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大厦顶楼的电话铃声,响得又急又快。
梁文辉拿起听筒,只听了几秒钟,脸色就变了。
他捂住话筒,快步走到陈山身边。
陈山正拿着一把小剪刀,修剪一盆文竹。
“山哥,纽约的电话,大卫·陈打来的。”
梁文辉的声音压得很低。
“日本人疯了。”
陈山剪掉一截枯黄的枝叶,没有停手。
“他们的人正在华盛顿到处活动,见了十几家报纸的记者,拜访了七八个国会议员。”
“他们指责我们是‘技术窃贼’,说我们窃取了本该属于‘美日友好框架’下的技术成果。”
“他们要求国会重新审查‘美亚友好发展基金’的合法性,说我们的存在,破坏了亚洲的稳定。”
“他们指责白宫,说福特的政策,破坏了美日安保框架下的技术合作默契。”
“AMD和英特尔那边已经顶回去了,但日本人这次是下了血本,带队的是通产省的副相。”
“我知道了。”陈山开口,声音很稳。“你告诉桑德斯他们,按原计划走。”
梁文辉放下话筒,看着陈山,话筒里的声音还在焦急地响着。
“山哥,就这么简单?”
“不然呢?”
梁文辉还没来得及说话,办公室的门被王虎推开。
王虎脚步很快,他把一份文件直接拍在陈山的办公桌上。
“山哥,这帮矮子,不老实。”
梁文辉拿起文件,只看了一眼,手就捏紧了。
那是一份香港政府新闻处发来的传真。
日本国通商产业省副相,垂井直人,率领“日港经济友好考察团”抵达香港。
梁文辉把文件递给陈山。
“他们声称是来考察香港的投资环境。”
“但是,他们通过日本驻港总领事馆,向港府提出申请,指名要参观我们的和记环球科技研发中心。”
王虎在一旁,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这帮矮子,是想来偷东西。”
陈山拿起那份文件,看了一眼就扔回桌上。
他没看梁文辉,也没看王虎。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维多利亚港穿梭的货轮。
“哈里斯呢?”
他开口问。
“他有什么动静?”
王虎立刻回答。
“他的人,把研发中心外围又加了一圈人手,围得像个铁桶。”
“今天早上,他亲自来找我。”
王虎的眼神里带着一股火气。
“他问我,这批日本人,是不是我们请来的。”
陈山嘴角扯了一下,转过身。
梁文辉和王虎都看着他。
“阿虎。”
陈山看着王虎。
“你再去见他一次。”
“你告诉他,我们和记是做正当生意的商人。”
“对日本客人,我们没有兴趣。”
王虎点头,听着。
“你再告诉他。”
陈山走到茶台前,坐下,开始摆弄茶具。
“研发中心里面的设备,价值几十亿美金,全都是美国的宝贝。”
“它的安保工作,从头到尾,都是他CIA负责。”
陈山拿起茶饼,用茶针撬下一小块。
“我们和记,只是提供了一个地方。”
“日本人要来参观,看的是美国的技术,进的是美国人负责安保的地方。”
“要不要让他们进。”
“让他们看什么,不让他们看什么。”
陈山把茶叶放进壶里。
“这件事,应该由他哈里斯先生,自己来决定。”
王虎的眼睛亮了。
陈山提起水壶,热水冲入壶中。
“你最后再补一句。”
“就说我们和记,不想得罪美国朋友,也不想得罪日本客人。”
“这件事,我们不方便插手。”
“请他自己处理。”
梁文辉站在旁边,脑子瞬间转了过来。
这一手太极,直接把日本人这个烫手山芋,扔到了哈里斯的怀里。
王虎咧开嘴,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
“明白了,山哥。”
“我这就去跟他‘商量’。”
王虎转身就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
两天后。
美国驻港总领事馆,顶楼。
CIA香港站站长办公室。
哈里斯坐在办公桌后,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面。
他面前放着两份文件。
一份,是他的手下从华盛顿发回来的密电。
上面详细记录了日本游说团,如何在美国国会山,指责和记集团和白宫的“秘密交易”,如何煽动舆论,声称美国的技术正在通过香港流失。
另一份,是王虎昨天亲手交到他手里的,“和记集团关于日本代表团参观事宜的沟通备忘录”。
里面的措辞,谦卑又无奈。
通篇都在强调,和记只是个商业公司,研发中心里全是美国的宝贝,安保全靠CIA的朋友。
现在日本人来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切全凭哈里斯先生做主。
哈里斯的助手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
他知道自己的长官,现在正被架在火上烤。
让日本人进去?
