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丰不理解:“啥?养这些还开厂子?那得养多少啊。”
“这能赚的了钱?”
贺丰拿过报纸来,拧着眉看了半天,他不识字。
就能看明白那个黑白照片,全是鸡,比他这辈子见到的鸡还要多。
一天一只都吃不完的那种。
他做梦都不敢想。
张氏也很震撼,抢过报纸来:“我的老天爷啊,真是世道变了,这上面咋写的,给我们念念啊。”
张氏是个急性子,又忍不住去拍儿子。
不知道他们不识字啊。
老二也就小学毕业,不过好歹能识字,比他们强。
贺淮挑重点的为他们读了几句:“外面已经有人在养了,咱们这点规模,不算什么。”
张氏听着这些,完全刷新到了她的认知,不过,当事情放到自家头上的时候,还是有些不放心:“还是算了吧,守着自家的小日子过就可以了。”
“万一要是说变就变的,这可咋办?”
养是好养,她不是养不了,她从前可是公社里公认的干活一把手。
这辈子她就认可一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可是关于养这么多鸡的事情...
一旦上面又改变了方向咋办?
到时候,那情况可就严重了。
想想之前,城里人也没有想到,会一拨又一波的下乡劳作啊。
贺淮收好报纸:“那我再找找别人吧。”
“咱们村里的人要是不愿意,离县城近一些的这几个村都可以。”
贺丰按住他的肩膀:“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我跟你娘就是担心,你这事情做的危险,真要是能干,养一些也没什么,自己家有地,你娘又会自己捣鼓小鸡,连小鸡仔都不用担心。”
“哪里用得着你出去花那些冤枉钱。”
贺丰还是了解自己家孩子的,都是倔脾气。
而且再怎么找别人,能有自己家里人靠谱吗?
张氏又给了儿子一锤:“上辈子欠你的,不过先说好了,咱们家屋外面有一块地,虽然不大,圈起来养个百八十只的也足够了。”
“多养一些可以,但你要跟报纸上似的要开厂这种,我可绝对不答应。”
老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啊。
搞那种厂子,赚钱肯定赚钱,但是风险也太大了。
他们在村里养,自家的鸡养的肥肥胖胖的,一旦要是情况不对,大不了咬咬牙都给处理掉。
贺淮难得的露出大白牙,笑了起来:“不开厂!”
暂时是不开,以后...
那就不知道了。
张氏勉强算是接受了这个现实:“你还是别笑的,怪吓人的。”
老二本来就不爱笑,难得笑一笑,还娇人觉得有点瘆得慌。
总感觉不是什么好事情的样子。
贺淮瞬间收敛好自己的笑意,又嘱咐了几句,之后起身去找江瑶。
张氏直到走到回村的路上,才忽然有点清醒:“老头子,咱们是不是被老二给忽悠了啊?”
她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似的。
一开始她是说什么都不同意的。
十多只鸡够不错了。
怎么现在又演变成了,只要不开厂就成了呢。
贺丰一口一口的抽着烟:“你才发现啊,老二早就把圈子给咱们画好了,就等着咱们钻进去呢。”
老二和他们说这件事情,肯定不会是心血来潮,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他们不光是着了儿子的道,而且还是自投罗网跑过去的。
张氏恍然大悟,原本矫健的步伐立马停了下来:“啥,那你都知道了,为啥不提醒我呢。”
完了完了,这下是真的着了道了,又被老二给忽悠进去了。
贺丰丢掉已经燃尽的烟头,背着双手继续往前走:“快走吧,都到村口了。”
为什么不提醒?
这还用得着说吗,当然是因为他也刚反应过来啊。
不行,他也得多看看报纸,要不然啥都不知道。
不过他不识字咋办啊,老四,对,还有老四。
老四也是小学生嘛,识字。
贺丰唉声叹气的,真不是他拦住孩子读书,实在是他们家就出了老三一个喜欢读书的,其他人全都是小学生。
哦不对,老五是个初中生。
张氏连忙追了上去,嘴里念念有词的:“你个死老头子,老二还不是都像了你啊,你给我站住,给我说清楚,跑什么啊你,心虚了是不是。”
“你是不是和老二串通好了的?”
