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嬴政喝冰啤玩手机,是我眼花了吗》

  当苏轼在诸多美食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之时,蒙恬和蒙毅两兄弟正吃着泡面加肠配可乐。

  “哥,两千年后的食物就是美味啊!”

  “哈哈,多吃点,管够!”

  “哥,你说千年后的粮食亩产量当真如此之高吗?”

  “当然,你看看那些试图毁掉高产粮种的始作俑者的下场就知道了。”

  “陛下这次是真动怒了。不过未来的人们真是了不起啊,种下的粮食可以养活那么多人口!”

  “这一切还得从一位老人的‘禾下乘凉梦’开始......”蒙恬娓娓道来。

  “......华夏饥荒肆虐、大地饿殍遍野的景象深深刺痛了袁老的心,他毅然决然投身杂交水稻研究,开启了改变世界的征程。”

  “试验初期,他遭遇无数次失败,研究经费紧张,实验设备简陋,外界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但袁老从未动摇,他坚信,在这片土地上,一定能培育出高产的水稻。”

  “为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他顶着烈日,在茫茫稻海中一株一株地观察、筛选。汗水湿透衣衫,蚊虫肆意叮咬,他浑然不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了 “野败”,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此后,袁老带领团队日夜钻研,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 “三系” 配套,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

  “即便功成名就,袁老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挑战超级稻,每一次产量的突破,都是对人类饥饿问题的有力回击。”

  “他不仅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还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全球,帮助无数人摆脱饥饿的威胁。”

  “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一个最为纯粹的梦想,让世人摆脱饥饿。袁公千古!”蒙毅由衷感叹道。

  “哥,走!”

  “去哪儿?”

  “自然是去看看田地里生长的那些宝物。”

  看着绿色的茎蔓沿着地面匍匐生长的生机样,兄弟俩不禁相视一笑。这些都是大秦的希望啊。

  “陛下现在呀,看到这些作物就想笑,愁只愁咱们大秦地方不够大。”蒙恬笑着说道。

  “啊?六国的那些遗民听了只怕无言。”蒙毅调侃道。

  “没办法,来年还得腾些地方种植棉花。”

  “要普及那么多种作物,怕是阻力很大啊!”

  “经上次这么一闹,红薯土豆的名号却是早早打出去了,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要说还是咱有先见之明,以各种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棉花。标儿,你是没看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向我讨教推广经验时的模样。那叫一个大写的爽!”朱元璋得意洋洋。

  “爹自然是高瞻远瞩。棉花种植在全国推行后,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棉花的广泛种植带动了纺织业的繁荣。各地的纺织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还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集市上,棉纺织品琳琅满目,买卖兴隆,税收也随之增加,为大明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听后,面露微笑,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标儿,你能看到这些,我甚感欣慰。身为帝王,所思所行皆要以百姓福祉为出发点,以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

  朱标坚定地点点头:“儿子定当铭记爹的教诲。”

  “对了,爹,市舶司详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已经出来了,包括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抽分比例、税收标准等各项内容。”

  “好,你与我一同把关。”

  “还需加强海防建设。”朱元璋边说边标注道,“增加水师兵力,定期巡逻海域,打击海盗和倭寇,保障海上贸易的安全。”

  “对参与海外贸易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和背景调查。同时,收集海外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报,为我大明的海防和外交政策提供参考。”

  “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要跟上。对这几个主要的贸易港口进行修缮和扩建,建设码头、仓库、船坞等设施,改善港口的通航条件,提高货物的装卸和储存能力......”

  “爹,您交给我的水泥配方已研制成功,正好可以投入建设中。”

  “好极了!”朱元璋大笑。

  “标儿,再过几日就是你娘的生日了,你说我送什么礼物给她好呢?”朱元璋突然抬头说道。

  朱标呵呵笑道:“爹,您还不知道娘吗?您送什么她都喜欢。”

  “嘿,你这臭小子,还敢打趣爹娘了。”朱元璋笑骂道。

  “不如送些大明没有的东西,我想许姑娘对此会比较了解一些吧?”

  “标儿言之有理,我去去就来!”下一秒,朱元璋便消失在了原地。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他这风风火火的老爹啊。

  回到基地打算去找许瑛的朱元璋半路被人一拦,定睛一看,不是自家老四又是谁。

  “爹,你这么风风火火的是要干什么呢?”朱棣不明所以。

  “臭小子,连你娘的生辰都忘了吗?”朱元璋突然来了一句。

  “爹说的是什么话?娘的生辰我怎会忘记?”朱棣无辜脸。

  “啊,爹,你不会是想给娘一个惊喜才来的这吧?”

  “惊喜?往年宫中庆寿都是那老一套,这次在基地再给你娘一个惊喜,不错不错!老四说的好!”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说道。

  “庆生吗?要不你们亲手做个生日蛋糕?”许瑛给出建议。

  “生日蛋糕?就是自助餐里的糕点吗?”朱棣好奇道。

  “你们可以看看,就这样的。”许瑛搜了一些生日蛋糕的图片递给两人。

  “老四主厨,我打下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朱元璋一拍板做了决定。

  朱棣瘪嘴:“爹,我不会呀!”

  “不会就给我学!”

  “我反正也没事,可以帮着你们一起完成。”许瑛看着耍宝的父子俩笑着说道。

  “哎呀太感谢你了,许姑娘。”

  “还有我们呢!”刚接受完采访的苏轼和李白伸出了脑袋。

  一看到大美食家苏轼,朱元璋父子俩表示这波稳了。

  李清照则捧着摄像机,说道:“我负责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