开什么玩笑。
垂井直人带的那个所谓“考察团”,里面有一半是日本各大电器公司的顶尖工程师。让他们进去逛一圈,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一旦技术泄露,兰利那帮官僚会生吞了他。
他的任务是防止技术外泄,首要目标是苏联,但日本同样在他的防范名单上。
不让日本人进去?
那就等于向所有人,尤其是日本人和躲在暗处的克格勃,公开宣布:这个研发中心,就是CIA罩着的。
和记跟美国政府的关系,就彻底摆在了台面上。
这会坐实日本人“秘密交易”的指控,让福特总统在国会非常被动。
“FUCK!”
哈里斯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头被陈山牵着鼻子走的牛。
陈山挖了一个坑,坑里放着美国最想要的诱饵。
他哈里斯跳了进去,负责看守诱饵。
现在,另一群狼来了,想抢诱饵。
陈山却躲在一边,跟他说,狼来了,你自己看着办。
这根本不是一个选择题。
这是一个死局。
他盯着那份来自和记的备忘录,仿佛能看到陈山那张平静的脸。
过了很久,他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
“给我接港督府。”
……
当天下午。
半岛酒店,总统套房。
日本通产省副相垂井直人,看着面前一份由港督府派专人送来的公函,脸色铁青。
公函的措辞礼貌又官方。
“关于贵国代表团参观和记环球科技研发中心的申请,经与相关方沟通,兹答复如下:”
“该中心目前正值关键的设备调试与内部安全系统升级阶段,为确保技术调试的顺利进行和商业机密的安全,现阶段不便接待任何外部访客。”
“望贵方予以理解。”
落款是港督府和和记集团的联合签章。
“八嘎!”
垂井直人一把将那份公函撕得粉碎,狠狠扔在地上。
他指着面前的日本驻港总领事,破口大骂。
“这就是你说的,香港是自由港?”
“一个中国的私人公司,竟然敢拒绝大日本帝国通产省的正式访问!”
“他们是在害怕!”
“他们的研发中心里,一定藏着从美国偷来的东西!他们不敢让我们看!”
总领事在一旁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垂井直人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
他知道,这封信根本不是和记写的。
和记没有这个胆子。
这是美国人的意思。
是那个该死的CIA站长,哈里斯在背后搞鬼。
他们越是阻拦,就越证明这里面有鬼。
“备机!”
垂井直人停下脚步,对着助手吼道。
“我们明天一早就走!”
“回去告诉所有人,美国人正在把他们最先进的技术,送给他们的敌人!”
……
和记大厦。
梁文辉放下电话,脸上带着笑意。
“山哥,我的人刚从半岛酒店回来。”
“说日本那个副相,在酒店大堂里发了很大的脾气,摔了一个咖啡杯。”
“他们订了明天最早的航班,回东京。”
王虎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
“活该!让鬼佬去咬鬼佬,咱们看戏就行。”
梁文辉看着陈山,表情里带着一丝佩服。
“山哥,这下,哈里斯算是彻底被我们绑在了船上。”
“以后谁想动研发中心,都得先问问他CIA答不答应。”
陈山正在给那盆文竹浇水,他把水壶放下。
“这只是第一波。”
他的声音很平静。
“他们这次没看到,下次会用别的法子来。”
陈山转过身,看着梁文辉。
“别管他们。”
“钱穆老先生那边,怎么样了?”
“一百个学生,还习惯吗?缺不缺什么?”
梁文辉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表情变得严肃。
“学生们都很好,学得很快,钱老他们很满意。”
“设备和资料,也都在陆续消化。”
他顿了顿。
“就是……缺人。”
陈山看着他。
“不是缺学生,也不是缺普通的工程师。”
梁文辉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陈山。
“钱老说,我们现在有了设备,有了基础人才,但缺少一个真正能把所有东西串起来的顶尖专家。”
“一个能带队,攻克最关键技术难关的领军人物。”
陈山打开文件,那是钱穆亲手写的报告。
“钱老在报告里提了一个人。”
梁文辉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特殊的重量。
“他说,如果能把这个人请到香港。”
“我们的16K DRAM芯片项目,至少能提前一年完成。”
陈山抬起头,目光落在梁文辉脸上。
“谁?”
