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成功劝退,农业公司初现峥嵘-《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半小时后,林祖辉几人将邓华一行送到公司门口。

  看着这位地委书记带着一群干部,只能挤在几辆伏尔加和昌河面包车里,众人不禁相视无言。

  好歹也是一个地区的一把手,加上这么多局长,这排场确实显得寒酸了些。

  王冬终究没忍住,在邓华上车前做出承诺,将以个人名义向惠阳地区赠送两辆丰田皇冠。

  林祖辉始终没有开口。

  他刚才已经明确拒绝了对方的合作提议,就连随后提出的招商引资想法,也被他直接回绝了。

  惠阳地区现在太穷了,连基本的运输和电力都无法保障,大规模工业投资根本不现实。

  待车队渐渐远去,霍生才开口问道:

  “阿辉,毕竟是父母官,你这么强硬会不会有问题?”

  林祖辉摇头。

  不是他非要硬顶,而是如果不把话说死,以后隔三差五来提要求会更麻烦。

  “没办法,好人难做。”

  “不直接拒绝,万一被他抓住话柄顺杆爬,以后更难应付。”

  “现在还不是惠阳地区发力的时候。要想引凤筑巢,总得先种好梧桐树。”

  王冬接过话头。

  他虽然不太理解林祖辉为何如此决绝,但肯定站在女婿这边。

  “好了,总算送走了。”

  “你刚才承诺明年开始零售种子、秧苗,还要输出种植技术——是随口应付,还是当真要这么做?”

  林祖辉一边吩咐林宗辉安排参观事宜,一边回答道:

  “当然是真的。农业公司不能永远只种菜,否则我投巨资建研究所图什么?”

  “永辉在内地有四大业务群:农业、物流、贸易、食品加工。”

  “现在物流还在亏损,贸易业务平稳,食品加工只有出口才有利可图。”

  “在大家还吃不饱饭的年月,谁会在意是不是净菜?”

  “只有农业公司最适合大力发展。从种子到农药、化肥,再到全套生产技术,我们都要推广出去。”

  霍生听说要继续向上下游延伸发展,不禁好奇这需要多少投入。

  “后续还要持续投资?”

  “我记得永辉准备借壳上市,就是为了筹集资金?”

  林祖辉摇头解释:

  “和上市没关系。永辉集团是拆分上市,农业公司不在上市资产里。”

  “事实上,永辉在内地一直盈利。”

  “港岛永辉和内地永辉是两家公司,除非分红,否则账目完全分开。”

  “无论是集团内部业务,还是各企业的外部业务,实际都在赚钱。”

  “只是现在我们要Rmb用处不大,就全用来持续投入农业公司了。”

  王冬对永辉的账目很清楚。

  林祖辉将香港业务剥离,成立永辉零售供应链,又将新公司20%的股份卖给和黄,对集团主体和内地业务都没有影响。

  “这个方案确实不错。”

  ”合法经营,总不能一直走黑市换港币,把盈利滚入再投资也不亏。”

  三人说着,走进了办公楼右侧的研发实验室。

  在驻所教授的陪同下,他们参观了各种研究设备和成果。

  别说霍生和王冬,就连林祖辉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些。

  种菜和研究种菜是两码事,实验室里使用了多种特殊设备,让人大开眼界。

  参观完实验室,众人又来到试验田。

  听着教授的详细介绍,他们基本了解了这里的科研情况。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教授的研究方向相当多元,无土栽培、水培、嫁接等都在探索之列。

  选种育种也在同步进行,他们已经与南农达成多项战略合作。

  除了本地的课题小组,还资助了不少外部研究团队,由永辉出资,成果的商业专利归永辉所有。

  等参观完尚在实验阶段的无土栽培和水培温室后,后面的常规种植区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走马观花转了一圈,众人又前往养殖场。

  这里的防疫标准极高,厂区外围设有二十米隔离带,员工吃住都在厂区内,实行封闭管理。

  所有人都要穿上防护服,经过多次消毒才能进入养殖区。

  霍生一直捂着鼻子,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鸡舍。

  虽然气味确实不太好,但环境其实十分干净,水磨石地板光可鉴人。

  “阿辉,你这个养鸡场很不简单啊。”

  “这些都是供应港岛的?”

  林祖辉也捂着鼻子——在适应之前,即便戴着口罩也挡不住浓烈的鸡粪味。

  “没错,现在应该还供应不了本地市场。”

  “我看过报表,部分订单还需要外采,无法完全自给。”

  林宗辉小声补充道,尽量不影响正在介绍情况的工厂主管:

  “现在这是一期工程。我们计划在深市郊区建设二期,避免因疫病或天灾导致供应中断。”

  林祖辉点头认可:

  “古人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就算建了隔离带,严格执行消杀流程,也不敢保证绝对不会有疫病。”

  “种植怕病害,养殖怕疫情,必须多做几手准备。”

  一行人看完养鸡场,又去养鸭场转了转。

  这次他们没有进去,只是远远观望。与养鸡场不同,养鸭还无法实现高密度饲养,目前采用棚养模式,还需要靠近池塘给鸭子活动空间。

  远远看看规模就够了,真要进去又得走一遍消毒流程。

  等参观完毕,已是傍晚六点多。天色渐暗,不再适合继续参观。

  兼任村支书的六爷热情邀请众人到家用餐。

  林祖辉自然没有异议,总得吃完晚饭再赶路,不能饿着肚子回深市。

  ----

  六爷家的老宅十分宽敞,摆下十几桌宴席绰绰有余。

  本来要请林祖辉坐主位,但他婉拒了——这既不是他家,也不是他做东。

  他搬出辈分规矩,请霍生陪六爷坐了主位,自己则陪着王冬坐在一旁。

  辉叔坐在主陪位置,又请了几位族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作陪。

  这顿饭可谓宾主尽欢。

  如果不是当晚还要赶回深圳,恐怕真要喝倒几个。

  林祖辉只是浅酌几杯,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林宗辉商讨公司的发展规划。

  临行前,他才向六爷提起林耀东的近况:

  “耀东现在跟着我做事,我派他去缅甸考察市场了。”

  “不出意外的话,十天半个月后就能回来。”

  六爷其实早已知晓这个消息,只是不清楚具体去做什么。

  既然林祖辉坦诚相告,他也不再追问,只是淡然道:

  “出门在外想闯出一番事业,所有人都是拿命在拼。”

  “成龙成虫,甚至客死异乡都是命。”

  “要是真死在外面,我也不怨你。”