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突袭蔑尔齐王-《楚兵》

  古代大兵团作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名将来说。

  不但消耗脑力,还要消耗生命。

  光后勤,就包罗万象,

  直接的有战马,兵刃,粮草。

  间接的有营帐,被褥,天气,药品,士卒的情绪、甚至朝廷等等因素。

  而战局更是复杂。

  斥候战,勾引战,围点打援,绕后包围等等战法都要考虑。

  但有一条。

  战场基本原则是不变的。

  优势和劣势战术完全不同。

  突厥人在马邑战场,占据绝对优势。

  外围几乎被清理一空。

  楚军在罗浮山一线,招架都困难,更别说还手了。

  这种情况下,突厥人能从容分配后勤。

  可以将战斗部队普遍集中前线,获取巨大的局部兵力优势。

  北疆没有楚人力量了,后勤无需防守。

  这无需防守的后勤,就是个好东西。

  建安军抢劫起来,一点阻力也没有。

  斥候一直是周云的尖刀部队。

  连突厥核心主力,都被压的抬不起头,更别说这些牧民。

  梁三带着五百斥候队伍,将百里内的突厥四十几个部落,查探的一清二楚。

  这是最富足部落,蔑尔齐人的王,突厥部的世代姻亲。

  蔑尔齐有五部,占据着东胡地域最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人口繁盛,牛羊众多。

  但老王知晓,这些东西,都是阿史那部庇护下才有的。

  此次攻打世仇楚人,虽然兵力上只带了三部。

  可粮草马匹得给周云,不对,得给亲家带足啊。

  一万匹二三岁的优质战马,正是马匹的黄金年龄。

  这些随时可以补充,铁力可汗的需求。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些马匹产自东部草原。

  比起纯正的突厥大马稍稍矮了一点。

  老蔑尔齐王活了六十岁,在草原上,算是高寿了。

  他佝偻着身形,踉跄着脱下身上的衣物。

  暖床的是一个豆蔻年华的楚女,这是老王的爱好。

  他的皮肤干瘦,排骨累累,行将就木了,功能却还在。

  正当翻云覆雨时,外面似乎传来喧嚣。

  “这些个狗崽子,干事情动静真大。”

  “陶啊,,陶!”

  “陶?这个贱人。”

  陶是蔑尔齐王在幽州抢的奴隶,屁股大,能生养。

  老王恩赐,不用她死了,留在身边当美人壶。

  老了,起夜困难。

  这该死的楚国贱人,怎么久还不来,这次非杀了她。

  老蔑尔齐王,佝偻着身子,眼眸阴冷,怒气冲冲出毡包,呼叫族人勇士。

  撩开厚羊皮,定眼一看,老王瞳孔猛然紧缩,头皮发麻。

  楚人官军!

  哪里来的楚人官军?

  大突厥的勇士不是将他们驱赶在罗浮山南边吗?

  定眼一看。

  这支楚兵不对劲!

  太强了。

  老蔑尔齐王,打过一辈子仗,什么兵马没见。

  这支骑兵甲胄精良,小队战法配合如同机械。

  最重要的是一股气势,

  那是一种披靡天下的感觉。

  仿佛无论对手是谁,死的都是敌人。

  这支兵马的将领很善骑战。

  集群战术也是执行的完美。

  五支骑卒,三支打正面,二支侧翼包抄,形成局部合围。

  得赶紧走!

  弘吉剌部坚持不了多久,这五千人绝不会是这支骑兵的对手。

  老蔑尔齐王刚转身,却发现部落远方,马蹄如雷。

  被围了!

  他拼命找马,努力的叫唤昔日忠心的仆人,却发现,根本没人在意这个老头。

  黄金锦衣、腰带、靴子,都被部落贱户抢走。

  他一身单衣,踉跄着在战马如风的营地呆滞的奔走。

  他看见了一个楚国将领。

  那个人骑在一匹枣红色大马上,斩马剑大的可怕。

  浓眉大眼,相貌威严,还怪好看咧。

  那把斩马剑越来越大,最终老蔑尔齐王看见了他佝偻的无头身躯。

  嘿嘿……

  干瘦,枯萎。

  原来他已经这么老了。

  当年,他就是像这个楚人一样威武的。

  “我的天,王武!刀下留人啊!”

  “哎呀,这可是行走的千两黄金啊!”

  ……

  ……

  战斗是没有悬念的。

  唯一让周云疑惑的时,这支部落竟然设了防。

  偷袭的瞬间,五千部族集结的很快。

  可见长期跟室韦、契丹争雄的东部草原蔑尔齐人,军事能力是不弱的。

  只不过,二支建安军骑卒绞杀他们,

  战斗的结果,不会有太大变化。

  新生的建安军整编完成了。

  骑兵扩军到六千。

  每支部队二千。

  这次行动的是李泰骑二营,李昂骑三营。

  霍长真一直在封锁物资,企图令武川镇失去战争潜力。

  但他低估了一件事。

  商贸!