贺丰假装没有听到似的,嘴里念叨着:“那啥,我去一趟村长家里。”
圈地的事情,他的先跟村长打个招呼。
张氏气的不轻,直到回到家里还气冲冲的。
她也是大意了,被儿子给摆了一道。
不过,张氏又转念一想,也对,他们这里毕竟是小地方消息不灵通,连高考都已经恢复了,大城市里要啥没有啊。
老五说了,外面的世界,早就已经发展到他们这些小地方的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他们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想什么一步登天,眼前的日子能过的好一点,就够了。
高佳正在厨房里忙碌,看着张氏这气冲冲的样子:“娘,你咋了,这么大的气?”
高佳在结婚的时候,被罗明娇那么一气,对整个贺家都难免有些偏见。
一个大城市来的知青,还是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居然能说出那种话,真是给她开了眼。
好在,妯娌之间不在一块过日子,要不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的麻烦。
从她嫁进来到现在,暂时倒是还算过的去。
婆婆和大部分人一样的嘴碎,倒是也没为难过她什么。
张氏笑不出来,拿着自己的鞋垫,坐到门边上纳鞋底:“不用管我,你忙你的。”
高佳看着婆婆纳鞋底的样子,这力道,看上去不像是纳鞋底,倒像是在扎人似的。
算了算了,她可管不着,她今天得回娘家一趟呢。
张氏心里念叨着老二是个小兔崽子,但是已经开始划算着,这鸡要咋养。
扩大规模也得慢慢来啊,她这些天先得把小鸡仔给孵出来。
养的鸡多了,鸡也得给准备吃的啊。
别的不说,她的本事可不是吹的,那绝对是每一只都是肥肥胖胖的。
贺丰和张氏都是办事麻利的人。
立马就开始圈地,着手孵小鸡,给院子里的鸡搬家。
下午的时候,包子铺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这能赚的了钱?”
贺丰拿过报纸来,拧着眉看了半天,他不识字。
就能看明白那个黑白照片,全是鸡,比他这辈子见到的鸡还要多。
一天一只都吃不完的那种。
他做梦都不敢想。
张氏也很震撼,抢过报纸来:“我的老天爷啊,真是世道变了,这上面咋写的,给我们念念啊。”
张氏是个急性子,又忍不住去拍儿子。
不知道他们不识字啊。
老二也就小学毕业,不过好歹能识字,比他们强。
贺淮挑重点的为他们读了几句:“外面已经有人在养了,咱们这点规模,不算什么。”
张氏听着这些,完全刷新到了她的认知,不过,当事情放到自家头上的时候,还是有些不放心:“还是算了吧,守着自家的小日子过就可以了。”
“万一要是说变就变的,这可咋办?”
养是好养,她不是养不了,她从前可是公社里公认的干活一把手。
这辈子她就认可一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可是关于养这么多鸡的事情...
一旦上面又改变了方向咋办?
到时候,那情况可就严重了。
想想之前,城里人也没有想到,会一拨又一波的下乡劳作啊。
贺淮收好报纸:“那我再找找别人吧。”
“咱们村里的人要是不愿意,离县城近一些的这几个村都可以。”
贺丰按住他的肩膀:“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我跟你娘就是担心,你这事情做的危险,真要是能干,养一些也没什么,自己家有地,你娘又会自己捣鼓小鸡,连小鸡仔都不用担心。”
“哪里用得着你出去花那些冤枉钱。”
贺丰还是了解自己家孩子的,都是倔脾气。
而且再怎么找别人,能有自己家里人靠谱吗?
