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全线被压-《楚兵》

  “杀!攻上去!”

  “先登者,封百户!南人得突厥籍,赐自由!赏楚女十名,金银千贯!”

  ……

  “先登着,突厥人封百户!南人得耕地百亩!”

  ……

  “先登者,突厥人封百户!南人得上好耕地百亩,世代免除田税!”

  ……

  “笔给你,自己写!”

  ……

  残杀在这段城墙爆发。

  武邑仓乃是圣昌皇帝为北伐修建。

  属楚兴仓东,拱卫主仓的门户。

  六丈高的城墙上,身覆粗糙扎甲的小队官,手持盾矛,奋力搏杀。

  他是老兵,久经战阵。

  身体贴着青砖城垛,随机应变。

  投石机!

  巨型云梯!

  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头。

  草原人竟然有如此庞大的攻城部队。

  此战算是麻烦了。

  “赵老三,快,给老子弓箭!”

  “没,,没了副队!”

  “艹他大爷,领个卖命的活,弓箭都发不齐,那还打个吊。”

  “去!去都头哪里,抬几罐金汁来,不然这云梯搞不定,丢城大伙一起死。”

  ……

  难!

  太难了!

  邑武仓军械严重不足。

  甲胄,兵刃差点,大伙都可以忍耐。

  连羽箭,雷石滚木这种守城的关键家伙,都不组织准备。

  队官是真想拔刀问。

  到底那个草包在当统领。

  这不是拿几万楚人的命开玩笑嘛?

  可惜了,他的头盔不对。

  上面没有腾云纹,仙鹤,三羽头冠。

  他的话没人理。

  队官望着弟兄们,心中叹息。

  如今他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得起父老乡亲,就行了。

  楚将不知兵,士卒寸难行!

  ---------

  东线最远的据点。

  大奇关!

  此地险峻。

  昔日以赵氏宗族为主,镇守的边堡。

  它与楚兴仓,邑武仓有本质区别。

  那两座是央企建设,资金充足,徭役民夫数以万计。

  它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都是赵家人带着大奇关的上万子民,历时数代,建立而成。

  虽然是以胚土主城,但山民付出了真心。

  它有精妙的走水道,只要及时维护,城墙不比任何大城差。

  城楼,马道,蓄水池,金汁灶等一应俱全。

  段渊正是看中了赵氏的城防,才选择此地,派遣精锐。

  张树生。

  他是河东节度使张须陀帐下的猛兽,宗师大将。

  此刻身覆鱼鳞甲,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今日一战,突厥人攻势如火。

  打头阵炮灰的乃是楚人,但却打的悍不畏死。

  其中有一支,旗号是余!

  竟然是进退有度,羽箭大盾,实乃精锐。

  苍茫大地,尽是黑压压的一片。

  投石,云梯,如林耸立。

  张树生就知道,大奇关难了。

  好在,有一万河东节度使的精兵,还有五千洛阳虎卫。

  兵力是足够的,就看罗浮山能不能救援了。

  否则久守必失!

  -------------

  楚兴仓。

  除罗浮山外,最重要的城池。

  此镇城之大不下定襄。

  长八里,宽七里。

  城高八丈,上有强弩,巨型拍杆,城防坚固。

  内有小仓五十座,大仓九座。

  囤积了大楚北伐六成的物资。

  乃是此次战役的关键城池。

  城墙之下。

  青砖乱堆。

  几名楚兵靠着这里烤火。

  篝火不得靠近粮仓,弟兄们只能在城墙下点起。

  如此造成了奇观。

  数万守卒的安息之所,竟然都是靠着城墙搭的窝棚。

  除了洛阳精锐有大营外,七万郡兵、仆从、徭役兵全都是靠着城墙下,篝火生存。

  “狗日的,这仗打不了!”

  一名身长八尺,膀大腰圆,脸上有数道疤痕,如同牛一样强壮的汉子,面露鄙夷道。

  “大哥,楚军七八万呢,高墙壁垒,没那么容易输。”

  为首的大汉痴笑一声,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截肉,拆在尖木上。

  众兄弟不禁胃里一阵反酸,喉结蠕动。

  “你大哥早年就跟长安军干过,能不能打?老子还不知道?”

  “突厥人有粮食,有肉吃。”

  “有多少粮食,就有多少大楚兵!突厥人比我们强大!”

  说到这里,大伙不禁心寒。

  突厥人的攻城先锋,几乎都是楚人。

  但他们却打的很坚决,搏杀起来不要命。

  “咱们这里可倒好,吃猪食,睡窝棚。将官当面抢女子,还是自家的!但凡抢个突厥娘们,老子也服啊。”

  “抢突厥娘们?!那得周云才敢,咱们这将官,见突厥人得尿裤子。”

  “哈哈哈,,老五说的对,这话得劲!”

  “怕是周云也不敢!他家有母老虎,传闻惧内的厉害。哈哈。”

  ……

  建安军!

