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教学成果展》(下)-《海风吻过讲台》

  上午九点,教学成果展正式拉开帷幕。

  家长们如潮水般涌进礼堂,寻找着自己孩子的班级和作品。很快,六年级一班的展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妈妈快看!这是我做的天平!可以称重量!”一个小男孩兴奋地拉着母亲的手,指着自己做的筷子天平模型,小脸激动得通红。

  “哎呀,这个乘法口诀表用贝壳贴,真有想法!回家我们也试试!”一位奶奶戴着老花镜,看得格外仔细。

  “这份作业是我儿子的!你看他现在的字,工整多了!以前那字跟鸡爪刨的似的!”一位爸爸指着成长足迹栏里的照片,嗓门洪亮,满是自豪。

  武修文事先培训好的几名小讲解员派上了大用场。张小杰格外卖力,站在互动游戏区,像个小专家似的向围观的家长和同学演示“猜数游戏”和“逻辑推理卡”怎么玩,讲得头头是道,引得阵阵笑声和掌声。

  武修文本人则被一群家长团团围住。

  “武老师,我家孩子以前最怕数学,现在回家居然主动研究难题,说要把‘挑战区’的堡垒攻下来!这分层作业真是太神奇了!”

  “武老师,那个数学手抄报怎么做起来的?孩子折腾了好几天,查了好多资料,感觉知识面拓宽了不少!听说您上课经常做游戏?孩子回来说数学课好玩得不得了!”

  问题一个接一个,武修文耐心地回答着,介绍着他的教学理念:如何通过分层照顾差异,如何利用趣味化激发兴趣,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不再枯燥。他的普通话标准,言辞恳切,眼神里闪烁着对教学的热爱和真诚。家长们听得频频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认可和感激。

  黄诗娴站在不远处,一边照应着自己的语文展区,一边留意着那边的动静。看着武修文从容不迫、闪闪发光的模样,她的心里像打翻了蜜罐,甜滋滋的。可看到几位年轻妈妈围着他问个不停,眼神里的赞赏明显超出了对老师的范畴,她又莫名觉得心口有点堵,像是心爱的宝贝被人窥探了。

  就在这时,礼堂入口处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李盛新校长和梁文昌主任陪着几位一看就是领导模样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

  “是镇教办的陈主任!”有老师低声说了一句。

  气氛瞬间更加紧张起来。连喧闹的家长们都自觉安静了不少,纷纷让开道路。

  李校长笑着引着领导们一路参观,不时介绍着。经过语文展区时,黄诗娴紧张得手心冒汗,好在领导们只是微笑点头,并未多做停留。

  他们的目标似乎很明确,径直朝着人流最多的六年级数学展区走来。

  武修文刚送走一波家长,一抬头,正对上走过来的领导们。他的心跳骤然加速,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调查组的风波刚刚平息,领导突如其来的视察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紧张。

  李盛新投给他一个鼓励的、让他安心的眼神。

  陈主任的目光在展区内缓缓扫过,看得非常仔细。他拿起一份手抄报翻了翻,又弯腰看了看那些自制教具,还驻足听张小杰结结巴巴但充满激情地讲解完一个游戏规则。

  然后,他走到武修文面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武修文老师?”

  “领导好,我是武修文。”武修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

  “你的这个展区,内容很丰富,很有特色。”陈主任的语气是肯定的,“我听说你之前在松岗小学?怎么想到来海田,又怎么想到搞这些……”他指了指展板,“分层教学,趣味实践?”

  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却瞬间让周围安静下来。黄诗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李校长和梁主任的表情都略显凝重。这是直指核心了。

  武修文沉默了片刻。海风裹挟着过往的委屈、挣扎、坚持与热爱,仿佛一瞬间都涌到了嘴边。他再次开口时,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在哪里教书不重要,教什么样的孩子才重要。这里的孩子一样聪明,一样渴望知识,他们只是需要一点不同的方法去点燃。数学不是试卷上的分数,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逻辑,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我想让他们觉得它有用,又有趣。哪怕他们将来不出海,不考大学,只是在镇上开个店,学会的成本核算和逻辑推理,也能让他们活得明白一点,踏实一点。”

  他没有喊口号,没有表功绩,只是平实地讲述着他的想法。这番话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陈主任脸上的笑意加深了,他转回头,对李盛新和几位随行人员感慨道:“李校长,你们海田小学这次可是挖到宝了啊!武老师这种立足于学生实际、勇于创新的教学实践,正是我们当前乡村教育最需要的典型!尤其是这个分层教学和趣味化引导,对于激发内生学习动力、缩小个体差异,效果非常显著!我看完全可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在全镇甚至更广范围内推广学习!”

