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叫姐姐-《改嫁当天,战死的前夫回来了》

  “你当真要学?”

  虞昭耐心告罄,露出狼外婆要将小红帽吞吃入腹的邪恶笑容,温声细语地对耍赖的虞渔说。

  “我,我要学!虞昭我是你姑姑,你要教我!”

  虞渔有些惧怕假笑的虞昭,但她还是鼓足勇气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小家伙,年纪不大却很有勇气,颇有虞家人的风骨。

  虞昭眸光晦暗不明,形状圆润好看的杏眸略带嘲讽地打量着虞渔,淡粉色的唇瓣微微上扬:“我给你最后一次坦白的机会,告诉我你爹娘是谁?”

  不怒自威的虞昭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身形高挑,盘靓条顺,高高束起的马尾沾了一根狗尾巴草干。

  虞渔直勾勾盯着那根狗尾巴草,因惊惧不安而狂乱的心跳,很快变得平静和缓。

  不再被恐惧占据头脑,虞渔神色怔忪,听到虞昭叫她的名字,她上前一步牵住虞昭的手:“我娘说虞昭是我唯一的亲人。”

  不知道想到什么,虞渔又一次强调:“我娘还说我是虞昭的姑姑!我没撒谎!”

  打死她都不相信她祖父会跟人乱来,还搞出这么点大的私生女!

  虞昭没好气道:“不撒谎,但会胡说八道。”

  “我没有胡说八道!”

  虞渔急眼了,她将这句话反复强调六次。

  见虞昭还是不信,虞渔生生被气哭了,坐在青青草原上哇哇大哭。

  虞昭盘腿坐下,随手扯来几根草,编蚱蜢、蜻蜓、螳螂和蝴蝶。

  哭吧哭吧,不是罪。

  虞家人流血流汗不流泪,那是对成年人的要求。

  虞渔不过五岁,她可以流泪。

  当虞昭埋头编小动物的时候,黑马心有戚戚然地凑到虞渔身边,用马头蹭蹭她,安抚她。

  虞渔的哭声越来越小,抱住马头就往马背上爬,她自以为做得隐秘,实则全落入虞昭的眼中。

  黑马只是想到它幼时被无良主人百般欺压,心生同情,想要安慰一下同病相怜的小两脚兽,哪里能想得到!?

  若非虞昭以眼神震慑,黑马是真的想要把小两脚兽给甩回草地,可无良主人一抬眼,它就不敢了。

  嘶~

  这小两脚兽,瘦的跟竹竿似的,怎么也有这么大的力气?

  黑马闭上眼睛,强忍着痛楚,忍受着虞渔手脚并用地踩着它的马头,还几次踩空,费了牛鼻子劲儿才爬到它的背上。

  造孽啊!

  它好像又招惹了一个小怪物!

  虞昭一口气编好四只小动物,抬眸见到坐在黑马背上的虞渔,问她:“开心了?”

  “虞昭我真是你姑姑!”

  虞渔的表情当即由晴转阴,小嘴一瘪又想哭。

  虞昭站起来,仰头对马背上的小女娃说:“虞渔,我不管你是谁的种,你只能叫我姐姐。”

  坐在马背上的虞渔,与仰视她的虞昭对视,抿了抿唇,不情不愿地喊了声:“姐姐。”

  “嗯,记住我说的话。”

  虞昭拎起之前放在一旁放血的野羊,翻身上马:“小黑,回去找李景沅。”

  郑铭恩本以为他搭上定国公府的关系,来到定北镇之后就能施展抱负,哪里想得到他抵达定北镇第一天就被残酷的现实给捶自闭。

  “你是说有人给你画大饼,等你怀揣吃大饼的希望来到定北镇,却发现那人有大病?”

  李景沅的语言组织能力过于超前,总能说出正常人脑回路想不出来的妙人妙语。

  郑铭恩语塞。

  枉他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了十年圣贤书,此时却发现他的语言造诣与皇太孙有着天壤之别。

  “啧啧,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李景沅打量着郑铭恩,这书生看起来也不像傻子啊,怎么能被人三言两语耍弄成这样?

  再想到郑铭恩入了虞昭的眼,李景沅不由得怀疑自己的判断,“那小女娃是谁的孩子?”

  郑铭恩实话实说:“我不晓得。”

  “你不晓得她是谁的孩子,不惜卖书本也要养她?”李景沅打死不信。

  郑铭恩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小女娃活活饿死吧?”

  李景沅还想再逼问一二三,就见到黑马的矫健身姿,“我劝你最好别对虞昭撒谎,相信我,你不会想知道后果有多严重的。”

  郑铭恩欲言又止。

  “吁——”

  虞昭勒紧缰绳,她居高临下看着郑铭恩,扯了扯嘴角:“明日午时之前,我要知道真相。”

  说完不再看郑铭恩一眼,虞昭对李景沅说:“你走回去。”

  李景沅很想拒绝,可他看到缩在虞昭怀里的虞渔,默默把拒绝的话吞回去:“你拿上我的令牌,找随军的太医给她检查一下。”

  “驾——”

  虞昭接住令牌,夹紧马腹,直奔定北镇。

  “瞧见没?你真的听我的,对虞昭实话实说。”李景沅没忍住又劝了一回。

  普通人获得虞昭的信任绝非易事,郑铭恩看似其貌不扬,却能得到虞昭的青睐,说明他身上肯定有可取之处。

  郑铭恩拱手道谢:“多谢武安郡王。”

  李景沅摆摆手,没有与郑铭恩一道回定北镇,而是各走各的路:

  “我先走一步,你自便。”

  郑铭恩站在原地,目送着殊途同归的虞昭和李景沅,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

  虞昭一路疾行回到落脚之处,野羊交给灶房的厨子,她捧着两大海碗的稀粥出来,递给虞渔一碗:“喝。”

  虞渔接过大海碗,甜甜的道谢声愣是到末尾硬拐了个弯:“谢谢虞昭,姐姐。”

  “嗯哼,”虞昭递给她‘算你识相’的得意眼神,唏哩呼噜地喝粥。

  定北镇比西京城干燥,走这么一趟,虞昭怕是出了几斤汗,口干舌燥。

  “这时候来一块脆甜多汁的西瓜,那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美好生活。”

  “虞昭,姐姐,西瓜是什么?”

  虞渔听到虞昭的感叹,喝粥的间隙停下来问了句。

  虞昭扬起下巴,得意万分道:“西瓜是我夫君种出来的水果!最便宜的都要卖三两银子一个呢。”

  “姐夫是种地的啊?”虞渔不知道想到什么,小脸一垮,“要不我还是回去吧。”

  靠种地为生的家庭,怕是养不起她这大胃王。

  虞昭一开始有点懵,听到虞渔后面那句话,顿时哭笑不得道:“你想啥呢?你是不是听不懂三两一个瓜是什么意思?”

  虞渔眨巴眨巴眼睛。

  虞昭半是玩笑半是试探地说:“啧啧,瞧你这没见识的样儿!你到底在那山旮旯里待了多久啊?”

  “不知道。”

  虞渔一问三不知,她是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