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 警徽映社区烟火,贝壳载家暖春秋-《兵王归回》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警徽映社区烟火,贝壳载家暖春秋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李渊已经穿戴整齐。藏蓝色的警服熨得笔挺,肩章上的警徽在晨光里泛着淡金光泽,他对着镜子系好领带,又轻轻摸了摸口袋里的全家福——照片上苏瑶笑着靠在他身边,李阳举着贝壳,李悦扎着羊角辫,是上个月一家人去海边时拍的。

  “不多睡会儿?”苏瑶揉着眼睛走出卧室,看到丈夫挺拔的背影,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软糯。她走过去帮李渊理了理衣领,指尖触到他领口的纽扣,“今天去社区走访,记得多带瓶水,最近天气热。”

  “放心,局里给配了防暑物资。”李渊握住妻子的手,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背,“你今天去社区对接公益课,也别太累,下午我早点回来接阳阳和悦悦。”

  两人相视一笑,厨房里已经传来轻微的响动。李阳穿着小警服样式的睡衣,正踮着脚够冰箱里的牛奶,看到爸妈,他举着牛奶盒晃了晃:“爸爸,我今天要跟你一起去社区!老师说要写‘身边的守护者’作文,我想写你!”

  “好啊,但你得乖乖跟在我身边,不能乱跑。”李渊蹲下身,揉了揉儿子的头发。李悦这时也蹦蹦跳跳跑过来,手里攥着两个贝壳挂件:“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带着它,你们今天都会顺顺利利的!”

  早餐桌上,煎蛋的香气混着牛奶的甜味弥漫开来。李阳捧着碗,小口吃着,还不忘跟李渊确认社区走访的细节;李悦则把贝壳挂件分别挂在爸妈的钥匙串上,奶声奶气地叮嘱“要好好戴着”。苏瑶看着眼前的一幕,拿起手机拍下这温馨的瞬间,存在“家庭相册”的文件夹里——里面已经存了上千张照片,记录着一家人的点点滴滴。

  七点半,李渊带着李阳出门,苏瑶则开车前往社区服务中心。刚到门口,就看到社区主任王姐在等她:“苏总监,可算把你盼来了!咱们准备的智能设备课,老人们早就坐满教室了。”

  苏瑶跟着王姐走进教室,二十多位老人正围着桌子坐好,看到她进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张阿姨,李叔叔,好久不见。”苏瑶笑着回应,拿起桌上的平板电脑,“今天咱们先学怎么用视频通话,以后想跟儿女孙子聊天,点开这个图标就行。”

  课堂上,苏瑶耐心地一步步讲解,老人们听得认真,时不时举手提问。张阿姨拿着平板电脑,反复练习给远方的孙女发视频,脸上满是期待;李叔叔则缠着苏瑶,想学会怎么用导航,“以后想去找老战友,再也不用麻烦孩子了”。苏瑶一边教,一边帮老人们记录操作步骤,忙得满头大汗,心里却暖暖的——她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能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多便利。

  另一边,李渊带着李阳来到社区。刚走到菜市场门口,就看到一位老大娘拎着菜篮子,脚步踉跄地差点摔倒。李渊立刻上前扶住她:“大娘,您没事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事没事,就是年纪大了,腿有点软。”老大娘喘着气,指了指菜篮子里的西红柿,“想给孙子做西红柿炒蛋,没想到买完菜就走不动了。”

  李阳立刻跑过去,踮着脚想帮大娘拎菜篮子:“奶奶,我帮您拎!我爸爸说,助人为乐是好孩子。”

  老大娘被逗笑了,摸了摸李阳的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李渊帮大娘拎起菜篮子,问清她家地址,一路送她回家。路上,李阳跟在旁边,认真地听李渊跟大娘聊天,还把自己口袋里的糖果分给大娘,小声说“吃了糖,腿就不疼了”。

  送完大娘,李渊带着李阳继续走访。走到3号楼时,听到楼上传来争吵声。他立刻加快脚步上楼,看到一对夫妻正因为家务事吵架,孩子在旁边吓得哭。李渊赶紧上前劝架:“夫妻俩有话好好说,别当着孩子的面吵,吓着孩子多不好。”

  李阳走到孩子身边,掏出自己的奥特曼卡片递过去:“别哭啦,这个给你玩,我爸爸说,一家人要开开心心的。”孩子接过卡片,渐渐停止了哭泣。夫妻俩看着懂事的李阳,又看看耐心劝说的李渊,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男主人率先开口:“警官,对不起,是我们太冲动了,以后不会这样了。”

  解决完纠纷,已经快中午了。李阳牵着李渊的手,小脸上满是骄傲:“爸爸,你好厉害!不仅帮奶奶拎菜,还让叔叔阿姨不吵架了。”李渊蹲下身,看着儿子的眼睛:“这是爸爸的职责,守护大家的安全和幸福,就像守护咱们家一样。”

  中午,苏瑶在社区食堂和老人们一起吃饭。张阿姨夹了一块红烧肉给她:“苏总监,你辛苦了,多吃点。”苏瑶笑着接过,心里满是感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李渊发来的照片——照片里李阳举着一个大大的,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配文“儿子说,等你回来一起吃”。苏瑶看着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给李渊回复“好,等我忙完就回去”。

