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女帝太霸道,状元不当也罢》

  ”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为表支持,老师决定将珍藏的李太白诗稿真迹拿出来,作为压轴拍品呢!”

  褚无愆顿了顿,补充道:“对了,书院里不少师兄弟都说,光是拍卖还不够热闹,提议在碧云小筑办个诗会,大家伙儿凑个份子,一起捐给灾区。”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对尤澜说:

  “师弟,这诗会可不能少了你,你可是‘善心拍卖’的发起人,到时候你得出面说几句。”

  褚无愆拍了拍尤澜的肩膀,笑着说:

  “行了,我和老陶还得去忙活,就不打扰你了。”

  说完,他拽着陶无弦,头也不回地走了。

  尤澜看着两人的背影,一阵无语。

  他最不想参加的就是这种诗词大会了。

  毕竟……

  他可没有那些穿越前辈们过目不忘的本事。

  什么唐诗宋词,他压根就没记住几首。

  更别提,这方天地的时间线还乱七八糟的。

  不少历史名人居然都提前登场了。

  就像澜江书院的那两位客座教授——周飞雪和阮星阳,人称诗仙、诗圣,竟然都还活得好好的。

  而尤澜记得最熟的那几首诗,好死不死是这俩人搞出来的……

  真是想想就头疼。

  早知今日,当初就该把那些诗词歌赋、文章典籍,全都给背下来。

  唉,书到用时方恨少,悔不当初啊!晌午,日头毒辣,像是要把地面烤出油来,恨不得把活人晒成干儿。

  云州城外,几处破败的难民收容所前,歪歪斜斜地贴了几张告示,像是几块破布,有气无力地挂在那儿。

  告示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面黄肌瘦的难民,一个个无精打采,像是随时都会咽气。

  突然,有人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人,

  “喂,快看!那儿是不是又贴了什么东西?”

  “啥东西?哪儿呢?哪儿呢?”

  被捅的那人迷迷糊糊地睁开眼,顺着同伴手指的方向看去,还使劲儿揉了揉眼睛。

  这一看,原本死气沉沉的人群,竟像是被注入了一丝活力,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大家挣扎着起身,一瘸一拐地朝告示围拢过去,像一群被惊扰的蚂蚁。

  虽说他们大字不识一个,但不妨碍他们凑热闹,八卦是人的天性。

  “这回又是啥幺蛾子?衙门又整什么新花样?”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拄着根树枝,颤巍巍地挤到前面,步子都迈不开。

  他眯起浑浊的双眼,努力想看清告示上的内容,脖子伸得老长。

  旁边一个眼尖的年轻人,瞥了一眼,撇嘴道:

  “切,这回这告示,跟往常那些可不一样,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玩意儿。”

  “哦?有啥不一样?你说说看。”

  老头来了兴致,追问道,声音沙哑得像是破风箱。

  “您老仔细瞧瞧,往常那些告示,哪个不是盖满了红彤彤的大印?恨不得盖满整张纸,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年轻人用手指点了点告示的角落,

  “可今天这份,您数数,就孤零零一个,看着就寒碜,跟没人要的野孩子似的。”

  “这……”

  老头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反驳,毕竟年轻人说的是事实。

  “哼,依我看,这怕又是哪个衙门想出来糊弄人的把戏!没准是哪个贪官污吏想出来的损招!”

  人群中,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响起,带着一股子怨气。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人群外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直裰、头戴方巾的年轻书生,正朝这边走来。

  他身边还跟着几个点头哈腰的小厮,正卖力地帮他开路。

  “让让,麻烦让让,秀才老爷来了!”

  一个小厮扯着公鸭嗓喊道。

  原本挤作一团的难民,立刻散开,让出了一条道。

  在他们眼里,读书人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万万不能得罪。

  那书生倒也不客气,径直走到告示前,先是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然后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

  “河道淤塞,为患久矣。今奉上命,招募民夫,疏通河道,以绝水患……”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像是在唱戏。

  念到一半,他突然停了下来,提高嗓门:

  “凡应募者,每日两餐,皆为精米白面,另……赏钱五文!”

  他故意把“赏钱五文”几个字咬得特别重,眼睛还滴溜溜地四处乱转,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话音刚落,人群瞬间炸开了锅,像是一锅煮沸了的粥。

  “啥?!一天两顿干饭?还给五文钱?!真的假的?”

  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汉子,猛地睁大了眼睛,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

  他使劲掐了自己一把,

  “哎呦!疼!疼!不是做梦!”

  他咧开嘴,露出几颗残缺不全的黄牙,傻笑起来。

  “你信他个鬼!这年头,当官的嘴里能有几句实话?”

  旁边一个干瘪老头,狠狠啐了一口,吐沫星子差点喷到那汉子脸上,

  “呸!这年头,官府的话要是能信,母猪都能上树!”

  “就是!前几年大旱,官府还说要开仓放粮呢,结果呢?还不是让那些狗官给贪了!连点渣滓都没给我们留!”

  一个中年妇人,抱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一脸悲愤,眼泪都快流干了。

  “可不是嘛,这些人,心都黑透了!就没一个好东西!”

  “谁说不是呢,上回我家男人去服徭役,差点没累死在工地上!回来的时候,骨头架子都散了!”

  “……”

  一声声控诉,一句句抱怨,汇成了一股愤怒的洪流,在人群中蔓延。

  自打女帝登基,朝廷的苛捐杂税、徭役兵役……

  一件件,一桩桩,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百姓喘不过气。

  大家伙对官府的信任,早就荡然无存,彻底崩塌了。

  这告示上写得再漂亮,再天花乱坠,他们也是一个字都不信,半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散了吧,散了吧,没啥看头,都是骗人的……”

  “走吧走吧,别再被这些王八羔子给骗了……别做白日梦了……”

  “……”

  人群开始骚动,不少人已经转身准备离开,脚步沉重。

  暗处,一个身穿差役服的小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全是汗珠,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陶无弦,声音都带着哭腔:

  “大……大人,这可咋整啊?没人信啊!”

  陶无弦倒是气定神闲,他微微抬了抬手,示意小吏稍安勿躁,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那小吏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然后扯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声嘶力竭地喊道:

  “现在报名的,每人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