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瑶欣然接受:“谢谢爹娘,晚上留下住一晚吧,别赶路回去了。”
距离产生美,还真是有道理的。
整天凑在一块过日子的时候,摩擦不断的。
离开之后,反倒是还多了几分情谊似的。
甚至于,这老两口对于罗明娇的偏心,要超过对贺庭的的程度。
张氏一进来就闻到了浓郁的茶叶蛋味,混合着各种馅料的味道:“还挺香的哩。”
老二媳妇儿脾气不好,得了个泼妇的名头,不过这手艺确实是没的说。
江瑶看着满满的两箩筐鸡蛋:“爹娘,你们该不会把家里的鸡蛋都拿来了吧?”
老两口是省惯了的。
奇怪的是,只要遇到罗明娇的时候,就格外的大方,毫无底线的那种。
叫人有些理解不了到底是为什么。
贺丰将昭昭给抱了过来,故意拿自己的胡渣去蹭昭昭的小脸。
逗的昭昭咯咯咯的直乐呵。
“爷爷,胡子好,喜欢爷爷。”
昭昭拿着自己的小手,去摸贺丰的脸。
贺丰继续去蹭,这小孙女嘴巴甜的很。
“家里现在喂着十来只鸡呢,攒点鸡蛋不算难,家里又没什么人。”
加上老四两口子,也就四个人而已,能吃的了多少呢。
江瑶与贺淮互换了一个眼神,这个事情他们最近就在琢磨,手里的钱还算是宽裕,可以去做一做。
老两口晚上留下住了一天,张氏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一次,他们有多忙。
“老二媳妇儿,等你生孩子的时候,娘提前来,给你伺候月子。”
张氏没有要推卸月子的意思。
她其实是想让江瑶回去村里生的,不过老二那个狗脾气她太了解了,八成是不会答应的。
等孩子生了之后,自己来照顾一个月就是了。
江瑶点头:“谢谢娘。”
张氏又注意到贺淮的手上有一块手表,忍不住又念叨起来:“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都已经为人父母了,还不知道精细着些过。”
“这铺子能赚多少钱?这都是血汗钱啊,你这手表多贵啊,别老是看人家城里人,学人家戴手表,那你是不是还要学人家买房子啊?”
老二这两口子,完全就是眼对眼了,一个德行。
手表多贵啊,谁家普普通通的人家还戴手表的呢。
这不就是好面子,瞎显摆吗。
贺淮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家爹娘,举起自己的手表:“假的,不值钱。”
这个手表,是之前阿瑶买来送给他的。
贺淮恨不得一天都想看八遍。
张氏表示怀疑:“这不是挺新的吗,怎么会是假的啊?”
老二该不会是又在糊弄她吧?
贺淮理直气壮的摊出手:“我哪有钱买真的手表,要不娘你借我点钱,我去买个真的戴戴咋样?”
张氏气的在他手心重重的拍了一巴掌:“我呸,你把你娘当成摇钱树了啊?我哪儿来的钱。”
就算是有,也不能够让他拿去买手表这种没用的东西啊。
家里还有什么钱啊,老四娶完媳妇儿之后,又啥都没了。
不过好在,儿子都娶了媳妇儿了,他们也能松一口气。
“去去去,一边去,看着你我就头疼。”
张氏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体会到那种头疼的感觉了。
老二还是这个样子,一点变不了,只会气人。
不过想一想也没错,他们赚的都是辛苦钱,每天这么忙,房子是租的,铺子也是租的,还要养着孩子呢。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吃饭和穿着打扮,可一点不简单,一点不知道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赚点钱全给造完了。
哪儿能攒的下什么钱啊。
在张氏看来,他们能依靠这个包子和茶叶蛋,比上城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或者稍微多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贺淮坐到江瑶的身边:“那您别看我不就不头疼了。”