梁文辉拿起听筒,只听了几秒钟,脸色就变了。
他捂住话筒,快步走到陈山身边。
陈山正拿着一把小剪刀,修剪一盆文竹。
“山哥,纽约的电话,大卫·陈打来的。”
梁文辉的声音压得很低。
“日本人疯了。”
陈山剪掉一截枯黄的枝叶,没有停手。
“他们的人正在华盛顿到处活动,见了十几家报纸的记者,拜访了七八个国会议员。”
“他们指责我们是‘技术窃贼’,说我们窃取了本该属于‘美日友好框架’下的技术成果。”
“他们要求国会重新审查‘美亚友好发展基金’的合法性,说我们的存在,破坏了亚洲的稳定。”
“他们指责白宫,说福特的政策,破坏了美日安保框架下的技术合作默契。”
“AMD和英特尔那边已经顶回去了,但日本人这次是下了血本,带队的是通产省的副相。”
“我知道了。”陈山开口,声音很稳。“你告诉桑德斯他们,按原计划走。”
梁文辉放下话筒,看着陈山,话筒里的声音还在焦急地响着。
“山哥,就这么简单?”
“不然呢?”
梁文辉还没来得及说话,办公室的门被王虎推开。
王虎脚步很快,他把一份文件直接拍在陈山的办公桌上。
“山哥,这帮矮子,不老实。”
梁文辉拿起文件,只看了一眼,手就捏紧了。
那是一份香港政府新闻处发来的传真。
日本国通商产业省副相,垂井直人,率领“日港经济友好考察团”抵达香港。
梁文辉把文件递给陈山。
“他们声称是来考察香港的投资环境。”
“但是,他们通过日本驻港总领事馆,向港府提出申请,指名要参观我们的和记环球科技研发中心。”
王虎在一旁,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这帮矮子,是想来偷东西。”
陈山拿起那份文件,看了一眼就扔回桌上。
他没看梁文辉,也没看王虎。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维多利亚港穿梭的货轮。
“哈里斯呢?”
他开口问。
“他有什么动静?”
王虎立刻回答。
“他的人,把研发中心外围又加了一圈人手,围得像个铁桶。”
“今天早上,他亲自来找我。”
王虎的眼神里带着一股火气。
“他问我,这批日本人,是不是我们请来的。”
陈山嘴角扯了一下,转过身。
梁文辉和王虎都看着他。
“阿虎。”
陈山看着王虎。
“你再去见他一次。”
“你告诉他,我们和记是做正当生意的商人。”
“对日本客人,我们没有兴趣。”
王虎点头,听着。
“你再告诉他。”
陈山走到茶台前,坐下,开始摆弄茶具。
“研发中心里面的设备,价值几十亿美金,全都是美国的宝贝。”
“它的安保工作,从头到尾,都是他CIA负责。”
陈山拿起茶饼,用茶针撬下一小块。
“我们和记,只是提供了一个地方。”
“日本人要来参观,看的是美国的技术,进的是美国人负责安保的地方。”
“要不要让他们进。”
“让他们看什么,不让他们看什么。”
陈山把茶叶放进壶里。
“这件事,应该由他哈里斯先生,自己来决定。”
王虎的眼睛亮了。
陈山提起水壶,热水冲入壶中。
“你最后再补一句。”
“就说我们和记,不想得罪美国朋友,也不想得罪日本客人。”
“这件事,我们不方便插手。”
“请他自己处理。”
梁文辉站在旁边,脑子瞬间转了过来。
这一手太极,直接把日本人这个烫手山芋,扔到了哈里斯的怀里。
王虎咧开嘴,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
“明白了,山哥。”
“我这就去跟他‘商量’。”
王虎转身就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
两天后。
美国驻港总领事馆,顶楼。
CIA香港站站长办公室。
哈里斯坐在办公桌后,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面。
他面前放着两份文件。
一份,是他的手下从华盛顿发回来的密电。
上面详细记录了日本游说团,如何在美国国会山,指责和记集团和白宫的“秘密交易”,如何煽动舆论,声称美国的技术正在通过香港流失。
另一份,是王虎昨天亲手交到他手里的,“和记集团关于日本代表团参观事宜的沟通备忘录”。
里面的措辞,谦卑又无奈。
通篇都在强调,和记只是个商业公司,研发中心里全是美国的宝贝,安保全靠CIA的朋友。
现在日本人来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切全凭哈里斯先生做主。
哈里斯的助手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
他知道自己的长官,现在正被架在火上烤。
让日本人进去?
