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于罪孽深渊献吻26-《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凌曜那句冰冷笃定的“你做不到的”,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邵庭心口,沉甸甸地让人喘不过气。

  两个人继续沟通了三个小时,邵庭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是张昕发来的消息,内容简洁却分量十足。

  【张昕:邵法医,紧急情况。我们抓获的两名涉嫌与太平国际银行案有关的境外犯罪组织成员,已经突击审讯完毕。陈局指示,所有专案组成员立刻到一号会议室集合。】

  邵庭的目光从手机屏幕上抬起,看向凌曜。

  凌曜也正看着他,琥珀色的眼眸里那片冰冷的底色似乎波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深不见底的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微微扬了扬下巴,示意邵庭该走了。

  邵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凌曜,谢谢你把那些事情告诉我,无论如何,我会尽我所能。”

  他低声说,不知是在对凌曜说,还是在对自己说。

  凌曜没有回应,只是目送着他离开。

  *

  市局一号会议室,气氛凝重。

  邵庭敲了敲门,推开沉重的实木门板走了进去。

  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他的目光快速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主位附近的几个人身上。

  陈局长坐在正中央,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面前摊开的笔记本写满潦草字迹,手指却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节奏越来越快,那副勤勉忧国、为案情焦头烂额的模样,和上次办公室里的简朴长辈形象完美重合。

  他仍穿着那件半旧的警用衬衫,袖口甚至有些磨损,浑身上下依旧散发着寒门出身、实干俭朴的气质。

  侯副局长坐在陈局长右手边,身体微微后靠,手里把玩着一支昂贵的钢笔,神色看似严肃,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官僚式的不耐和审视。

  他出身显赫,在警局深耕多年,树大根深,有时说话的分量甚至比空降不久的陈局长还要重。

  张昕坐在稍远一些的位置,腰背挺得笔直,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紧绷的责任感和急于突破案件的焦灼。他是专案组的实际执行负责人,压力最大。

  邵庭的目光在他们三人身上短暂停留,心底却泛起一丝寒意。

  如果不是凌曜将那血淋淋的真相撕开在他面前,他恐怕永远也无法从这些或勤恳、或官僚、或热血的面具下,分辨出究竟谁才是那条深藏在警局内部的毒蛇。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与专业,对着众人微微颔首致意,然后安静地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仿佛只是来参加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案件分析会。

  会议开始。

  出乎邵庭意料的是,率先站起身进行汇报的,并非是主要负责此案的张昕,而是侯副局长。

  侯局清了清嗓子,拿起一份文件,按部就班地开始向陈局长汇报近期关于太平国际银行案的工作进展。

  他的语调平稳,措辞官方,内容却大多浮于表面,无非是加强了哪些巡逻布控,进行了哪些常规排查,与国际刑警进行了哪些信息交换……

  听起来事事在做,实则核心关键避重就轻,滴水不漏。

  侯副局长的汇报在一种看似详尽实则空泛的氛围中结束了。他合上文件,坐回座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

  陈局长眉头依旧紧锁,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的频率加快了些,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虑和不满足。他目光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张昕身上。

  “张支队,”陈局长的声音带着一丝催促和期待,“你们一线侦查这边有什么实质性进展?突击审讯有什么收获?”

  张昕立刻站起身,身姿笔挺,语气急促而清晰,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急于证明自己的焦灼:

  “报告陈局,侯局!我们对抓获的境外嫌犯进行了高强度审讯,初步有了突破!”

  他拿起遥控器,点亮了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屏,调出一份复杂的通讯记录分析图。

  “根据嫌犯的口供和我们技术队的反向追踪,我们确认了该组织在案发前三个月,与太国境内多个可疑号码有过密集通讯联系。通讯基站定位显示,这些信号源高度集中在太平国际银行总部及周边金融区!”

  他切换了一张幻灯片,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资金流向图。

  “我们顺着这条线初步追查了资金链,发现数笔通过空壳公司流转的巨额资金,最终都流向了境外几个无法追踪的加密账户。其操作手法专业且隐蔽,极有可能是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有预谋、有组织的经济破坏行为!”

  张昕的语气带着一丝振奋,仿佛抓住了关键线索:“我们认为,这起爆炸案很可能不仅仅是恐怖袭击,其深层目的是为了制造恐慌,打击投资者信心,扰乱我国金融市场,从而为某些境外势力牟取暴利或达成某种政治目的创造条件!”