张氏咬牙切齿的从牙缝中往外蹦:“你咋不说干脆让我戳瞎自己的眼算了呢。”
她生了这么多的孩子,就老二是最气人的一个。
贺淮还很善解人意的表示:“那就不必了,用不着。”
张氏放下孙子,一副想要动手的架势:“你个小兔崽子,老娘能被你气的少活十年。”
谁家儿子一开口就这么怼自家老娘的。
贺淮浑然不在意:“您这中气十足的样子,身体多棒,活个长命百岁没问题。”
张氏做势就要去拿鸡毛掸子动手。
不教训教训这个兔崽子,她心里不舒坦,晚上都得睡不着了。
贺丰拉住她:“行了行了,别动不动就发火,小心吓到孩子。”
“老二,你说话可注意点。”
张氏看了看两个孙子,才算是勉强压制住了火气。
要不是担心会吓到孩子,她一定要动手。
回头找个机会。
张氏转念一想,她的拿鸡毛掸子打,不能用自己的手,老二皮糙肉厚的,一巴掌拍上去,她都手疼。
可是老二面不改色的,就跟挠痒痒似的。
贺淮单独着自家爹娘谈了几句:“爹娘,我这边不方便养,你们在村里帮我多养一些鸡。”
村里养这些东西更方便一些。
之前江瑶还托了许月月帮忙养了一些,只是大家胆子都小,十多只就是极限,再多,就有些不敢了。
许月月家里毕竟还有其他人,又没有分家,做起来不太方便。
总是免不得有些担心。
贺丰点了一支烟,隐隐约约间他感受到了,老二的胆子好像有点太大了:“咱们家现在已经有十来只鸡了,你还要养多少?”
“老二,差不多就得了,心别太大。”
倒不是他们两口子干不了,养鸡种地这些是他们的强项,他们现在,干劲十足。
只不过,再养多一些,好像不太合适吧。
万一要是再有什么变动咋整?
张氏也是同样的意见:“是啊,你现在也能赚点钱,干啥还要养那么多的鸡啊。”
世道是真不一样了,说变就变的,之前养这么多,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贺淮回到他们难以接受,拿出几张报纸:“外面已经有人扩大规模了,不少人开了厂子,专门搞养这些的。”
“钱我来想办法,您二老帮我在村里养着,每个月我给你开工资。”
村里他们家是有地的,圈起来养鸡,很方便。
距离产生美,还真是有道理的。
整天凑在一块过日子的时候,摩擦不断的。
离开之后,反倒是还多了几分情谊似的。
甚至于,这老两口对于罗明娇的偏心,要超过对贺庭的的程度。
张氏一进来就闻到了浓郁的茶叶蛋味,混合着各种馅料的味道:“还挺香的哩。”
老二媳妇儿脾气不好,得了个泼妇的名头,不过这手艺确实是没的说。
江瑶看着满满的两箩筐鸡蛋:“爹娘,你们该不会把家里的鸡蛋都拿来了吧?”
老两口是省惯了的。
奇怪的是,只要遇到罗明娇的时候,就格外的大方,毫无底线的那种。
叫人有些理解不了到底是为什么。
贺丰将昭昭给抱了过来,故意拿自己的胡渣去蹭昭昭的小脸。
逗的昭昭咯咯咯的直乐呵。
“爷爷,胡子好,喜欢爷爷。”
昭昭拿着自己的小手,去摸贺丰的脸。
贺丰继续去蹭,这小孙女嘴巴甜的很。
“家里现在喂着十来只鸡呢,攒点鸡蛋不算难,家里又没什么人。”
加上老四两口子,也就四个人而已,能吃的了多少呢。
江瑶与贺淮互换了一个眼神,这个事情他们最近就在琢磨,手里的钱还算是宽裕,可以去做一做。
老两口晚上留下住了一天,张氏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一次,他们有多忙。
“老二媳妇儿,等你生孩子的时候,娘提前来,给你伺候月子。”
张氏没有要推卸月子的意思。
她其实是想让江瑶回去村里生的,不过老二那个狗脾气她太了解了,八成是不会答应的。
等孩子生了之后,自己来照顾一个月就是了。
江瑶点头:“谢谢娘。”
张氏又注意到贺淮的手上有一块手表,忍不住又念叨起来:“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都已经为人父母了,还不知道精细着些过。”
“这铺子能赚多少钱?这都是血汗钱啊,你这手表多贵啊,别老是看人家城里人,学人家戴手表,那你是不是还要学人家买房子啊?”
