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343教室的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法律四班的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讲台上,郑燚正神情严肃地主持着考试诚信教育班会。
“同学们,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在大家紧张备考的同时,我们必须重申考试诚信的重要性。”郑燚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她今天特意穿了一套深色正装,显得格外庄重。
她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龙城大学学生管理手册》中关于考试纪律的章节:“根据学校规定,考试作弊行为一经查实,将给予留校察看处分,该科成绩以零分计,同时取消当学年所有评优评奖资格。”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的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郑燚继续道:“我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案例。上学期,经管学院一名学生在《高等数学》考试中携带小抄,被监考老师发现,受到了留校察看处分。更严重的是,计算机系一名学生请人替考,不仅被开除学籍,还因此错过了已经签约的工作机会。”
她切换PPT,屏幕上显示出几个因考试作弊而付出惨重代价的案例,每一个都让人唏嘘不已。
“这些同学原本都有大好前程,却因为一时糊涂,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郑燚的目光扫过全班同学,“我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这时,陈秋铭从教室后排站起身,缓步走上讲台。他接过郑燚手中的话筒,神情严肃:“郑燚同学讲得很好。考试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人品的考验。我希望大家记住:诚信比分数更重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偶尔作弊一次不会被发现,或者认为为了好成绩值得冒险。但我告诉你们,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一旦被发现,付出的代价将是你们难以承受的。”
陈秋铭的声音变得深沉:“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应有的成绩,哪怕不是最优秀的,但至少是干干净净、问心无愧的。记住,得不偿失的事情,千万不要做。”
班会结束后,陈秋铭将金叶子叫到办公室。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在金叶子的发梢上跳跃。
“叶子,我看了你上学期的成绩单,”陈秋铭开门见山,“总分排在班级第十五名,这个位置很危险,差一点就跌出评奖学金的前30%了。”
金叶子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知道,铭哥。有些科目确实没考好...”
陈秋铭递给她一杯温水:“后面还涉及到评奖学金和评优的问题,你一定要把成绩提上来。我看过你的各科分数,不是能力问题,是复习方法和对重点的把握还需要改进。”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复习计划表:“这是我根据历年考试重点整理的复习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特别是《法理学》和《宪法学》这两门课,要注重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金叶子接过计划表,眼睛亮了起来:“谢谢铭哥!我会好好复习的。”
“有问题随时来问我。”陈秋铭温和地笑了笑,“去吧,抓紧时间。”
下午,陈秋铭又把李一泽叫到办公室。李一泽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校服拉链只拉了一半,耳机挂在脖子上。
“听说翁老师找你谈过,辩论社换届时有意让你当社长?”陈秋铭直接问道。
李一泽点点头,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嗯,翁老师说我这方面有能力。”
“但是,”陈秋铭话锋一转,“我听说你的成绩在班级常年是倒数行列,这可不行。虽然社团对成绩要求不高,但你这个样子也太过分了。”
李一泽的表情僵住了,他移开视线,没有说话。
陈秋铭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成绩单:“你看,《中国法制史》62分,《刑法学》58分补考才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61分...这些都是专业基础课,这个成绩说得过去吗?”
李一泽抿着嘴,良久才低声说:“我会注意的。”
“不是注意,是要下功夫!”陈秋铭的语气严厉起来,“我知道你聪明,辩论赛上逻辑清晰、引经据典,说明你不是不会学,而是不想学。这样吧,从今天开始,每天晚自习来我办公室学习两小时,我监督你。”
李一泽明显想拒绝,但在陈秋铭坚定的目光下,最终还是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一周,法律四班的同学们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教室里、图书馆、宿舍楼,处处可见埋头苦读的身影。
郑燚不愧是学习委员,她将自己的复习资料整理成精美的笔记,分享给全班同学。她的笔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甚至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要程度,让复杂的法律条文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
“郑燚,这个‘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区别我还是有点迷糊...”午休时间,颜心心和时丽雯拿着民法笔记向郑燚请教。
郑燚推了推眼镜,耐心解释:“你看啊,无权代理是根本没有代理权,而表见代理是实际上没有代理权,但外表上看好像有...”
