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对刘正平表达了郑重的感谢,然后就告辞离开了。
他要赶紧回厂子准备货品了。
至于垫资铺货的事情,陈松连犹豫都没犹豫,这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一颗低端纽扣的成本,只有2分多钱,连3分钱都不到。
一颗中端纽扣的成本,大概是3分多点,不到4分钱。
一颗“桃花”的成本,大概在5分钱左右。
以陈松目前的身价,完全能铺得起货。
第二天上午,陈松先是去了刘正平的办公室,等他给百货大楼的经理霍爱民打电话沟通好之后,就直奔百货大楼而去。
霍爱民已经提前接到了刘正平的通知,明白陈松是刘正平罩着的人,因此对陈松也是相当的客气,交流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阻碍。
霍爱民先是查看了陈松带过来的样品,对这些纽扣非常满意,而且考虑到陈松的铺货会占用资金的问题,跟他约定好每周三结算一次货款,而不是每个月结算一次,这样就方便了陈松的资金回流。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签订了合同,握手宣布合作成功!
陈松笑着说道:“十分感谢霍经理的帮忙,为了庆祝咱们合作成功,我今晚想在国营饭店摆一桌,期待您的光临。”
霍爱民笑容可掬地说道:“那可不行,你是刘书记的熟人,我给你帮忙是应该的,我可当不起这一顿酒啊。”
陈松说道:“霍经理千万不要谦虚,也莫要客气推辞,我今晚会尽量把刘叔也喊来,你们都是我的恩人呐,咱们一定要联络一下感情。”
霍爱民的眼睛里透出一道精光,吃不吃这一顿饭,他无所谓。但是像这样能单独和刘书记增进感情的机会可不多啊!
于是,霍爱民痛快地答应下来:“行!好嘞,那今晚就要让陈老弟破费了哈。”
“霍大哥客气了,咱们平时一定要多多走动,多多来往啊。”
陈松也是打蛇随棍上,直接改口称呼霍爱民为大哥。
两人开始称兄道弟起来,又聊了一会儿,陈松就告辞离开。
他又找到刘正平,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把签合同的事情跟刘正平汇报了一下,顺便说了今晚想请他和霍爱民吃顿饭的事。
刘正平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陈松这是想扯着虎皮做大旗啊!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今晚陈松会表现得跟自己十分亲密,让霍爱民知道他陈松是有后台的,而且他这个靠山非常的强大。
如此一来,以后万一再有什么事,即使刘正平不出面,霍爱民也不会为难陈松,而是会尽力给他帮忙。
转念一想,这样其实对刘正平自己也有好处。
若是以后陈松万一犯了什么事,刘正平都很容易就能把责任推脱出去。
因为只有陈松第一次和霍爱民见面时,是刘正平亲自帮忙牵的线、搭的桥,后来他就再也没露过面。
如果以后陈松犯了什么事,那也不是刘正平指使的,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岂不是就很好推脱责任了?
再说到霍爱民这个人,他作为百货大楼的总经理,还是有一定实权的,以后说不定能给刘正平帮点小忙什么的,和他吃顿饭也没什么坏处。
一念及此,刘正平就欣然答应下来,反正今晚本来也没什么安排,就配合陈松演这一出戏也没什么。
陈松跟刘正平约定好了之后,就立刻去国营饭店预定了一个小包间。
孙经理见到陈松还很是惊讶,因为陈松已经很久没给他这边送过山鸡了,还问陈松啥时候再给他送货来呢。
陈松热络地跟他打了个招呼,说是自己最近比较忙,没时间进山抓野鸡,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然后陈松拿着官方给他开具的介绍信、证明信,以及百货大楼的合同,直奔各个乡镇而去。
流河县下辖的乡镇一共有8个,陈松要让自己的货品入驻各个供销社!
