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发生在杨新海十一岁的时候,这天下午放学之后,杨新海刚一进家门就觉得家里的气氛不对劲。
平常这个时候母亲都会在厨房做饭,由于屋里太呛了,弟弟妹妹都会在院子里玩耍。
但是今天不仅没看到弟弟妹妹的身影,反而是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子中间哭泣,杨新海隐隐感觉到,家里应该是出什么事了。
小海小心翼翼的走到母亲身边,老太太看到他之后,一把就将他抱进了怀里,哭的声音更大了:“小海啊,你爹喝农药了,你哥刚把他送去医院,你爹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丢下咱娘几个,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杨新海大吃一惊:“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爹为什么要喝药啊?”
老太太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哭泣,抽抽啼啼的和杨新海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事情是由杨新海大哥家的孩子引起的,也就是杨新海的亲侄子,当时只有六岁。
当天下午大侄子一个人在地里玩,出于童心就掐了几朵油菜花,结果在回家的路上,被生产队的队长给发现了。
这件事如果放在普通孩子身上,那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放在老杨家孩子的身上,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队长直接提溜着孩子去了杨新海的哥哥家里:“你家孩子竟敢摘地里的油菜花,这种行为非常严重,往小了说是道德败坏,往大了说是破坏国家财产,你给我老实交代,到底是谁指使他的?”
杨大哥一脸懵逼:“这不就是小孩不懂事,摘几朵花玩玩吗,哪有人指使他啊!”
没想到大队长眼睛一瞪:“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有什么主意?一定是你这个当爹的在背后指使的。”
杨大哥别提有多冤了,这明显就是找茬,菩萨还有三分脾气呢,他直接挥顶了一句:“你凭啥说是我指使的啊?你有什么证据啊?”
这一下大队长更火了:“想要证据很简单,你全家都是地主羔子,从根上就坏透了,一生下来就是要与人民群众为敌。”
这个大帽子一扣上,杨大哥是有苦说不出,在那个特殊年代,这种事说小不算小,但8是要是往大了说,是能要人命的。
杨大哥只能灰溜溜的跟着队长去了大队,鉴于大哥的认罪态度良好,搞破坏的阴谋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队里最后研究决定,对杨大哥罚款十元,并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所谓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召开批斗大会,队长马上通知全体社员到场,对大哥一家进行思想改造,同时跟着吃瓜落的还有杨新海他爹,莫名其妙的就被拎去狠批了一顿。
大会结束之后,老杨唉声叹气的回到了家里,他越想越觉得憋屈,自己一把年纪了,小心翼翼的活了大半辈子,真不知道哪天才是个头。
与其连累儿孙,还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于是老杨头趁着老伴不注意,一口就喝下了窗台上的半瓶农药。
等老太太发现的时候,老杨头已经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老太太赶紧跑去大儿子家里,把杨新海的大哥叫了过来。
杨大哥又叫来了二弟和三妹,一家人手忙脚乱的把老杨送去了镇上的医院抢救,现在老头究竟是死是活,还没传回来信呢。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杨新海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看看他爹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当他跑到村西头的石桥上时,却又停下了脚步。
杨新海不知道老爹究竟被送去了哪个医院,又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望着西方仅剩下的一抹残阳,小海彻底陷入了迷茫之中。
这一刻小海仿佛被抽去了灵魂,只能跌跌撞撞的再次返回那个破败不堪的茅草屋。
此时黑暗已经笼罩了这个生活了十一年的小山村,无边的黑夜压的小海喘不过气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他爹能平安归来。
也许是小海的祈祷起了作用,老杨最终被抢救了过来,但是这件事却困扰了他很多年。
年幼的杨新海不明白什么是阶级,更不明白什么是人心,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放到自己家人身上,就成了过不去的一道坎。
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难不成这句话是错的?难道地主家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坏人吗?
杨新海百思不得其解,这也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能理解的事,最终他只能用三个字来总结,那就是不讲理!
然而让小海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的阴影还没有抹去,另一件事紧跟着又来了。
时间到了1983年,为了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中央决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政府,推行村民自治制度。
与之而来的是生产责任到户,按家里的人口分配责任田和宅基地,笼罩在老杨家的阶级成分阴影也随之开始淡化了。
但是多年以来印在广大人民群众头脑中的阶级斗争意识,却不是那么容易根除的,因此老杨家还是处处被人针对。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村里给杨新海的大哥家划了一块宅基地,杨大哥开开心心的购置好了建筑材料,又请人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准备盖新房了。
可让老杨家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家的这块风水宝地早已经被村里的另一户人家盯上了。
就在杨大哥破土动工的当天,这户人家带了一大群人来到了现场,将施工队拦了下来,理由就是杨家的成分有问题,宅基地的审批不符合规定。
杨大哥肯定是觉得憋屈,并因此事和对方对簿公堂,不过官司虽然是打赢了,但房子还是没盖成。
那户人家强行占地不成,竟然直接在那块地上挖了一个大坑,既然我得不到,那大家都别想好。
杨大哥曾多次找村委会干部进行调解,但由于那户人家在当地的势力比较大,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了。
杨大哥日复一日的蹲在大坑旁边,看着崭新的红砖日渐失去光泽,只能默默的抽着旱烟,眼里早已经失去了光泽。
这一切都被杨新海看在眼里,他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为什么官司都打赢了,房子还是盖不起来,最终小海总结出来的依然是那三个字——不讲理!