金叶子按照陈秋铭给的复习计划,开始了系统性的复习。她每天早晨六点就起床,到教室背诵法律条文;晚上则整理各科的重点难点,经常学习到深夜。李一泽果然遵守承诺,每晚七点准时到陈秋铭办公室学习。起初他坐立不安,总是找借口想溜走,但在陈秋铭的监督下,渐渐能够静下心来。
“这个地方不对,”陈秋铭指着李一泽的作业本,“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是两个概念,你不能混为一谈。”
李一泽皱眉思考了一会,突然眼睛一亮:“我明白了!中断是重新计算,中止是暂停计算!”
“对了!”陈秋铭欣慰地点头,“你这脑子不是很好用吗?”
林晓安和祁淇组成了复习小组,互相抽查知识点。不过他们的复习方式比较特别,经常学着学着就开始讨论晚上吃什么,或者回忆起之前打雪仗的趣事。
“祁淇,你知道‘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吗?”林晓安一本正经地问。
祁淇歪着头想了半天:“呃...一个是要约,一个是邀请要约?”
林晓安噗嗤一笑:“错!要约是具体明确的,要约邀请是...哎你别挠我痒痒!”
典晨阳则发挥了班长的带头作用,在教室里组织集体复习。他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负责整理一科的重点,然后和大家分享。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段雪平和诸葛宁静则想出了各种奇葩的记忆方法。为了记住《法制史》中各个朝代的法律特点,他们编了一套顺口溜:“夏商神判周礼制,秦律严明汉德治,唐律疏议宋编敕,明清大诰律例多...”虽然方法另类,但效果出奇的好。
穆双双一如既往地踏实,她的复习方法最传统也最有效——反复抄写重点法条,直到烂熟于心。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整齐的字迹,让人叹为观止。
方圆圆和米冠军、孙乐乐、梁晓青则在心理咨询室王春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缓解考试焦虑。王老师教她们深呼吸放松法、积极心理暗示等技巧,帮助她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考试周终于来临。第一天考的是《民法总论》,同学们早早来到考场外,做最后的复习。有人还在默念法条,有人在互相提问,气氛紧张而凝重。
“我好紧张啊,”祁淇抓着金叶子的手,“要是考不好怎么办?”
金叶子拍拍她的肩:“别怕,我们都复习得那么认真了,肯定没问题的。”
李一泽难得地没有戴耳机,而是拿着一本笔记在看,神情专注。
考试铃响,同学们有序进入考场。监考老师宣读完考场纪律后,试卷发了下来。教室里顿时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陈秋铭作为巡考,轻轻走过教室窗外。他看着学生们认真答题的身影,心中既欣慰又紧张。他看到金叶子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一个难题;李一泽则嘴角带笑,似乎对题目很有把握;郑燚一如既往地沉稳,答题速度很快;林晓安抓耳挠腮,显然遇到了困难...
考试结束后,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讨论着试题和答案。
“那道关于诉讼时效的案例分析题好难啊!”一出考场,祁淇就哭丧着脸。
“其实不难,”李一泽难得地主动解释,“你要先判断是不是特别诉讼时效,然后...”
金叶子突然惊呼:“啊!我好像写错了一个点!”
郑燚安慰她:“没关系,大家都可能有点小失误,重要的是大部分都答对了。”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们相继考完了《刑法总论》、《中国法制史》、《宪法学》等科目。每考完一科,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简单讨论一下,然后迅速投入下一科的复习中。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彻教学楼,同学们如释重负地从考场走出来,脸上洋溢着解放的喜悦。
“终于考完了!”林晓安大声喊道,一把抱起身边的祁淇转了个圈。
“晚上一起去吃火锅吧!”典晨阳提议,“庆祝考试结束!”