一下午的时间,他一共只跑了两个乡镇,主要是因为路途比较远,交通又很落后,即便骑着自行车也比较费时间。
他每到一个乡镇的供销社,就出示自己的各项证明,并拿出扣子的样品给他们看。
供销社的管理人一看他有县里开具的证明,而且还能让百货大楼接收他的货物,就知道这人是有后台的,而且后台还非常强大。
再说了,这人生产出来的扣子确实精美,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纽扣,更何况人家还能主动提前铺货,这个条件也十分优厚。
所以供销社的管理人也没有为难他这一尊大神,很痛快的就同意了让他的纽扣入驻自己的供销社。
等陈松回到胡建强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他累得靠在凳子上,连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但他今晚还有一场酒宴,于是就洗了一把脸,赶紧去了国营饭店。
下午的下班时间,霍爱民没让陈松等太久,就来到了国营饭店,两人寒暄一番,就进入包厢入座。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刘正平才姗姗来迟。
整个酒宴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陈松果然像刘正平预料的那样,跟他表现得十分亲密。
刘正平也乐得跟他打这一场配合。
霍爱民也觉得借机跟刘正平拉近了关系。
三者皆大欢喜。
陈松回到胡建强的家里,凑合着睡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骑上从刘正平家借来的自行车,往剩余的六个乡镇赶去。
幸好事情办得比较顺利,没什么挫折的就把剩余六个乡镇的供销社拿下。
不是陈松非要亲自去跑业务,也不是他不想找人替自己跑腿,主要是那盖了章的各种手续只有一份,不能同时跑好几个乡镇。
而且那上面写的都是陈松的名字,他只能亲自出马,而且把这事交给别人去办的话,陈松也不放心。
这几天的时间,工厂里已经生产出来一大批纽扣。
所以,第三天,陈松就雇了一辆马车,把纽扣送到百货大楼的纽扣专柜。
他给百货大楼的纽扣数量是最多的,因为县城里的人口多,消费能力强。
而送往乡镇供销社的数量,就少了很多。他直接让胡建强几人借了几辆自行车,送往各个乡镇供销社。
他要赶紧回厂子准备货品了。
至于垫资铺货的事情,陈松连犹豫都没犹豫,这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一颗低端纽扣的成本,只有2分多钱,连3分钱都不到。
一颗中端纽扣的成本,大概是3分多点,不到4分钱。
一颗“桃花”的成本,大概在5分钱左右。
以陈松目前的身价,完全能铺得起货。
第二天上午,陈松先是去了刘正平的办公室,等他给百货大楼的经理霍爱民打电话沟通好之后,就直奔百货大楼而去。
霍爱民已经提前接到了刘正平的通知,明白陈松是刘正平罩着的人,因此对陈松也是相当的客气,交流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阻碍。
霍爱民先是查看了陈松带过来的样品,对这些纽扣非常满意,而且考虑到陈松的铺货会占用资金的问题,跟他约定好每周三结算一次货款,而不是每个月结算一次,这样就方便了陈松的资金回流。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签订了合同,握手宣布合作成功!
陈松笑着说道:“十分感谢霍经理的帮忙,为了庆祝咱们合作成功,我今晚想在国营饭店摆一桌,期待您的光临。”
霍爱民笑容可掬地说道:“那可不行,你是刘书记的熟人,我给你帮忙是应该的,我可当不起这一顿酒啊。”
陈松说道:“霍经理千万不要谦虚,也莫要客气推辞,我今晚会尽量把刘叔也喊来,你们都是我的恩人呐,咱们一定要联络一下感情。”
霍爱民的眼睛里透出一道精光,吃不吃这一顿饭,他无所谓。但是像这样能单独和刘书记增进感情的机会可不多啊!