  他的汇报听起来逻辑清晰,证据链也在逐步完善,指向了境外势力操控的经济战方向——这似乎完美地印证了之前陈局长“境外势力策划”的定性。

  邵庭安静地听着,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幻灯片上的数据,心中却疑窦丛生。

  张昕的发现看起来合情合理,调查方向也符合常规逻辑。

  他表现出的那种急于求成、渴望得到上级认可的姿态,也符合一个年轻有为、背负巨大破案压力的支队长形象。

  可邵庭坐在位置上,指尖却悄悄攥紧了笔。

  他清楚记得,不久前张昕还私下跟他说过——“这案子不对劲,肯定牵扯到内部,圣日教那边也得查”,语气里满是对 “境外定性” 的怀疑,甚至直言 “局里有内鬼”。

  可现在,张昕的汇报里,不仅对“内部问题”“圣日教”只字不提,还主动将方向引向了“境外经济战”。

  这转变太快、太彻底,像有人在他背后拉了根线,硬生生掰转了他的枪口。

  这究竟是侦查工作的客观进展,还是有人刻意在引导调查走向一个“安全”的方向?一个不会触及内部敏感神经的方向?

  邵庭的目光再次快速扫过陈局长、侯副局长和张昕。

  陈局长听完汇报,紧锁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但眼神深处依旧凝重,手指敲击桌面的动作并未停止,似乎对“境外势力”这个结论既松了口气,又感到了更大的国际压力。

  侯副局长则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仿佛张昕的发现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与他之前的某些未明说的推断不谋而合。

  张昕站在那里,等待着上级的指示,眼神清澈,充满干劲,看不出任何破绽。

  三个人,三种表情,三种姿态。

  邵庭心中那份寒意愈发浓重。

  他知道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在暗中为圣日教效力。

  但此刻,他完美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将真相隐藏在层层迷雾之后。

  真相,如同沉入深海的暗礁,危险而难以捉摸。

  邵庭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邵法医,”陈局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期待:

  “你是太平国际银行案唯一的亲历者,也是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勘验的首席法医。你的专业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对于目前的调查方向,你有什么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邵庭身上。

  侯副局长把玩钢笔的动作微微一顿,抬起眼皮,审视地看向他。张昕也停下了整理资料的动作,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探究。

  邵庭缓缓站起身。他身上的制服熨烫得一丝不苟,扣子严谨地扣到最上一颗,重新戴上的金丝眼镜反射着会议室冰冷的灯光,让他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专业和冷静气场。

  他是那场灾难的唯一幸存者,是第一个用手术刀剖开真相边缘的人。他的话语,自带重量。

  他并没有立刻回答陈局长的问题,而是抬手,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如同精密的手术刀,再次缓缓扫过陈局长、侯副局长、张昕。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出风的微弱嗡鸣。

  “陈局,侯局,张支队。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我还没有来得及向各位正式汇报。”

  他顿了顿,感受到三道目光瞬间变得更加锐利和专注。

  “我已经恢复了记忆。关于案发当天,在太平国际银行地下金库的全部经历。”

  话音落下,会议室瞬间安静。

  陈局长敲击桌面的手指猛地停住,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爆发出震惊和急切的光芒。

  侯副局长握着钢笔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脸上的不耐瞬间被一种深沉的审视所取代。

  张昕更是猛地抬起头,瞳孔微缩,脸上写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硬生生忍住。

  三人神色各异,震惊、怀疑、探究、紧张……复杂的情绪在他们眼中飞快闪过。

  邵庭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用他那冷静得近乎残酷的专业语调说道:

  “基于我恢复的记忆,并结合我记忆中对三名遇难银行职员尸体的检查报告进行复原,我发现了一些之前被忽略的、极其关键的细节。”

  他操作电脑,将他个人保密设备上的显微图像投射到大屏幕上。画面清晰显示出放大后的尸体手腕部位的特写。

  “三名死者,除了颈部的致命锐器创口外,在他们的手腕内侧,均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肉眼难以察觉的注射针孔。”

  他切换图像,画面中心聚焦在针孔附近的皮肤纹理上。

  “更重要的是,在针孔边缘的皮下组织,通过特殊显微成像技术,我发现了一个用某种特殊荧光染料刺入的、极其微小的标记——”

  图像被再次放大,一个线条简洁、却充满诡异宗教感的微型太阳纹样,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种标记手法专业且隐蔽,绝非普通罪犯所为。其图案风格,与我国近期频发的、涉及人口失踪及非法医疗案件中出现的一些线索高度吻合。”

  邵庭的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脸,声音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因此,我认为太平国际银行爆炸案,绝不仅仅是境外势力策划的单纯经济破坏或恐怖袭击。”

  他微微提高了音量,每一个字都砸在寂静的会议室里:

  “此案背后,极有可能牵扯到具有本地深厚根基的宗教组织,其作案手法带有明显的仪式性和组织性特征。我强烈建议,调查方向必须将‘圣日教’纳入核心侦查范围!”

  喜欢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