  如今成了茶余饭后的闲谈。

  这是一伙猛人。

  从河原一路砍到古河沟,那是眼皮不带眨一下。

  二万多人,硬是砍残库尔支旗王帐军集团,砍死阿史那弥禄,

  砍杨双南王城全部主力。

  大伙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前线,

  真实消息,是瞒不了士卒的。

  一点也瞒不了。

  火光中。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若是能跟着周云就好了,传闻武川镇楚人皆不弃,老幼皆不抛。”

  “是啊,跟着这样的人,才值得卖命。”

  “老子忽然有一个想法!”

  “不行,”一直没有开口的老二,眼眸冷冽道,“周云规矩太多,咱们活不了。”

  “十七斩,二十三法,咱们七八个,都够死三回了!”

  篝火。

  寒风。

  一根枯木灰,随风而起。

  城墙渐渐变小,楚兴仓无数民夫在城墙搬运物资。

  随着高度不断攀升。

  十一座突厥人大营,成三个方向包围楚国大城。

  大营后方,有无数牛羊棚,聚居成一片海洋。

  -------------

  “嗡!!!”

  “嗡!!!”

  ……

  牛角号低沉而苍凉,宛如远古的呼唤。

  数百身覆牛皮精铁扎甲,武装到牙齿的威武勇士,胸口握拳,行突厥人的大礼。

  带着崇拜的目光,恭迎他们的王。

  大营兵道。

  阿史那宗望!

  这个如同狮子一般的猛兽,昔日的奴隶,如今的天狼卫大将。

  这个自四十万突厥部落里,比武选拔的万户。

  如虎狼般桀骜,踏马入营。

  他身覆精铁玄甲,手持丈八青铜巨槊,胯下是西域大马。

  此马肩同人高,四肢强健,乌云踏雪,威武无比。

  他的甲胄,兵器,宝马皆可汗御赐。

  统领天狼卫,直属霍长真军师听用。

  挥手,撩布。

  入巨大的毡包营帐,内中白狼皮上,阿史那封阿面目笑容,带头鼓掌。

  紧接着,十几个贵族部落首领,连同主位上的霍军师,都带着笑容,为宗望庆贺。

  这一战,宗望打的太好了。

  霍长真很喜欢这个石羊河来的小奴隶。

  他跟杨豪武艺相当,但给人的感觉差很远。

  杨豪是锐而精!

  宗望则是猛而凶!

  罗浮山大营。

  企图救援楚兴仓,了然携十万步骑出战。

  此次大楚官军,乃是精锐。

  河东兵,徐州兵,部分北伐战中,战力突出的部队。

  徐州军精骑一度取得上风。

  阿史那宗望,如同猛兽,携五千天狼卫杀入。

  先击退阻击的佛宗首徒,酒肉和尚历寻章。

  后正面对战张须陀,竟然压的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更是不顾自身安危,单骑冲阵,杀入徐州骑兵队伍。

  这个石羊河的奴隶,眼眸赤红,气血旺盛。

  同上官虎搏斗上百回合,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

  他肩阔如兽,凶猛无比,青铜巨槊,人马皆杀。

  自午时,厮杀到日落,竟然还能战。

  最终,十万楚兵损耗过多后,失去了救援的意义。

  保持阵型,徐徐退回罗浮山。

  阿史那宗望,如同年轻的狮王。

  傲立队伍的最前方,巡视领地。

  他横槊踏马,蔑视大楚数万精锐退走。

  成了罗浮山下官道,勒尔浑河勇士心中的记忆。

  此战大楚主力退走,意味着短时间内,甚至是永远都失去了对三大据点的支援能力。

  因为还有十五万突厥最精锐的部队,一直没有投入战斗。

  这支兵力,包含可汗金狼卫,杨门南王城军团,数支最强的王帐军,以及扑骨部、北山羊、阿达澜人。

  若大楚主力近三十万敢全部下山,六十余万突厥人,会立刻反包围大楚主战军。

  徐州军师了然的失败,似乎意味着,此战楚兵前路难料。

  -----------

  罗浮山。

  东北十五里。

  突厥人牧场。

  一处不起眼的小雪坡。

  “你特么离我远点,为何浑身发热啊。”

  “嘿嘿,不知道,最近老是这样。”

  “哎,小乙啊,发点热也好,这天气暖暖。”

  “狗日的,这混蛋摸我。”

  “恶心,离我也远点!”

  “嘿嘿,刚刚做梦,梦到田丫头给我鸡腿吃,我顺便……”

  ……

  山坡,

  雪堆隐藏的极好,即使偶尔浮动。

  十几步外,也难以发现了。

  更莫说山下,载歌载舞的突厥牧人了。

  山风吹过。

  几十个雪堆,偶尔传来鸟鸣。

  随着鸣叫一直延伸。

  飞过榆树林。

  十里外。

  无名山坡后。

  一支甲胄精良,兵卒雄壮的骑兵,马蹄裹布,踏雪而来。

  寒风中。

  大纛迎风而立。

  “建安军主战骑兵第二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