老二这两口子,完全就是眼对眼了,一个德行。
手表多贵啊,谁家普普通通的人家还戴手表的呢。
这不就是好面子,瞎显摆吗。
贺淮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家爹娘,举起自己的手表:“假的,不值钱。”
这个手表,是之前阿瑶买来送给他的。
贺淮恨不得一天都想看八遍。
张氏表示怀疑:“这不是挺新的吗,怎么会是假的啊?”
老二该不会是又在糊弄她吧?
贺淮理直气壮的摊出手:“我哪有钱买真的手表,要不娘你借我点钱,我去买个真的戴戴咋样?”
张氏气的在他手心重重的拍了一巴掌:“我呸,你把你娘当成摇钱树了啊?我哪儿来的钱。”
就算是有,也不能够让他拿去买手表这种没用的东西啊。
家里还有什么钱啊,老四娶完媳妇儿之后,又啥都没了。
不过好在,儿子都娶了媳妇儿了,他们也能松一口气。
“去去去,一边去,看着你我就头疼。”
张氏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体会到那种头疼的感觉了。
老二还是这个样子,一点变不了,只会气人。
不过想一想也没错,他们赚的都是辛苦钱,每天这么忙,房子是租的,铺子也是租的,还要养着孩子呢。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吃饭和穿着打扮,可一点不简单,一点不知道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赚点钱全给造完了。
哪儿能攒的下什么钱啊。
在张氏看来,他们能依靠这个包子和茶叶蛋,比上城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或者稍微多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贺淮坐到江瑶的身边:“那您别看我不就不头疼了。”
张氏咬牙切齿的从牙缝中往外蹦:“你咋不说干脆让我戳瞎自己的眼算了呢。”
她生了这么多的孩子,就老二是最气人的一个。
贺淮还很善解人意的表示:“那就不必了,用不着。”
张氏放下孙子,一副想要动手的架势:“你个小兔崽子,老娘能被你气的少活十年。”
谁家儿子一开口就这么怼自家老娘的。
贺淮浑然不在意:“您这中气十足的样子,身体多棒,活个长命百岁没问题。”
张氏做势就要去拿鸡毛掸子动手。
不教训教训这个兔崽子,她心里不舒坦,晚上都得睡不着了。
贺丰拉住她:“行了行了,别动不动就发火,小心吓到孩子。”
“老二,你说话可注意点。”
张氏看了看两个孙子,才算是勉强压制住了火气。
要不是担心会吓到孩子,她一定要动手。
回头找个机会。
张氏转念一想,她的拿鸡毛掸子打,不能用自己的手,老二皮糙肉厚的,一巴掌拍上去,她都手疼。
可是老二面不改色的,就跟挠痒痒似的。
贺淮单独着自家爹娘谈了几句:“爹娘,我这边不方便养,你们在村里帮我多养一些鸡。”
村里养这些东西更方便一些。
之前江瑶还托了许月月帮忙养了一些,只是大家胆子都小,十多只就是极限,再多,就有些不敢了。
许月月家里毕竟还有其他人,又没有分家,做起来不太方便。
总是免不得有些担心。
贺丰点了一支烟,隐隐约约间他感受到了,老二的胆子好像有点太大了:“咱们家现在已经有十来只鸡了,你还要养多少?”
“老二,差不多就得了,心别太大。”
倒不是他们两口子干不了,养鸡种地这些是他们的强项,他们现在,干劲十足。
只不过,再养多一些,好像不太合适吧。
万一要是再有什么变动咋整?
张氏也是同样的意见:“是啊,你现在也能赚点钱,干啥还要养那么多的鸡啊。”
世道是真不一样了,说变就变的,之前养这么多,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贺淮回到他们难以接受,拿出几张报纸:“外面已经有人扩大规模了,不少人开了厂子,专门搞养这些的。”
“钱我来想办法,您二老帮我在村里养着,每个月我给你开工资。”
村里他们家是有地的,圈起来养鸡,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