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匠人的狂热,赵小丽懂。
当一个手艺人,遇到了一个足以让他兴奋的难题时,其他的一切,都可以靠边站。
“好,齐师傅,我等您消息。”
她深深地鞠了一躬,退出了那间小小的裁缝铺。
走出昏暗的小巷,重新站在阳光下,赵小丽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跑向街角的公共电话亭。
必须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陈老板。
她要让他知道,希望来了。
同时,也要让他更清楚地明白,这个希望,掌握在谁的手里。
电话几乎是立刻就被接了起来,背景音嘈杂。
“喂?!哪位?!”
是陈老板的声音,沙哑疲惫,可以想象,他现在正被多少事情,多少人围攻。
“陈老板,是我,赵小丽。”
“赵……赵小姐!”
陈老板的声音,一下子变了调。
“你……你问过了?那位老师傅……他怎么说?”
赵小丽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不紧不慢地说道:“陈老板,我刚刚见了那位老师傅。”
“他脾气确实很怪,我等了他两个多小时,才说上话。”
电话那头,陈老板连呼吸都屏住了。
“我把您的情况,跟他说了。”
“他说……”
她能清晰地听到,话筒里传来陈老板吞咽口水的声音。
“他说,让他先看看样品。”
“样品?”陈老板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没问题!我马上让人准备!要最好的那块吗?”
“不。”赵小丽清晰地吐出一个字。
“老师傅的原话是,让他寄最坏的那一块。”
“他要看看,到底糟蹋成了什么样。”
“最坏的……”
陈老板喃喃地重复着,随即,一股巨大的狂喜,透过电话线,狠狠地砸了过来!
“好!好!好!”
“我明白了!我明白老师傅的意思了!他有信心!他肯定是有信心才敢看最坏的!”
“赵小姐!谢谢你!真的太谢谢你了!”
“我马上!我派专人!坐飞机!今天晚上之前,一定把样品送到你手上!”
“陈老板,您先别急着谢我。”
“老师傅只是答应看看,能不能救,要看了样品才知道。”
“我明白,我明白!”陈老板连声应道,“只要老师傅肯看,就有希望!比所有人都说‘没办法’要强一百倍!”
“那好,您尽快安排吧。我等您样品。”
说完,赵小丽便准备挂电话。
“等等!赵小姐!”陈老板急忙喊住她,“那个……合作……合同的事情……”
“合同的事,不急。”她淡淡地说道,“等老师傅看了样品,确认能接之后,我们再谈。”
“我的工作室会出具一份详细的合作方案和报价单。”
“到时候,我们再正式签合同。”
将一个原本是求人办事的位置,硬生生扭转成了公事公办的商业合作。
“好好好!都听你的!一切都听赵小姐你的安排!”
陈老板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赵小丽,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挂断电话,赵小丽靠在电话亭的玻璃上,心脏还在砰砰直跳。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话筒,拨通了赵淑芬的电话。
“妈,我搞定了。”
“齐师傅答应看样品了。陈老板那边,也已经急不可耐了。”
电话那头,赵淑芬安静地听着,发出了一声轻笑。
“不错,小丽,你做得很好。”
“知道利用信息差,拿捏对方的心理了。”
“妈,那我接下来,就是等样品,然后等齐师傅的结果,再去跟陈老板谈合同吗?”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稳妥的步骤。
“不。”
赵淑芬却否定了她的想法。
“合同,现在就要开始谈。”
“现在?”赵小丽愣住了,“可是……齐师傅还没说一定能成啊。万一……万一看完样品,他也觉得没救呢?”
“那也要谈。”赵淑芬的语气,斩钉截铁。
“小丽,你要记住。做生意,尤其是做这种独一无二的生意,什么时候谈价钱,很重要。”
“在他最绝望,最需要你的时候,谈出来的价钱,才是最高的。”
“等齐师傅真的把布救回来了,他虽然还是会感谢你,但那种‘救命之恩’的感觉,就淡了。他会开始算计,这件事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可是……万一失败了,我们现在谈的合同,不就成了一张废纸?”
“所以,合同的内容,要有讲究。”
“你不能只跟他谈一个‘救活布料’的总价。”
“你要把服务,拆开来卖。”
“拆开来卖?”赵小丽更糊涂了。
“对。”赵淑芬循循善诱,“第一笔钱,叫‘诊断费’,或者叫‘技术咨询费’。”
“你要告诉陈老板,请动这位老师傅,本身就是有成本的。老师傅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你这块废布,这就是价值。”
“所以,不管最终这批布能不能救回来,只要老师傅看了样品,给出了诊断方案,这笔钱,陈老板就必须付。”
“妈……这……这样他会同意吗?”