老杨一家人多年来一直在承受着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在一些村民眼中,杨家人就是任人宰割的对象,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毕竟老实本分的人家,是值得深入交往的。
平常这个时候母亲都会在厨房做饭,由于屋里太呛了,弟弟妹妹都会在院子里玩耍。
但是今天不仅没看到弟弟妹妹的身影,反而是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子中间哭泣,杨新海隐隐感觉到,家里应该是出什么事了。
小海小心翼翼的走到母亲身边,老太太看到他之后,一把就将他抱进了怀里,哭的声音更大了:“小海啊,你爹喝农药了,你哥刚把他送去医院,你爹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丢下咱娘几个,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杨新海大吃一惊:“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爹为什么要喝药啊?”
老太太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哭泣,抽抽啼啼的和杨新海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事情是由杨新海大哥家的孩子引起的,也就是杨新海的亲侄子,当时只有六岁。
当天下午大侄子一个人在地里玩,出于童心就掐了几朵油菜花,结果在回家的路上,被生产队的队长给发现了。
这件事如果放在普通孩子身上,那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放在老杨家孩子的身上,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队长直接提溜着孩子去了杨新海的哥哥家里:“你家孩子竟敢摘地里的油菜花,这种行为非常严重,往小了说是道德败坏,往大了说是破坏国家财产,你给我老实交代,到底是谁指使他的?”
杨大哥一脸懵逼:“这不就是小孩不懂事,摘几朵花玩玩吗,哪有人指使他啊!”
没想到大队长眼睛一瞪:“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有什么主意?一定是你这个当爹的在背后指使的。”
杨大哥别提有多冤了,这明显就是找茬,菩萨还有三分脾气呢,他直接挥顶了一句:“你凭啥说是我指使的啊?你有什么证据啊?”
这一下大队长更火了:“想要证据很简单,你全家都是地主羔子,从根上就坏透了,一生下来就是要与人民群众为敌。”
这个大帽子一扣上,杨大哥是有苦说不出,在那个特殊年代,这种事说小不算小,但8是要是往大了说,是能要人命的。
杨大哥只能灰溜溜的跟着队长去了大队,鉴于大哥的认罪态度良好,搞破坏的阴谋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队里最后研究决定,对杨大哥罚款十元,并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所谓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召开批斗大会,队长马上通知全体社员到场,对大哥一家进行思想改造,同时跟着吃瓜落的还有杨新海他爹,莫名其妙的就被拎去狠批了一顿。
大会结束之后,老杨唉声叹气的回到了家里,他越想越觉得憋屈,自己一把年纪了,小心翼翼的活了大半辈子,真不知道哪天才是个头。
与其连累儿孙,还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于是老杨头趁着老伴不注意,一口就喝下了窗台上的半瓶农药。
等老太太发现的时候,老杨头已经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老太太赶紧跑去大儿子家里,把杨新海的大哥叫了过来。
杨大哥又叫来了二弟和三妹,一家人手忙脚乱的把老杨送去了镇上的医院抢救,现在老头究竟是死是活,还没传回来信呢。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杨新海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看看他爹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当他跑到村西头的石桥上时,却又停下了脚步。
杨新海不知道老爹究竟被送去了哪个医院,又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望着西方仅剩下的一抹残阳,小海彻底陷入了迷茫之中。
这一刻小海仿佛被抽去了灵魂,只能跌跌撞撞的再次返回那个破败不堪的茅草屋。
此时黑暗已经笼罩了这个生活了十一年的小山村,无边的黑夜压的小海喘不过气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他爹能平安归来。
也许是小海的祈祷起了作用,老杨最终被抢救了过来,但是这件事却困扰了他很多年。
年幼的杨新海不明白什么是阶级,更不明白什么是人心,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放到自己家人身上,就成了过不去的一道坎。
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难不成这句话是错的?难道地主家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坏人吗?
杨新海百思不得其解,这也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能理解的事,最终他只能用三个字来总结,那就是不讲理!
然而让小海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的阴影还没有抹去,另一件事紧跟着又来了。
时间到了1983年,为了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中央决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政府,推行村民自治制度。
与之而来的是生产责任到户,按家里的人口分配责任田和宅基地,笼罩在老杨家的阶级成分阴影也随之开始淡化了。
但是多年以来印在广大人民群众头脑中的阶级斗争意识,却不是那么容易根除的,因此老杨家还是处处被人针对。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村里给杨新海的大哥家划了一块宅基地,杨大哥开开心心的购置好了建筑材料,又请人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准备盖新房了。
可让老杨家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家的这块风水宝地早已经被村里的另一户人家盯上了。
就在杨大哥破土动工的当天,这户人家带了一大群人来到了现场,将施工队拦了下来,理由就是杨家的成分有问题,宅基地的审批不符合规定。
杨大哥肯定是觉得憋屈,并因此事和对方对簿公堂,不过官司虽然是打赢了,但房子还是没盖成。
那户人家强行占地不成,竟然直接在那块地上挖了一个大坑,既然我得不到,那大家都别想好。
杨大哥曾多次找村委会干部进行调解,但由于那户人家在当地的势力比较大,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了。
杨大哥日复一日的蹲在大坑旁边,看着崭新的红砖日渐失去光泽,只能默默的抽着旱烟,眼里早已经失去了光泽。
这一切都被杨新海看在眼里,他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为什么官司都打赢了,房子还是盖不起来,最终小海总结出来的依然是那三个字——不讲理!
老杨一家人多年来一直在承受着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在一些村民眼中,杨家人就是任人宰割的对象,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毕竟老实本分的人家,是值得深入交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