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又给蒙武写了一封信:
\"蒙将军麾下:
承蒙将军遣任嚣相救,方得脱险,此恩永志不忘。
任嚣将军武艺超群,胆识过人,实乃军中栋梁。
明衍有一不情之请:我有一心腹,名为子它,武功不在任将军之下,品性纯良,忠勇可靠。
若蒙将军不弃,可否让他在任将军麾下效力?二人若能联手,必成军中双璧。
另,子它乃赵人,用于伐赵似有不妥,还请将军照拂。\"
写完信,李明衍叫来子它。
这个魁梧的汉子正在车外骑马护卫,听到召唤,立即翻身下马。
\"主公有何吩咐?\"
\"子它,\"李明衍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忠仆,\"我要你去军中发展。\"
子它一愣:\"主公要赶我走?\"
\"不是赶你走,是给你一个更大的舞台。\"李明衍解释道,\"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军队将是未来的关键。你武功高强,正该在军中建功立业。\"
子它挠了挠头:\"可我只想跟着保护主公...\"
\"保护我的方式有很多种。\"李明衍拍拍他的肩膀,\"在军中掌握实权,关键时刻能调动兵马,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保护?\"
子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主公说得有理。那俺去哪支军队?\"
\"任嚣那里。我会让蒙武将军安排你去做任嚣的副将。\"
\"就是那个武艺很厉害的?\"子它眼睛一亮,\"好!我正想和他再比试比试!\"
李明衍笑了:\"你们两个联手,假以时日,必能在军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过...\"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有件事要和你说清楚。秦军将来必定会攻打赵国,你...\"
子它的神色黯淡下来:\"我知道。我虽然跟了主公,但若是攻赵...我下不了手。\"
\"我理解。\"李明衍点头,\"所以我也和蒙武将军说了,必不让你为难。我希望的是,你在军中扎下根来,将来万一若秦军南征百越,你正好可以作为内应,减少杀戮。\"
子它感激地看着他:\"主公想得周到。\"
\"还有一事。\"李明衍正色道,\"你需要改个名字。子它这个名字太过随意,不适合在军中使用。\"
子它想了想:\"俺是赵人,不能忘本。就姓赵吧。\"
\"赵什么?\"
子它又挠了挠头:\"我是赵人它,赵人它,人它为佗,要不...我就叫赵佗?\"
李明衍心中巨震。
赵佗!
历史上南越国的开国之君,统治岭南近百年的传奇人物,原来就是眼前这个憨厚的汉子?
\"赵佗...\"李明衍缓缓重复着这个名字,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
命运的齿轮咬合得如此精密,让他这个知晓历史的人也不禁心生敬畏。
\"好名字。\"他最终点头道,\"赵是你的根,从今以后,你便是赵佗了。\"
赵佗——这个曾经的子它——重重地抱拳:\"多谢主公赐名!赵佗定不负主公期望!\"
李明衍看着他那憨厚的笑容,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在历史上割据岭南、称帝建国的枭雄,此刻还只是个忠心耿耿的武将。
是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他从一个直率的汉子变成运筹帷幄的君王?
\"记住,\"李明衍郑重地说,\"到了军中,要学的不仅是武艺,更要学习谋略。任嚣是个明白人,你要多向他请教。南方不比北方,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光靠武力是不够的。\"
\"属下明白。\"赵佗点头,\"就像主公常说的,水无常形,因地制宜。\"
李明衍欣慰地笑了。跟随自己这些年,赵佗确实学到了不少。
送走赵佗后,马车继续前行。
李明衍进入赵高的车子:\"子高,有一事想请教。\"
赵高斜靠在软垫上,眼睛半闭:\"明衍但说无妨。\"
\"宫中局势如何?\"李明衍试探着问道,\"在下离开多年,恐怕很多事情都变了。\"
赵高睁开眼睛,目光幽深:\"确实变了很多。李斯权倾朝野,他的长子李由尚了公主,俨然已是皇亲国戚。军中有李信为其羽翼,朝中更是党羽众多。\"
\"那大王...\"
\"大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让任何人专权。\"赵高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所以才有了今日之事。你以为大王真的只是为了九州水脉图才召你回朝?\"
李明衍心中了然。果然如张良所料,秦王需要有人来制衡李斯。
\"不过,\"赵高话锋一转,\"通渠侯若想在朝中立足,只靠大王的支持是不够的。你需要自己的眼线,自己的力量。\"
\"子高的意思是...\"
赵高坐直身子,声音压得很低:\"宫中水深,若无内应,寸步难行。我可以帮你安排一个人。\"
李明衍也坐直了身子,赵高的这个提议,超出了他的预期。
\"一个身手了得的武者,可做你在宫中的耳目。而且...\"赵高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此人还能保护另一个重要的人。\"
李明衍没有说话,等着他继续。
\"你可还记得成蟜?\"赵高突然问道。
成蟜,秦王的弟弟,当年因谋反被杀。李明衍当然记得,他甚至亲身经历了那场叛乱。
\"成蟜死后,他的妃子和儿女都被处死了。\"赵高的声音变得更低,\"但有一个孩子活了下来。\"