“他会的。”赵淑芬笃定地说道,“你告诉他,老师傅的时间很宝贵。如果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给多少钱他都不会看一眼。”
“这笔‘诊断费’,就是让他表达诚意的。”
“而且,这笔钱,不能少,至少要五位数。”
“然后呢?”她下意识地追问。
“然后,才是第二笔钱,‘技术服务费’。”
“如果诊断结果是‘可救’,齐师傅愿意出手。那么,就要根据布料的数量,破损的程度,来计算具体的服务费用。”
“这一笔,才是大头。”
“你要跟他约定好,是按匹算,还是按总价算。工期是多久,付款方式是分期,还是完工后一次性付清。”
“最后,还可以有第三笔钱,叫‘增值溢价’。”
“增值溢价?”这个词,赵小丽更是闻所未闻。
“对。你想想,他那一仓库的布,本来是废品,一文不值。现在,经过齐师傅的手,起死回生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修复’,这是‘再创作’!”
“很可能,修复后的布料,会因为独特的工艺,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价值比原来更高!”
“所以,你要在合同里加上一条。这批布料销售出去之后,利润的一部分,要分给我们。”
“这,才叫‘平台’的价值!”
“我们不是收一次钱的修理工,我们是价值的创造者,是利润的分享者!”
一通话说完,赵小丽已经彻底呆住了。
诊断费、技术服务费、增值溢价……
母亲用几个简单的名词,为她构建起了一个完整而又颠覆性的商业模型。
“妈……”她艰难地开口,“我……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赵淑芬笑了笑,“你现在就去草拟一份合同条款。等陈老板的样品一到,你就把这份条款,连同样品,一起带去给齐师傅。”
“也让老师傅看看,你的‘平台’,是怎么为他的手艺,争取到最大的尊严和价值的。”
“这比你说一万句好听的,都有用。”
赵小丽用力地点头,母亲这是在教她,如何真正地“收服”齐师傅。
匠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不是钱。
是尊重,是自己的手艺被人珍而重之。
而一份能将他的手艺价值最大化的商业合同,就是最顶级的尊重!
她要学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她转身,走出了电话亭,直接走进了一家新华书店。
她要买的,不再是时装杂志,而是关于《经济合同法》的书。
当一个手艺人,遇到了一个足以让他兴奋的难题时,其他的一切,都可以靠边站。
“好,齐师傅,我等您消息。”
她深深地鞠了一躬,退出了那间小小的裁缝铺。
走出昏暗的小巷,重新站在阳光下,赵小丽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跑向街角的公共电话亭。
必须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陈老板。
她要让他知道,希望来了。
同时,也要让他更清楚地明白,这个希望,掌握在谁的手里。
电话几乎是立刻就被接了起来,背景音嘈杂。
“喂?!哪位?!”
是陈老板的声音,沙哑疲惫,可以想象,他现在正被多少事情,多少人围攻。
“陈老板,是我,赵小丽。”
“赵……赵小姐!”
陈老板的声音,一下子变了调。
“你……你问过了?那位老师傅……他怎么说?”
赵小丽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不紧不慢地说道:“陈老板,我刚刚见了那位老师傅。”
“他脾气确实很怪,我等了他两个多小时,才说上话。”
电话那头,陈老板连呼吸都屏住了。
“我把您的情况,跟他说了。”
“他说……”
她能清晰地听到,话筒里传来陈老板吞咽口水的声音。
“他说,让他先看看样品。”
“样品?”陈老板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没问题!我马上让人准备!要最好的那块吗?”
“不。”赵小丽清晰地吐出一个字。
“老师傅的原话是,让他寄最坏的那一块。”
“他要看看,到底糟蹋成了什么样。”
“最坏的……”
陈老板喃喃地重复着,随即,一股巨大的狂喜,透过电话线,狠狠地砸了过来!
“好!好!好!”
“我明白了!我明白老师傅的意思了!他有信心!他肯定是有信心才敢看最坏的!”
“赵小姐!谢谢你!真的太谢谢你了!”
“我马上!我派专人!坐飞机!今天晚上之前,一定把样品送到你手上!”
“陈老板,您先别急着谢我。”
“老师傅只是答应看看,能不能救,要看了样品才知道。”
“我明白,我明白!”陈老板连声应道,“只要老师傅肯看,就有希望!比所有人都说‘没办法’要强一百倍!”