  下午两点,苏瑶的智能设备课结束后,又和王姐商量起儿童安全课的细节。“下周六咱们请李渊警官来讲吧,孩子们肯定喜欢听。”王姐提议道。苏瑶立刻点头:“我回去跟他说,他肯定愿意。”

  与此同时,李渊带着李阳来到社区的小广场。广场上,几个孩子正在玩滑板,其中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李渊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帮小男孩清理伤口、贴上创可贴。李阳在旁边帮忙递棉签,还安慰小男孩:“别怕,我爸爸以前在部队,处理伤口可厉害了。”

  小男孩看着李渊,眼里满是崇拜:“警察叔叔,你好酷!我长大以后也要当警察,像你一样保护大家。”李渊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好啊,那你现在要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以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

  下午四点,苏瑶忙完社区的事,开车去学校接李悦。刚到学校门口,就看到李悦举着一幅画跑过来:“妈妈,你看!这是我画的咱们家的贝壳墙,老师还夸我画得好看呢!”苏瑶接过画,看到画上有五颜六色的贝壳,还有一家人手拉手站在贝壳墙前,心里满是欢喜。

  晚上六点,李渊带着李阳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李悦立刻跑过去,抱住李渊的腿:“爸爸,你回来啦!我和妈妈做了红烧肉,还有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餐桌上,饭菜摆满了桌子。李阳兴奋地跟苏瑶和李悦分享今天在社区的经历,从帮大娘拎菜到劝架,说得绘声绘色;李悦则拿出自己的画,给李渊讲解每一个贝壳的故事;苏瑶和李渊一边听,一边给孩子们夹菜,偶尔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幸福。

  吃完饭,一家人坐在客厅里。李渊拿出今天社区居民送的水果,分给孩子们;苏瑶则打开电脑,整理今天智能设备课的资料。李阳和李悦坐在地毯上,玩着贝壳拼图,时不时还会跟爸妈分享拼图的进展。

  “对了,”苏瑶突然想起什么,看向李渊,“社区王姐想让你下周六去给孩子们讲儿童安全课,你有空吗?”

  “当然有空。”李渊放下手里的水果,“我明天准备一下课件,争取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安全知识。”

  李阳听到这话,立刻举手:“爸爸,我也要去!我可以当你的小助手,帮你给小朋友们发安全手册。”

  “好啊,那咱们父子俩一起准备。”李渊笑着说。

  李悦也不甘示弱:“妈妈,我也要去!我可以给小朋友们表演贝壳手工,教他们做贝壳挂件。”

  苏瑶摸了摸女儿的头:“当然可以,咱们一家人一起去。”

  夜色渐深,孩子们渐渐睡着了。李渊和苏瑶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苏瑶靠在李渊的肩上,手里拿着那个贝壳挂件:“你说,咱们这样的日子,是不是特别幸福?”

  “是啊。”李渊握住苏瑶的手,声音温柔,“有你,有孩子们,有咱们这个家,还有需要咱们守护的社区居民,这样的生活,比什么都好。”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阳台的贝壳风铃上。风一吹,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温暖故事。苏瑶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像他们一样的家庭,有着平凡却珍贵的幸福。而她和李渊,会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守护着这份幸福,让警徽的光芒照亮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家的温暖陪伴着岁月,一直走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在为周六的儿童安全课做准备。李渊利用下班时间,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课件,还准备了安全知识小问答;李阳和李悦则一起动手,做了很多贝壳形状的安全手册封面,上面画着可爱的卡通图案;苏瑶则帮着联系社区,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

  周六很快就到了。一大早,一家人就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孩子们已经陆续到了,看到穿着警服的李渊,还有拿着贝壳手工的李阳和李悦,都兴奋地围了过来。

  安全课开始后,李渊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了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居家安全等知识。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正确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孩子们听得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李阳作为小助手,负责给回答正确的小朋友发小奖品——都是他和李悦一起准备的贝壳挂件;李悦则在课间,教小朋友们做简单的贝壳手工,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都围过来,向李渊和苏瑶表示感谢。“李警官,你讲的安全知识太实用了,我们家孩子回家后,还跟我们普及呢。”一位家长笑着说。“苏总监,你们准备的贝壳手工也特别好,孩子们都很喜欢。”另一位家长补充道。

  李渊和苏瑶相视一笑,心里满是成就感。他们知道,这次活动不仅给孩子们普及了安全知识,还拉近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让整个社区都充满了温暖和爱意。

  回家的路上,李阳坐在车里,兴奋地说:“爸爸,妈妈,今天太开心了!我以后还要跟你们一起参加这样的活动。”李悦也跟着点头:“我也是!我还要教更多的小朋友做贝壳手工。”

  苏瑶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又看了看身边的李渊,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人会继续这样,用爱守护着彼此,用行动温暖着身边的人,让警徽的光芒永远闪耀,让家的温暖永远陪伴着岁月,书写更多属于他们的幸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