于是,霍爱民痛快地答应下来:“行!好嘞,那今晚就要让陈老弟破费了哈。”
“霍大哥客气了,咱们平时一定要多多走动,多多来往啊。”
陈松也是打蛇随棍上,直接改口称呼霍爱民为大哥。
两人开始称兄道弟起来,又聊了一会儿,陈松就告辞离开。
他又找到刘正平,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把签合同的事情跟刘正平汇报了一下,顺便说了今晚想请他和霍爱民吃顿饭的事。
刘正平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陈松这是想扯着虎皮做大旗啊!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今晚陈松会表现得跟自己十分亲密,让霍爱民知道他陈松是有后台的,而且他这个靠山非常的强大。
如此一来,以后万一再有什么事,即使刘正平不出面,霍爱民也不会为难陈松,而是会尽力给他帮忙。
转念一想,这样其实对刘正平自己也有好处。
若是以后陈松万一犯了什么事,刘正平都很容易就能把责任推脱出去。
因为只有陈松第一次和霍爱民见面时,是刘正平亲自帮忙牵的线、搭的桥,后来他就再也没露过面。
如果以后陈松犯了什么事,那也不是刘正平指使的,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岂不是就很好推脱责任了?
再说到霍爱民这个人,他作为百货大楼的总经理,还是有一定实权的,以后说不定能给刘正平帮点小忙什么的,和他吃顿饭也没什么坏处。
一念及此,刘正平就欣然答应下来,反正今晚本来也没什么安排,就配合陈松演这一出戏也没什么。
陈松跟刘正平约定好了之后,就立刻去国营饭店预定了一个小包间。
孙经理见到陈松还很是惊讶,因为陈松已经很久没给他这边送过山鸡了,还问陈松啥时候再给他送货来呢。
陈松热络地跟他打了个招呼,说是自己最近比较忙,没时间进山抓野鸡,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然后陈松拿着官方给他开具的介绍信、证明信,以及百货大楼的合同,直奔各个乡镇而去。
流河县下辖的乡镇一共有8个,陈松要让自己的货品入驻各个供销社!
一下午的时间,他一共只跑了两个乡镇,主要是因为路途比较远,交通又很落后,即便骑着自行车也比较费时间。
他每到一个乡镇的供销社,就出示自己的各项证明,并拿出扣子的样品给他们看。
供销社的管理人一看他有县里开具的证明,而且还能让百货大楼接收他的货物,就知道这人是有后台的,而且后台还非常强大。
再说了,这人生产出来的扣子确实精美,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纽扣,更何况人家还能主动提前铺货,这个条件也十分优厚。
所以供销社的管理人也没有为难他这一尊大神,很痛快的就同意了让他的纽扣入驻自己的供销社。
等陈松回到胡建强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他累得靠在凳子上,连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但他今晚还有一场酒宴,于是就洗了一把脸,赶紧去了国营饭店。
下午的下班时间,霍爱民没让陈松等太久,就来到了国营饭店,两人寒暄一番,就进入包厢入座。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刘正平才姗姗来迟。
整个酒宴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陈松果然像刘正平预料的那样,跟他表现得十分亲密。
刘正平也乐得跟他打这一场配合。
霍爱民也觉得借机跟刘正平拉近了关系。
三者皆大欢喜。
陈松回到胡建强的家里,凑合着睡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骑上从刘正平家借来的自行车,往剩余的六个乡镇赶去。
幸好事情办得比较顺利,没什么挫折的就把剩余六个乡镇的供销社拿下。
不是陈松非要亲自去跑业务,也不是他不想找人替自己跑腿,主要是那盖了章的各种手续只有一份,不能同时跑好几个乡镇。
而且那上面写的都是陈松的名字,他只能亲自出马,而且把这事交给别人去办的话,陈松也不放心。
这几天的时间,工厂里已经生产出来一大批纽扣。
所以,第三天,陈松就雇了一辆马车,把纽扣送到百货大楼的纽扣专柜。
他给百货大楼的纽扣数量是最多的,因为县城里的人口多,消费能力强。
而送往乡镇供销社的数量,就少了很多。他直接让胡建强几人借了几辆自行车,送往各个乡镇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