  很多问题,并不一定要靠战争的方式解决。

  草原并不全部是富人,甚至突厥部也有很多贫困人口。

  武川镇的战马,的确不多了,勉强拼凑个二千匹出头。

  但是,武川镇对草原的商路一直存在。

  武力强大的公平长者,口碑就像飓风,传遍中部草原。

  在战争时期,物资的价格更高了。

  且武川镇是庄家市场。

  草原的有价值的商品就是牛羊马匹,但只有武川镇一个口岸,整个中部草原,武川镇是垄断生意。

  周云一直秉承着相对公平的理念。

  真正的资本家,要的是客户量。

  武川镇的商品那都是好东西。

  黄山毛,那种长期油腻下,牧民喝一口绿茶,如同吸那啥的感觉。

  马肉腌罐,草原畅销商品,刚需。

  清河醉,草原高端产品,一般牧民买不起。

  得知战马匮乏的第一瞬间,周云就让崔中书下令。

  战马!

  尤其是优质战马!

  同比价格增加三倍,如果不行,就五倍!

  绝对的好马接受面谈。

  这走私的牧民如同打了鸡血。

  以前就不少人牧民靠西线山道,挣了不少家当。

  实现迎娶酋长家的小美,走向人生巅峰。

  当然,草原财富体现,不靠金银,靠牛羊!

  这小伙聪明,家里牛羊比族长还多,奴隶也多,将来不被欺负,不用吃苦!

  一千多年前,草原的母亲也是这么劝女儿的。

  这会巨额利润驱使,那就是去别的部落抢。

  牧民也会给你弄来。

  短短一个月,一千五百多匹上好的突厥马到位,还有不少顶级好马。

  这匹红血,乃是大宛马血统。

  崔中水特意留给周云的。

  被项二愣子撒泼抢劫,最终又送给了王武。

  只可惜时间有限。

  楚人官军这边太拉胯了,战局越来越糜烂。

  周云不得不提前启动。

  其实整个战场一举一动几乎都在周云的掌控中。

  他的情报系统,甚至高于大楚官方。

  细作有暗卫,正面有斥候营。

  贾平庆还有部分皇城司的消息渠道。

  辅兵营清理出来一块空地,搭好毡包,点燃火炉。

  大纛随风。

  威武赫赫。

  大旗之下。

  主将项济一身金甲,蜷缩着身子烤火。

  “项大哥,没苦硬吃!”

  “见笑了,周老弟,此乃建安新军首战,如何能少我这个节度使!”

  “之前,是那个斥候营在监视蔑尔齐营地!”

  “第七部吧!军令上是怎么显示的。怎么?有问题?”

  项济抽出一张泛黄的楚纸,递给周云。

  后者眼眸凝重,若有所思,冷哼道,“罚梁三军饷半年,记大过一次!”

  “这!周老弟,不至于吧,梁统领可是战功赫赫。”

  项济大吃一惊,

  周云,你可别毁斥候营啊。

  第七部!

  四十五人,正是大孝子所在的斥候。

  这次大孝子入伍,可是闹腾的厉害,气哭了李娘子,气伤了铜锣脑袋。

  整个武川镇上层都是反对态度。

  周云暂时只有李信一个儿子,若是出事,武川镇就难了。

  但作为父亲,周云选择了支持。

  大孝子在军事上的天赋,是毋容置疑的。

  他有独特战场嗅觉,很多事他说不出来,但会做。

  就像老兵虫,你要上台说书,他涨红脸,半天打不出一个屁。

  你若是要他上战场,他手段多的能编花,嘿嘿笑着,一路屠杀。

  周云要大孝子认真思虑。

  一旦从军,他并没有优待。

  甚至名字都会改掉,除了几个核心人员,不会有人知晓你是谁。

  这是你选的命!

  不要后悔!

  那天,

  武川镇三层东屋灯火通明。

  李娘子在床头唠叨了一夜。

  第二日,

  一个斥候营小分队正式入伍,兵册上写着他们的名字。

  周言,

  赵寒,

  童虎。

  城墙之上,目送斥候营远去。

  李娘子躺在周云怀里,哭成泪人。

  将帅起于行伍,宰相起于市井。

  从大孝子踏上军旅的那一刻,武川镇的勇武,就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梁三是知道大孝子在哪里的。

  所以一直带着第七部。

  多有偏袒,周云不计较。

  这次竟然为了照顾大孝子,不敢贴上去。

  甚至漏掉了敌人的防备重要情况。

  这五千人若是陷阱,二支主力战骑,就危险了。

  严格上来说,这算是渎职。

  战场是最凶险的。

  但也最能磨砺战士的。

  踏足战场,人各有命。

  李信有他的命!

  无需他人过多干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