无数坎坷,却能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晚辈实在钦佩。不知苏公是如何做到的?”

  苏轼轻笑一声,突然开嗓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

  李清照:!!!有被安利到,谢谢。

  “哈哈,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只是看开了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罢了。就像我在黄州时,虽被贬谪,但也能享受到当地的美食,写下《赤壁赋》等文章。”

  “那么,苏公,您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