开什么玩笑。
垂井直人带的那个所谓“考察团”,里面有一半是日本各大电器公司的顶尖工程师。让他们进去逛一圈,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一旦技术泄露,兰利那帮官僚会生吞了他。
他的任务是防止技术外泄,首要目标是苏联,但日本同样在他的防范名单上。
不让日本人进去?
那就等于向所有人,尤其是日本人和躲在暗处的克格勃,公开宣布:这个研发中心,就是CIA罩着的。
和记跟美国政府的关系,就彻底摆在了台面上。
这会坐实日本人“秘密交易”的指控,让福特总统在国会非常被动。
“FUCK!”
哈里斯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头被陈山牵着鼻子走的牛。
陈山挖了一个坑,坑里放着美国最想要的诱饵。
他哈里斯跳了进去,负责看守诱饵。
现在,另一群狼来了,想抢诱饵。
陈山却躲在一边,跟他说,狼来了,你自己看着办。
这根本不是一个选择题。
这是一个死局。
他盯着那份来自和记的备忘录,仿佛能看到陈山那张平静的脸。
过了很久,他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
“给我接港督府。”
……
当天下午。
半岛酒店,总统套房。
日本通产省副相垂井直人,看着面前一份由港督府派专人送来的公函,脸色铁青。
公函的措辞礼貌又官方。
“关于贵国代表团参观和记环球科技研发中心的申请,经与相关方沟通,兹答复如下:”
“该中心目前正值关键的设备调试与内部安全系统升级阶段,为确保技术调试的顺利进行和商业机密的安全,现阶段不便接待任何外部访客。”
“望贵方予以理解。”
落款是港督府和和记集团的联合签章。
“八嘎!”
垂井直人一把将那份公函撕得粉碎,狠狠扔在地上。
他指着面前的日本驻港总领事,破口大骂。
“这就是你说的,香港是自由港?”
“一个中国的私人公司,竟然敢拒绝大日本帝国通产省的正式访问!”
“他们是在害怕!”
“他们的研发中心里,一定藏着从美国偷来的东西!他们不敢让我们看!”
总领事在一旁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垂井直人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
他知道,这封信根本不是和记写的。
和记没有这个胆子。
这是美国人的意思。
是那个该死的CIA站长,哈里斯在背后搞鬼。
他们越是阻拦,就越证明这里面有鬼。
“备机!”
垂井直人停下脚步,对着助手吼道。
“我们明天一早就走!”
“回去告诉所有人,美国人正在把他们最先进的技术,送给他们的敌人!”
……
和记大厦。
梁文辉放下电话,脸上带着笑意。
“山哥,我的人刚从半岛酒店回来。”
“说日本那个副相,在酒店大堂里发了很大的脾气,摔了一个咖啡杯。”
“他们订了明天最早的航班,回东京。”
王虎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
“活该!让鬼佬去咬鬼佬,咱们看戏就行。”
梁文辉看着陈山,表情里带着一丝佩服。
“山哥,这下,哈里斯算是彻底被我们绑在了船上。”
“以后谁想动研发中心,都得先问问他CIA答不答应。”
陈山正在给那盆文竹浇水,他把水壶放下。
“这只是第一波。”
他的声音很平静。
“他们这次没看到,下次会用别的法子来。”
陈山转过身,看着梁文辉。
“别管他们。”
“钱穆老先生那边,怎么样了?”
“一百个学生,还习惯吗?缺不缺什么?”
梁文辉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表情变得严肃。
“学生们都很好,学得很快,钱老他们很满意。”
“设备和资料,也都在陆续消化。”
他顿了顿。
“就是……缺人。”
陈山看着他。
“不是缺学生,也不是缺普通的工程师。”
梁文辉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陈山。
“钱老说,我们现在有了设备,有了基础人才,但缺少一个真正能把所有东西串起来的顶尖专家。”
“一个能带队,攻克最关键技术难关的领军人物。”
陈山打开文件,那是钱穆亲手写的报告。
“钱老在报告里提了一个人。”
梁文辉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特殊的重量。
“他说,如果能把这个人请到香港。”
“我们的16K DRAM芯片项目,至少能提前一年完成。”
陈山抬起头,目光落在梁文辉脸上。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