“那好,您尽快安排吧。我等您样品。”
说完,赵小丽便准备挂电话。
“等等!赵小姐!”陈老板急忙喊住她,“那个……合作……合同的事情……”
“合同的事,不急。”她淡淡地说道,“等老师傅看了样品,确认能接之后,我们再谈。”
“我的工作室会出具一份详细的合作方案和报价单。”
“到时候,我们再正式签合同。”
将一个原本是求人办事的位置,硬生生扭转成了公事公办的商业合作。
“好好好!都听你的!一切都听赵小姐你的安排!”
陈老板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赵小丽,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挂断电话,赵小丽靠在电话亭的玻璃上,心脏还在砰砰直跳。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话筒,拨通了赵淑芬的电话。
“妈,我搞定了。”
“齐师傅答应看样品了。陈老板那边,也已经急不可耐了。”
电话那头,赵淑芬安静地听着,发出了一声轻笑。
“不错,小丽,你做得很好。”
“知道利用信息差,拿捏对方的心理了。”
“妈,那我接下来,就是等样品,然后等齐师傅的结果,再去跟陈老板谈合同吗?”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稳妥的步骤。
“不。”
赵淑芬却否定了她的想法。
“合同,现在就要开始谈。”
“现在?”赵小丽愣住了,“可是……齐师傅还没说一定能成啊。万一……万一看完样品,他也觉得没救呢?”
“那也要谈。”赵淑芬的语气,斩钉截铁。
“小丽,你要记住。做生意,尤其是做这种独一无二的生意,什么时候谈价钱,很重要。”
“在他最绝望,最需要你的时候,谈出来的价钱,才是最高的。”
“等齐师傅真的把布救回来了,他虽然还是会感谢你,但那种‘救命之恩’的感觉,就淡了。他会开始算计,这件事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可是……万一失败了,我们现在谈的合同,不就成了一张废纸?”
“所以,合同的内容,要有讲究。”
“你不能只跟他谈一个‘救活布料’的总价。”
“你要把服务,拆开来卖。”
“拆开来卖?”赵小丽更糊涂了。
“对。”赵淑芬循循善诱,“第一笔钱,叫‘诊断费’,或者叫‘技术咨询费’。”
“你要告诉陈老板,请动这位老师傅,本身就是有成本的。老师傅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你这块废布,这就是价值。”
“所以,不管最终这批布能不能救回来,只要老师傅看了样品,给出了诊断方案,这笔钱,陈老板就必须付。”
“妈……这……这样他会同意吗?”
“他会的。”赵淑芬笃定地说道,“你告诉他,老师傅的时间很宝贵。如果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给多少钱他都不会看一眼。”
“这笔‘诊断费’,就是让他表达诚意的。”
“而且,这笔钱,不能少,至少要五位数。”
“然后呢?”她下意识地追问。
“然后,才是第二笔钱,‘技术服务费’。”
“如果诊断结果是‘可救’,齐师傅愿意出手。那么,就要根据布料的数量,破损的程度,来计算具体的服务费用。”
“这一笔,才是大头。”
“你要跟他约定好,是按匹算,还是按总价算。工期是多久,付款方式是分期,还是完工后一次性付清。”
“最后,还可以有第三笔钱,叫‘增值溢价’。”
“增值溢价?”这个词,赵小丽更是闻所未闻。
“对。你想想,他那一仓库的布,本来是废品,一文不值。现在,经过齐师傅的手,起死回生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修复’,这是‘再创作’!”
“很可能,修复后的布料,会因为独特的工艺,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价值比原来更高!”
“所以,你要在合同里加上一条。这批布料销售出去之后,利润的一部分,要分给我们。”
“这,才叫‘平台’的价值!”
“我们不是收一次钱的修理工,我们是价值的创造者,是利润的分享者!”
一通话说完,赵小丽已经彻底呆住了。
诊断费、技术服务费、增值溢价……
母亲用几个简单的名词,为她构建起了一个完整而又颠覆性的商业模型。
“妈……”她艰难地开口,“我……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赵淑芬笑了笑,“你现在就去草拟一份合同条款。等陈老板的样品一到,你就把这份条款,连同样品,一起带去给齐师傅。”
“也让老师傅看看,你的‘平台’,是怎么为他的手艺,争取到最大的尊严和价值的。”
“这比你说一万句好听的,都有用。”
赵小丽用力地点头,母亲这是在教她,如何真正地“收服”齐师傅。
匠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不是钱。
是尊重,是自己的手艺被人珍而重之。
而一份能将他的手艺价值最大化的商业合同,就是最顶级的尊重!
她要学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她转身,走出了电话亭,直接走进了一家新华书店。
她要买的,不再是时装杂志,而是关于《经济合同法》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