张氏又给了儿子一锤:“上辈子欠你的,不过先说好了,咱们家屋外面有一块地,虽然不大,圈起来养个百八十只的也足够了。”
“多养一些可以,但你要跟报纸上似的要开厂这种,我可绝对不答应。”
老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啊。
搞那种厂子,赚钱肯定赚钱,但是风险也太大了。
他们在村里养,自家的鸡养的肥肥胖胖的,一旦要是情况不对,大不了咬咬牙都给处理掉。
贺淮难得的露出大白牙,笑了起来:“不开厂!”
暂时是不开,以后...
那就不知道了。
张氏勉强算是接受了这个现实:“你还是别笑的,怪吓人的。”
老二本来就不爱笑,难得笑一笑,还娇人觉得有点瘆得慌。
总感觉不是什么好事情的样子。
贺淮瞬间收敛好自己的笑意,又嘱咐了几句,之后起身去找江瑶。
张氏直到走到回村的路上,才忽然有点清醒:“老头子,咱们是不是被老二给忽悠了啊?”
她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似的。
一开始她是说什么都不同意的。
十多只鸡够不错了。
怎么现在又演变成了,只要不开厂就成了呢。
贺丰一口一口的抽着烟:“你才发现啊,老二早就把圈子给咱们画好了,就等着咱们钻进去呢。”
老二和他们说这件事情,肯定不会是心血来潮,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他们不光是着了儿子的道,而且还是自投罗网跑过去的。
张氏恍然大悟,原本矫健的步伐立马停了下来:“啥,那你都知道了,为啥不提醒我呢。”
完了完了,这下是真的着了道了,又被老二给忽悠进去了。
贺丰丢掉已经燃尽的烟头,背着双手继续往前走:“快走吧,都到村口了。”
为什么不提醒?
这还用得着说吗,当然是因为他也刚反应过来啊。
不行,他也得多看看报纸,要不然啥都不知道。
不过他不识字咋办啊,老四,对,还有老四。
老四也是小学生嘛,识字。
贺丰唉声叹气的,真不是他拦住孩子读书,实在是他们家就出了老三一个喜欢读书的,其他人全都是小学生。
哦不对,老五是个初中生。
张氏连忙追了上去,嘴里念念有词的:“你个死老头子,老二还不是都像了你啊,你给我站住,给我说清楚,跑什么啊你,心虚了是不是。”
“你是不是和老二串通好了的?”
贺丰假装没有听到似的,嘴里念叨着:“那啥,我去一趟村长家里。”
圈地的事情,他的先跟村长打个招呼。
张氏气的不轻,直到回到家里还气冲冲的。
她也是大意了,被儿子给摆了一道。
不过,张氏又转念一想,也对,他们这里毕竟是小地方消息不灵通,连高考都已经恢复了,大城市里要啥没有啊。
老五说了,外面的世界,早就已经发展到他们这些小地方的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他们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想什么一步登天,眼前的日子能过的好一点,就够了。
高佳正在厨房里忙碌,看着张氏这气冲冲的样子:“娘,你咋了,这么大的气?”
高佳在结婚的时候,被罗明娇那么一气,对整个贺家都难免有些偏见。
一个大城市来的知青,还是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居然能说出那种话,真是给她开了眼。
好在,妯娌之间不在一块过日子,要不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的麻烦。
从她嫁进来到现在,暂时倒是还算过的去。
婆婆和大部分人一样的嘴碎,倒是也没为难过她什么。
张氏笑不出来,拿着自己的鞋垫,坐到门边上纳鞋底:“不用管我,你忙你的。”
高佳看着婆婆纳鞋底的样子,这力道,看上去不像是纳鞋底,倒像是在扎人似的。
算了算了,她可管不着,她今天得回娘家一趟呢。
张氏心里念叨着老二是个小兔崽子,但是已经开始划算着,这鸡要咋养。
扩大规模也得慢慢来啊,她这些天先得把小鸡仔给孵出来。
养的鸡多了,鸡也得给准备吃的啊。
别的不说,她的本事可不是吹的,那绝对是每一只都是肥肥胖胖的。
贺丰和张氏都是办事麻利的人。
立马就开始圈地,着手孵小鸡,给院子里的鸡搬家。
下午的时候,包子铺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