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镇山之宝的价值:我不是筹码,是规矩!-《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这评价,不带褒贬。

  赵小丽甚至分不清,这到底是认可,还是嘲讽。

  “是。”赵小丽挺直了背脊,“野心,是想把最好的东西,卖出最好的价钱。我觉得,这并不可耻。”

  她没有退缩,在这样的老师傅面前,任何花言巧语都是多余的。

  他看的是人,是心。

  齐师傅终于抬起了眼皮,认真地审视着她。

  “平台?”他重复了一遍这个新奇的词汇,“说到底,不就是个倒买倒卖的二道贩子?”

  话,很难听。

  赵小丽的心猛地一抽,但她知道这是考校。

  “不一样。”她摇了摇头,“二道贩子,只认钱。他们会想尽办法压榨您的工钱,催促您的工期,用最便宜的线,最省事的工序,去换取最大的利润。”

  “而我,要给您的手艺,定最高的价。”

  “我,要用您的手艺,去定市场的规矩。”

  “规矩?”齐师傅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他靠回了椅背,端起了那杯热气腾腾的茶。

  这一次,他没有喝,只是用杯盖,一下一下,轻轻地撇着浮沫。

  “小姑娘,你太年轻了。”

  “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复杂。你以为凭你画几张图,说几个好听的词,那些大老板就会听你的?”

  “他们只会吃人,不吐骨头。”

  显然,他经历过,也失望过。

  赵小丽的心,反而定了下来,不怕他质疑,就怕他不屑一顾。

  只要他还愿意说,就证明他听进去了。

  “齐师傅,您说得对。我年轻,没经验,跟那些大老板比起来,我什么都不是。”

  赵小丽没有反驳,反而先承认了自己的弱点。

  “所以,我才需要您。”

  她往前一步,目光灼灼。

  “我的设计,是骨架。香云纱,是皮肉。而您的手艺,是注入其中的灵魂。”

  “没有灵魂,再好的骨架和皮肉,也只是一具空壳,卖不出该有的价钱。”

  “只有我们三个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才能站着,把钱挣了。”

  “我负责去跟那些商人周旋,去处理所有您不愿意沾染的俗事。而您,只需要做您最擅长,也最喜欢做的事情。”

  “您只需要,把手里的这块布,变成一个传奇。”

  裁缝铺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仿佛在为这场跨越了年龄与阅历的博弈,计算着时间。

  齐师傅撇着茶叶的手,停了下来。

  他将茶杯,重重地放在了工作台上。

  “说得比唱得好听。”

  “空口白牙,谁都会说。”

  赵小丽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

  她没有再继续描绘那个宏大的蓝图,而是话锋一转。

  “齐师傅,我今天来,除了跟您说我的‘野心’,还有一件急事,想请您出山。”

  “哦?”齐师傅挑了挑眉。

  “德昌纺织厂,您听过吗?”

  齐师傅的眼神,微微一动。

  做了一辈子布料生意,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珠三角地区的老牌子。

  “他们的香云纱,出事了。”赵小丽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一整个仓库的货,染色染花了。”

  “噗——”

  齐师傅刚端到嘴边的茶,差点一口喷出来。

  他猛地放下杯子,眼睛瞪大了。

  “你说什么?!”

  “染花了?”

  “怎么可能!德昌的老染坊,师傅都是几十年的手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对于齐师傅这样的匠人来说,听到顶级的面料被糟蹋,就像是听到一个绝世的美人被毁了容,那种痛心疾首,是发自内心的。

  “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但陈老板亲口告诉我,那批货,已经成了废品。他找遍了人,都说救不回来。”

  赵小丽看着齐师傅。

  她看到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

  眼神里,有震惊,有惋惜,但更多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好奇和不信。

  “救不回来?”齐师傅喃喃自语,“香云纱是减法,染深了,就浅不回去,除非……”

  他没有说下去,而是猛地抬起头,盯着赵小丽。

  “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陈老板,找到了我。”赵小丽不卑不亢地回答,“他希望我能找到一位,能处理这个问题的师傅。”

  齐师傅的呼吸,有了一丝细微的变化。

  这个小姑娘,不是在空谈她的“平台”,她是带着“投名状”来的。

  而这个投名状,就是德昌纺织厂那一个仓库的废品!

  “你想让我出手?”齐师傅问。

  “是。”赵小丽点头,“但不是以您个人的名义,而是以我们‘平台’的名义。”

  她加重了“平台”两个字。

  “我来跟陈老板谈价格,谈条件,签合同。我来处理所有的流程。而您,只需要评估,这件事,值不值得您出手。”

  “如果能成,这将是我们平台打响的第一炮。”

  “它会向整个市场证明,我们的价值,无可替代。”

  “如果失败了……”

  “没有如果。”赵小丽打断了他,“我相信您的手艺。”

  这一记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齐师傅没有笑,但紧绷的嘴角,明显松弛了一些。

  他沉默了,这一次的沉默,和之前任何一次都不同。

  之前是审视,是怀疑,而现在是权衡、是思考。

  赵小丽安静地站着,鱼饵已经放下,就看鱼,咬不咬钩了。

  许久,齐师傅站起身,走到了那件挂着的旗袍半成品前。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那片香云纱,就像在抚摸情人的皮肤。

  “样品呢?”

  他头也没回地问。

  赵小丽的心,狂跳起来。

  成了!

  “陈老板会马上寄过来!”

  “让他寄最坏的那一块。”齐师傅的声音,恢复了古井无波,“我要看看,到底糟蹋成了什么样。”

  “好!”赵小丽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齐师傅缓缓转过身,重新看向她。

  “小姑娘,我丑话说在前面。”

  “我答应看的,是那块布,不是你的平台。”

  “能不能救,要看了才知道。”

  “就算救得了,价钱,也由我来定。”

  “这是我的规矩。”

  赵小丽用力地点头。

  “明白!”

  她知道,这是老师傅最后的矜持。

  他嘴上说着不认平台,但实际上,已经默认了由她出面去交涉的合作模式。

  “还有。”齐师傅又补充了一句。

  “您说。”

  “你那件旗袍,下午不用来了。”

  赵小丽一愣。

  “我要先解决这块废布。”齐师傅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在它被解决之前,我没心思做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