  “轰——”地一下,武修文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脚底直冲头顶!耳朵里嗡嗡作响,周围所有的声音都变得模糊不清。典型?推广?他是不是听错了?巨大的惊喜像海啸般扑来,让他瞬间失语,只能僵在原地,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黄诗娴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巨大的喜悦像烟花炸开,让她差点欢呼出声!她看向武修文,看着他震惊到近乎茫然的表情,又觉得心疼又忍不住想笑。这个傻子!他值得!他完全值得!

  李盛新校长脸上笑开了花,连声应着:“是是是,陈主任眼光独到!武老师确实非常优秀,我们学校一定全力支持,好好总结!”

  领导们又鼓励了武修文几句,这才在李校长的陪同下走向下一个展区。

  人群重新喧闹起来,而且比之前更加热烈。许多家长看向武修文的眼神充满了钦佩。郑松珍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激动地拍了一下黄诗娴的肩膀:“听见没!典型!要推广!武老师这下要出名了!我就说他是潜力股!”

  黄诗娴用力点头,眼眶发热,比自己得了表扬还要高兴一百倍!

  武修文却还沉浸在巨大的冲击里,有点回不过神。直到梁文昌主任走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满是欣慰:“修文,好样的!我就知道你没问题!这下好了,彻底稳了!赶紧准备一下详细的汇报材料,陈主任等着要呢!”

  “汇报材料?”武修文下意识地重复。

  “对啊!”梁主任笑容满面,“这么好的经验,当然要形成书面报告,详细阐述你的理念、具体操作方法和成效数据。陈主任亲自点名要的,这可是大事!你抓紧时间弄,需要什么数据支持,直接来找我!”

  武修文连忙点头:“好的,主任,我马上准备!”

  梁主任又鼓励了几句,也走开了。

  武修文站在原地,狂喜过后,一种巨大的、沉甸甸的实感终于落回心底。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不是勉强过关,而是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前途的阴霾一扫而空,灿烂的阳光似乎终于毫无保留地照在了他身上。

  他下意识地抬眼,在人群中寻找那个身影。

  黄诗娴就站在不远处,正微笑着看着他。四目相对,她抬起手,悄悄对他竖了个大拇指。眼睛弯弯的,像落进了星星。

  世界喧嚣,人声鼎沸,可在武修文眼里,那一刻仿佛只剩下她和她脸上那比阳光还温暖的笑容。他的心口被一种滚烫的、饱满的情绪填得满满的,几乎要溢出来。他张了张嘴,想对她说点什么。

  就在此时,他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

  武修文微微皱眉,这个时候会是谁?他掏出手机,看到来电显示的瞬间,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瞳孔骤然收缩,像是看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屏幕上跳动着的名字,不是李校长,不是梁主任,也不是任何他预料中会分享喜悦的人。

  而是【叶水洪】!

  松岗小学的那位校长!那个当初亲手将他拒之门外、让他尝尽失落苦涩的人!

  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打来电话?他怎么知道的?他想干什么?

  巨大的、冰火两重天的冲击,让武修文彻底僵在原地,刚刚涌起的所有喜悦和温暖瞬间被冻结、砸得粉碎!海风的咸腥味仿佛变成了铁锈味,死死哽在他的喉咙口。

  电话还在执拗地响着,嗡嗡的震动声像催命符一样,啃噬着他骤然紧绷的神经。

  黄诗娴也注意到了他骤变的脸色和那只握着手机、指节惨白的手。她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心猛地一沉,生出强烈的不安。她快步走过去,担忧地小声问:“武老师?怎么了?谁的电话?”

  武修文仿佛听不见她的问话。他的眼睛死死盯着那个名字,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在电话即将自动挂断的前一秒,他像是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猛地吸了一口气,手指颤抖着,按下了接听键。

  他将手机缓缓贴到耳边,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喂?叶校长?”

  电话那头传来声音,黄诗娴听不清内容,只能紧张地盯着武修文的脸。

  他的眉头死死拧紧,脸色越来越白,嘴唇抿成一条僵直的线。那表情,根本不是接到祝贺电话该有的样子,那里面充满了震惊、困惑,甚至是……一丝难以置信的荒谬和警惕!

  “……”他长时间地沉默着,只有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泄露着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终于,他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离谱的内容,从喉咙里挤出一声短促的、压抑的气音,像是笑,又更像是呛咳。

  黄诗娴急得快要疯了,她忍不住轻轻抓住他的手臂:“到底怎么了?武修文!你说话啊!”

  武修文猛地回过神,他缓缓移开手机,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关节凸起。他转过头,看向黄诗娴,眼神是空的,里面翻滚着她完全看不懂的、复杂到极致的情绪。

  他张了张嘴,喉咙剧烈地滚动了好几下,才用一种极其怪异、仿佛梦游般的飘忽声音,断断续续地、艰难地吐出几个字:

  “他……叶校长……他说……祝贺我……还说……松岗小学……希望……希望我能考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