大家纷纷响应,气氛热烈起来。
陈秋铭站在远处,看着这群又活蹦乱跳的学生,忍不住笑了。考试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让每个人都有了收获和成长。
夕阳的余晖洒在教学楼上,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期末考试结束了,但这个冬天的奋斗与温暖,将会长久地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同学们,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在大家紧张备考的同时,我们必须重申考试诚信的重要性。”郑燚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她今天特意穿了一套深色正装,显得格外庄重。
她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龙城大学学生管理手册》中关于考试纪律的章节:“根据学校规定,考试作弊行为一经查实,将给予留校察看处分,该科成绩以零分计,同时取消当学年所有评优评奖资格。”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的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郑燚继续道:“我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案例。上学期,经管学院一名学生在《高等数学》考试中携带小抄,被监考老师发现,受到了留校察看处分。更严重的是,计算机系一名学生请人替考,不仅被开除学籍,还因此错过了已经签约的工作机会。”
她切换PPT,屏幕上显示出几个因考试作弊而付出惨重代价的案例,每一个都让人唏嘘不已。
“这些同学原本都有大好前程,却因为一时糊涂,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郑燚的目光扫过全班同学,“我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这时,陈秋铭从教室后排站起身,缓步走上讲台。他接过郑燚手中的话筒,神情严肃:“郑燚同学讲得很好。考试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人品的考验。我希望大家记住:诚信比分数更重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偶尔作弊一次不会被发现,或者认为为了好成绩值得冒险。但我告诉你们,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一旦被发现,付出的代价将是你们难以承受的。”
陈秋铭的声音变得深沉:“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应有的成绩,哪怕不是最优秀的,但至少是干干净净、问心无愧的。记住,得不偿失的事情,千万不要做。”
班会结束后,陈秋铭将金叶子叫到办公室。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在金叶子的发梢上跳跃。
“叶子,我看了你上学期的成绩单,”陈秋铭开门见山,“总分排在班级第十五名,这个位置很危险,差一点就跌出评奖学金的前30%了。”
金叶子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知道,铭哥。有些科目确实没考好...”
陈秋铭递给她一杯温水:“后面还涉及到评奖学金和评优的问题,你一定要把成绩提上来。我看过你的各科分数,不是能力问题,是复习方法和对重点的把握还需要改进。”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复习计划表:“这是我根据历年考试重点整理的复习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特别是《法理学》和《宪法学》这两门课,要注重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金叶子接过计划表,眼睛亮了起来:“谢谢铭哥!我会好好复习的。”
“有问题随时来问我。”陈秋铭温和地笑了笑,“去吧,抓紧时间。”
下午,陈秋铭又把李一泽叫到办公室。李一泽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校服拉链只拉了一半,耳机挂在脖子上。
“听说翁老师找你谈过,辩论社换届时有意让你当社长?”陈秋铭直接问道。
李一泽点点头,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嗯,翁老师说我这方面有能力。”
“但是,”陈秋铭话锋一转,“我听说你的成绩在班级常年是倒数行列,这可不行。虽然社团对成绩要求不高,但你这个样子也太过分了。”
李一泽的表情僵住了,他移开视线,没有说话。
陈秋铭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成绩单:“你看,《中国法制史》62分,《刑法学》58分补考才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61分...这些都是专业基础课,这个成绩说得过去吗?”
李一泽抿着嘴,良久才低声说:“我会注意的。”
“不是注意,是要下功夫!”陈秋铭的语气严厉起来,“我知道你聪明,辩论赛上逻辑清晰、引经据典,说明你不是不会学,而是不想学。这样吧,从今天开始,每天晚自习来我办公室学习两小时,我监督你。”
李一泽明显想拒绝,但在陈秋铭坚定的目光下,最终还是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一周,法律四班的同学们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教室里、图书馆、宿舍楼,处处可见埋头苦读的身影。
郑燚不愧是学习委员,她将自己的复习资料整理成精美的笔记,分享给全班同学。她的笔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甚至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要程度,让复杂的法律条文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
“郑燚,这个‘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区别我还是有点迷糊...”午休时间,颜心心和时丽雯拿着民法笔记向郑燚请教。
郑燚推了推眼镜,耐心解释:“你看啊,无权代理是根本没有代理权,而表见代理是实际上没有代理权,但外表上看好像有...”