\"蒙将军麾下:
承蒙将军遣任嚣相救,方得脱险,此恩永志不忘。
任嚣将军武艺超群,胆识过人,实乃军中栋梁。
明衍有一不情之请:我有一心腹,名为子它,武功不在任将军之下,品性纯良,忠勇可靠。
若蒙将军不弃,可否让他在任将军麾下效力?二人若能联手,必成军中双璧。
另,子它乃赵人,用于伐赵似有不妥,还请将军照拂。\"
写完信,李明衍叫来子它。
这个魁梧的汉子正在车外骑马护卫,听到召唤,立即翻身下马。
\"主公有何吩咐?\"
\"子它,\"李明衍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忠仆,\"我要你去军中发展。\"
子它一愣:\"主公要赶我走?\"
\"不是赶你走,是给你一个更大的舞台。\"李明衍解释道,\"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军队将是未来的关键。你武功高强,正该在军中建功立业。\"
子它挠了挠头:\"可我只想跟着保护主公...\"
\"保护我的方式有很多种。\"李明衍拍拍他的肩膀,\"在军中掌握实权,关键时刻能调动兵马,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保护?\"
子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主公说得有理。那俺去哪支军队?\"
\"任嚣那里。我会让蒙武将军安排你去做任嚣的副将。\"
\"就是那个武艺很厉害的?\"子它眼睛一亮,\"好!我正想和他再比试比试!\"
李明衍笑了:\"你们两个联手,假以时日,必能在军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过...\"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有件事要和你说清楚。秦军将来必定会攻打赵国,你...\"
子它的神色黯淡下来:\"我知道。我虽然跟了主公,但若是攻赵...我下不了手。\"
\"我理解。\"李明衍点头,\"所以我也和蒙武将军说了,必不让你为难。我希望的是,你在军中扎下根来,将来万一若秦军南征百越,你正好可以作为内应,减少杀戮。\"
子它感激地看着他:\"主公想得周到。\"
\"还有一事。\"李明衍正色道,\"你需要改个名字。子它这个名字太过随意,不适合在军中使用。\"
子它想了想:\"俺是赵人,不能忘本。就姓赵吧。\"
\"赵什么?\"
子它又挠了挠头:\"我是赵人它,赵人它,人它为佗,要不...我就叫赵佗?\"
李明衍心中巨震。
赵佗!
历史上南越国的开国之君,统治岭南近百年的传奇人物,原来就是眼前这个憨厚的汉子?
\"赵佗...\"李明衍缓缓重复着这个名字,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
命运的齿轮咬合得如此精密,让他这个知晓历史的人也不禁心生敬畏。
\"好名字。\"他最终点头道,\"赵是你的根,从今以后,你便是赵佗了。\"
赵佗——这个曾经的子它——重重地抱拳:\"多谢主公赐名!赵佗定不负主公期望!\"
李明衍看着他那憨厚的笑容,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在历史上割据岭南、称帝建国的枭雄,此刻还只是个忠心耿耿的武将。
是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他从一个直率的汉子变成运筹帷幄的君王?
\"记住,\"李明衍郑重地说,\"到了军中,要学的不仅是武艺,更要学习谋略。任嚣是个明白人,你要多向他请教。南方不比北方,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光靠武力是不够的。\"
\"属下明白。\"赵佗点头,\"就像主公常说的,水无常形,因地制宜。\"
李明衍欣慰地笑了。跟随自己这些年,赵佗确实学到了不少。
送走赵佗后,马车继续前行。
李明衍进入赵高的车子:\"子高,有一事想请教。\"
赵高斜靠在软垫上,眼睛半闭:\"明衍但说无妨。\"
\"宫中局势如何?\"李明衍试探着问道,\"在下离开多年,恐怕很多事情都变了。\"
赵高睁开眼睛,目光幽深:\"确实变了很多。李斯权倾朝野,他的长子李由尚了公主,俨然已是皇亲国戚。军中有李信为其羽翼,朝中更是党羽众多。\"
\"那大王...\"
\"大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让任何人专权。\"赵高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所以才有了今日之事。你以为大王真的只是为了九州水脉图才召你回朝?\"
李明衍心中了然。果然如张良所料,秦王需要有人来制衡李斯。
\"不过,\"赵高话锋一转,\"通渠侯若想在朝中立足,只靠大王的支持是不够的。你需要自己的眼线,自己的力量。\"
\"子高的意思是...\"
赵高坐直身子,声音压得很低:\"宫中水深,若无内应,寸步难行。我可以帮你安排一个人。\"
李明衍也坐直了身子,赵高的这个提议,超出了他的预期。
\"一个身手了得的武者,可做你在宫中的耳目。而且...\"赵高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此人还能保护另一个重要的人。\"
李明衍没有说话,等着他继续。
\"你可还记得成蟜?\"赵高突然问道。
成蟜,秦王的弟弟,当年因谋反被杀。李明衍当然记得,他甚至亲身经历了那场叛乱。
\"成蟜死后,他的妃子和儿女都被处死了。\"赵高的声音变得更低,\"但有一个孩子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