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究极杀人王,恶魔杨新海(一)-《新中国十大连环杀人案》

  电影《功夫》中的火云邪神,江湖人称究极杀人王,虽然他其貌不扬,但是却心狠手辣,一身功夫更是登峰造极。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这样一个人,外表平平无奇,但做下的案子却堪称前无古人,恐怕今后也将无人能超越,这个人就是恶魔杨新海。

  这样的形容并不是夸张,我国从古至今,有文字记录的民间连环杀人案中,按照单人作案杀人数量排序,杨新海以67杀位列榜首。

  如果仅从杀人数量上来看,上一本书中的各路悍匪和杨新海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学生水平。

  杨新海在四年的时间里,流窜于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四省,连续作案26起,杀死67人,重伤10人,而且其中有23名被害人遭遇了强奸,用手段极其残忍这句话,已经不足以形容他做下的恶了。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26起恶性案件,无一例外都是单人作案,而且从始至终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其所作所为,不仅让人为之颤抖,就连狗见了他,都吓的夹起尾巴就跑。

  杨新海落网之后,负责审讯的警察面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第一感觉就是难以置信,尤其是了解完他的全部作案过程之后,更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大部分案犯杀人,都要有一个看似合理的作案动机,但是在杨新海这里,无论什么原因,都可以成为他杀人的理由。

  缺钱了杀人,想女人了杀人,开心了杀人,生气了杀人,无聊了杀人,要不是后来被抓了,估计按他的脾气,看小说不给好评,都会成为他杀人的理由。

  这可不是作者吓唬人,因为杨新海在被捕之后,曾经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了一本小说,不过这本小说最后烂尾了,因为还没等他写完,就被枪毙了。

  杀人已经成了杨新海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支撑他活下去的第一动力。

  为了杀人他可以起早贪黑,为了杀人他可以顶风冒雪,就连饥寒交迫的处境,也不能阻止他杀人的脚步,很难想象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竟然出现在一个杀人恶魔的身上。

  除了精神可嘉之外,杨新海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身为一个连吃饱饭都成问题穷屌丝,他的爱好竟然是美术和文学,而且还搞的有模有样。

  也许是因为有美术功底,让杨新海的审美层次特别高,尤其是面对女人,更显得格外挑剔。

  杨新海所有涉及强奸的案子中,被害人无一例外都是肤白貌美,哪怕是年龄稍微大一点,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所以说长相安全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在杨新海这里,女人但凡外貌上有一点点瑕疵,就连死的机会都没有。

  能够成为究极杀人王,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杨新海和所有连环杀人案的案犯一样,具备很强的反侦察能力,而且头脑非常灵活。

  首先能连续作案二十六起不被抓,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拿悍匪姜立明来举例,虽然他用枪一次就整死了三十多人,但想要全身而退再次作案,就没那么容易了。

  另外在杨新海的犯罪生涯中,曾经不止一次被警方抓获,但他却屡次化险为夷,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也离不开聪明的头脑。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超强的身体素质,别看杨新海长的又矮又瘦,但身体素质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杨新海的整个犯罪生涯,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风餐露宿、吃不饱睡不暖的处境中度过,但他却很少生病,更是从来都没吃过药。

  杨新海在落网之后和警方分享了自己的养生秘诀,第一,要常吃猪肝,猪肝可以明目,能让自己在夜间作案时保持良好的视力。

  第二,要多吃黄瓜,黄瓜既可以解渴,又能补充多种维生素,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排毒,多吃黄瓜就能把身体里的毒素全都排出去,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第三,要多吃羊肉串,在这么多肉类当中,羊肉既美味又好消化,可以快速补充体力,最主要的是羊肉串随处可见,吃起来非常方便。

  按理说杀了这么多人,就算是顺手抢劫,也应该衣食无忧了,但结果却恰巧相反,身为一个杀人魔王,杨新海的这辈子,那可是遭老罪了。

  杨新海在自己的小说里详细回忆了他的人生经历,这本小说一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故乡哀愁、漂泊流浪、一念成魔、穷途末路。

  杨新海的小说只差十万字就完稿了,奈何法律并没有给他写完的机会,因此本书接下来将以杨新海本人的小说作为开端,并补全他未完成的部分,带领大家重走这个杀人王的成魔之路。

  《故乡哀愁》

  我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汝南埠镇张夹行政村杨陶庄,从这个又长又拗口的地名不难看出来,我的家乡非常穷。

  这里只有两百多户村民,离最近的汝南埠镇有三公里的距离,两地之间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步行都是个问题。

  这里根本就不通客车,连拖拉机都非常少见,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听大人说过,我们杨陶庄是出了名的穷地方。

  然而在杨陶庄这两百多户人家中,我家又是最穷的,一家人都挤在三间破草房里,东屋是父母的卧室,中间是厨房,西屋是我们孩子的住处。

  母亲每次做饭的时候,整个茅草房里都是浓烟滚滚,呛的我直流眼泪,有时候连气都喘不上来。

  茅草屋里所有墙壁都是黑色的,房顶更是严重,每一根茅草下面都挂着黑黑的油滴,而且经常会滴到饭锅里。

  那是常年烟熏火燎留下来的印记,村子里其他人家每年都会用废报纸糊墙,但我家穷的连废报纸都没有。

  更难熬的是下雨天,每次下雨的时候,父亲都要顶着雨出去给房子盖塑料布,但屋里还是像水帘洞一样,睡觉的地方都在滴水。

  小时候的我虽然不明白穷代表了什么,但我还是不喜欢这个家,所以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去村子西头的小河边画画。

  那条小河上有一座石桥,过了那座石桥,就是通往村外的唯一出路,然而现在想起来,这里留给我的只剩下了屈辱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