金叶子按照陈秋铭给的复习计划,开始了系统性的复习。她每天早晨六点就起床,到教室背诵法律条文;晚上则整理各科的重点难点,经常学习到深夜。李一泽果然遵守承诺,每晚七点准时到陈秋铭办公室学习。起初他坐立不安,总是找借口想溜走,但在陈秋铭的监督下,渐渐能够静下心来。
“这个地方不对,”陈秋铭指着李一泽的作业本,“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是两个概念,你不能混为一谈。”
李一泽皱眉思考了一会,突然眼睛一亮:“我明白了!中断是重新计算,中止是暂停计算!”
“对了!”陈秋铭欣慰地点头,“你这脑子不是很好用吗?”
林晓安和祁淇组成了复习小组,互相抽查知识点。不过他们的复习方式比较特别,经常学着学着就开始讨论晚上吃什么,或者回忆起之前打雪仗的趣事。
“祁淇,你知道‘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吗?”林晓安一本正经地问。
祁淇歪着头想了半天:“呃...一个是要约,一个是邀请要约?”
林晓安噗嗤一笑:“错!要约是具体明确的,要约邀请是...哎你别挠我痒痒!”
典晨阳则发挥了班长的带头作用,在教室里组织集体复习。他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负责整理一科的重点,然后和大家分享。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段雪平和诸葛宁静则想出了各种奇葩的记忆方法。为了记住《法制史》中各个朝代的法律特点,他们编了一套顺口溜:“夏商神判周礼制,秦律严明汉德治,唐律疏议宋编敕,明清大诰律例多...”虽然方法另类,但效果出奇的好。
穆双双一如既往地踏实,她的复习方法最传统也最有效——反复抄写重点法条,直到烂熟于心。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整齐的字迹,让人叹为观止。
方圆圆和米冠军、孙乐乐、梁晓青则在心理咨询室王春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缓解考试焦虑。王老师教她们深呼吸放松法、积极心理暗示等技巧,帮助她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考试周终于来临。第一天考的是《民法总论》,同学们早早来到考场外,做最后的复习。有人还在默念法条,有人在互相提问,气氛紧张而凝重。
“我好紧张啊,”祁淇抓着金叶子的手,“要是考不好怎么办?”
金叶子拍拍她的肩:“别怕,我们都复习得那么认真了,肯定没问题的。”
李一泽难得地没有戴耳机,而是拿着一本笔记在看,神情专注。
考试铃响,同学们有序进入考场。监考老师宣读完考场纪律后,试卷发了下来。教室里顿时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陈秋铭作为巡考,轻轻走过教室窗外。他看着学生们认真答题的身影,心中既欣慰又紧张。他看到金叶子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一个难题;李一泽则嘴角带笑,似乎对题目很有把握;郑燚一如既往地沉稳,答题速度很快;林晓安抓耳挠腮,显然遇到了困难...
考试结束后,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讨论着试题和答案。
“那道关于诉讼时效的案例分析题好难啊!”一出考场,祁淇就哭丧着脸。
“其实不难,”李一泽难得地主动解释,“你要先判断是不是特别诉讼时效,然后...”
金叶子突然惊呼:“啊!我好像写错了一个点!”
郑燚安慰她:“没关系,大家都可能有点小失误,重要的是大部分都答对了。”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们相继考完了《刑法总论》、《中国法制史》、《宪法学》等科目。每考完一科,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简单讨论一下,然后迅速投入下一科的复习中。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彻教学楼,同学们如释重负地从考场走出来,脸上洋溢着解放的喜悦。
“终于考完了!”林晓安大声喊道,一把抱起身边的祁淇转了个圈。
“晚上一起去吃火锅吧!”典晨阳提议,“庆祝考试结束!”
大家纷纷响应,气氛热烈起来。
陈秋铭站在远处,看着这群又活蹦乱跳的学生,忍不住笑了。考试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让每个人都有了收获和成长。
夕阳的余晖洒在教学楼上,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期末考试结束了,但这个冬天的奋斗与温暖,将会长久地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